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6-04-13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学会

会议文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我们在讨论佛教徒对于和平的任务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何谓和平?一种是没有战争的观念。与这有所区别的东方观念则强调和平是从内在的心与精神而达成有秩序,平衡与安宁的状态。我们看看今天的世界,贪痴不只存在于个人的心里,也存在于政府及公司组织中;佛教对于和平的看法是趋向于第二种,即和平应从内心发起。在佛陀的教育里,和平与涅槃同义,也就是要消灭造成内外冲突的贪痴,这就是内外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通过个人的修行克服贪痴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必须一同合作建立一个没有贪欲、没有仇恨及彼此了解的世界。
  • 摘要:佛教融入社会之中,为大众之利益而奋斗。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承担社会之责任而不断努力。佛教慈悲喜舍之精神,不只是宗教弘法与福利救济而已,还要积极地参与社会事情,维持社会正义等等之责任。不单只是停留于过去“传戒、传法、义务探访病人、社会服务”等等传统工作,必须从福利性活动或公益性活动中超越出来,更积极地投入社会事业之中。这种有着强烈佛教的社会责任性的实践问题,牵涉到佛教本身宣教弘法的策略与方向问题,是需要作公开性的讨论与及反思的问题。
  • 摘要:佛教融入社会之中,共同地为大众之利益而奋斗。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承担社会之责任而不断努力。佛教慈悲喜舍之精神,不只是宗教弘法与福利救济而已,还要积极地参与社会事情,维持社会正义等等之责任。不单只是停留於过去“传戒、传法、义务探访病人、社会服务”等等传统工作,必须从福利性活动或公益性活动中超越出来,更积极地投入社会事业之中。这种有着强烈佛教的社会责任性的实践问题,牵涉到佛教本身宣教弘法的策略与方向问题,是需要作公开性的讨论与及反思的问题。
  • 摘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佛教提出“依正不二”的理论,认为“正报”指众生及诸佛菩萨即生命主体,依报指“正报”所依存的国土即所生存的大自然。依正不二就是认为正报与依报乃一体两而,缺一小可,二者密切相关,由此奠定了佛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主张,即对大自然爱护而不是掠夺,主张草木无情而有性,应细加呵护,而畜生道的有情众生因其皆有佛性,更须加以关爱。因而,佛教主张人与自然和平共生,和睦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佛教提出“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无量寿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以及“自他不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众生平等”等一系列理念,坚持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中国佛教更以“心净则国土净”(《维摩谙经》)的坚定信念开出了“人间佛教”的智慧之花,确立了人间净土的发展理路、思想方向和实践旨归,既契合了佛陀慈悲济世的本怀,也圆融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髓,同时回应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关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价值。
  • 摘要:佛教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佛教的生命实践积极入世。佛教传入中国,特别是隋唐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爱国爱教、崇尚和谐、注重环保和慈悲济世四方面进行了论述。
  • 摘要:本次世界佛教论坛所确定的会议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所谓“和谐世界”,就是“期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这一会议主题的确立,不仅凸现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和平发展理念,也充分反映了世界佛教徒的共同求和谐、盼和平的美好心愿,完全符合佛教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 注意的,就是对“从心开始”的诠释,“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这三句话,凸现了佛教自身的“修、齐、治、平”理念。本文结合佛教的教义,加深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 摘要:在一般人的眼里,佛教通常被视为一种追求出世的宗教,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佛教从来也没有完全游离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外,它自有入世的一面存在。释迦牟尼 创立佛教时,所最为关注的就是现实的人生问题。佛教四圣谛的根本教义、八正道的基本内涵,无不以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为基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内核是一种人生哲学。“佛”不是全智全能、具有无上威权的至上神灵,而是自觉觉他的人生导师。大乘佛教虽然有把佛、菩萨神化的一面,但是这种神化依然是以解救现实的人生苦难为基点的。佛教对所谓出世理想的追求,不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简单否定、一味逃避或故意轻忽,而是通过对它的热切关注、积极参与和努力改造来实现的。离开了积极的入世精神,超然的出世理想就缺少了根基,失去了意义。
  • 摘要:@@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逐渐关注佛教与当今心理学的种种联系,试图从心理学角度用更科学的方式解读佛教思想。在国外,对佛教禅定体验的科学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成果丰富。更多的人则关注佛教对人心灵的医治和提升,希望把佛教从宗教大背景中释放出来作为当代人类心理保健的新途径。要将禅法运用到心理健康中,必须注重佛教义理中蕴藏的般若智慧,用佛教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来提升大众心灵层次,消解人们心理的种种问题,促进人们对自己心灵的认识,最终改善人的行为生活方式,获得真正健康的幸福生活。而禅定的方法,只有在有经验的修习者指导下才能尝试进行,并且针对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修习方式。
  • 摘要:大藏经,是继承和发扬佛教历史上的“结集”传统,以一定的结构、体例和编辑方式,汇总以佛教经 典为核心的佛教典籍,并通过一定的载体保存传世的佛教文献丛书。当今世界佛教的三个系统——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有自成体系的大藏经,即南传巴利语三藏、汉文大藏经和藏文大藏经。其他各种文字的大藏经或佛书集成,都不出对这三种大藏经翻译、重编的范畴。大藏经不仅对于佛教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哲学、历史、民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国际关系等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世界文化的瑰宝。所以,大藏经不止属于佛教,而且属于整个人类。
  • 摘要:近代高僧太虚法师曰:“人间佛教是根据佛法常住真理涤除其不合时代的思想文化,展开佛教教化功能。”“人间佛教”就是以佛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的思想体系教化人的思维理念和行动准则的和谐,从而改变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众生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人间净土”,构筑和谐社会。本文从佛教的历史演绎和伦理思想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人间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 摘要:佛教的道德规范是五戒、十善、四摄和六度,其核心内容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 行。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加强道德建设三方面,论述了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 摘要:佛教是一种了生死之学,佛陀出家觅道便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世间每一个人无不面临死亡,这构成了人生最大最深的痛苦,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一种特殊事业——临终关怀(“HOSPICE”,安宁照顾,善终服务)来予以解决。临终关怀当然需要众多的医疗设备及其他硬件设施,但其精髓却在对临终者之“灵”与精神层面的关怀和照顾。对“灵”的关注也正是当代临终关怀与传统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在,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佛教的生死智慧有了进入临终关怀事业的契机。实际上,佛教在当前临终关怀的事业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佛教界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落实人间佛教理念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临终关怀的兴起、发展和性质入手,对佛教生死智慧的基本理念及操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谈一点个人的管见。
  •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接受兴起于印度的佛教,经适应环境开花结果为“大乘和禅教特色的东亚佛教",并再传给邻近的多个国家。中国佛教经几个世纪的译经伟业,成为韩国和日本、越南佛教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便利和物质的丰饶,却让人类陷入了精神危机、道德失落、环境破坏等所导致的共同毁灭威胁。可是,人们不顾随处可见危机和威胁,世界各地因各自的利害关系的冲突与葛藤,到处频频出现反目、战争及恐怖活动。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与物质文明相比,更要重视精神文明特别是以“智慧和慈悲”作为实践重心,是全世界佛教陡的当务之急。解决这一切危机的启程点也就是抵达的终点,这就是佛陀教导。如果不实践和提倡佛陀所说“一切众生平等”的慈悲理念,要得到真正的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存就没有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应该撇开自身国家狭隘的利害关系,要发“消除一切世间、一切众生的苦痛”大誓愿,共同议论并确定其实践步骤。
  • 摘要:恶化的生态环境始终得不到有效逆转,佛教作为实现“人间净土”的和平使者,岂能熟视无睹?自古以来,佛教界的古德高僧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直身体力行,责无旁贷。二千年来,佛门僧侣们遵照佛陀的教诲,从身心环保开始,着重于生态环保,是古往今来的环保工作者。本文以尊重生命和维护“众生权”来探讨建设生态和平体系。
  • 摘要:普陀山因观世音菩萨而闻名天下。6世纪末,在日本法隆寺梦殿观音曾显灵。此后,因观音灵地百处的选定,观音经的普及,“观音”的盛名便渗透到一般民众去。观音与现代生活也密切相关。在东南亚就有七处观音圣地。本文首先讲述了观音的传说,论述了中国的普陀山和日本的南禅寺通过观音祈祷和平,就会靠近世界和平。
  • 摘要:本文引用《礼记》中关于心的论述,探讨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对于“心”的感悟,从而起到对佛法中关于心性的启迪。
  • 摘要:本文引用《孟子·告子上》中关于心的论述,探讨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对于“心”的感悟,从而起到对佛法中关于心性的启迪。
  • 摘要:本文引用《太上感应篇》中关于“心”的论述,体现出了道教中对于心性的思想理论,对理解佛法中“心”的思想起到启示作用。
  • 摘要:本文引用《周易》中关于“心”的论述,体现出了其中对于心性的哲学思想,对理解佛法中“心”的思想起到启示作用。
  • 摘要:本文就《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13个中有关“心”的经典论述进行了介绍,其分别为善男子善女人、佛告须菩提、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菩萨庄严佛土不、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是故须菩提、须菩提、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小逆其福胜彼、尔时须菩提自佛言、佛告须菩提、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等。
  • 摘要:本文引用了大珠慧海禅师锁著《顿悟入道要门论》中的关于论心的经典对话,讨论了佛法中的关于心的修养及培养问题。
  • 摘要:本文引用了弘忍禅师的著做《最上乘论》中的关于论心的经典对话,讨论了佛法中的关于心的修养及培养的方法。
  • 摘要:本文引应用莲花生大师所著著作《自指觉性赤见自解》中的经言祖语,探讨了藏地祖师论典中关于“心”的论述。
  • 摘要:佛教已经创世2500多年,在中国也流传了2000年的时光。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国流传,得到各国人民的护持,本文认为这与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思想理论有重要的关系。本文论述了佛教的经典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 摘要:本文以戒忍法师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论述了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并表达了佛教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后展望了佛教以后的发展。
  • 摘要:晤明法师,台湾世界佛教僧伽会荣誉会长,本文以他在祝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时所演讲的文章,分析了世界环境、自然灾害等对佛法的启示,以及对佛教未来发展的展望。
  • 摘要:本文以叶小文在1月15日在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华严妙韵音乐会”上的致辞节选,介绍了佛教世界的思想理论、宗教音乐及文化交流。
  • 摘要:叶小文,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本文根据其在世界华僧会的会议上的讲话,介绍了华人佛教传统文化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 摘要:本文根据钟小毛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体现出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组织结构、举办地点、工作计划及未来展望。
  • 摘要:本文引用道家几篇经典著作中对于性的论述,体现了道教中关于心性的解读,为理解佛法中关于心性的理解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在新世纪的大环境下,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以及怎样可以更好的实施这一责任,最后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佛陀的思想,佛教弟子怎样理性的认识科学,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最后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佛陀的思想,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最后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共创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佛教应承担的世界角色,以及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共创和平的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佛学思想,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共创和平的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佛教中慈悲心的理论思想,对人类行为的规范作用“正语、正行、正命”,以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圆融,为整体无亏、无滞碍、不偏执、消融一切矛盾、和谐和解的意思。它乃中国佛教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真言宗等的重要思想。圆融哲学认为,万事万物,因皆为终极实在一真法界或诸法实相所现,同一体性故,既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和特性,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中国佛学依据印度大乘经论,通过对诸法实相义、心性论的发挥,论证圆融思想,不仅将圆融哲学运用于参禅、念佛等宗教修行中,而且以它为解决教内各宗派、佛教与儒道二教、佛教与世俗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圆融精神表现于处理一切矛盾关系的实践中,使中国佛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鲜明的融和性格。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冲突仍然很尖锐,需要一种和合精神展开各种宗教、各种文化的对话,消解对立,互容并存,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弘扬佛教圆融精神,对促进各宗教、各派别及各种文化的和合、融合,乃至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佛教,作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的解脱之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与价值体系。“平等慈悲"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理念。其现代价值日益得到充分阐发,本文认为把佛教“平等慈悲”理念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矛盾,必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满足人类的新需要,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佛学思想,佛教的社会责任,以及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共创和平的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系统的了解了日本佛教中僧众对戒律的态度,在本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及社会环境,最后对佛教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 摘要:本文主要从:1.建立寺院团体,2.服务社会:农村发展和善终服务,3.夏令禅营及其他经常性禅营,4.传教活动几个方面介绍了佛教如何在西方国家进行传播。
  • 摘要:本文就弘扬佛教理念构建和谐世界这一观点,主要论述了心从“正见”始,要使佛教“正见”在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关键是要落实,要实践。而要落实,除关注人类社会矛后的实际情况外,就阐扬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也是要抓两件事:一是对佛教哲学范畴进行现代的诊释,并加以创造性的转化;二是使佛教哲学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
  • 摘要:吧我将佛教心性论中难以分开的心性分为心和性两个方而来论述,然后再加以综介论述,以展现心性论范畴体系的基本而貌。
  •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亦与时俱进,随缘度化众生、利乐有情。佛教慈善事业就是应时代潮流、众生根机而出现的一种弘法方式,深得人心。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慈善事业做得更好,是每一位佛子所应思考的问题。
  • 摘要: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佛陀教育,从而达到利用此细想教导引导人们消灭深藏于残酷暴行中的负面情绪,后使负面情绪转变成正面的悲悯之情,达到世界和平这一目标。
  • 摘要:本文从:1.佛教的和谐;2.进一步深入佛法;3.各传承佛教之问的团结;4.僧伽与社会教育;5.互联网作为弘法领域;6.召开第七届佛教大会的可行性;7.佛教团体之问的合作;8.推广佛教青年活动,培养未来佛教接班人这八个方面介绍了怎样才能使得佛教徒之间迈向团结与合作。
  • 摘要: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平等、包容的教义,使它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优势;同时,论述以佛教化解和消灭战争的途径与阻力因素。
  • 摘要:修学佛法的目的是要达成:一、个人身心的清静;二、居住环境的清静。大乘佛教菩萨利生的二大事业就是要“严土熟生”。严土即是“庄严净土”;熟生就是要“成就众生”。这样,佛教的社会责任就是要“严土熟生”。因此本文就佛教的社会责任达到人间净土展开论述。
  • 摘要:人间佛教的主要特质即契理(契于佛法)、契机、(契合根机)契时(契应时代社会)。希望透过适应时代的根机、社会的现状、工具的使用与契合佛法的原理将佛在人间的理念透过“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净土展现出来。人类步入了21世纪,随着科技发达,国际形势快速变化,科技文明与高度发达社会的来临,人间佛教的弘扬更要能跟得上或是超越时代步伐,提出积极进取并具建设性的行动方针与确实有效的办法,让“人间佛教”的理念深化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面对未来,必须跳出旧有的格局与思维,以前瞻的眼光与超越的视野,预测时势的变化,并规划未来实行的方案,积极主动指导时代思潮,而非苦苦地追赶瞬息万变的未来。笔者浅见以为最有效的是“人间佛教”应与21世纪的教育相融合,开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净土才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根本宗旨。
  • 摘要:作者认为,佛教的社会责任就是弘扬佛法,因此本文从信众教育及佛法理论等方面阐述了佛教徒如何弘扬佛法的理论依据,为佛教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 摘要: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将在倡导一心为宗、和谐融合思想理念的永明延寿大师留下诸多胜迹的西子湖畔开幕,并展开讨论,可谓因缘和合。这次论坛的主题,恰与永明大师的思想与行持最为吻合,在大师身上体现得最为集中与明显。缅怀大师的思想与行持,可以深化我们对论坛主题的认识。
  • 摘要:结集本是佛教界举行的会诵经典和堪验佛理,并且带有一定的学术性质的活动,其最重要形式,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对一些涉及到佛教的戒律与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或取得共识,或提出见解。结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佛教的大事做一些讨论,作出决议。结集的成果最后形成了文字,留给后人。从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活动来看,它对推动佛教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佛教集结活动的意义分析,给出了举办第七届集结活动的理由。
  • 摘要:不同时代,佛法的流传有不同的形貌;而流传的不同形貌,正意味着不同时代众生的需求。所以探讨当前僧伽教育,也应从当前时代的业感因缘,省思这个时代的僧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探讨僧伽教育,有所谓教育内容与教育机制问题,在此试着从这两个角度提出几个僧伽教育原则:1.主体内容教育,二、通识及融和教育,三、领袖教育,四、认证教育。
  • 摘要:作者以身居美国从事佛教工作者的身份,简单介绍了美国佛教徒为佛教的发扬光大,是如何努力来促进彼此团结与合作的。
  • 摘要:作者认为要解决全球性问题这一现代社会的紧迫课题,需要促进诸宗教间的对话。这与《法华经》所倡导的救济众生的菩萨的誓愿与慈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文从《法华经》方便品中的“一乘”思想,“一乘”的解释与排他主义、包括主义、多元主义,《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四安乐行与“如来衣座室”几个观点来论述rn《法华经》对宗教间对话起到的作用。
  • 摘要:佛教历史从印度时期、亚洲时期发展至今已进入世界时期。当今佛教因全球化的进展而必须积极应对世界各国更为复杂、多元的东西方文化、哲学或神学系统。本文试从“多元文化迈向中道”、“宗教多元开展对话”和“中道对话归元心性”等角度提出佛教未来世界化发展的三大方向,以期令佛法得以一如往昔和平地融合多元文化又不失其本质,进而顺利地开拓出另一次佛教发展的契机。
  • 摘要:“世界佛教论坛”旨在为一切热爱世界、关爱众生、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有为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在大众共同智慧思考之下,首届主题定名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大同”理想。
  • 摘要:在存在着各种问题的现代社会中,本文就“佛教之和平使命”展开探讨。首相提出了宗教能够使每一个人的心境平和的观点,之后作者认为《法华经》乃和平之教诲,然后作者就佛教徒所作出的一些救济活动进行阐述,最后得出将释尊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精进努力可以认为就是“佛教之和平使命”这一结论。
  • 摘要:本文从佛教在印度的创建及发展历程到传入亚洲各国的发展兴盛直至近一两百年间传入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详细的介绍了佛教的转变何其历史演变。
  • 摘要: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不可能 脱离了社会,孤独存在。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知所感、乃至人的一切美德(甚或缺德)都只能是通过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而体现出来。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同他人的 联系和交往,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尝味幸福,感受快乐。人类的善与恶,实际上也是对人、对社会、对众生而言的。只有对人的善、对社会的善、对众生的善,才是善;对人的恶、对社会的 恶、对众生的恶,才是恶。所以,人的存在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为了群体、为了社会、为了民族和国家。而对现代社会的现代问题,佛法是生命关怀与关怀生命的真理和方法。
  • 摘要:为了进一步落实“多元文化理念"昆士兰佛教团体也主动参与慈善活动,积极与昆士兰各大学、各宗教、各社会团体、政府官员沟通交流。解决和平与冲突问题,是21世纪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2005年8月10日-13日在澳洲布里斯班格里非斯大学多元信仰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世界“多元宗教和谐与世界和平”研讨会。来自五大洲的宗教领袖、和平工作者、学者、教授在研讨会中提出了观点和展望。在讨论时裴勇先生提出了达致文明间的和谐与世界和平、宗教和谐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首先要通过各宗教的领袖们和教职人员以及神学家对本宗教的经典和教义和神学思想做出积极的既符合教义精神又符合时代进步的阐释,并使之成为信仰的主流。第二步就是,各宗教的教徒都要真正做到遵守本教的最基本的戒律。第三步就是,各宗教间要彼此尊重、互相宽容,加强对话、加深理解,宗教领袖要建立经常性的国际磋商机制。裴先生的提议受到宗教界的普遍认同。
  • 摘要: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财富急剧增长,本来应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未使大多数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同步的提升,有时甚至恰好相反,物质欲望膨胀了,而精神追求却萎缩了。有鉴于此,如何不断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实乃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是全社会的事,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做,其中包括倡导和推动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使宗教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本文拟就如何发挥佛教在净化人心方面的社会作用问题做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方家、大德。
  • 摘要:自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成为一股时代潮流,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但是,“文明冲突论"的提出者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当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时,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会比历史上任何时代来得更加明显和激烈。中国学者张立文先生也说,21世纪我们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以及各文明之间的五大冲突,将会引发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五大危机。眼前,我们的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的精神素养却每况愈下,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依然是那样的粗暴和不可理喻。我个人认为,解决文明冲突的途径并不是以暂时处于优势的某种文明去同化或消灭其他文明;相反,文明冲突的化解只有在接受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保证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
  • 摘要: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是一种具有时代要求、中国特色、亚洲特征、国际影响的“全球文化意识”。它作为一种文化对话与合作的路径,能够为中国社会的和平发展奠定文化精神资源,塑造一个和谐共享的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同时,它还可与其他宗教文化体系展开对话与合作,以深入批判“中国威胁论”,倡导国际文化新秩序。
  • 摘要:从佛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佛教与商业、僧团与商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认真发掘和研究其中的宝贵文献资料,重新认识商人在佛教的传播,维护佛教和谐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历史 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及突出贡献,对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促进了城 市的繁荣。此时印度的社会财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掌握在从事生产活动的“吠舍”阶层手中。所谓吠舍,又作吠奢、毗舍、毗奢等,意译作居士、田家、商贾。是印度四姓之第三阶级,指从事农业、畜牧、手工 业、商业等生产事业之一般平民阶级。佛经中经常提到的长者,其所具备的十德中,就有“大富”这一条。而我们今天通指在家信佛学佛的居士,在印度则指“多财富乐者”,在佛教的《五分律》卷二十一中,就有讨论拥有多少财富可以称居士的内容,(问言:汝各有几财得为居士?)其中有人自述自己有财二十亿,还有五百摩尼珠、一摩尼宝床。可见,佛典中的长者、居士,不仅拥有姓贵位高、智深年耆、上叹下归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道德修养,也拥有巨大的个人财富,在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影响。
  • 摘要:佛法是慈悲的,更是智慧的。弘扬佛法,任重而道远。弘法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到不同层面和层次的需要。在开展弘法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内修与外弘、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关系和问题。为了更具体地说明当前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弘法工作,大力推进弘法利生事业,本文重点以苏州西园寺弘法部的各项工作为例作了简要分析说明。
  • 摘要:实现人类的和睦相处,维护全球的长久安宁,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自古至今,有多少仁人 志士为此理想而奋斗终身,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当前的世界形势,虽然有不少积极的、缓和的景象,但同时必须看到,当今世界还存在着大量不稳定的因素,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宗教的、种族的,乃至军事的冲突,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因此,广泛发动人民去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是当前全球仁人 志士的迫切而光荣的任务。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以佛智慧启发众生,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求得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有积极意义的。
  •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使社会稳定。稳定的问题有物质的因素,但往往是从精神方而引发出来的。我们的国家总体上看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我们现在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过去的一些观念、规矩、习惯正在被冲击,被改变。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人们,一时还小适应,甚至要在迷茫中徘徊、竞争、选择、归属、落定。同时,这个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也给人们心理造成压力和失衡。职工的下岗,官僚的腐败,行业的小正之风,都无时无刻小在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判断。还有,一些小负责任的行为和言论,伤害部分群体感情事件的发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产生心浮气躁、一触即发的不良反应。本文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大任中,佛教界对此不仅责无旁贷,还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出更大的贡献。
  • 摘要:本文论述了佛教的教义在绝大多数的探寻国际事务的解决之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许多场合,佛陀公开表示反对战争、暴力和所有形式的恐怖,因为它们带给各方的都是破坏和苦痛。当国家与国家处于战争之中时,人民将没有欢乐,取而代之的是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胜利带来憎恨,失败带来苦难。在佛教徒占多数的国家,佛教僧尼在维护和道德文明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 摘要:今天的世界已是个自由、开放、信息发达及交通便捷的高科技时代,人与人、国与国的往来愈形频繁, 关系愈形密切与依赖,整个世界已演化成一个地球村,大家都得相互依赖地生存在这个大环境中;不同种族、文化、信仰及生活习惯的人彼此生活在一起,若不能相互尊重、包容、沟通、了解,那么相互的摩擦、 隔阂、冲突,自然就难免了,所以,如何消减彼此的误会、冲突、摩擦,而能融合在一起,相互尊重、合作,而共同创造和平善美的世界,本文就在不同的文化及宗教背景下如何增进彼此的融合进行了论述。
  • 摘要:黄檗禅法天下闻名,日本甚至有黄檗禅宗由隐元禅师在清代时期(日本的德川朝)而开制,可见其在禅法之中的重要性;并且黄檗又卜开临济禅,黄檗能在日本与临济、曹洞并列为禅法之三大派当有其特长所在;但黄檗禅法究竟与“马祖道一、百丈怀海、临济义玄”之问有何差别,亦或与“菏泽禅、赵州禅”有何差别;在此我们必须从存有论的角度发掘其存有论与禅法的特质即可解开此一问题。本文的分析基本主要是其《传心法要》、《宛陵路》两篇关键文献而作开展。
  • 摘要:在日本有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佛教最大的作用在于形成了以中国佛教为核心的中国佛教文化圈。佛教于538年传入日本。在日本,原有的宗教——神道也同中国的儒教、道教一样渗透于民众之中。然而,日本的神道与佛教并没有相互排斥,反而是迅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神佛合一的思想,并逐渐在日本传播开来。圣德太子本身也是深深皈依于佛教,他在宪法的17条第二章中加入了“当敬重三宝” 等条例,认为只有以佛教的精神方能治理国家。不久,佛教便对日本人的精神构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以当时日本的首府奈良为中心,佛教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 摘要:本文就华严宇宙观中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理念出发,对人类平等、和平观念加以阐述,力图表达在同一理体背景下的诸法平等性、关联性和圆融性,进而表明“和平”不仅是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种超越世俗利益的理念,外在的和平景像必须依托人类自身心灵的净化,只有摒弃人类自身贪婪、恨、嫉妒等根本烦恼,方是解决当今世界和平问题的根本所在,并建构起“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和平吉祥盛况。
  • 摘要:本文从剖析《维摩诘经·佛国品》的“心净则佛土净”出发,强调《维摩诘经》是从实践论的角度来阐释,其思想结构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从而揭示出“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结构。其次,我们强调“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主旨在于诠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心与自然、社会、世界的“互为条件”,依外缘、内心、事理并重的互动,最后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
  • 摘要:18世纪之后,在西方社会,尊重知性主义和合理主义成了人们行动的原动力。它们也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这点是无可非议的。在这两个观点的基础上,人们才可能整肃社会环境、统治世界这也促进了舒适、便利、高效的生活方式的实现。可以说,除了西方社会之外,其他社会也是沿着相同的路径发展过来的。但是,观其结果,当今世界发生了什么呢?在发达国家,现代技术和拜金主义横行,我们成了机器和金钱的奴隶。借助其力量,我们无论是个人、民族、国家、宗教,似乎都在互相争斗、以期打倒对方。结果由于无中止的倾轧、竞争、斗争和争吵,我们陷身苦海,不得一丝心灵的安宁。佛教就是矫正人们从利己出发的报复、国家主义、帝国主义、单一主义,主张世界所有存在的“一如”和普遍性。佛教否定西方个人主义的、合理主义的分裂和对立的倾向。另一方面,它启示我们,我们真实的形象其实是“空”,是能动,是无限,是统一于一体,普遍扩展,得到继承的存在。我相信,佛教应该是能跟我们的社会形态和时代本身对话的。我坚信,通过这一点,佛教能对我们面临的世界危机的解决,贡献其微薄的力量。
  • 摘要: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教教义的内在的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个佛教发展史上,佛教的信仰者和修行者们,一再地凭藉其宗教实践,在现实当中实践并彰显这种理想的价值观来。佛教是一个理论体系极 其庞大的宗教,它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上也自洽的说法。在佛教理论体系的发展 过程中,慈悲始终占据着核心的位置。佛教当中说到的“境行果”“戒定慧”“闻思修”无不体现了慈悲之作为宗教实践基本前提的思想。佛教为什么要高扬慈悲观?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慈悲从一切人的善性流出,由于众生的每一分子都禀有本来的善性,所以同情他人,爱护他人是自然的天性流露。第二,由于一切众生的生命本来基于同样的出发点,从消极面说,无非因缘聚合,因缘而有,缘散而无。由此而 无需说此贵彼贱,也就不可能爱彼而嫌此;从积极面讲,此一具体的因缘聚合是数百千大劫才能发生的,因而弥足珍贵。结合这二者来说,一切众生都是值到尊重和爱护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即爱和被爱双方都禀赋了宇宙的同一性,所以说慈悲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在佛教当中,这称作“同体大悲”,意谓一切众生皆领有存在的同一性和因此而来的至善的同一性。
  • 摘要:如果我们深入体察这个世界上各式各样的冲突,我们会发现,虽然抵触与分歧明显地与地域经济形态的特性相关,然而最深处的宗教差异可以被视作是引起动乱的主要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对宗教异端缺乏宽容或者某些宗教领袖的至高之诩往往为宗教团体之间的憎恨和不容火上浇油。事实上,大多数的信仰追随者对于自己的信仰缺乏认识,更不需说他人的信仰。大家知道,我们大都不甚了解其他宗教信仰的观点,在做宗教比较时,这种情况往往会冲昏我们的头脑并搅起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我们总是善于强调差别而不是关注共通。为了推平这种意义上的差别,应该教育民众去认识所有主流宗教善良原则,建立一个宽容互信的世界氛围,是期望寻求世界稳定和平避免矛盾冲突的领导人的首要目标。
  • 摘要:与21世纪许多本土文化一样,佛教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威胁。首先就是菩提比丘所说的“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资本主义和消费者主义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国家基本道德价值的扭曲和社会与家庭生活的破坏。其次,更为严重的是宗教的原教旨主义。全球化以及相互紧密的联系为这一发展提供了便利。佛教告诉我们,每一类众生和每一个人禀性不同,资质各异。根据佛教的因果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业)负责。在佛教看来,我们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涅梁,这里没有教条的存在余地,不存在强迫或改宗的概念。
  • 摘要:佛教平等观,是佛教根本要义之一。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并表现出不同的层面。对佛教平等观作出诠释并阐发其现代意义,无疑会给现代人以积极的启示和警醒。
  • 摘要:佛教的“缘起”思想是佛陀所证悟的自然法则,它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宝藏;“缘起”思想在现实中的修学实践更是与现代生态思想相契合,具有超越历史时空的生态价值。对“缘起”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的发掘,会给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全新的启示和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内容就是从这些方面对“缘起”思想与现代生态思想的相互关系所进行的探讨。
  • 摘要:本文论述了世界同体包容须从净心开始。用我们的思想,是无法找回本自真心。因为这真心,宽时可充满法界,窄时则容不下针锋。修行之人本应寻求不生不灭之心,而不需求佛,然后才会了知三界空无物。如果想要成佛,那么只须求取真心,因为这所求之心的当体即是佛。行人本想求取菩提真心,可未曾想到这心本自具足,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寻求真心了不可得,只有放下执取之心,真心自会显现。如永嘉大师云:“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所以说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规划、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方面的协调和配合。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与和谐社会思想是协调一致的。
  • 摘要:一个健全的佛教教育体系,应该是以佛学院的宗教教育为核心,以居士组织和居士教育构成坚实的社会基础,以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佛学研究和教学为学术依托。本文试以《维摩经》所揭示的智慧,对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效果再作探讨。以期化解一切从心灵到制度、文化的封闭隔阂,走出当前佛教教育存在的困境与误区。笔者按照佛教教育圈的理论框架,以创建中国大陆的佛教大学为中短期目标,提出四项可供操作的建言。全文分五个方面论述:一、反省当前佛教教育的困境;二、《维摩经》所揭示的禅式教育法;三、佛教教育的宗旨、对象与分层;四、对三类教育模式之再检讨;五、佛教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前瞻。
  • 摘要:“佛教与环保”这个题目,似乎是非常的虚泛,但事实上,佛教与环保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在地球的大自然被肆意破坏的今天,当人类面临生态不平衡的种种天灾人祸的此时,我们更需要推崇及实践佛教护生爱物,戒杀、放生、素食的环保精神。宰杀动物的禽畜业,为谋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不尊重动物的生权,反自然地大量繁殖禽畜,反自然地喂饲牲畜,反自然地囚养禽畜,甚至出现了不人道宰杀禽畜的情况。在这种日渐变成工厂式的禽畜业,已严重破坏了地球的平衡生态。素食、放生、护生积极行佛陀教导的“不杀生戒”,不但可以长养人类的慈悲心,缔造人与人间的和睦共处,同时在尊重生权的大前提下,也缔造了人与地球上的动物,人与大自然的生态间的和谐共处,是最直接最彻底的环保!
  • 摘要:佛教发源于印度,生根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兴盛于现代,自古以来,佛教一直是安定社会、稳定人心的一股巨大的力量。如何本著佛法慈悲、平等、智慧的原则,积极投入关怀 国家、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工作,“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正是我们普 度众生的悲愿。“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提出了“和谐”是吾人世界拨乱兴治的目标;而“从心开始”正是我们具体实践目标的基本脚步。
  • 摘要:本文论述了佛教界要以实际行动,从心灵出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的合作到大事业的合作,实现大乘与上座部、各民族、各地区佛教界的大团结,加深世界佛教徒的友谊联系。通过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办好佛教教育,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建立慈善机构,消除贫困。只有这样,大乘和上座部佛教徒将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共同赢得有力的挑战和竞争。
  • 摘要: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临着重重阻力和困难。在这种形势下,发挥宗教在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方面的作用,不仅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而且也将是前景不可限量的。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的和平主义传统最悠久、维护和平的思想和实践最丰富。佛教的悠久历史,就是维护和平的历史,是沟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友好文化交往的历史。从世界宗教传播历史的范围来考察,佛教称得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典范,反对战争的楷模,保持和平发展的标志。佛教的和平主义传统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从佛教传播方面进行论述。
  • 摘要: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可以说是最重视心性理论的宗教。通过对心的本质、作用以及觉 悟方式的阐发,佛教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弘扬了人的理性。强调心的作用及其觉悟,堪称 佛教思想的特质。在当代世界面临的诸多课题中,生态问题是最为紧迫者之一。佛教不是生态学,但佛 教从心开始,改变人生,进而改变世界的理路,为生态平衡的重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 摘要:如果我们从宗教的角度思考和谐社会,我们会清晰地领会和谐社会也是宗教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如果我们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观察宗教,我们也会清楚地发现宗教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替代的精神资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得到全而正确的贯彻落实,佛教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积极因素不断得到重视,佛教的社会作用不断得到发挥,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圆融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佛教自身建设、弘法利生和社会慈善事业,以及进行对外友好交们与海外联谊等工作,都已经并且将继续为社会的和谐安定繁荣,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佛法的弘扬,除了强调生死大事之外,还得照顾和帮助世人面对生命、处理问题和在生命中寻找意义。本文以佛法为理论根据,建立出来的一套生命教育理论。“缘起之生命教育”和“生命定向”增进计划,都是在尝试和寻找,是希望能找到一套教学方案,既合乎世间现实,能帮助同学而对生活的问题和压力,同时还需要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和消化。以客观的缘起法为理论根据,就是希望这套教学方案有其普遍和真实性;以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四点为目的,是希望这方案能令同学能够培养出积极和正而的人生观;至于如何处理生命的问题,我们依据佛法修行的窍门,希望同学能:培养觉醒,学到有规矩,有尺度,以“己所小欲勿施于人”为做事原则,有定力和坚持的能耐,和通过闻思修的修练而培育出智慧。
  • 摘要:佛教对社会的责任对于佛弟子而言,具有激励的作用。历来的佛教行者,会兴发起度众的心行,往往来自于对真理深刻的证悟,油然生起与众生同体之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于是自然而然地就要去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而一切关乎众生的社会行为,都是以此内证作为前导,才能有更为超越,更为洒脱,也更为坚定的作为。为实践佛子的责任,依佛所教,无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依大乘经言,就是六度万行为纲领,三轮体空为方便,从布施、忍辱到无住生心,学习悲智双运的心行,在各种境界中,不断培养坚毅柔和的精神,历练出菩萨们自觉觉他的智慧,应当是佛弟子们深自的期许,如此才能为这社会作出贡献。
  • 摘要:当代佛教应积极开展社会教化活动,通过正面弘法和教团自身示范的做法,以佛教哲理、道德来净化人心,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环保和生态平衡,促进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
  • 摘要:每一个人各有所好,也各随所好来过生活甚而终老,只是清、浊不同。最浊的是好财,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好名,再其次是好吃、好喝。稍清的,有的好古玩,有的好琴棋,有的好山水,有的好吟咏。又进一步的,就是好读书。开卷有益,在所有喜好中,读书最为殊胜;但这也是世俗的想法罢了。更进一步的,就是喜好研读心性解脱的经书。又更上一层的,就是喜好清净自己的心灵。信佛,就是让佛在那些法制道德约束不了的地方,用人格和良心来约束。善良和真诚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心佛,无论我们置身于何时何种境地,只要心中有她,就能获得快乐。
  • 摘要:现在是我国的“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突显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则是“硬道理”后面的道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多方发动,多种努力。其中值得 去做的一件大事,是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和”的文化内涵,去粗取精,古为今用。本文从儒学、佛教和道教三方面论述了和文化的内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