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1-11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新疆的冰川水资源居全国第一,在新疆水资源构成和河川径流调节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最近30 多年来,随着气温升高,冰川出现了剧烈的消融退缩,由此引起的水资源变化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基于最新冰川观测研究资料,阐述新疆冰川的近期变化,分析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本文所研究的1800 条冰川,在过去26~44 年间,总面积缩小了11.7 %,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243 km2,末端退缩5.8 m/a。冰川在不同区域的缩小比率在8.8 %~34.2 %,单条冰川的平均缩小量为0.092~0.415 km2 之间,末端平均后退量为 3.5-10.5 m/a。由于新疆各水系中冰川的分布、变化特征,以及融水所占河川径流的比例不同,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对新疆各个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同。气候变化对新疆各个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分析表明,在塔里木河流域,冰川水资源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一旦冰川消融殆尽,对该地区将产生灾难性影响,现今该区冰川消融正盛,估计在今后30~50 年,只要保持升温,冰川融水量仍会维持。未来20~40 年,天山北麓水系中,1 km2 左右的小冰川趋于消失,大于5 km2 冰川消融强烈,因此,以小冰川居多的河流受冰川变化的影响较大。东疆盆地水系中的冰川数量少,并处在加速消融状态,河川径流对冰川的依赖性强,冰川的变化已经对水资源量及年内分配产生影响,水资源处在不断恶化之中。对于伊犁河与额尔齐斯河流域,未来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在数量上可能有限,但会大大削弱冰川融水径流的调节功能。而气候变化对积雪径流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应该予以特别关注。
  • 摘要:珠穆朗玛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举世无双的高度、脆弱而敏感的环境使其成为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的敏感区。本文根据2007 年5 月-2008 年8 月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7 个不同海拔高度观测的小时气温和空气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和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海拔5207、5792 和5955 m 高度处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为0.2℃、-4.4℃和-5.4℃,最高气温分别为 14.6℃、9.1℃和18.6℃, 最低气温分别为-24.2℃、-28.8℃和-29.3℃;除在冰川表面以外,空气相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年变化幅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于冰面近地层逆温层顶部暖空气与冷空气的混合作用造成其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晚于其它下垫面。年平均温度递减率为0.72±0.01℃/100m,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定日气象站 1959-2007 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探讨了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变化的影响。
  • 摘要:本文阐述在防雷工程中常常碰到的零线和地线间的电压问题,对零地电压偏高产生的危害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引起硬件故障,烧毁设备;引发控制信号的误动作;影响通信质量。零地电压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三相电源配电时负载不平衡;接地电阻不符合规范要求;N(零)线、PE(地)线线径不够或断路;高频谐波引起电位升高;电磁场干扰;使用UPS、电子稳压器等电子供电设备;用的插线板不符合电器标准。零地电压偏高的控制主要有保障负载均衡;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尽量降低接地电阻;尽量选用绿色的、谐波干扰符合国家规定的用电设备;选用有零地电压控制能力或零地电压值较小的UPS;加装隔率变压器也是降低零地电压的有效措施。对两个实例做出相应处理,取得成效。
  •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一个产生两次正极性上行传播过程的反常人工触发闪电:第一次出现在初始阶段(也即上行先导过程),第二次出现在一次负极性的下行企图先导之后。此次触发闪电没有产生回击,触发时刻,试验点上方的雷暴较弱,其内的云闪放电都产生了正向的电场变化。初始阶段的放电过程较弱,之后,直窜先导沿着有第一次上行先导建立的通道向下发展,并在距离地面约453m 的高度处停止,形成一次企图先导过程。受下行企图先导的影响,距离引流杆78 m 处的地面电场在5.24 ms 时间里稳定下降了6.8 kV m–1,随后产生了一个新的上行通道发展(也即第二次上行发展过程)。第二次上行发展过程显然是由下行企图先导触发,其在下行企图先导结束后4.1ms 起始,并沿着原有通道传播,从电流记录判断共持续了2.95ms。在第二次上行传播过程的电流中,叠加了两个电流脉冲。第一个脉冲与该次上行先导的突然发展相联系,表现出快速的上升和下降,其峰值电流也大于第二次脉冲。第二个脉冲对应第二次上行发展的通道进入到之前下行企图先导发展的区域。该研究展现了一种新的先导触发类型,即上行放电在原有的通道中被相同通道中出现的反极性的、传播方向相反的企图先导触发。
  • 摘要:接地电阻测量是防雷检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测量值为防雷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型接地装置的测量,一般用异频接地阻抗测试仪采用三级法测量,对于接地电阻常规测量的仪器,由于输出电流小,电流辅助电极、电压辅助电极和接地极之间距离近,其测量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直接影响防雷工程质量评定。为探讨如何更为准确地进行接地电阻常规测量,本文作者通过采用防雷检测工作中常用的HT234 智能精密接地电阻测试仪和4102 型接地电阻测试仪,分别对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进行工频接地电阻常规测量实验。实验中分别依次电流辅助电极、电压辅助电极和接地极之间的距离,记录每一组测量数据,然后对电流辅助电极、电压辅助电极和接地极之间的距离与测量值等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以研究各测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和电压辅助电极的电位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通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电压辅助电极打入土壤位置的电位U 和电极到接地极距离s 间的公式U=f(s),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电压极距被测接地体的距离值s 和电阻测量值R 的散点图,形成R=U/I 与s 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得出电压辅助电极打入土壤位置的电位U 在土壤中的分布成一指数关系,可近似用下面公式表示:U=K·n·em.s。根据测试仪器工作原理和接地电阻“电位降法”测试原理分析了电流极、电压极和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对接地电阻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结合“电阻区域”的概念,解释为了降低测量误差,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电流极与接地极之间应有足够距离,让接地电极的电阻区域与电流电极的电阻区域互不交叠。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最后阐述接地电阻测量过程中如何降低测量误差,为防雷接地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 摘要:本文利用南方电网1997-2008 年,共计12 年的雷电(地闪)定位探测资料和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59493) 1953-2008 年共计56 年的观测资料对发生在深圳地区雷电次数、强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及雷暴日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56 年来深圳年平均雷暴日为68.38 天,但年雷暴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深圳雷电密度高值区位于中西部地区,尤以西北部最高,平均落雷密度达到13-17 次/平方公里,东南部大鹏半岛为低密度区。总体呈现西北多东南低的分布特征。深圳年均雷电次数为21822 次,但年雷电次数年际差异很大,最高的2007 年和最不活跃的1998 相差6 倍。年均雷电次数中,负闪次数是正闪次数的20.5 倍,显示云地闪中负闪占据绝大部分数量。年内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6、8 月双峰形特征,8 月是全年中雷电次数最多的月份,10 月-次年3 月为不活跃期,雷电次数仅占全年3.2%。对雷电活动日变化特征分析显示,雷电的活跃程度与太阳辐射热力条件密切相关。在雷电活跃的4-9 月份,雷电活动高峰出现在下午15-17 时前后,但也有的月份雷暴活动和影响天气系统有关系,如西南季风爆发影响下6 月份日雷暴活动次峰就出现在凌晨02-05 时。对雷电强度的分析表明,雷电平均强度在一年当中以6 月最强,强度日变化特征表现为有多个峰值,4-9 月份较多出现在下午-傍晚时分,而6 月份则出现在凌晨,强度峰值与次数峰值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 摘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公布于1983年,1984年6月1日起执行,1994年进行了全面修订,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50057-94,即第二版。2000年进行了局部条文修改,增加了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即2000年版,也可称第三版。从2005年起至今,经过五年时间全面修订的第四版,即GB50057-2010已发布并实施。第四版GB50057(以下称新版GB50057)在前言中说明有以下7个方面的修订:(1)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化编号规定》的通知要求,将第三版中附录八"名词解释"改为第二章中"术语",并在原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术语定义。(2)对引下线、接地装置可能引起人身安全的问题做了补充规定。(3)补充了使用铜材、铝材作为防雷装置的规格要求。(4)修改了防侧击的规定。(5)对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使用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和安装做了详细规定。(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方式,修改了建筑物防雷分类的具体数值指标。(7)其它方面的修改。本文主要介绍(1)(2)部分修改内容,并说明我们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1 术语定义的补充和修改新版GB50057除沿用第三版"名词解释"的术语外,新增的术语有:电气系统、电子系统、内部系统、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闪电电涌以及SPD相关内容术语(如:保护模式,以Iimp试验的SPD,以In试验的SPD,以组合波试验的SPD,Up,Uw,插入损耗,回波损耗,近端串扰等)。(1)接闪器原指避雷针(带、线、网),现改为"由拦截的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经查IEC以及美国和英国标准,从英文直译上看不出有任何"躲避"或"避开"的含意。有的用"导线-Conductors",有的用"杆-rods",加上"雷电-lightning"可直译为"雷电杆"或"雷电导线",看来"避雷针"一词从引入我国以来一直是有误的。从理论上讲,避雷针就是一根拦截雷闪的金属棍,它不可能避雷。GB/T21714.1-4均等同采用IEC62305:2006,其中GB/T21714.1-2008中术语和定义"3.4.3接闪器"和GB/T2174.3-2008中术语和定义"3.6 接闪器"在IEC标准里,英文一字不差,但中译文有很大差别。GB/T21714.1中仍沿用了避雷针、网、线,而GB/T21714.3,则译为"用于截收雷击的金属构件,如杆状接闪器、网格导线或悬链线",后者优于前者。(2)新版GB50057使用了内部系统(internal system)专指建筑物内的电气和电子系统,而不是第三版中用的"信息系统"。这是由于IEC标准本身的修改以及国内外标准对信息技术设备(ITE)有专门的定义。ITE属电子系统,即"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系统中的一部分。我们认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均应考虑正名,特别是GB50174-2008把标准名称《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改为"电子信息系统",给人以弃明投暗之感。(3)内部防雷装置(internal lighting protection system)在新版GB50057中定义为"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GB/T19663-2005中的定义是"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中引用了GB/T19663的定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中定义是"由等电位连接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更明确指出了内部防雷装置包括屏蔽措施和SPD。这与我们过去的认识有些差异。经查IEC62305-1,其对内部防雷装置定义与新版GB50057定义相同,那么屏蔽和SPD应属于哪一个系统?IEC62305-1定义为"LEMP防护系统(LPMS):用于内部系统防御LEMP的措施构成的整个系统"。关于内部系统的防雷,与雷击点有密切关系。在IEC62305-1中指出:做为损害源的雷电流,可从雷击点相对于需保护的建筑物的位置,分为S1~S4四种类型。其中:S1型指雷击点在需保护的建筑物上,此时需考虑"LEMP导致内部系统失效或出现故障"。S2型指雷击点在需保护建筑物附近,可能导致"LEMP使内部系统失效或出现故障"。S3型指雷击点在引入建筑物的输配电线、信号线(金属线)上,可能导致"出现在入户服务线路上并传输到建筑物的过电压使内部系统失效或出现故障"。S4型指雷击点在入户服务线路附近,同样因"在连接到建筑物的服务线路上感应并传输到建筑物的过电压使内部系统失效或出现故障"。新版GB50057中只对LEMP定义为:"雷电流的电磁效应,包含传导电涌和辐射脉冲电磁场的效应",但未定义LPMS。从"防雷击电磁脉冲"一章看,规定了防雷区(LPZ)、屏蔽、SPD、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器的内容,说明防LEMP包括屏蔽和SPD。(4)其他新增的术语多为SPD的定义,可参见GB18802系列标准或IEC61643系列标准中的定义。 2 对人身安全防护内容的补充王厚余老师曾对我国低压电气装置涉及电气安全技术标准提出一些批评,他认为:"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的电气安全技术以至有关电气规范受前苏联《电气装置安装规程》影响颇深。该规程侧重点为电力网络的安全,也即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电网元件的安全,而对用户低压人身和财产安全则不甚重视",而IEC标准主要出自欧美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人为本的观念可以说已渗入到欧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IEC防雷标准非常重视人身安全。在IEC62305中,多处对人身安全做了规定要求,如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的图E.3,图上有一举起臂的人,设高举的手的高度为2.5m,此时要求从其头顶经过的引下线与手之间的直线距高应大于计算公式S=KiKc/KmL确定的要求。新版GB50057除沿用第三版GB50057中第4.3.5条防跨步电压措施外,增加了防接触电压的要求:防接触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人体在建筑物停留时接近引下线的可能性是小的; --在建筑物四周,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或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 --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 --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μ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例如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 --用护栏、警示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需要说明的是: a)距地面2.7m的要求,主要源自IEC62305-3中图E.3的解释,除了人手臂能达到高度2.5m 外,尚考虑0.2m的闪络距离(指100KV击穿空气间隙)。 b)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的指标有异于IEC62305-3:2006中第8章5KΩm。这是由于2009年9月IEC/TC81/337/CDV中对此指标有修改。该内容为:"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接触电阻不小于100KΩ。"由于接触电阻是人体两脚与土壤地表层的接触电阻,而这一电阻可能因人是否穿鞋或鞋的绝缘性能而难于判定。因此标准起草人应用公式:Rc=4ρs导出的。Rc是人体一只脚与地表层的接触电阻,ρs是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一只脚为100KΩ,两只为200 KΩ,200 KΩ=4ρs,则ρs=50 KΩm。 c)关于"不少于10根柱子"的规定源于GB/T21714.3/IEC62305-3中8.1的"b)自然引下线由建筑物延伸的金属框架及建筑物内互联网结构的几个钢柱构成时,保证自然引下线的电气连续化"。这句话译的很硬,并且很含糊,"几个"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原文为Several,在英国字典中有"三个或更多"的意思。因此,GB50057的征求意见稿中具体规定为"不少于4根柱子"。查IEC/TC64防50HZ电击的标准IEC60479-1和IEC60479-4,4根柱子的规定只适用于交流电(50HZ),对雷电而言,因其机理不同,需要做为分流的引下线柱子应该更多一点。在IEC60479-4《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第4部分:雷击对人和家畜的效应》中特别指出"雷电流可能由若干具有不同的峰值和周期的单极性或/和双极性冲击电流组成",不同于50HZ或60HZ的交流,无法照搬交流电的试验。因此,根据审定会的意见,改为不少于10根柱子。
  • 摘要:自来水厂通常地处地形较高、周边空间较稀散的城区边缘,并且占地面积大、建(构)筑物多且体量大、建(构)筑物和设施呈紧凑形分散布置,使这些建(构)筑物和设备、装置等易遭受雷击。同时,由于现代化的自来水厂采用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及仪表等弱电设备,各建(构)筑物之间由各种控制线、信号线、网络线相连,极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完善的雷电防护措施对自来水厂而言十分重要。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水厂的设备遭雷击损坏的情况较多,人员伤亡较少,因此,水厂设备应作为防护的重点,同时又不能忽视对人身安全的防护,必须从建筑、设备、人员安全方面综合考虑。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来水厂的防雷技术措施的作了相应的分析:自来水厂工艺系统:工艺系统主要包括加氯系统、加氨系统以及臭氧系统,应对其采取相应的等电位连接及接地措施,另外在管道的敷设、线路的屏蔽以及SPD 的选用及安装等方面均应考虑具体的防雷要求。厂内设备:设备包括自动化仪表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及PLC 柜,自动化仪表的信号端口极易遭雷电波侵入而损坏,因此,要对电源线路进行有效地屏蔽,屏蔽层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同时在仪表前端安装适配的SPD。配电系统:高压配电系统应从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设备上进行相应的防护,其主要对SPD 的选用和安装位置具有较高的要求;低压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中,应从等电位连接、接地以及进出线缆的屏蔽和埋地等方面考虑,在SPD 的选用和安装方面,文中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厂内机房和中控室:机房不仅对配电系统的防雷具有相应的要求,而且对其自身应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包括空间的屏蔽和信号线路的屏蔽。机房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并应考虑综合布线中的线路净距。机房的信号线路在SPD 的选用和安装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保证SPD 的适配,同时又要考虑使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尽可能小。
  • 摘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气象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之一,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应认真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做到审批和程序合法合规。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以后,对行政审批工作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气象主管机构在行使权力的同时,更应深入思考如何履行防雷装置设计行政审批职责,规范审批程序。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法律赋予气象主管机构的行政审批职能,是防御和减少雷电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于新建的工程项目,是从源头上防御雷电灾害,也是保障防雷工程质量的基础。办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第一,办理前,应对申请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鉴定。第二,建设单位持申请资料到行气象窗口提出申请。第三,窗口人员当场审查提交资料,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退回申报资料,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符合申请条件的,给予受理,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第四,图纸审查必须由两名以上技术人员进行,审核人员对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审核。第五,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核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审核不合格的设计图纸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退回重新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程序报审。规范窗口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行两集中两到位,整个审批流程在窗口办理,做到“一站式”审批。二是主动服务,灵活办事。审批事项尽量一次办结,避免客户多次走动。三是健全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制定规范有序的审批流程,做到审批各环节责任到人。四是严格挑选派驻窗口人员。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从根本上提高防雷工程的质量,以最经济的投入、最先进的技术使得防雷装置发挥最优的保护作用。因此,不断完善设计审核制度,规范审批程序,是新形势下加快防雷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气象部门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摘要:雷电电磁脉冲是雷电流从“先导”到“主放电”的过程中向外辐射的高频和甚高频电磁能量。其放电峰值电流大、电场强、电流陡度大,频谱从100HZ~100MHZ。不论是架空天线、电线、外露电源线、电缆、埋地电缆,或裸金属体等都会产生强大的感应“过电压”和“脉冲电流”,感应过电压和脉冲电流若被引入计算机内将对其产生严重干扰甚至使其损坏。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信息系统的投入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正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元件又因其耐压水平低、抗干扰能力弱、电磁兼容性差而成为雷电电磁脉冲的主要侵扰损害对象。一般电子设备在0.7 GS以上磁场干扰场强时,便产生误动作,在2.4GS以上磁场干扰场强时便造成永久损坏。因此雷电灾害对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威胁和危害愈来愈大,每年都有多起因雷击雷电电磁脉冲干扰造成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施损坏,从而导致信息传输中断、信息受损乃至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计算机系统的雷电防护应先进行雷击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可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本文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预计雷击次数计算公式N = k·(0.024Td1.3 )·(Ae + Ae′)与防雷装置拦截效率公式E=1- Nc/N对肇庆市利达公司办公楼信息系统计算机机房进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级划分。为降低雷电电磁脉冲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干扰至损坏,本文从机房位置的选择与设备摆放的位置、计算机机房的布线要求、屏蔽措施、电位连接、机房防雷接接地要求、SPD的选择与安装六个方面对计算机系统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进行分析探讨。
  • 摘要:本文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新旧版本的分类条文进行了认真比较和分析,阐明了修改颁布和学习掌握新规范的必要性,提出了对小单体重要建筑要采取防雷措施的意见。
  • 摘要:本文采用1956—2010年广西来宾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雷暴日数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来宾市年雷暴日数在46~106d,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2.4d;来宾市一年中任何一天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其中6、7、8月雷暴日数最多,约占全年雷暴日数的57.4%。小波分析显示,来宾年雷暴活动具有较强的9年周期振动。按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在某站听到有雷声的一个观测日叫作雷暴日。来宾市1956-2010年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2.4d ,属多雷区。最大的年雷暴日数是106d,出现在1959年,最小的年雷暴日数是46d,出现在 2003年,年际变化差异较大。 55年来,来宾市的年平均雷暴日数总的趋势是缓慢减少的,在60年代(1961~1970年)、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10年代分别为85d、86d、67d、65d和57d,按年代递减,特别是近代递减相当明显。年际减少的趋势显著,能通过0.1信度检验,相关性达较显著水平,纵观这55年中,每10年来宾市年雷暴日数大约减少7d。用滑动t 检验检测1956-2010 年来宾市雷暴日数等级序列的突变,在1984 年处出现正值,说明了来宾市雷暴日数近55 年来出现过一次明显的突变,20 世纪80 年代经历了一次由减少变增多的趋势。统计来宾市春季(3~5 月)、夏季(6~8 月)、秋季(9~11 月)、冬季(12~2 月)雷暴日数,结果表明:夏季平均雷暴日数最多,为41.6d,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57.4%;春季次之,为21.1d,占29%;秋季又次之,为7.9d;冬季最少,仅1.7d。雷暴日数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86.6%。统计资料显示,来宾市1~12 月平均雷暴日数变化折线呈单峰型,峰顶出现在7 月。全年雷暴日数大多集中在汛期4~9 月,占年雷暴日数的90 %以上,其中6~8 月雷暴日数较接近,成为全年雷暴高峰月,这3 个月的雷暴日数总和占全年雷暴日数的一半以上。而1 月、11 月和12 月最少,仅占全年暴日数的1%。对1956-2010 年来宾市雷暴日数做小波分析,在整个时间域内存在着准8 到11 年周期振荡信号,1984 年以前基本为8-9 年周期振荡,之后周期振荡加长至10-11 年左右。
  • 摘要: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海岛无人自动气象站在特殊环境下的防雷工程施工,简述在孤立海岛无人自动气象站如何设计、安装防雷装置,使其能有效地预防雷击和保护设备安全。钩鱼台海岛呈椭圆形,处于多雷区,四面环海,空气湿度大,雷电频繁,更增加了遭受雷电损害的几率。无人自动站观测平台按5.1 米×8 米设置,采用透水性框架式结构,平台高出海面4.3 米。雷击对传感器数据通道引入设备的破坏主要是由雷电引入过电压造成,因此雷击是海岛自动气象站安全运行的致命杀手。海岛防雷与陆地上的防雷设计理论是一样的,但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其变成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着有效、经济、耐用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热镀锌钢材是海岛站防雷用材的首选,并在钢材涂抹上一层船舶漆进行防止锈蚀,历经时间的考验是有效的。接地地网的设置连同观测平台土建同时施工,接地体采用热镀锌扁钢(50×5mm)作为地网接地体环形闭合,水平敷设于岩石上方,又在观测平台四角的柱子底部再呈放射性做辐射型接地体,并由观测平台基脚引入海水退至最低潮位的位置。在全是岩石的海岛上根本无法实施装置垂直接地体,因此分别焊接四个钢筋笼作为接地极,钢筋笼按照1.5 米×1 米制作里面放满石头防止潮水卷走,而用钢筋笼做接地极也加大了与海水的接触面,当有雷暴时雷电流可以瞬间地泄入海水中,含盐成分多的海水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加快散泄雷电流,减少或者避免雷击,从而达到防雷的目的。在观测场东北角安装一根高17 米的独立避雷针,实现对观测平台内所有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做好防直击雷的工程还要强调“等电位联接”和“屏蔽”措施是自动站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海岛无人自动气象站安装在孤立的海岛上,防雷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受限,因此,在设计防雷方案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可行的方案,施工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雷电防护。
  •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所建高层建筑物内电子机房雷击电磁环境的计算,发现高层建筑的顶层基本不能做电子机房使用,顶二层只有个别部位能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建筑设计部门在智能大厦设计中做必要的计算,以保证电子机房位置设计的合理性。
  • 摘要:根据河北省142个气象站1974-2006 年逐日人工观测的雷电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及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方法,对河北省30 多年来雷电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雷电的地理分布据有随纬度的加大而增多、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变密的特点;河北省雷电天气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春季(3~5 月),由于冷暖空气逐渐活跃并在河北省频繁交绥,造成雷电天气逐渐增多。夏季(6~8 月),随着暖湿条件和动力条件的明显加强,使河北省雷电发生站次占到了全年 73%,为雷电发生的主要季节,特别是7 月份达到一年的顶峰1300 次。秋季(9~10 月),冷暖空气活动逐渐趋缓,雷电日数逐渐减少,且相对于春季更少一些。冬季(12 月~次年2 月),由于河北干而冷,暖湿条件极差,且气层较为稳定,一般不具备产生对流天气的条件,所以极少发生雷电;河北省初雷一般发生在3 月份,河北省终雷一般结束在11 月份;河北省年平均雷暴日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基本呈同位相变化,1996 年以后有减小的趋势;河北省年雷电日序列分别有22a 左右、10a 左右和4a 左右的振荡周期;河北省雷电日数分布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型是最主要的雷电日数分布型,主要体现为一致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体现了河北省中部的变化;河北省整体的雷电日数在95年之前偏多,96 年之后偏少。
  • 摘要: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最严重的10 种自然灾害之一[1]。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对人身财产安全、公共服务设施、文化遗产等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的相关统计表明,从2008 年1-10 月全国上报的二十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雷电灾情报告(上报时间截止到11 月5 日)来看,共统计上报3220 起雷电灾害事故,造成300 起雷击人员事故,使得563 人死伤,其中291 人死亡,272 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60 万元,间接经济损失约7131 万元。深入研究并掌握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有效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近年来,我国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在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匡本贺等 [2]结合对2005-2006 年湖北省武汉、十堰、恩施三部雷达雷击事故的分析,探讨了事故发生的原因。胡先锋[[3]]利用1998-2004 年全国雷电灾害资料对中国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中国雷电灾害次数呈逐年波动增长趋势,夏季是中国雷电灾害发生最多的季节(占全年雷电灾害的66%),雷电灾害地理分布总体上为南多北少,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社会经济损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电力和通信行业受雷灾的比例最大。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接地带,雷电活动频繁。为此,对河北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2003-2008 年河北省雷电灾害典型事例,从雷电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行业及损害设施类型等方面入手,揭示了河北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行业特征,为加强全省防雷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 摘要:@@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常伴随着强对流天气过程而发生,是大气中强烈的超长距离放电过程,雷电因其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强烈的电磁辐射以及猛烈的冲击波等物理效应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造成雷电灾害。近10 年来我国雷电灾害呈上升趋势,成为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大量的电子设备在各地各部门大量普及应用,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雷电危害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对雷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1]。作为一种雷电预警设备,地面电场仪通过监测地面电场的实时变化实现对带电云层活动状况进行监测,因此理论上可以实现对雷电的短时预警[2]。大气电场仪可以对其上空一定半径范围内的云层带电状况进行监测,因此通过设置不同的预警阈值,对当地发生闪电的可能性进行预测。闪电根据放电双方的性质可以分为云间闪和云地闪。由于云间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提到的闪电主要是指云地闪。云地闪是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可以是多次闪电回击。闪电的主要特点是电流大、时间短、电压高,同时放电时强大的电流产生强大的磁场,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雷电灾害危害极大,全世界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经济和生命损失不计其数。其中,云地闪对地面上的物体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 摘要:本文结合廊坊市雷暴的气候特征和雷电灾害的形成原因、机制,分析了廊坊市近年来雷电灾害的特点,并归纳出三点造成雷电灾害的原因,对今后廊坊市的防雷工程与检测工作及廊坊市的防雷减灾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廊坊雷暴灾害的特点·廊坊市雷暴的气候特征廊坊市年平均雷暴日数在33 天左右,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6 到8 月是雷暴的盛行季节。 1.1 雷暴灾害的分类特点: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地电位提高。 1.2廊坊市雷灾的基本特点:一、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二、由于大量微电子设备的已损坏性造成重大雷灾事故有逐年上升趋势。三、受灾面大大扩大了,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有电信系统的通信基站的破坏;有交换机、电脑、空调、电视机、银行自动取款机、变压器等大量电子设备被击坏;有田间劳动农民的人员伤亡;有公司厂房,居民等建筑物因雷击起火而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四、雷击的空间范围变大了,从闪电直击和过电压波沿线传输变为空间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三维空间入侵到任何角落。五、雷灾局地多发性。处于城市边缘的开发区为雷灾易发区,几乎每次强雷暴天气,都有企业或单位受灾。六、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上。
  • 摘要:本文对2009 年10月30日发生在廊坊市安次区马头乡南壕村的一起雷击事件做了分析总结。这起雷击事件发生在初冬季节。这个季节有雷击事件是少见的。对这起雷击事件,严格按照《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QX/T103 ——2009)规定的调查程序、调查内容机进行了调查鉴定。调查组对事件现场做了GPS 定位,详细勘察了现场及损失、破坏情况,在现场做了雷击剩磁测试,查找了雷击点,询问了目击证人并左肋询问笔录,对雷击现场及现场周围情况、调查勘察过程做了拍照,调查了廊坊市的气象观测记录,取得了国家电网当天的闪电定位资料。对调查到的资料分析如下:①当天的气象观测记录及闪电定位资料表明符合事件发生时,的确有雷电发生;②闪电定位资料显示的时间、经纬度与事件发生的时间、经纬度基本吻合;③剩磁测试数据证明事件发生地有雷电活动,屋顶所穿洞为雷击点。剩磁分布呈距雷击点从近到远而由强变弱的特点,符合剩磁分布规律;④雷声响时,有目击者证人听见或看见;⑤被雷击家庭飞到了院子中央的窗户、门窗及掉落的天花板为雷电释放能量时,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冲击波机械力所致,衣物、家具起火为雷电的热效应引起。⑥被雷击家庭附近有多户的电器、线路被烧毁,是雷电在线路上感应产生的强大感应雷电流引起。调查组经综合分析认为,此次事件中调查到的资料、数据真实、可靠,各种资料、数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结合现场情况,经综合分析、判断,最后判定此次事件由雷击引起。因此判定:此次事件为雷击事件。调查认为:发生在廊坊农村的这起雷击事件,暴露了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防雷知识,防雷意识淡薄。为此,我们建议:广大农村地区在建房时,有条件的应当安装防雷装置,技术方面可向当地防雷中心咨询;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电器设备,并拔掉有关线路;不要在树下避雨;关紧门窗;不要接打电话;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及雷电预警信息,采取相应防雷措施;学习防雷常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 摘要:土壤水是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纽带,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及消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与农业、水文、环境等领域都有密切联系.所以土壤水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土壤水研究走向多学科的交叉,如水热盐的耦合运移,冻结土壤中水分的运移,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运移,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确定和土壤水分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土壤水研究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 摘要:冻土是一种特殊土类,一方面它具有一般土的共性,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多相复杂体系,并为冰所胶结,具有鲜明的冻土个性.本研究是以大田自然土壤冻融过程与土壤水分的变化为依据,利用河南2011 年1-2 月气象资料及土壤墒情实测的资料,对不同深度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冻融过程对土壤含水量变化有显著影响.0~100cm 深度范围我省豫北北部和豫西山区土壤完全冻结期一般在12 月下旬末至2 月上旬,35~60 d 范围内,冻融日循环主要发生在表层.在由秋季到冬季和由冬季到春季的季节转换过程中,0~30 cm 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与地温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冻融日循环主要发生在表层0~10cm .0~10 cm 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高于其他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季节波动性变小.冻结过程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因此冬春合理灌溉灌水的时间应当安排在日最低温度在0 ℃附近且后几天没有强冷空气活动,这样有利于作物不受冻害影响.
  •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涵盖位于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的淅川县、邓州市,以及地面径流注入丹江口水库的西峡县和内乡县,这一市三县控制了水库库区总面积1050 平方公里的52%,土地总面积达6361多平方公里.作者利用水源地(淅川、邓州、西峡、内乡)1971-2009 年40 年的气象资料,对水源地的日照、气温、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年际、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水源地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水源地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875~1898h 之间,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平均每天6.2 小时;冬季日照时数最少,平均每天4.2 小时.年、季日照百分率平均基本都在40%以上,夏、秋季较大,为43%~46%,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的年变化曲线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呈现双峰双谷的形式,峰值分别出现在5 、8 月;谷值分别出现在2 、9 月.②水源地年平均气温在15.0~15.7 ℃之间,气温年较差为24.5~25.4 ℃.气温年变化曲线具有鲜明的单峰谷形式,平均气温1 月最低,为1.7~2.5 ℃,7 月最高为26.7~27.7 ℃.夏季温度最稳定,相对变率不足7%,冬季次之,相对变率在10%之内;4 月份气温回升最快,达28%;11 月份气温下降最快,达26%.这种气温年变化状况,构成了水源地冬夏长,气温相对稳定,春秋短,气温变化激烈的气候特征.③水源地年均降水量在720-849mm,降水量年际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占全年47 -52%,春、秋各占21-23%,冬季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6%.降水月际变化趋势一致,呈单峰单谷型,7 月为雨量最多月,各站多年平均雨量121-185mm 之间,12 月为雨量最少月,仅有13mm 左右.在境内主要山脉的影响下,降水量分布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综上所述:水源地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干旱,夏季降水集中,一年内干湿、冷暖变化激烈.水源地光能资源丰富,水、热资源配合较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林茂草丰.一方面有利于中药材、食用菌、小辣椒、猕猴桃等特色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为水源地的水土保持、水质净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使水源地经济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1].
  • 摘要:根据气象与环境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干旱发生频次增加,70 年代和21 世纪近10 年是干旱最多的时期,尤其是近10 年,水资源匮乏,也是大旱发生最多时期.分析了温度1 ℃时,平均干旱发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2.7 %;温度升高1.5 ℃时,平均干旱发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4 %.另外还分析了气候变暖,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有机质的含量下降造成地力下降;气候变暖导致湿地面积缩小,多样性功能减退;土地沙化、盐碱化、荒漠化大有加重的趋势。
  • 摘要:霜冻是指日平均气温高于0 ℃的温暖时期,地面和作物体表面的温度骤降至0 ℃以下,使作物遭受冻害或死亡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春季霜冻也叫终霜冻,主要危害作物幼苗期和果树花芽期;秋季霜冻也叫初霜冻,主要危害作物乳熟期,影响作物成熟.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总产占全国5.5%,粮食定购任务占全国的10%,农业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地处中高纬地区,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其无霜期较短,霜冻是农业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使黑龙江省大田作物受害或致死,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作物分析霜冻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研究,可为大尺度的作物霜冻灾害区划及农业保险提供依据.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的生长发育期,以全省77 个台站1961-2009 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霜冻历史灾情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及作物生育期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GIS 空间分析和灾害风险评估数学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初霜冻灾害的灾情特征,并根据霜冻灾害的形成机制,分别计算水稻生育期初霜冻发生概率及偏早初霜冻发生概率,进而确定了致灾因子,对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水稻初霜冻灾害发生的概率随纬度的增加大致呈增大的分布形势,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大部、通河、木兰、尚志、林口、穆棱、绥芬河是水稻初霜冻灾害的多发区,发生概率在60%以上,尤其是大兴安岭大部、嫩江、孙吴、伊春发生概率在80%以上;大兴安岭大部、黑河南部、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大部为水稻偏早初霜冻相对多发区;大兴安岭、孙吴、逊克、嘉荫、伊春、嫩江、克山、拜泉、海伦等市县为高危险区,黑河大部、齐齐哈尔东部、绥化北部、尚志、穆棱、富锦为次高危险区,松嫩平原南部、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南部为次低及低危险区.
  • 摘要:2009 年6 月衡阳丰乐五号西瓜出现空心、畸形果现象,果农经济损惨重.经相关部门多次调查发现,5 月下旬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是造成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栽培管理不当导致灾损进一步发展.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衡阳5 月低温天气发生频率为67.57%,主要出现在上旬后期-中旬前期.进入新世纪以后,低温发生频率减少,强度减弱.对西瓜提前栽种似乎更加有利,但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更大,为了保险起见,应大力推进设施栽培,采用小拱架双膜覆盖等栽培技术.
  • 摘要: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自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风能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自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现代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风力发电的发展十分迅速.传统的风能资源评估只考虑到风能的自然属性,没有和其社会属性结合起来.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用国际成熟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根据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变化,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风能资源开发现状,介绍了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状况以及邵阳市区域气象站的情况.以湖南省新宁县黄金牧场区域气象站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区域气象站资料进行风能资源评估,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范,采用sql 数据库及编程,编制了相应风能参数统计的软件,结合本地不同季节出现的天气个例,分析了雷雨大风、寒潮、强降水等天气对风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有强冷空气或寒潮入侵时,风速激增,风力加大,风能增大到原来的8.3 倍以上;当有强降水发生时,风速增大,平均风能也增大,其数值到原来的2.4 倍.对指导内陆地区的风能资源开发及挖掘风电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摘要:通过对松原市粮产资料统计分析提取的1995 年至2009 年气象产量序列与实际粮产序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二者间相关系数达0.996 ,检验水准达0.001 信度.说明农业气象环境因子是影响本地粮食丰欠的主要因素,所列出的影响粮产主要农业气象因子的气候保证率可作为今后气候评价及专业气象服务中使用.
  • 摘要:为了有效地防御病虫害发生及制定相应的防御对策,有效评估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对吉林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风险进行了研究.利用吉林省50 个县市的玉米、水稻和大豆产量面积资料,及相应各站1961-2009 年主要病虫害--玉米螟、稻瘟病、大豆蚜资料,根据灾害发生的频数确定病虫害影响指数,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将各因子极差化处理,计算出综合风险防御指数,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高、中、低风险防御区进行区划评估.
  • 摘要:参考作物蒸散(ET0 )作为全球水文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参量之一,在估算作物需水量、评价农业水分资源、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和预报作物产量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基于FAO Penman-Monteith 公式计算了我国西北地区126 个测站1961 ~2009 年的生长季(4 月-10 月)参考作物蒸散对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敏感系数,并结合各要素的多年变化特征定量讨论了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的变化对太阳辐射最敏感,对风速变化的敏感性最低.但49 年来风速高达26.69%的减小幅度,使其成为西北地区对参考作物蒸散变化贡献最大的气象因子,贡献达到-5.22%;气温增加了11.68%,贡献仅次于风速,为3.29%;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无明显变化,因此贡献较小,分别为-0.76和0.63 .三个子气候区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贡献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最明显的是亚洲季风影响区及其边缘区相对湿度的相对贡献比其他两个气候区大,而该区风速的相对贡献有所减小.空间分布上,由于多数站点的增暖趋势,气温对参考作物蒸散的变化多为正贡献;风速和太阳辐射的大范围下降使它们对参考作物蒸散的变化多为负贡献;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型导致相对湿度对参考作物蒸散的变化在西北西部基本表现为负贡献,而东部近几十年降水的持续偏少使得相对湿度多表现为正贡献.本文估算的四个气象因子共同作用引起的参考作物蒸散变化在趋势上、数值上和空间分布上都与参考作物蒸散的实际变化基本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9 ,表明结合敏感性分析和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来解释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原因兼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利用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来讨论影响蒸散变化的主导因素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将三者的主要思想结合起来定量分析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贡献,将为探讨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原因提供一条新思路.
  • 摘要:@@降水概况与特点 2008 年10 月12-14 日,受热带低压与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全岛持续普降暴雨,11 日20 时至15 日20 时过程累计降雨量,海南西部为100-200 毫米,中东部地区为300-600 毫米,海南东部尤其是东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达500-640 毫米(图1a)。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12-14 日。文昌、澄迈两市县降雨量突破三十年同期最高纪录,海口也是自1951 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连续3 天的大暴雨,为海南省30 年来10 月气象记录所罕见,是海南省自 2001 年以来10 月份最强的暴雨过程,也是自1966 年以来10 月份出现的次强暴雨过程。
  • 摘要:为了研究UV-B 辐射增强对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在UV-B 辐射增强20%的条件下,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采用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深耕,土壤耕作深度20cm )、浅耕秸秆还田(浅耕,土壤耕作深度10cm )、免耕秸秆覆盖(免耕,土壤不耕作)3 种土壤耕作模式进行田间试验,利用LI-6400 光合仪测定了冬小麦开花期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拟合了不同处理下冬小麦旗叶开花期的光响应曲线,并计算了相关参数;采用Arnon 方法测定了开花期、灌浆期和灌浆末期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UV-B 辐射增强20%条件下,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较自然条件下均显著下降,深耕、浅耕和免耕3 种耕作方式小麦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分别比无UV-B 辐射增强条件下降低30.6%、25.9%和15.7%.在UV-B 辐射增加条件下,三种耕作模式冬小麦旗叶的表观光合量子效率(α )、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i )、光饱和点(Lcp )均较无UV-B 辐射增强条件明显降低,但浅耕模式下降幅度最小,深耕模式最大;暗呼吸速率(Rd )和光补偿点(Lsp )较无UV-B 辐射增强条件明显升高,以浅耕模式增高幅度最小,深耕模式最大.浅耕模式冬小麦旗叶的α为0.086 、Pmax,i 为29.592 μ molCO2·m -2 ·s -1 、Lcp 为888 μ mol·m -2 ·s -1 ,为UV-B 辐射增强处理下三种耕作模式的最高值;Rd 为2.124 μ molCO2·m -2 ·s -1 、Lsp 为30 μ mol·m -2 ·s -1 ,为UV-B 辐射增强处理下三种耕作模式的最低值,说明其对UV-B 辐射增强的外界条件适应能力最强.浅耕和免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特别是浅耕模式小麦叶片在籽粒灌浆末期仍然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旗叶衰老晚于常规耕作模式,叶片有效光合时间和光合功能持续期长,有利于籽粒的充实.由此可见:UV-B 增加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小麦的光合作用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常规耕作模式下种植的小麦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浅耕模式种植的小麦的抑制作用最弱,浅耕模式在UV-B 增强的环境中有利于保持冬小麦光合系统功能,进而提高产量.
  • 摘要:本文以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渐进指数及修正直角双曲线等4 种光响应模型为基础,结合CO2 浓度和温度变化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推导出4 种冬小麦光合作用模型.分别利用长江下游冬麦区两个主栽冬小麦品种的田间试验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并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r为0.891 ,均方根误差RMSE 为2.032 μ mol·m -2 ·s -1 .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考虑了光抑制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高光强情况下的冬小麦光合速率,因而最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模拟.本研究结果可为选择最佳的光合作用模型进行冬小麦生长模拟及产量预测提供参考.
  • 摘要:三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年际间时有时无、发生程度时轻时重,仅做短期预报,如果赤霉病发生轻或不发生,就要造成农药浪费,增加不必要的农本,盲目防治,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更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污染.如果发生重,当农药和防治措施准备不充分时,就会贻误时机,产生严重影响,造成三麦严重减产,质量下降.本文从生产需要和防治实际出发,根据上年"凉夏、秋冬连旱"等气候特征,着重对上年的多种气象要素与赤霉病发生实况进行相关普查,最后选择了8 个气象因子,分别进行0 、1 、2 分档编码,再将各编码值求和集合成1 个综合预报因子(∑X1-8),将历年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 个等级,分别用1 、2 、3 等代码统计计算,得到赤霉病流行程度的长期预报模式y?=0.5245+0.4314∑X1-8(相关检验r=0.8585,极显著).当计算值y?≤2.0 时,预报赤霉病为轻度发生;y?=2.1~3.4 时,预报赤霉病中度发生;y?≥3.5 时,预报赤霉病为重度发生.该长期预报模式,最早作出预报的时间是在当年1 月上旬.通过近5 年来的实际预报服务,预报结论与实况一致.选用前期相关气象因子,采用编码集合组成综合预报因子,具有选入因子包含容量大,处理简单的优点,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预报功能的小概率因子被选入,提高了预报模式的准确程度,减少了漏报和空报率.历年来,由于三麦赤霉病度预报准确,发病年防治期间气象服务及时主动,三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为明显,而轻病年因不防治或少防治,节约减少农本同样明显.特别是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和造成的面源污染,大大降低了三麦籽粒的农药残留量,既提高了面粉食用安全品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0 年我市赤霉病长期预报为中等程度发生,病穗率约为14%左右,当年实况病穗率为12.8%,预报结果准确.由于药剂、器械等提前准备充分,在赤霉病防治期间,又准确作出降水间隙和晴雨预报,指导农民利用有利天气用药防治,尽量减少二次用药,既节约了农本,又起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全市264.7 万亩小麦防治230.7 万亩,共挽回小麦11.3 万吨,挽回损失19210 万元,节约二次用药防治农本661.8 万元.
  • 摘要:利用"调查问卷法"对南京溧水草莓种植户进行气象服务抽样调查,了解被调查者对气象服务的关注度、满意度及需求度,并通过自愿付费法、节省费用法和影子价格法对气象服务的效益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南京草莓种植户在晚间(18:00-20:00)收听(看)天气预报次数较多;溧水草莓种植户主要关注的气象要素是温度、降水(雪)和风,主要关注的农业气象灾害为低温、暴风雪和连阴雨,对灾害预警信息和农业天气预报比较需求;(2)南京溧水草莓种植户对农业气象服务满意率为91.66%;(3)采用自愿付费法、节省费用法和影子价格法,得出南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分别为19.51万元、684.47 万元和75.79 万元.
  • 摘要:在如皋市常青镇土山村大棚西瓜育苗基地进行大棚苗床温度与早佳8424 西瓜秧苗素质关系的对比观测试验,于西瓜播种后至苗床通风练苗前,采用3 种不同温度对西瓜苗床进行管理,考察一叶期、二叶期和三叶期的西瓜秧苗素质.对比试验表明,大棚早佳8424 西瓜育苗时,从播种到苗床通风练苗前苗床5cm 地温保持在29~30 ℃较为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培育西瓜壮苗.适宜温度培育的西瓜苗,出苗率高、茎杆粗壮、株型伸展、根系发达、绿叶面积大、光合产物积累较多、单株鲜重和干重增大.
  • 摘要:霜冻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虽然江苏的初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及终霜冻严重,但其一旦发生,棉花、花生、山芋、喜温蔬菜等晚秋作物的后期成熟与生长都会受到影响,初霜冻出现得越早危害越重,严重时会造成减产,对初霜冻出现、持续时间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提高霜冻灾害的预测能力,对合理安排江苏种植制度,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日最低气温≤2 ℃作为霜冻的气候指标,定义每年10 月20 日-11 月30 日出现的霜冻为初霜冻,最早一次初霜冻出现的日期为初霜期;根据霜冻气候条件以及实际服务需求,把江苏划分为四个区域:苏北西部地区,包括徐州、宿迁、淮安3 市;苏北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泰州4 市;宁镇扬地区,包括南京、镇江、扬州3 市;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 市;利用江苏省35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 -2008 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江苏省初霜冻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如下:1 、江苏省平均初霜期最早为11 月4 日,出现在丰县,最晚为11 月27 日,出现在苏州,最早与最迟的平均初霜期相差23 d .初霜期出现时间是北部明显早于南部,同纬度地区内陆略早于沿海.初霜日数北部明显多于南部.2 、概率≤5%的江苏特早初霜期的出现日期苏北西部为10 月26 日,苏北沿海为11 月3 日,宁镇扬地区为11 月8 日,苏南地区为11 月10 日.48 年中,特早初霜期苏北西部出现4 次;苏北沿海和宁镇扬地区特早霜冻均出现2 次;苏南地区特早初霜出现过3次.1991 年以来全省均没有出现过一次特早初霜期.3 、20 世纪60 、70 年代全省平均初霜期相同,均出现在11 月13 日,80 年代、90 年代每十年推后2 d,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省初霜期明显推迟,2001 -2008年平均初霜期比48 年平均日期晚7 d .4 、48 年中,初霜期显著推迟的站点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约2~4 d/10a .全省大部分地区初霜日数呈显著减少变化趋势,平均每十年减少1 d 左右.
  • 摘要:根据调查了解镇江地区是柑桔栽培的北缘,属于次适宜栽培区域,主要的气象制约条件是冬季低温冻害,1961-2010 年镇江市在柑橘越冬期的极端最低气温均在-3 ℃以下,且低温的持续时间长,对柑橘的生长造成了不少影响.本文分析镇江市冬季低温的发生和变化规律,得出(1)镇江市低温主要出现在70 年代初以前,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背景下,极端最低气温缓慢上升,日最低气温≤-1.5 ℃最长连续日数不断减少,低温冻害对柑橘越冬的致命危害逐渐降低,但是即使是在近几年,镇江市仍会出现极端最低气温≤-7 ℃,日最低气温≤-1.5 ℃最长连续日数≥10 天的寒冬;(2)镇江市越冬期日最低气温≤-1.5 ℃最长连续日数的平均值为6.4 天,越冬期日最低气温≤-1.5 ℃最长连续日数和距平都呈现缓慢降低趋势,而镇江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距平都呈缓慢上升趋势,最低极值出现在1969 年,为-10.3 ℃.近50 年中有23 年出现日极端最低气温为-7~-5 ℃的低温天气,且每10 年中有3 年会出现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 ℃~-7 ℃的低温天气.以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柑橘冻害指数计算公式为模型,计算镇江市柑橘冻害指数,确定镇江冻害等级的划分标准,分析历年柑橘冻害的发生规律,指出由于镇江市在柑橘越冬期的日极端气温偏低,且日最低气温<-1.5 ℃的持续时间长,不管是旱冻还是湿冻,出现中等以上程度冻害的频率均超过40%,冻害仍然是柑橘在镇江市生长的最主要气象灾害,该灾害发生的次数多,出现频率高,给镇江市的柑橘产业带来的较大危害.2011 年1 月的整月低温给镇江的柑橘带来中度冻害,在1986 年以后与2008 年并列排名第五,柑橘的叶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卷曲、褐变、干枯,低温冻害对于镇江柑橘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灾害,只有及时做好防冻准备和冻后补救措施,才能保证镇江的柑橘稳产、高产.
  • 摘要:以2001年和2006年盛夏登陆我国南方并造成巨大灾害的两次热带气旋过程为例,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0103号(2001年)“榴莲”和0604号(2006)“碧利斯”热带气旋陆上维持和暴雨增幅的大尺度环境场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榴莲”登陆后与中纬度西风槽发生相互作用,构成了典型的“北槽南涡”天气形势,“碧利斯”登陆后受西太平洋副高、北方大陆高压坝和南侧副高向西南方向延伸的高压脊所包围,有利于其环流维持; “榴莲”和“碧利斯”陆上维持期间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但是“榴莲”活动期间,100°E附近越赤道气流表现突出,而在“碧利斯”陆上活动期间,80°E附近越赤道气流尤为显著,它们都增强了当时的西南季风,把大量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注入登陆后减弱的“榴莲”和“碧利斯”环流,使其非但没有很快减弱消亡,反而能在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 2001年和2006年,东亚夏季风均十分活跃,2001年低纬夏季风10~20天低频振荡显著,而2006年则以30~60 天低频振荡为主,由不同低频振荡周期表示的低纬季风涌均存在明显的北传特征。当低频振荡处于极端活跃位相时,季风涌最为强盛并侵入“榴莲”和“碧利斯”环流系统,正好对应着当时的台风暴雨剧烈增幅。此外,低频气流的辐合和低频水汽输送也是“榴莲”和“碧利斯”暴雨增幅的重要原因。
  • 摘要:本文应用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对2009 年6 月8 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这次华北强对流暴雨的发生在非常有利的天气形势下。蒙古低涡东移南压,伴随着高空锋区的南压,冷空气南下渗透;副热带高压北上,并产生低空急流,低空急流为强对流暴雨提供了强的水汽输送和强的辐合上升运动,高空急流为这次天气提供了强的风垂直切变和高层强的正涡度平流,产生了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强对流暴雨就发生在低空急流的左前侧和高空急流核的左前侧,高低空急流的这种耦合是可能是这次强对流暴雨的主要发生机制。(2)这次强对流暴雨具备了较好的热力条件,发生在低层高温高湿脊内,且有较好的水汽输送,具有对流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不稳定能量。但强对流暴雨不是发生在层结最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能量CAPE 最大的位置,而是发生在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区域和CAPE 强中心的下游或称移动的方向前侧。
  • 摘要:基于JTWC (the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最大风速半径及热带气旋(TC)尺度资料、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以及日本静止气象卫星M1TR 红外IR1 TBB 资料,针对2001 年~2010 年期间经过台湾再次登陆我国的13 个历史TC 个例,采用对流云-层云分类技术以及统计合成分析方法,探析 TC 环流内对流核数与TC 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整个TC 环流内的对流核总数、外雨带内的对流核总数基本上随着TC 强度增加(减弱)而增加(减少),存在很好的正变化对应关系,且这种对应关系对于TC 登陆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同时,外雨带内的对流核总数大于内核区域内的对流核总数,且后者与TC 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2)TC 内核区域内TBB 平均值基本上随着TC 强度增加(减弱)而降低(升高),存在一定的同位相变化对应关系,且这种对应关系对于TC 登陆时间以及登陆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同时,外雨带内TBB 平均值与整个TC 范围内TBB 平均值接近,二者均明显高于同期内核区域内TBB 平均值,且前二者与TC 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3)基于对流核与基于TBB 的统计合成分析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二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反映出TC 雨带与TC 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
  • 摘要:大气风场随高度的垂直分布和变化,对天气过程有明显的作用,风廓线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连续地测得测站上空每几分钟、几十米层距的高分辨率的垂直风廓线资料,对各种降水形态的显示直观明晰。台风暴雨是上海地区遭受台风影响时高发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其中台风倒槽暴雨在台风暴雨中次数最多、影响最大。台风倒槽暴雨因在台风距离本地较远时发生,常易放松警惕。2010 年“狮子山”台风倒槽造成的上海9 月1 日大暴雨所有模式均漏报。本文运用风廓线探测资料结合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STI-WARMS)产品分析了“狮子山”台风倒槽暴雨和2010 年全球最强台风“鲇鱼”带来的上海10 月23 日暴雨这两次台风倒槽暴雨的差异,寻找强信号的前兆。分析发现:“狮子山”台风倒槽降水表现为“倾盆大雨”式暴雨,过程局地性明显、突发性强、强度极大且雨量分布极不均匀。“鲇鱼”台风倒槽降水表现为“细水长流”态势,降水稳定且分布较均匀、强度较弱但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风廓线仪高时空分辨率的测风资料的使用, 有助于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结合地面风场的变化,对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倾盆大雨”式台风倒槽暴雨在强降水开始前地面风场辐合,能分析出地面辐合线,降水开始时辐合(切变)层向上发展,切变层的高度越高,降水强度越强,当风随高度整层顺转的高度达到最高时,上升运动达到最强,随后切变层高度将逐渐降低,这与降水的拖曳效应有关,当3000 米转为北风后,降水明显减弱趋于结束。“细水长流”式台风倒槽暴雨发生前风廓线仪能监测到有低空急流出现,急流增强阶段对应降水明显时段,当风向顺转且急流减弱后降水也明显减弱。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STI-WARMS)风廓线预报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能弥补海上测站稀少的不足,可以直观的反映局地的风随高度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对强降水起止时间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订正使用STI-WARMS 风廓线预报时,要考虑系统发动的时间偏移和强度偏差和系统自身的演变,在临近预报时要结合运用地面风场的演变及探空和风廓线仪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报。
  • 摘要:基于WRF 模式对2005 年第5 号台风“海棠”登陆降水过程的成功模拟结果,并将修改后的非地转干Q 矢量(QN)沿以等高线为参照线的自然坐标系进行分解(简称为PG 分解),且所得各项分别为 QNalst 矢量(沿流伸展项)、QNcurv 矢量(曲率项)、QNshdv矢量(切变平流项)及QNcrst 矢量(穿流伸展项)。本文首次尝试利用QN 矢量PG 分解,来定量揭示台风结构对台风降水和台风雨强差异形成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尽管在台风登陆过程中一直都有降水发生,但在台风登陆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台风降水发生起主要贡献作用的台风结构因子是不同的。在台风登陆过程前12 小时期间,对降水贡献相对最为显著的为 QNshdv ,其次是 QNalst 和QNcrst ,而QNcurv 的贡献最小;在后12 小时期间,对降水贡献相对最为显著的为QNcrst ,其次是QNcurv ,QNshdv 的贡献列第三,而QNalst 的贡献最小。(2)对于 QNalst 、QNcurv、QNshdv及QNcrst 来讲,它们对台风降水发生的贡献都存在明显时、空变化。(3)在台风登陆降水过程中,暴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之间雨强一直存在明显差异,但每个时刻对雨强差异形成有贡献的台风结构因子是不同的。相对来讲, QNcurv 对暴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之间雨强差异形成的贡献最为显著, QNalst 与QNcrst 的贡献情况较为接近,而QNshdv的贡献则相对最小。通过QN 矢量PG 分解诊断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在整个登陆台风降水过程中,同一种台风结构因子在台风登陆不同阶段对台风降水的贡献不同,且对不同级别降水之间雨强差异形成的贡献也不同;在同一时刻,不同台风结构因子对台风降水的贡献不同,且对不同级别降水之间雨强差异形成的贡献也不同。通过QN 矢量PG 分解研究,不仅可以定量揭示出在登陆台风降水不同阶段,不同台风结构因子对台风降水的贡献是不同的,同时也可以定量揭示出,不同台风结构因子对于不同级别降水强度差异形成的贡献也是不同的。尽管在台风登陆期间一直都有降水发生,且不同级别降水之间一直都存在雨强差异,但是,每时每刻促进台风降水发生及不同级别降水之间雨强差异形成的台风结构因子并非相同。这些是总的QN 矢量难以揭示的潜在物理机制,也正是进行QN 矢量PG 分解研究的魅力所在。
  • 摘要:2010年影响我国的1013号台风“鲇鱼”(MEGI)是近20年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出现的最强台风,同时也是 2010年全球范围内生成的最强台风。它于2010年10月13日20时生成于11.8oN,140.9oE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并于23日12时55分在我国福建省漳浦县登陆。台风“鲇鱼”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异常(北翘)路径台风,且破坏性极强,给我国的海南、广东、福建等省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分辨率为1.0°×1.0°的2010年10月16日12时120小时预报场TIGGE 资料,从500hPa高度场和风场、850hPa流场及海平面气压场对ECMWF和NCEP的控制预报、集合平均预报、ECMWF 不同成员间预报进行对比分析。TIGGE即THORPEX交互式全球大集合(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是全球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THORPEX)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TIGGE是一项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其目的在于加速提高1天至2周高影响天气预报的精度。进过对比分析发现,台风“鲇鱼”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秋台风,其移动路径不是仅受到一两个天气系统的影响,而是受到较多个系统的影响,500hPa上,较为深厚、更向南延伸的中纬度西风槽,强度较弱且减弱迅速的副热带高压带、台风东南侧和东侧的偏西南风、南风是导致台风“鲇鱼”路径北翘的重要原因;850hPa上,越赤道气流的分支及经过吕宋岛后在台风东南侧较强的汇合,使得“鲇鱼”东南侧的偏西南气流加强,并诱发反气旋的形成也大大增加了“鲇鱼”路径北翘的可能性;海平面气压场上,台风两侧的偏西北方向和偏东北方向的大陆上各有一个高压系统,一个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一个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较强的青藏高原地区地面高压系统和强度较弱且减弱速度较快的东北地区地面高压系统也是导致“鲇鱼”突然北翘的原因之一。
  • 摘要:海面通常都存在波浪,从而改变海面低层大气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所以风浪效应对模拟风场非常重要。通常, 平均粗糙长度用Charnock 公式来计算。但近期的研究发现,海面低层大气粗糙长度也取决于浪龄和波浪坡度。从19 世纪开始,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波浪,研究重点包括波浪的产生、传播、非线性、消散和统计表现。其中,风浪关 系是最有趣的课题。虽然关于风浪关系有很多假说,例如隐蔽(sheltering)假说、共鸣假说、准层流方法和准线性 理论,但是对风浪关系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需要深入研究湍流效应和风浪相互作用。 在有风的情况下,海面存在波浪,因而粗糙长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风场受波浪影响,而波浪的发展决定于 海面状况。所以,风廓线也与平滑表面的不一样。本文分析了一个考虑风浪效应的海面低层大气粗糙长度参数化方 案(AOSIS),该方案用浪龄来描述波浪发展状况。 本研究用Moana 实测数据检验AOSIS 方案。检验结果显示AOSIS 与其他方案相比,可以较好地模拟浪龄、总切 应力和浪感应力。AOSIS 模拟雷诺数 Rr 、湿度传导系数Ce 、阻力传导系数 C d、粗糙长度 z0m 以及能量通量与比 较常用的COARE 方案模拟结果相似。Charnock 数 αCh 在风浪模式中很重要。在考虑风浪效应的情况下,AOSIS 模拟 的Charnock 数与COARE 的模拟结果也比较相似。
  • 摘要: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提供的台风资料以及NCEP/NCAR 1979-2008 年全球格点逐日OLR 资料,选取(110°-120°E , 5°-20°N)为南海区域,(105°-135°E ,5°-25°N)为南海对流的影响区域,OLR<=220 w/m2 表示对流活跃,OLR>220 w/m2 表示对流中断;通过气象统计、合成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分析南海对流活跃和中断期的大气环流场如高度场、流场以及涡度、散度场的特征及其区别,详细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后南海对流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台风路径的可能影响;统计了生成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在南海对流活跃和中断期的路径特征,并对南海对流活跃和中断期的大气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试找出它与台风路径的可能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过去30 年间南海对流存在显著的活跃-中断循环的振荡特征,平均活跃3.6 次/a、中断2.6 次/a,主要振荡周期为10-20 天;南海对流对生成在南海的台风有直接的影响,南海的台风约97%是在南海对流活跃期发生,只有约3%的台风发生在对流中断期;生成在西太平洋的台风在南海对流活跃- 中断期表现出不同的路径特征,即南海对流活跃期生成在西太平洋的台风多移入南海,中断期多不移入南海;生成在南海的台风,无论对流活跃还是中断,台风路径以异常为主;生成在西太平洋移入南海的和未移入南海的台风异常路径也偏多,其他路径存在较大差异,移入南海的台风西北、西行路径偏多,而未移入南海的台风转向路径偏多;生成在南海的台风一般较弱,在中断期多转向不移入南海的台风的强度要比在活跃期多移入南海的台风强;南海对流活跃、中断期,大气环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南海对流的活跃与中断同南海季风的活跃、中断活动是相对应的;另外若仅从大尺度引导气流的角度看,生成在西太平洋的进入135oE 以西的的台风在活跃期和中断期都有可能转向而不进入南海,甚至在中断期有似乎更利于台风西行进入南海的环流型,但观测结果并非如此,因此当台风移入135oE 以西后,南海对流对台风移动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 摘要:“长驱直袭型”热带气旋是最具威胁性的天气系统。文章统计分析了2004-2010 年“长驱直袭”浙江温、台沿海的5 例热带气旋,就其登陆前后的降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 摘要:各种路径的热带气旋影响浙江温台沿海时,其风力影响之时空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文章统计分析了 2004-2010 年间明显影响温台沿海的10 例登陆型热带气旋,就其影响期间极大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 2004-2010 年间明显影响温台沿海的登陆型热带气旋,其极大风速之平均风级等值线基本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风力等级由海向陆呈正向递减;(2)温台地区受登陆型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海面风力平均可达12 级及以上,滨海地区亦可达10-12 级,内陆一般为7-9 级,风级等值线密集区主要位于海岸一线,平均风力梯度可达1 级/10km 及以上;海域及内陆地区风力梯度则明显偏小;(3)玉环—乐清湾一带存在一平均强风中心,强风脊西伸穿过乐清湾直达乐清北部陆地;而椒北平原至温黄平原北部(非海岸带)以及温瑞平原区却是相对弱风区,需要在预报实务(如绘制过程风力等值线图)以及决策服务中引起特别注意;(4)因观测环境破坏以及特殊地形作用而产生的观测数据偏差,可能是造成温台陆域风级等值线出现异常扭曲的主要原因,但后者也说明在某种特殊地形下,热带气旋影响时可能在陆上(非海岸地区)引发局地异常大风;(5)温台沿海受登陆型热带气旋影响的极大风速,其登陆前后的主要差异是“前密后疏”、“前大后小”,登陆后风力梯度减小,海陆风差降减,过程最大风速更多出现在登陆之前;(6)就平均而言,登陆福建沿海(闽北)的热带气旋给温台沿海海面造成的极大风力相当于“登陆型”总体强度,给台州中北部滨海及内陆地区造成的极大风力明显弱于“登陆型”总体强度,给台州南部及温州滨海地区造成的极大风力与“登陆型”总体强度相近,给温州内陆地区造成的 8 级大风区域有向西扩展趋势;(7)在温台陆域及海岸带,“南登型”热带气旋登陆后的风力减弱过程相对缓慢。希上述结论能有助于提高温台沿海登陆型热带气旋的风力预报服务水平。
  • 摘要:“泰利”台风(0513)登陆后降水发生显著增幅,导致了华东地区严重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灾害,是2005 年降水最强、导致死亡人数第二多的热带气旋。初步观测分析得到,降水增幅发生和低层冷空气入侵有关。冷空气对本次降水增幅过程有多大贡献?不同强度冷空气入侵会对降水增幅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为此,我们利用NCEP/NCAR 资料与日本气象厅区域谱模式资料的融合资料和 WRFV2.2 模式,设计不同冷空气强度影响下的数值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弱和加强冷空气试验均导致了降水增幅的发生,但是不同强度冷空气可以导致整个雨带范围的明显改变,并使降水增幅强度差异较大,可相差一倍以上;适度的冷空气入侵会使降水增幅强度达到最大。不同强度冷空气影响下,低层锋区及辐合线的位置和移动速度不同。冷空气越强,锋区南下速度越快。热带气旋东段锋区和雨带有较好对应关系。加强冷空气试验导致部分冷空气侵入到“泰利”中心,使其强度减弱,因此辐合线南侧的东南气流减弱,辐合变弱,辐合区南压,最终使得雨带偏南。减弱冷空气试验使得辐合线北侧东北气流减弱,辐合减弱,辐合区偏北,结果雨带偏北。适度冷空气的入侵使得冷暖空气发生长时间对峙,低层锋区和辐合线维持少动,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和上升运动在某地区持续,最终促成该地区的降水发生剧烈增幅。
  • 摘要:热带气旋“麦莎”登陆玉环,“韦帕”登陆苍南霞关,登陆点均在浙江南部,登陆点位置近,两者登陆点的距离不超过150公里,登陆时强度相同(975 hPa),离境点的位置很近,不超过50公里,但产生的大风和分布有很大的不同,“麦莎”在浙江境内产生的大风强度、范围、都比“韦帕”大得多,持续时间也要长很多。本文通过对两热带气旋登陆前后的环境场和移动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登陆后减弱速度不一样,“麦莎”在我省的减弱较慢,减弱速度1.75 hPa/hr,离境时强度强(强热带风暴),中心气压985 hPa,中心风速28m/s(10级);“韦帕”减弱速度2.8hPa/hr,境时只是热带风暴的强度,中心气压995 hPa,中心风速20m/s(8级)。两热带气旋登陆后移动速度不同, “麦莎”台风在浙江的平均移速要比“韦帕”慢5 m/s左右,在浙江境内滞留比“韦帕”多了4 h,是“麦莎”大风过程持续时间比“韦帕”长的重要原因。路径与地形也是原因之一,“麦莎”登陆后路径偏东,临近沿海地区,使浙中浙北的沿海海面产生较大的风力,浙江东部平原水网地貌的地理条件不仅摩擦减弱作用小,也容易产生大风;“韦帕”登陆后,先偏西方向移动5小时,到浙江西地区偏北移动,历经浙中南和浙西的山区,热带气旋受地面摩擦大,减弱较快,山区不利于内陆强风的产生。“麦莎”影响前期,500 hPa 副热带高压逐步加强西伸,而在“麦莎”登陆前后,500 hPa 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经历了一个西伸、维持,在热带气旋北侧有一个高压坝,对应地面有一高压从东北地区南落,结合热带气旋的北上,势必使得两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加大、维持、然后减弱,直接导致了大风加强、持续、再减小。“韦帕”是9 月中旬后期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在浙江登陆的热带气旋中属于较晚的,西风带开始活跃。在17 日20 时,副热带高压较强,位于热带气旋的西北侧,由于有西风槽影响的影响,18 日20 时,副热带高压有所东撤,热带气旋位于西侧,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产生的最强风区位于海面上。通过对两热带气旋产生风力与气压梯度、距离、强度关系分析,发现两热带气旋出现8级以上大风时,气压梯度都较大,但两热带气旋出现极大风速最大的时次,气压梯度并不是最大,热带气旋大风相关性最好的是热带气旋中心与测站的距离。
  • 摘要:南登型热带气旋是引致台州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其登陆前后的降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文章利用近年来形成的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序列,统计分析了2004-2010 年间登陆台州以南之闽中到浙南沿海共18 例热带气旋,就其登陆前后的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摘要:利用塔里木盆地38 个站1961~2007 年水汽压资料,采用五点3 阶平滑趋势线、小波分析, Mann-Kendall 趋势统计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盆地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变化。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近47a 来水汽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有明显的增多趋势,平均趋势值是0.0238;分别有3 个增多高值中心和增多低值中心,其分布从盆地东北到西南,高值区与低值区条块状交替分布。(2)塔里木盆地年和四季水汽含量变化趋势具有年际和年代际差异。水汽含量最小值出现在20 世纪60 年代末和70 年代中,最大值出现在90 年代,47a 波动性增长开始时期是60 年代末和70 年代中,四季中夏季增多趋势最强,达到0.049,秋季增多趋势次强,春季的最弱;春季与年、夏、秋和冬季趋势变化差异较大。(3)塔里木盆地水汽周期的小波分析表明:水汽各时间尺度内的偏多期和偏少期交替分布,年和四季都有明显的周期。47a 中,年水汽含量的8a 和4a 周期,春季的8-10a 和4-6a 周期,夏季的4-6a,8-10a 和16-20a 周期,秋季的4-6a,8a 和20a,冬季的8-10a 周期明显。水汽的突变分析表明:年和四季水汽含量都在 1986 年发生了突变,都通过了α=0.0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4)塔里木盆地水汽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环流和塔里木盆地年均气温的趋势变化及突变时期相近。塔里木盆地水汽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环流和塔里木盆地年均气温相关显著,其中青藏高原环流和塔里木盆地水汽相关最高,四季中春季水汽与大气环流和年气温相关最低。
  • 摘要:利用NCEP/NCAR 全球1961-2009 年的格点再分析逐日温度资料,选取亚欧地区(15-80°N ,40-150°E ),先对前30 年 (1961-1990 年)的温度采用气候等概率区间的方法计算得到极端高低温区间分界值,然后对1991-2009 年温度进行检验, 计算落在极端高低温区间内的比例,分析了亚欧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年均极端高温的次数在近20 年中趋于上升,而年均极端低温的次数有所减少,这与目前观测结果一致,符合全球变暖的特 点。在空间分布上,近20 年亚欧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年均发生次数均有所减少,而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变化则呈现赤 道高纬地区高,中纬低,我国则呈现西北内陆向沿海递增的分布特点。
  • 摘要:基于杭州市低碳城市发展实践,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汇总工作,探索了杭州市气象部门在温室气体监测分析和数据库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湿地碳汇价值评估和碳足迹计算器开发等领域的服务产品思路、可行性、困难和对策,为政府推进低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气象部门在低碳建设环境下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供参考。
  • 摘要:针对单站历史气候资料,提出了一种集合法均一性检测思路:分别采用Potter 法、E-P 技术和SNHT 法3 种不同的客观检测方法,判断序列中存在的不连续点,检验中如果3 种方法中有2 种方法检验出同一个不连续点,且这一不连续点落入均值差t 检验的拒绝域中,则认为它就是合理的不连续点,否则认为是人为不连续点。以绍兴县气象观测站为例,对1961~2010(2009)年的逐年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水汽压、降水量和日照总时数资料作均一性对比分析。从各要素正态检验结果来看,除年平均气温外,大部分台站其它气候要素无需转换直接服从正态分布。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年平均气温序列,通过减去某一常数值然后取对数,将其变换为服从正态分布再进行进一步分析。从与该站不同气候要素序列相关系数在0.7 以上、水平距离较近的基本(准)站中选取4 个及以上站点作为待检台站的参考台站建立了各要素的参考序列。采用比值法对年降水量和日照总时数及差值法对其它要素建立检验序列,对各要素检验序列应用上述集合法进行统计学检验。对于得到的间断点(不均一性产生年份),结合台站历史沿革变化(主要为台站迁移、观测手段和观测规范变化和仪器换型),得出这些因素对不同气候要素均一性的影响情况。年平均气压和平均水汽压的均一性检测结果表明,2004 年起人工观测到自动观测观测手段和观测规范的变化,对两种观测资料的均一性造成明显影响。2007 年1 月1 日的站址迁移致使年平均气温和年总日照时数的观测资料出现明显非均一,而此次站址迁移对年平均气压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拔海高度的变化对年平均气压及仪器换型对年平均水汽压和日照总时数的均一性也都造成了一定影响。站址迁移、观测规范变化和仪器换型等未对降水资料的质量造成明显影响,降水资料是基本可靠的。站址迁移及观测手段和观测规范变化对极端温度影响不大,而仪器换型对极端温度的影响还需作进一步分析。
  • 摘要:雷达VAD 资料因不包含气压高度信息,在资料综合使用中受到限制。本文针对此问题,主要研究该资料气压高度标定方案。提出了以雷达站所在地地面气象观测要素作为参考的标定方法。具体为在压高公式中引入多元大气温度递减方案,地面基础要素由雷达站配备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提供。针对该方案敏感的温度垂直递减率,分别进行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垂直递减率及随空间变化的温度递减率的敏感性对比分析。通过一年的实际观测资料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不引入观测的气候统计值标定方案,可大大缩减了标定误差。尤其是随时间调整的温度递减率的地面观测要素参考标定方案的误差最小,适应VAD 资料的特点。文中并对该方案在空间的普适性方面做了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在空间上也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且该标定方案对其它类观测资料的高度标定有借鉴意义。具体结论如下。(1 )地面气象要素参考标定雷达VAD 资料气压高度,因引入局地天气变化影响,相对传统气候统计标定方案,有效缩减标定误差。(2 )地面气象要素参考标定方案中,温度递减率的选择显著影响标定结果。分别通过标准温度递减率,随高度更新温度递减率及随时间更新温度递减率三个方案进行为期一年的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垂直递减率的引入,标定误差相对最小。(3 )该方案在全国各地站点的试验表明,其标定的均方根误差在全国各地分布较为均匀,表明方案本身在我国各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 )本文所述方案易于实现,便于业务应用。另外,针对气压标定这一问题,可在本方案基础上,考虑根据不同台站特点及区域范围,统计不同的温度递减率,精化标定结果。而且该方案如果推广应用到其它观测的气压标定上,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 摘要:气象探测资料为天气预测预报、气象决策服务及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将各种气象资料及时、准确地进行收集、处理和传输是气象信息网络部门的重要工作,这样就需要一个高效、可靠的信息运行监控平台,实现资料的收集、处理、传输、监控和告警等功能。福建省气象资料上行监控系统就是针对这些需求进行设计、开发的,该平台基于B/S 架构建立了全省气象资料上行监控系统,于2009 年1 月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至今运行稳定可靠,减轻了值班员的工作负担,明显提高了全省各类气象资料的上行时效。
  • 摘要:目前雷达在观测强对流天气和强对流天气的分类判别中仍然是最有效和直观的工具,虽然卫星云图的分析应用也很广泛,但由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不足,在指挥防雹作业业务中只能在空间和时间预测方面发挥其参考作用,而在时效性和空间分辨率要求较高的防雹业务中,雷达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卫星云图和雷达结合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冰雹云移向、移速的早期识别。且准确地识别和判定冰雹云,也是开展防雹作业和取得作业效果的关键。冰雹云和冰雹云的发展过程在雷达回波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有许多不同特征。通过对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冰雹天气过程雷达回波及演变特征,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可以更好的为防雹作业指挥服务。本文应用2005 年—2008 年甘肃省冰雹天气和兰州、天水、庆阳多普勒雷达资料,选择2005 年—2008 年有3 个以上站点降雹并有雷达观测资料相匹配的天气过程31 次,其中兰州站22 次,庆阳站6 次,天水站3 次。通过天气类型和冰雹云雷达回波分类分析,发现西北气流型天气产生冰雹天气最多;低涡切变型和蒙古冷涡型天气产生强冰雹天气的比例最高;强单体和带状多单体冰雹云的发展演变均与天气形式的变化密切相关。
  • 摘要:飑是一种特殊的天气过程,一旦成为灾害性天气,将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对飑的研究十分重要。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如何科学、准确的记录飑天气现象,对气象、气候业务和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飑的定义为“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时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飑在气象地面观测业务中记录开始时间,目前飑的时间主要是依靠人工观测实况和对自记纸、自动站等数据进行辅助判读后作出综合判断,存在主观性强、方法不统一、人工工作量大等缺点。本文认为飑过站时,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本站气压等相应要素的变化率都会达到极大值,对这5 个要素的归一化后的变化率求积做一个综合判断,用简单的数学运算可以确定飑的记录时间。经过以2010 年“5.7 ”和“9.9 ”天气过程中记录到的飑为例,本文的方法可以快速地确定飑线过站时间,经与测站人工记录的时间对比,记录时间与人工记录比较接近。对比传统方法靠人工判断各要素来记录飑线开始时刻,本方法比较直观,并提高了记录准确性和时效性,是自动记录天气现象的一次成功尝试。但考虑到某时刻某个要素一旦没有变化,或者变化率非常小,则直接造成认为综合变化率为0 或接近0,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正确的结论。通过测试其他时间步长,如2 分钟、3 分钟等,结果并不如现有的步长合理。因此本方法对数据采集的频率、仪器的灵敏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另外,本方法分析仅依赖于自动站分钟数据,方便准确,但当部分分钟数据缺测时,需要业务人员给出相应处理。本文认为各要素对判断飑的影响相同,因此求积前各要素赋以相同的权重,是否各要素对判断飑的判断贡献有所区分,还有没有其他要素需要考虑进来,增减要素后出现不同结果如何考虑,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 摘要:海岛自动气象站的建成并投入应用,填补了我省沿海气象资料缺乏的空白,增强了我省沿海区域的气象监测能力,提高了沿海及海上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为海上运输、作业提供可靠、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由于自动气象站大部分采用金属(主要是钢铁)构件,加上海岛特殊的大气环境,风塔、钢铁基座、传感器甚至是内部电路都很容易发生锈蚀,对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分析了锈蚀的原因,并从自动气象站的组成结构提出了几方面的防锈措施。1 风塔及其钢铁支架的防锈措施 1.1 油漆防锈一般的方法是采用两层红丹漆作为防锈底漆,再用两层调合漆作面漆。涂刷油漆前,可使用扁铲、钢丝刷和砂布等工具先对风塔及其他构件表面进行除锈。将构件表面的毛刺、铁锈、油污及附着物清除干净。 1.2 锌铝涂层防锈在钢铁表面喷锌、铝等阳极性涂层后,可防止电化学反应对钢铁的腐蚀。涂层表面与油漆的结合力强, 可组成复合涂层,对钢结构构件的保护期较长。 1.3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水泥砂浆防锈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水泥砂浆(以下简称丙乳砂浆)是指掺用少量NBS 乳液的改性水泥砂浆,可作为防腐材料和修补材料将风塔基脚处的混凝土和钢材包裹,防护作用比较有效。 2 传感器的防锈措施 2.1 在安装或更换风传感器时,应将固紧螺丝涂抹上润滑脂,锁紧后用电工胶布将螺丝缠绕,阻断潮湿空气或雨水的侵袭。同时在连接电缆头的时候,也必须拧紧并缠绕上电工胶布。 2.2 在连接温度探头接线柱时,可用硅橡胶将接线部分覆盖。也可用烙铁直接焊接并套上热缩管,加热使套管与信号线紧密粘贴。温度探头经长时间使用,会对温度的感应迟钝。可用纱布蘸上少许酒精,将探头上的灰尘擦拭掉。 3 主机箱的防锈措施 3.1 在安装海岛自动气象站主机箱是应检查机箱内壁是否有锈蚀、灰尘、油渍,若有应擦拭干净。 3.2 查看机箱门的密封圈是否完整。合上机箱门后看是否有空隙。 3.3 在穿过电缆线后,应将压紧螺母拧紧使进线口密封,多余的进线口可用中性硅酮密封胶或中性玻璃胶填充密闭,以免潮湿的空气进入。 3.4 传感器与主机之间的线路中不宜有中间接头。线路中使用的接线盒接头不宜祼露在空气中,应采用中性密封胶给予密闭处理。 3.5 信号线与供电线路应分开并穿管,管口处可用充填物堵严,避免水份及昆虫进入造成线皮损伤,从而导致的锈蚀。
  • 摘要:“回南天”天气是华南地区在冬春季常见的一种较特别的天气,通常表现为空气十分潮湿,墙壁、地板上布满水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这种天气通常在冷空气过后转南风时出现,老百姓通俗的称这种天气为“回南天”。目前气象部门尚无专门用于监测“回南天”天气的仪器,而气象观测资料不能准确预测并推算出“回南天”的起止时间及其发生程度。笔者根据“回南天”天气发生的原理,设计了一个可监测“回南天”天气的气象仪器。该仪器通过感应球模拟法模拟墙壁和地板凝结水滴的状况,并用电子天平进行连续自动称量,从而得到露水在感应球上的实时凝结量,进一步研究感应球上的凝结量与墙壁和地板实际凝结情况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起以此监测仪为基础的“回南天”气象标准。本文从监测仪感应球材料选择、构造等方面论述了建立气象标准的可行性。为了实现该仪器的“回南天”天气预报功能,在该监测仪的感应球上设置一孔,插入一根设置有多个感应环的测温棒,可监测感应球内外不同层次的温度变化。由感应球的内外不同层次的材料温度和当时气温之差,再结合感应球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分析对比后,可计算出未来时间感应球的表面温度,通过对未来时段的露点温度的预报值以及结露原理,提前计算出感应球上的凝结量,从而预测“回南天”天气的起止时间和发生程度。为了表征“回南天”天气的起止时间和发生程度,本文论述了“回南天”天气的观测项目和观测方法。其中确定了“回南天”的观测项目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分钟凝结量、整点凝结量、日平均凝结量、日最大凝结量和日最小凝结量。上述观测项目可参考现行自动气象站的数据格式制定出“回南天”数据文件格式,并按照该格式生成数据文件,可方便存储、传输和分析使用。最后分析了“回南天”监测仪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1 、实现“回南天”天气的自动化连续定量观测,为“回南天”研究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原始资料;2 、应用于“回南天”天气预报,有望实现对“回南天”天气的数值预报。3 、应用于结露量的连续观测,在依靠露水对作物水分补给作用显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可靠的结露量连续观测,为农业部门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通用的结露量观测数据。
  • 摘要:由于抗旱工作的需要,人工增雨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保证人工增雨作业的切实高效,需要对人工增雨作业的作业方式进行总结,对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进行检验。各地在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本文结合桂林地区的实际,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技术获取面雨量资料,采取了非随机统计方法,对比区根据地形相似和时间相似方法选择,结合桂林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分别划定9 个作业区和对应的9 个对比区,利用桂林雷达2004 年以后收集到的全市面雨量资料,考虑到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相似、没有受到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降水时间相似等三个因素,选定各作业区和对比区的统计降水过程,每个作业点选择50-160 个个例,统计计算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降水相似程度,分别建立了9 个作业区与对比区的自然降水关系回归方程。用这些统计关系,在实际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时,分析作业后对比区和影响区的3 小时累计降水量的变化,即用作业区的实际雨量减去用对比区雨量计算出的作业区雨量,得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利用桂林全市近两年人工增雨作业资料,进行作业效果检验,对检验结果分析发现,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降水总量有明显差异,多年统计平均,桂林地区的人工增雨率达到15% 左右,该增雨效率比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略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春季的作业效果比秋季略高,这可能是因为桂林地处华南,以秋季抗旱增雨作业为主,桂林的秋季,0 ℃层高度较高,在5000 米以上,而采用的又是WR-98 型火箭弹进行作业,该类火箭弹采用的是一边飞行一边播撒碘化银的作业方式,相当一部分碘化银进不了0 ℃层以上的高度,致使一部分碘化银发挥不了作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作业效果相应较低。利用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获取的面雨量资料,对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检验,具有操作简单,对地市级人影部门特别适用,对人影业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 摘要:采用南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9431)新旧站址2000 年1-12 月同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 速、降水量、日照等观测资料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新址本站气压、气温均低于旧址;相对湿度、风速 均高于旧址;降水量、日照差异大,变化无规律。该文从拔海高度、下垫面性质、测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 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测站拔海高度不同是造成本站气压差异的主要原因;地理 环境、下垫面性质、城区的热岛效应是造成气温、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观测环境周围的建筑物及海拔高 度则是造成风向、风速差异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及下垫面的差异、云层的移动及变化是降水量、日照差 异大的主要原因。
  • 摘要:2002 年在全国开始分批建设的L 波段雷达-数字式探空仪系统在高空探测方面实现了全程自动跟踪, 每秒采样一次,各种探测数据运算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但是,大幅度增加的探测信息、大量适时可信的精确数据,目前并没有促进测风计算方法的根本改变,现行的高空风观测体制中,标准等压面和标准高度的风的资料依然是使用该层次的时间在量得风层资料中进行内插求取获得。这样的算法反映出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不足和这方面理论研究的滞后。本文主要是针对从量得风层到标准等压面和标准高度风所使用内插方法的探讨,内插方法是先假定两个量得风层符合某种函数关系,此假设的函数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影响着高空风高空风在内插中的误差。文中,分别对现业务使用中的线性内插方法和专家提出的矢量内插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在实际探测记录中分别使用两种内插方法计算出60 组数据进行比对,总结出在风向变化较小时,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差在5 °以内,当风向变化达到70 °以上时,内插结果依然在5-10 °之间。然后又进一步将2 种内插方法与GPS 观测较标准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其一般性误差程度也和量得风层风向变化值有关,上下量得风层变化值越大,和GPS 数据相差也越大,且不能符合WMO 准确度标准和我国执行的准确度标准,即使用矢量内插代替线性内插并不能根本上改变我国高空风观测落后的现状。最后,对于内插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解决的上下层风向相差180 ±3 °和量得风层风向变化大于180 °时出现对其变化方向误判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完全颠倒的情况,文中进行了观测记录实例列举。此两种情况是目前量得风层分辨率较低、密度不够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解决此2 种令内插方法无法进行的情况,以及提高高空风计算准确度的出路在于提高量得风层密度,更密集的量得风层将使层间变化变小,保证不可能出现180 °及以上的变化,而不在于用一种内插方法代替另一种内插方法。而如果量得风层密度足够,以致标准层次的风完全可以从量得风层直接读取,无须进行内插计算,那当然是理想的情况了。
  • 摘要:对2005-2011 年发生在桂林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进行总结归纳,。(1)反射率上呈现出零度层亮度带,表明对于处于南方的桂林来说,冷空气势力很强;(2)径向速度图上有环型零速度圈、速度模糊区、牛眼。表明大气低层有急流,高层有大风区。高层的“S ”型零速度线表明有强暖平流有利于产生逆温;(3)VWP 风廓线图上,有风向的突变,突变区的位置对降水的形态有一定指示意义,较低的突变层对冻雨有利。高层的西南风过于强大,低层的东北风无法向上突破,这也是逆温迟迟没有遭到破坏,造成桂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另一原因。引言:桂林处于南岭南侧,总的说降雪日数不多。2005 年雷达站建立以来,只发生过3-4 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分别是2008 、2010 、2011 年。 2008 年初桂林出现明显雪灾和冻灾天气,持续时间从1 月13 日~2 月6 日,期间又以850hPa 切变两次南压(28~29 日、1~2 日)引起降水最大,也最有代表性。一次是28 日造成全市雨凇和冰冻天气,另一次是1 日北部的中到大雪,中南部雨夹雪天气。2010 年和2011 年各有一次低温阴雨过程,降水为主,其中夹杂有冰粒。由于今年南岭静止锋稳定在湖南南部,桂林处于雨雪天气边缘,冻害天气有自己本地特点通过对雷达获取的完整的降雪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桂林不同降水形态在雷达回波上的不同特点,为今后的冻害的本地化预报、分析及应用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2—2010 年广西的12 个急流暴雨个例进行普查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急流暴雨是在大尺度背景下,由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当有低空急流存在的情况下,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通过对天气背景进行分析,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主要有低涡急流型和深槽切变急流型以及副高加强急流型。雷达回波主要有块状、带状和絮状三种类型;再通过分析低空急流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演变、其他产品特征、回波的源地移动、暴雨落区等主要内容,形成低空急流暴雨的短时预报模型。为今后急流暴雨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自地面自动站在各级气象台站投入业务运行以来,为天气预报业务、气象服务提供了丰富实时的观测资料。为了更好地利用地面自动站系统资源,充分发挥地面自动站的现代化效益,相关技术人员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开发工作,如由贵州省气象局与黔西南州气象局联合开发了《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自动备份及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利用已建成的省、地、县光纤通信网络,采用FTP 文件传输方式,分别在省、地、县三级建立相应的处理程序及FTP 服务器,实现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异地备份。该系统于2009 年在贵州省各级气象台站投入业务运行,成功实现各级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异地实时备份。为了完善该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使各级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异地备份更加完整与及时,组织开发了适合地市级以下气象部门使用的《地(市)级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监控系统》,系统采用C /S 软件体系结构、Visual Basic 6.0 网络编程语言、API 函数等技术,实现对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的实时监控、报表输出及补传功能。系统主要包括地(市)级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监控子系统和县级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监控子系统,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省、地、县光纤通信网络,实现对所属各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异地备份情况进行多两级实时监控,并将监控结果中未正常备份的自动站资料信息以Excel 表格报表形式进行月报表输出,同时对未正常或未及时备份的自动站资料,实现分时段或按日期照选择日期进行补传的功能。对于县级台站,由于从县级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监控子系统输出的Excel 月报表包含本站未正常备份的自动站资料信息,县级业务人员可根据该表信息,可及时进行缺、误资料的补传,大大简化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对于地(市)级台站,由于从地(市)级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地备份监控子系统输出的 Excel 月报表包含所属各气象台站未正常备份的自动站资料信息,业务管理部门可及时方便地掌握各县资料备份情况,同时根据该表提供信息,督促各县及时进行资料补传,确保地面自动站资料备份更加完整。系统应按照业务需求而设计,操作力求简便,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稳定,在Windows XP 和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上均运行正常。自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有效提高了市属各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异地备份完整率和及时率,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 摘要: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及有关技术规定以及本人两次参加全国比赛的体会和培训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以及邢台市和河北省近几年来的报表审核错情通报,对月报表、年报表、一般站及J 文件的常见错情进行了分析,以便使预审员和审核员进行报表审核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能够方便快捷地发现较多错情。
  • 摘要:本文介绍了沧州市CINRAD/SA 天气雷达线性通道标定报警故障的分析与排查,结合CINRAD/SA 天气雷达RFD 、KD 信号采样原理,找出故障原因并解决,为日后的机务工作积累了重要经验。
  • 摘要:利用高碑店新、旧站址2010 年1 、4 、7 三个月的气温对比观测资料,分析新旧站气温差异。结果表明:高碑店新站址与旧站址的气温存在明显差异,新站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均比旧站偏低。就各月平均状况而言,1 月偏低最明显,4 月次之,7 月偏低程度最小;对三种温度统计值来说,月平均最低温度偏低明显,月平均温度次之,月平均最高温度偏低程度最小。新站月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低于旧站,月极端最低气温较月极端最高气温偏低更为明显,新、旧站月极端温度出现日期基本一致。新站与旧站的气温差值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差值大,白天差值小。新站气温日较差大于旧站,尤其冬季更为明显。使用气温资料时,应考虑迁站前后气温的差异,气温数据需订正后使用,以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 摘要:从秦皇岛自动气象站投入气象探测业务运行以来的运行情况,说明了自动气象站运行稳定可靠,使气象探测的效率大为提高,各气象要素探测精度高,采集时间短,采集时间一致性强,获取资料连续,数据采集量大,与人工观测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从仪器的原理、观测时间和安置环境的差异,分析了自动仪器和人工仪器的对比观测数据的误差成因,通过长期的自动与人工数据对比,统计了秦皇岛气象站自动和人工观测的具体差异。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自动仪器和人工仪器的温度误差值在0.1 ℃左右,气压误差0.2hpa,精确程度非常高。而地面最高的误差最大,误差达到了1.1 ℃,认为主要原因是自动仪器的灵敏度高和地面温度表安置环境的复杂性引起。通过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自动站故障,总结了自动站容易出现故障的环节和修复的实例,并从实际工作角度,对自动站的安装维护提出建议,提出了在自动站主控计算机加装多串口、严寒地区浅层地温感应器部连接导线加套管安装建议,对测报软件提出了实用性的工作建议。
  • 摘要:本文利用石家庄地区5 个观测站2008 年~2010 年连续三年逐日的草面温度、地面温度和气温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地区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气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晴天少云状况下草面温度与气温、地面温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地面有积雪时地面温度与草面温度的年平均绝对差值最大,阴雨天气时草面温度与气温的年平均绝对差值最小。
  • 摘要:全国气象部门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站点分布较为广泛的土壤水分观测网络,能够提供初步的自动化土壤水分观测服务。其中截止2010 年底,由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7 研究所共同研制的GStar-Ⅰ(DZN2 )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布设数量为700 余套。通过两年来的运行,对台站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发现大多数问题是维护不到位造成的,部分是仪器自身故障。良好的维护工作,可保证仪器及时、准确采集数据,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对常见故障及时发现、排除,可减少数据缺报、误报的可能,这都将使仪器发挥其最佳的效能,能够提供更好的自动化土壤水分观测服务。在对多个运行中出现异常的GStar-Ⅰ(DZN2 )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的问题根源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针对该型仪器自身结构特点并结合其测量原理,本文提出了场地维护方法、仪器维护方法和故障排查处理方法这一整套的维护及故障解析方案。GStar-Ⅰ(DZN2 )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安装场地有固定地段和作物地段之分,在不同地段安装运行时其对场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由于仪器要对其安装场地内的土壤水分进行测量,因此,对场地环境要求较高,若土壤出现板结、开裂等情况将会严重影响仪器测量精度,做好场地的日常维护保持良好的观测环境是精确测量土壤水分的关键;对仪器定期进行防水、除尘等日常维护可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当仪器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对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等几个方面的检查入手快速查找故障部件及时处理。通过这一系列的维护手段,可保障仪器观测数据的代表性,降低数据异常情况的发生几率,当出现数据异常情况也可采用故障解析方法,快速查找故障节点所在,便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可减少数据缺报、误报的可能,这都将使仪器发挥其最佳的效能,能提供更好的自动化土壤水分观测服务。
  • 摘要:自动气象站的使用,与人工观测不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观测数据的处理有新的要求,新的思路。最突出的就是雷击事件的发生,自动站仪器安装在野外,容易受到雷击而毁坏,不仅造成经济 损失,还会造成大量的观测数据缺失,直接影响到观测数据的质量。通过对多个自动站观测资料的分析发 现,这些雷击事件中,除了常见损失外,还有一些隐性的损失。有观测数据,但数据异常,即对应的仪器 已毁坏,或性能不良,或是线缆接触不良。这样的问题容易被忽视。本文主要从气象观测数据的缺失和异 常来谈雷击的危害,如何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处理问题。这种损失也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 摘要:高空大气探测是获取天气变化资料的基本手段,是气象科学的最重要的基础,常规的高空探测又是大气探测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L 波段GFEL-1 型自动跟踪二次雷达与GTSl 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作为高空探测系统的换代系统,具有较高测风精度和探测精度,自动化程度也大大地提高。此雷达系统是集跟踪雷达与数字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因此,要熟练掌握L 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 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熟记探空专业技术规定;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多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特殊情况,正确处理过顶丢球,把过顶丢球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小。避免缺测和重放球。取准取全第一手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专业气象保障服务提供精确的高空气象资料。我国新一代L 波段GFEL-1 型自动跟踪二次雷达将我国高空探测由人工跟踪转为自动跟踪,使我国的高空气象探测技术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但该L 波段GFEL-1 型自动跟踪二次雷达其仰角被限制在 -6 °~92 °之间,而不是-6 °~180 °。所以该雷达在跟踪气球时雷达天线不能翻转180 度进行跟踪。因此在仰角高于90 °时往往由于方位跟不上而丢球。又由于L 波段雷达波瓣宽度(≤6 °)比59 —701 型二次测风雷达波瓣宽度(垂直波瓣≤10 °,水平波瓣≤11.5 °)窄,测角精度提高了,但遇到丢球时操作人员找回目标较59 —701 型二次测风雷达困难,不能像59 —701 型雷达那样可以根据四条亮线就能把球迅速找回来,必须结合L 波段雷达的特点抓球,做到快而准。 L 波段雷达气象探测系统现在已在80 个探空站投入使用,而由于雷达性能原因,气球过顶丢球,致使记录不完整,尽管可以补放小球,但有时也会因为天气原因而无法补回,造成记录缺测,甚至重放球。可见避免气球过顶丢球在高空观测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L 波段雷达基本原理及性能分析,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经验, 总结出气球过顶原因、预防和过顶丢球时的操作方法,可供同类型台站借鉴。
  •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气象科普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推进了气象事业创新体系的建设。随着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领导要求”和“社会需求”使得“气象科普创新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提上日程。“气象科普创新体系”与“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同等重要,是气象事业整体创新体系的两翼和主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普创新体系的研究,不仅可以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延伸大气科学边界,而且对于培养气象研究后备人才,融合学科交叉,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中,研究气象科普创新体系的研究相对薄弱,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领域。通过气象科普创新体系研究,提出气象科普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主要研究路径、主要措施等,以期构建推进气象事业整体创新体系新的理念和思路。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构建、案例研究、实证分析等力图展现气象科普创新体系完整的框架。气象科普创新体系研究对极大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部门气象”转向“社会气象”,提升气象部门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摘要:简要回顾了上个世纪中叶气象学家洛伦茨(E. N. Lorenz)研究混沌现象的历程,梳理其中主要事件及其发生脉络,剖析他的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特点,绘制出研究发现的技术路线图,分析了科学方法论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显示他发现的技术路线遵循科学方法论原则,以质疑为起点,经过猜想提出假设,依靠数学物理建模,最终用数值试验方法证实了猜想。其中简化与抽象的还原论思想贯穿始终。他的发现即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体现了科学研究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可以作为方法论研究的一个范例,深入剖析有助于大气科学的创新研究。
  • 摘要:随着兰州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影响兰州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大气气溶胶对气候、能见度和人体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其影响与颗粒物谱分布有密切关系,然而目前对兰州市气溶胶颗粒物谱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还不很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APS‐3321 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和TSI-8533 粉尘检测仪对兰州市2010 年8~10 月0.5~20μm 大气颗粒物谱分布和PM1、PM2.5、PM4 和PM10 质量浓度进行了高时间分辨率的实时监测。研究了夏秋季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水平,并通过聚类分析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对体积浓度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阐明兰州市夏秋季不同粒径段颗粒物浓度水平和粒谱特征及其成因,加深对兰州市大气颗粒物谱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半干旱地区气溶胶的来源、物理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观测期间0.5~20μm 颗粒物总数浓度和体积浓度的小时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4.1~627.4 个. cm‐3 和1.0~1646.8μm3 . cm‐3,平均值分别为108.1 ±92.2 个. cm‐3 和92.2±127.3μm3 . cm‐3,细粒子(0.5~2.5μm)分别占0.5~20μm 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体积浓度的98.7%和37.5%。PM1、PM2.5 和PM10 的小时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37~451.78μg . m‐3、 2.52~462.12μg . m‐3 和3.02~670.93μg . m‐3,平均值分别为85.30±62.13μg . m‐3、88.37±63.84μg . m‐3 和99.85 ±71.43μg . m‐3。观测期间数浓度谱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0.54~0.58μm 之间;表面积浓度谱和体积浓度谱呈双峰型,表面积浓度谱主峰值位于0.63~0.67μm,次峰值位于3.79~4.07μm;体积浓度谱主峰值出现在 4.70~5.05μm,次峰值出现在0.67~0.72μm。兰州市夏秋季颗粒物体积浓度谱主要有7 类代表不同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影响的分布型。受浮尘天气、局地扬尘影响的粒子体积谱分布在粗模态(4.70~5.05μm)有明显的峰值,而受交通源影响的粒子体积谱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积聚模态(0.63~0.72μm)和粗模态(3.79~4.07μm 或5.05~5.43μm),分别对应交通源直接燃烧排放和道路扬尘影响。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都会对颗粒物体积谱分布产生影响。与颗粒物体积浓度显著相关的气象要素中,颗粒物体积浓度与气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 摘要:用GRAPES-Meso 数值模式和LAPS 中尺度局地分析资料做初值场及侧边界,对两种分辨率(2.5km 和5km),采用不同的云物理方案,给定不同的spin up 时间,设计18 种组合方案,对2008 年7 月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做数值模拟,比较不同方案对雨带、雨团分布及降水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用LAPS 资料对雨带和对流雨团的模拟,较直接用NCEP 再分析资料有改进,其模拟的雨区与实况更接近,模拟的垂直速度及降水,在积分4h 左右就有明显优势,即能有效缓解spin up 问题。显式降水方案和KF.m 混合方案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而BMJ.m 混合方案模拟降水强度较差,且三种云物理方案都与模式分辨率有关,即各种云物理方案都有其自身的适用尺度。显式降水方案用于2.5km 分辨率的模拟效果更好,KF.m 混合方案比BMJ.m 混合方案更适合于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诊断分析表明,采用显式降水方案模拟较采用KF.m 混合方案和BMJ.m 混合方案,更有利于云水通量散度降水,模拟过程中低层垂直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降水强度。凝结函数降水率和小时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时间上前者较后者提前1h,相对湿度RH 取值越大,计算的凝结函数降水率越小,取 RH ≥ 99%近饱和气层计算的凝结函数降水率与小时降水量最为接近,表明在降水中心附近空气湿度很大,已接近饱和,伴随强烈的垂直运动产生降水。
  • 摘要:大气修正折射指数(M)廓线是描述大气折射环境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估电波传播的关键因子。为了提高稳定特 别是强稳定层结条件下模型预测M 廓线的效果,本文引入三种非线性无量纲相似函数BH91、CB05、SHEBA07 对原 始的Babin_V25 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利用铁塔平台实测气象水文数据对改进后的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将 其与改进前的Babin_V25 模型以及Local_HYQ92 模型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入非线性相似函数能够明显 改进模型预测M 廓线的效果,尤其是最新发展的SHEBA07,改进后的Babin_SHEBA07 模型能使稳定层结条件下预 测M 值、0~5m 以及5~40m 内的M 梯度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64.5%、16.6%和60.4%,但这种方法对蒸发波导高度 的预测效果改进不明显;而基于局地相似理论的Local_HYQ92 模型则能使稳定层结条件下M 值、0~5m 内、5~40m 内的M 梯度以及蒸发波导高度d 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76.7%、40.2%、83.7%和58.0%。考虑到在电磁波传播 特性的评估中,M 梯度比蒸发波导高度和M 值本身更为重要,因此本文最终推荐在强稳定层结条件下选用 Local_HYQ92 模型和Babin_SHEBA07 模型。
  • 摘要: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采用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05 年3 月24、25 日发生在西藏中东部地区的强降雪过程的波包传播和积累特征进行分析,发现500hPa 高度场波包分布特征与强降雪产生的区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强降雪产生的时段内,高度场扰动能量有着明显的积累和增强。从波包的传播特征来看,受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低值系统活跃的影响,来自孟湾的暖湿气流不断向青藏高原输送,继而为西藏林芝地区强降雪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高纬的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气流交汇促使了这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产生。
  • 摘要: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为三面环山南面开口的盆地,由于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复杂的地形构成了热效应不同的各种下垫面,干旱、暴雨、洪涝、冷冻害、冰雹、干热风、雪灾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对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也造成了重大影响。虽然近年来随着气象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化推进,气象信息服务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引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等方面,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极端性、灾害行天气的日益频发,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气象信息服务还远远未能达到农业管理、经营者和农民的要求,所以只有掌握气象为农服务的基本情况,了解新农村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才能不断提升气象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目前南阳市气象信息服务农村市场的调研,针对气象服务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和信息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出目前南阳市气象信息在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信息传播手段落后,农民接受气象服务不够及时,特别是灾害性天气豫警信息时效性滞后,难以及时送到生产主体单位和农户手中,起不到有效的防御作用;其次是气象服务信息过于笼统,产品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通过跟踪、回访“12121”气象热线电话用户以及多次的问卷调查显示,83%以上的农民反映农业气象服务服务产品不够丰富,涉及面窄,仅限于传统农业项目,对各类作物的播种期和特色种植业的指导作用不强,尤其缺乏地域性特色产业服务,甚至一些农民还提出了最好制作一些农作物的施肥、播种、喷洒农药等具体农事活动的气象条件预报等。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的气象信息产品消弱了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参考或指导作用;第三是气象预报信息准确率有待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完全涉及到乡镇,尤其是大多数农户迫切需要知道灾害性天气的落区和影响时段。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一是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质量;二是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服务信息的针对性;三是积极拓展农业气象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气象服务产品;四是完善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气象信息为农服务的及时性。
  • 摘要:近年来,自动化、现代化雷电探测设备的普及应用为天然气管道沿线雷暴活动特征分析提供了丰富实测数据,以此为基础,分析、查找天然气管道沿线各场站防雷减灾中的薄弱环节,确保能源大通道安全,是沿线防雷工作者面向民生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重大课题。西气东输二线陕西段处于平均海拔500 米的关中渭河冲积平原,年平均雷暴日15-25 天,通过对沿线11 个县区近五年发生闪电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县区闪电次数在上千次以上,雷电密度大,属于雷电灾害高发区。本文在西二线陕西境内近年来雷电资料与雷击灾害分析基础上,分别针对沿线的阀室和压气站给出了防雷措施。
  • 摘要:降水量的预测是气象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由于气象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使得降水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较难精确预测的特点。本文引入了叠加马尔科夫链模型,以位于川西高原的小金站1961-2010 年的全年降水量资料为例,探讨了叠加马尔科夫链模型在高原年降水量预测中的应用。马尔科夫链是随机过程的一种,它具有“无后效性”的特点,即在已知某一随机过程“现在”的条件下,其“将来”与“过去”是独立的。对于一列相依的随机变量,利用各阶(各种步长)马尔可夫链求得的绝对分布叠加来做预测分析,称之为“叠加马尔科夫链预测”。小金站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约2369 米,县境内属暖温带半干旱河谷气候类型,不但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和水源涵养区。对小金地区降水量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均值-均方差分级法对年降水量进行分级,并由此将小金站各年的全年降水量划分为5 个状态。根据各年降水量的状态,可统计得到不同步长的概率转移矩阵,在进行降水量的叠加预测时,主要考虑利用步长为1~4 的概率转移矩阵进行计算。本文首先利用1961~2000 长度为40 年的降水量序列预测了2001 年的降水量,之后去掉1961 年降水量值,加入2001 年实际观测降水量值,保持序列长度不变,预测2002 年的降水量。以此类推,利用叠加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了小金站2001~2010 共十年的降水量,并与该站实际观测降水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金站2001~2010 年降水量的预测误差控制在10%以内的年份占70%,其中预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的年份占40%。预测误差较大的3 年分别为2004、2007 和2010 年,此三年均为大旱或大涝年。叠加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以各种步长的马尔可夫链叠加来预测降水量状态,该方法与普通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相比更能充分地利用信息。对于大旱或大涝年份降水量的预测,该预测模型存在着预测误差偏大的缺陷,有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改进预测方法。叠加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为提高中短期降水量预测的精度提供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 摘要:本工作依据天体信息的地球转速变化,分析研究了大气环流的变化与地球转速的关系,其中地球转速的变化又涉及地球极移和章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对流层上层温度降低的事实(超低温)与极端天气的关系,尝试了长期天气变化的趋向而涉及了主要灾害天气发生发展的可能性,经多年实践检验,基本上体现了主要天气现象发生发展的动向,特别是异常低温、暴雨、汛期降水量的主要变化趋向。为此,我局近年来的天气分析预测中逐步将此方法投入了业务试运行,目前看来已经显示了业务的可应用性。为此,本文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小结。
  • 摘要:选取新疆95 个气象站1971~2007 年37 年的历史气象资料≥30℃的热日、≥35℃炎热日和≥40℃的酷热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温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最高气温≥30℃的日数的高值区在塔里木盆地南部;最高气温≥35℃的日数,北疆地区主要高值区在北疆沿天山一带,东疆地区主要高值区在吐鲁番地区,南疆地区主要高值区在巴州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40℃的日数的高值区主要在东疆吐鲁番地区;(2)高温天气的月际分布特征,7 月最多,6 月和8 月居中,5 月较少,9 月最少;(3)从年代际变化看,70 年代至21 世纪的近十年,高温天气日数明显增多;(4)从20 世纪90 年代至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区上空,持续时间长,是我区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和强高温过程偏多的主要原因。
  • 摘要:沙尘暴是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特有的一种天气灾害,同时也是对我国影响范围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对环境、经济和社会活动都带来极大危害,沙尘天气及其气候效应还会对不同尺度的气候产生影响。塔里木盆地拥有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沙尘暴天气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目前针对塔里木盆地周边沙尘暴天气的研究,气候变化方面的讨论相对较多,短期预测方面还较少。青藏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对其周边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塔里木盆地的沙尘暴天气,除地表的物理因素外,主要由大尺度环流异常诱发,而高原的加热效应,对我国大气环流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前期高原热力异常是否对后期塔里木盆地的沙尘暴频数产生影响呢,值得进一步研究。基于塔里木盆地周边36 站的沙尘暴日数和地面风速的观测资料和NCEP/NCAR 风场的在分析资料,分析了前期5 月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异常与夏季塔里木盆地沙尘暴日数的关系。结果发现:5 月青藏高原地表温度距平EOF 分解的第二模态时间系数与夏季塔里木盆地的沙尘暴日数的关系最为紧密,相关系数为-0.69。相关分析表明,当高原西部地表温度正异常(负异常时)时,塔里木盆地上空受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控制,高纬度冷空气不易(易)南下在盆地区域堆积,致使地面风速较小(较大),不利于(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因此5 月高原西部地表温度异常可以作为塔里木盆地夏季沙尘暴日数的预报因子。
  • 摘要:台风的非对称内核以及螺旋雨带的分布与中尺度波动传播密切相关,但是观测无法连续捕捉到这些特征,为了详细研究台风内部的波动特征,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2.1 对“莫拉克”台风登陆过程开展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较好地模拟出台风的路径,模拟的气压与观测趋势总体接近,模式较好的再现了台风在登陆台湾之前的加强过程,以及登陆之后的衰减过程.对台风登陆过程中波动特征进行分析,低波数波动的传播主导强对流的非对称分布,对波动能量演变分析:登陆期间内核区域一波与0 波变化趋势相反,有明显的负相关,这与平均流和扰动相互转化有关系。二波在登陆初期对对流分布起着关键作用,在眼墙以及雨带区域具有明显增强。09 日08 时以后,台风西部有明显非对称风入流,而东部外围有明显出流,表现出明显强辐合辐散特征,具有重力惯性波的性质,这种中尺度的波动具有促进涡旋混合的作用二波在登陆初期对对流分布起着关键作用,中尺度波动中同时存在涡旋罗斯贝波以及重力惯性波的特征,对登陆期间涡旋混合的现象有重要作用。
  • 摘要:“莫兰蒂”台风是近海生成,快速发展和登陆的小型台风。在其发展和移动的过程中,高空低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空低涡通过涡度平流、正位涡的下传和高空的强辐散,改变了“莫兰蒂”上空的环境场,提供了有利热带气旋发展加强的环境条件。同时高空低涡的影响台风引导气流的变化,导致“莫兰蒂”的打转和快速转向北上。
  • 摘要:@@ 2010 年第13 号超强台风“鲇鱼”路径曲折,各家预报分歧大。进入南海海面后,其移动路径突然由偏西方向转为偏北方向,临近登陆前折向西北方向,并在福建漳浦县沿海登陆,成为1949 年以来登陆福建最晚的台风。它发生在引导层明显降低,台风路径以低层东风引导为显著特征的秋冬季节,预报具有相当的难度。“鲇鱼”预报的难点:一是在高原南侧没有南支槽东移,而西风带有冷空气南下造成台风北侧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700-850hPa 中低层为偏东气流控制的形势下,“鲇鱼”没有继续西行,而是于10 月20 日起由偏西转为偏北方向移动;二是闽南沿海温度低于24℃,“鲇鱼”仍能维持台风强度登陆。
  • 摘要: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87 个站点,利用1957—2007 年中国高密度台站地面基本气象要素值中的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选取定义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覆盖范围和持续时间4 个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正态化转化或Γ分布拟合,然后利用相应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反函数确定数年一遇的概率等级作为等级标准,最终运用权重分析法建立了暴雨过程综合影响评估模型。应用此模型对1999 年6~8 月的五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效果较好,可以在实际业务中应用。
  • 摘要:我国中东部地区每年都会发生多次灾害天气,诸如强降水、强雷暴、大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该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其中尤以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引发的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历时)为甚,常引起山洪、滑坡、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而且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能提前准确的预报这些MCS 引起的强对流天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不仅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小,还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研究该地区MCS 的时空分布变化等特征,对了解及预报MCS 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文用FY‐2C(2008‐2009 年)和FY‐2E(2010 年)地球静止卫星的TBB 资料,资料时间分辨率基本为0.5h,水平分辨率为0.1°×0.1°,研究时段为2008‐2010 年夏季(6‐8 月)。研究的MCS 为生成于110~124°E,27~40°N 范围地区,MCS 识别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追踪由人工完成。由于γ尺度的对流系统生消很快且所用资料有限,本文只考虑MαCS(MCC、PECS)和MβCS(MβCCS、MβECS)系统。结论和讨论:(1)本文识别出208 个MCS 系统(68 个MαCS 和140 个MβCS),它们在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频繁,进一步分析MCS 三个不同生命阶段时刻的环境场对了解该地区的MCS 有帮助,尤其是分析产生时和产生前的一些环境场信息,对于提前预报MCS 有很大帮助,这方面的研究将另文讨论。(2)2008‐2010 年208 个MCS的平均生成位置116.94°E,31.78°N,MCC的平均生成位置偏西偏北(115.61° E,33.03°N),MβECS 偏东(117.38°E),MβCCS 和PECS 都形成于116.5°E 左右。(3)MCS 移动路径主要自西向东移动,有西‐东北,西‐东南,少部分南‐北,北‐南移动路径。(4)7 月产生的MCS 最多,其次是8 月,6 月产生最少。同种类型的MCS 成熟时的偏心率和TBB≤‐52℃的平均面积以及系统持续时间都比美国同种类型的MCS 偏小。(5)MCS 形成于当地时刻的下午‐傍晚,到晚上成熟,凌晨时消散;MβCS 生消时刻变化同MCS;MαCS 形成于当地傍晚左右,晚上达到极大值,凌晨‐日出时分消散。(6)MαCS 从形成到成熟需约3‐4 小时,成熟到消散需4‐5 小时,说明发展比减弱快,这些系统一般能够持续约8.5 小时左右;而MβCS 发展和减弱需要的时间基本相当,为2‐3 小时,过程持续时间一般为5‐6 小时。
  • 摘要:利用实况探空资料、北京南郊观象台加密探空资料以及NCEP 再分析资料,对2000-2009 年北京地区出现的30 次冰雹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出现冰雹天气的主要天气类型可以分为三类:东北冷涡型、蒙古低涡型和低槽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东北冷涡 12 次;蒙古低涡10;低槽8 次。冰雹出现的时间集中在午后14 时-18 时。其中,东北冷涡型各层配合有如下显著特征:低涡中心在东北,本市位于横槽底部,当天有大正涡度区南压;冷空气主体位于东北,高空有冷空气配合涡度南下影响本市。蒙古低涡和偏西路径低槽型流场有如下显著特征:500hPa 在呼和浩特(53463)、东胜(53543)、53336、52495 有偏西大风速区,风速一般在20m/s 以上。700hPa/850hPa 有西南或偏南风大风速区,风速一般可达 12m/s 左右。冰雹发生日当天高空各层湿度并不大,各层温度露点差大都大于5 度,这说明冰雹的发生并不需要较强的湿度条件。冰雹发生日当天的具有一定预报意义的基本稳定度参数及其阈值如下:T500-T850 在28 度~35 度;700hPa 的比湿在2g/kg~8g/kg;850hPa 的比湿在4g/kg~12g/kg;地面露点温度在10 度~22 度;K 指数在25 度~38 度;CAPE 指数在200 J/kg~1500J/kg;全总指数在40 度~50 度;大部分个例在08 时存在逆温层;0 度层高度在3000 米~4500 米;-20 度层高度在6000 米~7500 米;平衡高度在200hPa~350hPa;抬升凝结高度在880hPa~1000hPa。
  • 摘要:本文利用广东省86 站常规观测资料、NCEP 提供的每月全球再分析资料、向上长波辐射通量ULWRF 和海温等资料,采用EOF 分解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1970~2007 年广东省后汛期7~9 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异常以及时空特征。利用EOF 方法分析广东省后汛期降水,得出第一类雨型是广东省后汛期一致多雨或少雨型,并给出此类异常雨型的时空分布和相应的典型年份。广东省后汛期第一类雨型环流特征,大尺度环流场的变异引起纬向排列的环流异常分布,使得副热带高压、夏季风水汽输送、高度场配置等的气候场产生变异,从而引起广东省后汛期降水异常。从边界层附近水汽的输送、相对湿度、比湿、垂直运动、向上长波辐散通量ULWRF 等分析看出:从多雨年减少雨年的差值场同样看出广东处于显著差异区,部分地区通过了α=0.05,甚至α=0.01 的显著性检验,反映出水汽条件、垂直运动条件、对流发展活动环流异常的分布特征。ENSO 暖水事件(El Nino)/冷水事件(La Nina)发生的当年或来年的后汛期,广东省容易一致多雨/ 一致少雨,表明广东省后汛期降水的多寡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有密切关系。
  • 摘要:方差分析是众多短期气候预测方面预报方法中的一种,已应用了很多年,但应用效果不是很好。本文对方差分析在降水短期气候预测方面应用进行了改进,通过对预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应用规律,使预报准确率从一般的50~60%提高到了80%,从而使这种方法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具有了很高的应用价值。
  • 摘要:本文分析了1976 年大气环流突变前后四季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年代际对比特征,发现1976 年后,春季中国华南降水偏多、温度偏低,长江以西流域降水偏少、温度偏低。夏季,降水主要呈现华南少、长江流域多、华北少和东北多的“-、+、-、+”的分布形势,温度表现为南部增暖、中部冷却和北方增暖。秋季,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是减少的、温度是上升的。冬季,华南地区降水增加但不显著,整个中国区域几乎呈增暖趋势。中国平均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在春季和夏季的降温主要受最高温度变化影响、升温主要受最低温度影响;秋季的整体增暖受最低温度影响更大,而冬季的整体增暖受最高温度影响更大。造成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76 年后,春季,Hadley 环流主要的显著异常上升支在32°N 以南地区,显著异常下沉支在32°N 以北和45°N 以南地区。西风急流增强,位于25°N 附近,位置偏南。在32°N 以南地区低层为异常气旋、高层为异常反气旋,在32°N 以北地区低层为异常反气旋、高层为异常气旋。这样一种异常斜压系统,造成在32°N 以南地区为显著异常上升运动,在32° N 以北地区为显著异常下沉运动。同时,华南地区春季水汽自下而上是增加的,长江淮河流域则减少。来自热带南太平洋和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洋暖湿水汽源源不断地输往华南,降水偏多。夏季,Hadley 环流向北偏移5°左右,移到长江流域,异常下沉支在华北地区。春季在华南的异常上升气流在低层减弱,高层被异常下沉气流所代替。西风急流北移到35°N 附近,长江流域异常上升运动增强,并且水汽呈年代际增长。华北地区异常下沉运动较强,水汽较少。来自北方较干水汽和来自北太平洋冷干水汽共同输送输往华北,降水偏少。来自北方较干水汽和来自西北太平洋较暖湿水汽在长江流域汇合,降水偏多。华南水汽主要来源于北方较干水汽,降水偏少。秋季,中国大陆27°N 以南为异常上升气流外,其余地区主要受异常下沉气流控制。中国大陆地区的水汽总体是呈年代际减少的。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华南地区,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北方较干水汽,故降水均偏少。冬季,Hadley 环流异常分布与春季相似,长江流域以南主要为异常上升运动、水汽增加,以北地区为异常下沉运动、水汽减少。华南地区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西太平洋的暖湿水汽,降水偏多。长江流域和华北等地的水汽输送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差异则很小。
  • 摘要:本文利用1979—2007 年夏季5—10 月逐日平均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应用有限区域波数-频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亚洲到西太平洋(AWP)区域夏季对流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以及热带天气尺度波动与ISO 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季AWP 区域的对流ISO 存在东西传播的特征,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在整个AWP 区域,以沿赤道东传且周期约30—60d 的扰动为主,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则以在10 °~20 °N 西传且周期约20—40d 的扰动为主;在初夏ISO 以沿赤道东传为主,晚夏ISO 向西传播加强,主要活动区域也向北转移,西传波在晚夏西北太平洋区域活动最强;(2)ISO 强对流伴随低层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首先生成在印度洋区域,之后沿赤道东传到西太平洋日界线附近,当对流传播到西太平洋,具有西北传播的特征;(3)ISO 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关系密切。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对流在西北太平洋同时加强,ISO 促进了TC 的群发,而TC 群发对流也成为ISO 对流在西太平洋西北向传播中的一部分。
  • 摘要:文中根据各季旱涝等级分布场分别进行经验正交分解(EOF),得到多组不同的空间向量场矩阵和时间系数矩阵。根据各季第一特征向量对应的时间系数划分了典型旱涝年,并进行了统计显著性t 检验。又以各季第一向量的时间系数作为预报量来探讨各季旱涝的预测,为避免出现因子与预报量的相关系数高,但预报不稳定且预报误差大的情况,文章利用降维方法先对因子进行整合,将大多数因子的信息集中在几个因子上,再与回归方程结合起来做四季的旱涝预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与春季旱涝关系密切的环流因子主要分布在春季前四个月,与夏季旱涝关系密切的环流因子主要分布在前一年秋季和当年春季,秋季旱涝的影响因子主要集中在前一年冬季和春季的3 月和4 月,冬季的因子主要是春季和秋季的环流特征量。
  • 摘要:研究表明,GCM能很好地模拟出大尺度环流特征,但是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很难对区域气候情景做详细的预测。降尺度方法是将大尺度的气候信息转化为区域尺度的地面气候变化信息(如气温,降水),从而弥补了GCM对区域气候变化预测的局限。因此采用降尺度的方法来提高区域气候事件模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典型相关分析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研究两个场或两组变量间相关性的统计降尺度方法,能够提取出反映两个场不同的主要相关结构,并且利用主要的相关结构作出要素场的预报,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了黑龙江省1 月、7 月气温和降水的预测模型,进行了3 年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并与多元回归方法的预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CCA 方法对黑龙江省冬夏气温和降水的预测都有一定的预报技巧。但是预报效果对不同要素不同区域有差异。②两种方法对比来看,无论是冬季(1 月)还是夏季(7 月),CCA 方法对温度的预报效果好于多元回归方法,CCA 对1 月和7 月温度的区域预报评分3 年平均可达到74 分左右。多元回归方法对1 月气温的预测效果差。③两种方法对降水的预测评分低于气温近10 分。降水的分区预报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的预测效果较好,两种方法均在70 分以上,最好时可超过90 分。而北部漠河区域和东部佳木斯地区则预报效果较差,区域评分不足40 分。多元回归对降水的预测效果好于CCA 方法。CCA 方法中流场因子对降水的预报效果好于高度场因子。④CCA 方法虽只选择了单个因子场进行预测,但高相关因子的物理意义清晰,对气温预测效果好。CCA 对降水的预测不及多元回归,可能是用于预测的初始因子场较少的缘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两种方法对模式预报结果依赖性强,因此所选用的预报因子必须能被数值模式较准确的模拟。
  •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漳州市造成香蕉低温灾害的相关低温因子与当年香蕉减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极端低温是造成香蕉低温灾害的最重要因素,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低温因子间关联度最大的为每5 日滑动中日最低气温<5.0 ℃的天数.应用已建立的模式,推算漳州市网格精度为50m ×50m 分辨率的年度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根据给定的分级指标,显示漳州香蕉低温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地形影响的分析,揭示漳州香蕉低温害的分布特征,为有关部门科学安排香蕉生产及引导农民趋利避害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花溪辣椒"(干辣)地理分区试验资料,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等影响"花溪辣椒"(干椒)产量品质的因子,研究"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最佳种植条件.确定"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分区指标,在GIS 平台下制作花溪区花溪辣椒(干椒)适宜种植区域分布图.同时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和建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