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9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9-10-19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运用ArcGIS软件将深圳市十个典型片区的建成环境"5D"要素进行量化处理,再通过百度地图交通拥堵分析,运用ADMS模拟深圳市典型片区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扩散状况,获取相应的污染物浓度数值,从而建立建成环境"5D"要素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模型,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研究发现,人口密度越大的片区,NOX和VOC两种污染物的浓度越大;交叉口密度越大的片区,NOX和PM2.5的浓度越大;公交站点密度越大的片区,NOX的浓度越大.
  • 摘要:在人工智能助力城市规划的新时期,利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前沿技术来感知和测度城市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视觉大数据的优势,提出了基于视觉大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定量研究基本框架,并对数据来源和研究路线进行了探讨.研究拟利用最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构建合理的网络模型对视觉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识别公共空间中"人"和"物"的多维属性信息.通过对街道绿视率评价、街道功能属性分析和行人属性识别三个研究案例的介绍,进一步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中视觉数据信息挖掘的基本思路.本研究对基于视觉大数据的公共空间定量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推进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城市规划的交叉融合,对人工智能辅助城市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借鉴斯图加特、香港等城市环境气候图的构建方法和经验,基于北京城市气候条件,研究构建符合北京城市发展特点的城市环境气候图要素库.基于现状用地、建筑矢量数据和多年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多维演算,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输出和叠加分析,形成北京城市气候环境分析图,并在此基础上突破GIS静态叠加分析的局限性,引入气象加密观测分析、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综合提出北京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依托北京城市环境气候图系统,全面对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从塑造大格局,引导风廊道,修补内环境三个层次提出基于气象分析的城市规划策略建议,精准辅助规划决策,使城乡规划与自然科学结合更加紧密,提高规划理性.
  • 摘要:前门大栅栏地区自明清至民国一直是北京城内最重要的商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商业功能开始逐渐衰败.在经历第五次改造后,两条大街于2008年北京奥运前期开街.开街以来社会舆论对两条历史商业街褒贬不一,但都普遍认为大栅栏人气高于前门.本文通过大众点评网数据及人口热力数据,对这一社会认识背后的数据表征与现状情况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北京旧城内最重要的两条商业街的改造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笔者认为前门大栅栏地区的实际城市功能担当已经演变为"以展示传统商业文化为主的北京商业副中心",并基于商业吸引力、商业功能密度和商业混合度三个角度的数据分析对两条街道人口热力比较结果进行解读,认为前门与大栅栏老字号商业店铺发展较好,但与北京商业文化相关的普通商业店铺比例设置均不高,同时前门大街的商业密度与混合度均较低.优化商业业态配置角度,是未来提升前门与大栅栏历史街区活力的一个着手角度.
  • 摘要:人工智能是时代最重要的通用技术.它正在改变着城市组织结构,改变着规划师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行业格局,并影响着规划决策.如何在城市规划背景下认识人工智能,运用好人工智能,将规划经验和人工智能学习充分结合,是本文的关注点.以往的文章多集中在人工智辅助城市规划的单向度思考,并未深入考虑二者的互动补充.本文客观分析了现阶段城市规划的瓶颈,以及人工智能的优点及局限性.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循环互补的系统框架,即在遵循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人的三大规划原则前提下,形成现代规划自上而下的基本思想和人工智能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的互动整合.本文核心观点是,人工智能的优势可以弥补现代规划的局限性,在公众参与度、复杂模型精准度和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提供实时反馈信息,同时现代规划也为人工智能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和数据支撑,从而形成对包含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经济商业活动在内的多种需求的积极反馈,真正实现智慧化城市的良性管理模式,创建人类更加美好宜居的城市生活.
  • 摘要:研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2011-2017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相关地形图、规划资料及交通专题资料信息等,提取城市路网和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基于GIS操作平台,空间核密度方法分析主城区城市路网时空演变特征,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分布规律,以街道(镇)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布局,促进城市扩张与道路网络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主城区城市路网分布具有空间不均衡性特征,路网演变有明显的方向性,以东西两翼带状区域变化为主,路网密度变化集中在低密度区,与城市用地扩张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城市路网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路网中密度区域对城市扩张的驱动效应最明显.
  • 摘要:小学的均衡性及步行可达性一直是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也提出了小学应处于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内,并一如既往地提出设施规模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的对应.然而,当前的小学设施可达性研究多基于车行道中心线网分析,少关注到步行交通层面的可达性;均衡性分析多采用缓冲区分析或泰森多边形,与实际上下学路径、距离相差较大,且过于宏观笼统,不利于精细化设计和管理.本文通过建立步行交通模型,引入均衡性评价双控指标——平均步行距离和空间匹配系数,结合供需平衡算法对现状小学设施与居住小区进行空间匹配,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从步行视角来审视小学设施的供需平衡.最后,本文选取中部某城市YZ-03片区小学设施为例进行了模型算法验证,验证结果证明模型算法在供需平衡分配中可行,对规划人员进行现状评估/精细化设计/规划方案比选、教育部门学区划分、公众宣传及公众监督均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 摘要:快速发展的会展业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根据国际上较为认可的观念,会展业对城市整体的经济带动系数可达1∶9左右,能够推动旅游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等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而10万平方米以上净展览面积的综合性大型展馆的带动效应则更为明显.本文选取分别位于上海、广州、成都、郑州等城市,拥有综合性大型展馆(10万平方米以上)的4个代表性新城区,以人流变化及行为特征为切入口,分析不同发展模式下大型展馆与其所在区域城市功能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发掘异同,并基于成功经验提出可行的改善性措施.
  • 摘要:本文利用微博大数据、POI(兴趣点)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定量分析暴雨天气影响下的人群情绪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对暴雨天气下人群情绪产生显著影响的空间参数——植被覆盖率、商业设施密度与功能混合度,建立人群情绪值与空间参数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为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
  • 摘要:新时代的城乡人居环境要求高质量的开放空间品质.大学校园是年轻一代建立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开放空间场所,也是四年甚至更长青春年华的承载之地,建设高品质的大学校园,对青年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审美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品质特征开展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首先采用打分法筛选典型开放空间,建立开放空间品质的二级特征指标,再通过问卷及访谈采集使用者评价并进行数量化,最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校园开放空间品质的关键因子为归属感、丰富度、主观心理、体量、交通可达性.通过因子组量化计量发现,校园开放空间品质评价最高的5处都具备干净整洁、层次感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植被茂密和良好趣味度的特征.研究结论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品质提升提供了研究案例和设计依据.
  • 摘要:街区空间品质影响着人的行为习惯、公共健康水平和城市文化的塑造,为了探寻空间操作对空间品质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环境空间品质,本文以天津市五大道及周边街区为例,研究密度、通达度等空间参数对街区环境空间品质的影响.首先对天津市五大道及其周边地区划定研究范围并划分为15个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基于主观感受,得到街区的各项评价指标及总指标的结果;利用ArcGIS、Depthmap等空间计算软件,进行各项空间参数计算,包括餐饮等各类POI密度、道路通达度、道路通达度、视域可见度、边界连续度的指标测算.最后利用SPSS软件,将空间品质与各类空间参数的结果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得到几个空间要素对空间品质影响的大小及方式.
  • 摘要:如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城市中的"道路"多仅承担单一的交通功能,以车为本,缺乏活力;而"街道"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要素,承担着交通、交往、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以激发城市活力.故由"道路"向"街道"的活力转变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未来趋势.同时,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大数据为城市规划研究者们推动"街道"活力改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常州市天宁主城区道路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众点评网对城市POI数据采集、整理,对12条交通走廊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联系度,即交通走廊200m范围内生活服务设施分布比例进行分析,得出各条道路的发展优势、特色与发展前景,以此对常州天宁主城区由"道路"转向"街道"的活力街区建设发展提出建议,从而激发交通走廊的公共空间活力.
  • 摘要:本文以扬州市二级以上医院以及18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地图获取真实的出行时间,基于GIS软件建立等时圈对医院点交通可达性进行研究,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居民点就医可达性进行测度,并尝试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扬州农村医疗交通可达性好,大部分农村居民可在30分钟内到达就近医疗点;2.就医可达性不均衡;3.针对农村区域医疗中心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农村居民就医可达性.
  • 摘要: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规划领域的热门话题.基于文献分析,梳理了当前规划领域内大数据方法的应用预期、认知共识、技术框架以及规划研究与实践中的具体技术操作,从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两方面,总结了各自领域内的具体应用与技术操作进展,提出大数据方法的应用存在理论上的适用性与规范性不足、实践中的严谨性与协调性有待整合的挑战;同时从理论解释框架的完善与规划实践中的数据定制服务、实施评估、动态监测等方面展望了大数据的应用前景.认为大数据方法对于推进规划定量化研究与规划实践工作的科学化具有积极作用,但如何更好地嵌入到空间规划支撑体系中仍需进一步的理论建构与技术探索.
  • 摘要:在集聚和扩散的核心动力下,大城市产生的辐射带动影响及人的高频跨城流动使得都市圈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高质量、高效率的空间组织形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众多研究人员开始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更加科学地研究都市圈的空间特征.本文以广东东翼地区汕潮揭都市圈为例,从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发展规模、跨市通勤、产业协作、交通联系、服务共享、生态共治等7个方面的空间特征,构建了基于遥感影像、百度地图POI数据、手机信令数据、高德地图导航通行数据、工商企业数据、Open StreetMap路网数据、统计数据及政府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等多源大数据的都市圈空间发展特征的分析框架,进而从构建圈层化的空间结构及建立轨道上的通勤圈、复合一体的经济圈、跨界共享的生活圈、环境优美的生态圈等方面提出广东东翼汕潮揭地区都市圈发展对策.由此探索建立一种可借鉴参考的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都市圈空间发展特征研究的分析方法.
  • 摘要:随着低碳城市研究的兴起,城市规划开始关注城市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而建筑系统碳排放作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成为城市规划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建筑负荷的估算可以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能源分配提供参考,但目前对于建筑负荷的获取主要是基于软件模拟和数值计算,需要确定建筑模型和详细参数,不适用于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大规模居住建筑负荷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负荷预测的需求,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城满覆盖居住建筑类型划分的居住建筑负荷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并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西安市主城区随机挑选研究样本,对研究样本进行调研和监测,提取其建筑几何参数和属性参数,采用软件仿真和回归分析,最终建立了西安市居住建筑负荷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GIS平台结合,可视化呈现了西安市居住建筑负荷空间分布特征.该模型可用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快速估算大规模的居住建筑负荷.
  • 摘要:高校校园骑行交通因外来车流冲击导致骑行安全性降低以至交通事件时有发生.已有研究缺乏对校园骑行交通安全管控的重视,各高校对校园骑行交通的管控措施也较为笼统,未针对道路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因而本文认为应当在识别高校校园骑行交通的高频使用路段结合安全评价结果对校园安全实现针对性管控.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本文通过百度热力图数据提取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校园内部人流集散点,并利用GIS技术以集散点为目的点基于共享单车数据识别人流集聚所使用的高频骑行路段,发现其呈现以集贸市场区域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并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空间特征,且其安全特征呈现高频路段安全水平总体较高,但存在内部分异.
  • 摘要:土地价格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的晴雨表.以土地价格为观察视角,探索公共基础设施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在公共设施优化配置、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建立了三大分析模块,详细阐述了基础设施对土地价格的影响规律,将随机森林算法与特征价格模型结合,提出了量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价值的方法.
  • 摘要:在健康导向的城市规划愈来愈受重视的背景下,更多相关研究技术方法需要被提出以弥补该领域技术的空缺.本文以健康体力活动为研究切入点,以科学合理的健康活动场所布局和改善居民健康体力活动环境为目标,将适宜于进行空间适宜性分析和场地选址的双目标MCE技术引入健康导向的城镇规划研究中.双目标MCE方法的引进不但有助于丰富健康导向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也为其他健康设置场所布局研究提供技术方法的参考.案例研究以北京市小汤山镇为例对双目标MCE方法进行实践检验,结果表明,双目标MCE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小汤山镇镇域内的健康活动适宜场所空间,并能够在权衡健康活动场所用地对其他目标用地决策影响的基础上完成双目标空间适宜性决策,使健康活动场所布局的空间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机动车保有量的提升,很多大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住问题,一些专家学者也进行了诸多研究,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但规模较小的三四线城市却很少有人去研究.从实际感受来看,很多三四线城市的职住问题也较严重,且与很多大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由于各种限制,其解决策略也远没有大城市丰富.本文基于百度慧眼平台、统计年鉴、网络问卷调查等多源数据,分析得出鞍山市中心区居民的职住空间和职住状况,通过空间分布、职住联系、通勤距离、通勤时长、通勤满意度等指标,分析了鞍山市中心区居民职住特征,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对策,以期能够对三四线城市的职住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提供思路.
  • 摘要:商业设施作为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因子,其空间分布有特定的结构模式.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POI商业设施数据,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在整体层面和设施等级层面对商业设施的空间集聚和结构模式展开分析.整体层面上,上海中心城区商业设施空间分布呈现出"簇群化与洼地化"、"轴廊化与脉络化"和"环带化与台阶化"的集聚特征,形成了由"簇群"、"洼地"、"轴廊"和"环带面"等要素构成复合结构.同时,不同等级商业设施的空间结构存在分化差异,高等级商业设施结构为单中心极化结构,簇群等级体系为金字塔型;中等级商业设施结构为双中心极化结构,簇群等级体系为梯形金字塔型;低等级商业设施空间分布为多中心极化结构,商业簇群体系为"矩形+梯形"的混合金字塔型.
  • 摘要:随着交通方式与信息方式的不断进步,人流、物流与信息流在城市内部与城市间流动愈发旺盛."流"区别于"场所"正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视角.然而目前以流动空间视角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区域等大尺度空间结构,对于城市内部空间的探究较少: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究也鲜少采用"流"的视角进行.因此本文借助手机信令数据与网络研究方法,试图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内部网络呈现部圈层与中心点相结合的层级结构.提取其中的重要节点,构成上海市域的"流通空间":在市中心形成"流通中心"、在距市中心15公里左右的区域形成"流通圈"、在远郊形成若干"次级流通点".这些"流通空间"掌握大量人流与信息流,是城市待挖掘的潜力空间.在排除了工作地与居住地作为居民重要活动锚点的干扰后,研究者结合新古典主义学派理论认为,土地价格衰减与交通通达导致了流通空间的产生.
  •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公安系统实有人口数据及各类空间数据,采用人口差异化的视角,首先分析上海各类实际服务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通过构建多因子静态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同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偏相关分析,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大小,鉴别对于各类人口最关键的空间影响因素;最终,基于模型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上海人口分布的整体优化导向和基于空间分布、设施弹性和人地匹配的具体差别化引导策略,并展望基于各类人口数据库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的"监测-评估-维护"机制的建立路径.
  •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及扩张速度逐渐加快,城市边界外拓,土地开发范围以及开发强度均有所增大,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存量规划阶段.另外,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有效管控新城新区和开发区无序扩张.深圳市作为国土资源极其有限的特区城市,可建设用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推进.当前的城市建设面临着开发强度节节攀升的压力,对市内地区展开密度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深圳市集约式开发建设的前提条件.本次研究通过行政区—街道—500米地理单元格三个层级,对深圳市原特区内的密度分布,从容积率、建筑密度、道路交通、地铁线路及站点周围的土地利用情况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最终得出深圳市原特区内各类用地在1999年至2014年期间的演变情况,以及道路交通设施和地铁站点对各类用地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 摘要:利用2008、2013、2018年3期LandsatTM遥感影像,通过监督分类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罗定市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引致的景观格局特征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建设用地面积都有明显的起伏波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式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相互转移为主.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集聚的空间变化特征;各类用地的景观格局指数随土地利用转移呈现阶段对应关系.研究区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2018年达到最高;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对区域的生态环境的贡献率最大;研究区内存在生态质量改善和恶化两种的趋势.促进罗定市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至改善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因子为耕地向林地的转化以及建设用地向耕地和林地的转化.致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因子为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以及林地向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转化.
  • 摘要:城市扩张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和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的过度扩张所导致的城市蔓延更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城市蔓延区的识别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使用更为复杂和多样的变量来识别城市蔓延,但其结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立足于芝加哥学派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城市经济学密度衰减模式的解读,归纳出基于栅格人口密度分布的四种城市扩张模式,总结不同城市区域在人口密度和局部空间密度均衡性的聚类特征,提出以人口密度和局部均衡性对城市空间单元聚类以识别城市扩张模式和蔓延区域的设想.研究基于移动搜索法、摩尔邻域和香农熵构造了局部空间熵方法以计算局部空间均衡性,通过K-means聚类对案例城市栅格人口数据和局部空间熵进行聚类.实验结果验证了以单一栅格人口密度识别城市扩张模式的设想,城市蔓延可由人口密度和其局部的均衡度进行识别.
  • 摘要: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街道影像成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的一项重要数据来源.本文运用百度地图开放平台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内街道影像数据,利用深度学习对其进行语义分割,量化城市中各类空间的视野开阔度,识别视野开阔度低值集聚区域.进而在宏观层面探索基于视野开阔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街道影像中天空要素比例可以一定程度反映人们主观评价空间的视野开阔程度;(2)量化城市内道路、河流沿岸、开敞空间的视野开阔度,并利用热点分析,识别出视野开阔度低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地区;(3)城市内各类空间的视野开阔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圈层化现象,并基于此提出改造策略.本文主要为城市空间视野开阔度的研究拓展新的数据来源,同时探索基于视野开阔度对城市空间研究的方法.
  • 摘要:在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开放数据为城市空间调研提供了新的手段,尝试采用开放数据和传统调研法进行城市空间调研,通过案例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一技术手段的研究价值.文章选取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数据调研法分析庭院、街道、广场、绿地等外部空间的设计特色与问题;通过大众点评数据分析城市空间的功能集聚程度与人群行为偏好,揭示城市空间功能内部联系.将开放数据和传统调研法相结合,对城市空间进行立体和多维度的剖析,为城市空间研究与规划现状分析提供了新的方向.该研究证明,具有更全面的空间分析作用,可进一步帮助分析城市空间和规划现状,为街区改造与城市空间设计提供更为详尽的参考,为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城市空间研究提供新思路.
  •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量数据也随之产生,许多学者开始发掘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大数据在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中的地位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笔者对大数据与城市规划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规划大数据的来源及发展现状、大数据在城市规划框架中的地位、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规划大数据的处理及技术、规划大数据与以人为本等五个方面.最后对目前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思考,反思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城市挑战,并对未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展望.
  •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推动城市外围地区发展、延长出行距离的同时更为城市中心区带来密集的公共交通网络和商业价值的提升.本文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商业设施耦合关系的基础上,以杭州主城六区为例,基于百度POI城市不同业态商业设施的分类及分布数据,从而研究商业业态和轨道交通站点在空间上的耦合程度,通过发掘其内在联系规律,试图为今后轨道交通和商业业态的耦合发展提供思路.
  • 摘要:文章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与城市兴趣点(POI)数据,借助GIS技术与SQL数据库,对南京市职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从现状和利用两个层面对南京市职住空间分布进行耦合分析,测度整体上职住空间匹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然后引入自足性指数,在分区尺度下对职住分离进行定量测度,最后分别从经济发展、交通发展、规划引导三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
  • 摘要: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评价,主要是从设施本身质量和空间直线覆盖范围(一般是一定范围内居住用地)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较少精细到"人".文章基于"数据驱动"视角,利用联通大数据和高德地图WEBAPI开源路径大数据,根据每个小学生出行仿真,对武汉市东西湖区中小学设施进行评价.力求通过数据获取渠道和数据使用方法的创新,从需求端弥补现有城市研究上的不足.研究重点在于评价各个学校的一定范围内的实际人数覆盖率,以此结合现行规划中的设施配置与布局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设施布局优化建议;另一方面,提出对现有道路网的优化建议,例如增加支路,增设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等,从而提高中小学设施的服务能力.本研究以普查数据、联通人口数据以及开源路径数据三者结合,作为一次"数据驱动"的精细规划,为后续的城市规划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张,城市拓展区中出现了新的中心,多中心空间结构成为目前学术界广泛讨论的话题,城市商业中心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功能中心之一同样正在经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商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相较于调研、统计年鉴等传统数据,大数据具有规模类型丰富、空间描述准确的特点,能够更加精确的反映城市空间建设及使用情况.论文以济南为例,选择以高德地图POI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借助ArcGIS、SPSS等分析软件,准确识别出27城市商业中心,从商业功能的角度证明了济南市多中心空间形态的形成.并从规模等级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对济南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 摘要:规划监测与评估是新空间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有助于确保空间规划得到有序落实.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众多学者、规划师开始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和方法,来更加理性、更加科学地进行规划监测与评估工作.本文以珠海市为例,构建了基于传统数据、新兴数据和公众参与数据三大类数据的城市动态检测、规划实施成效定量分析评估框架,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空间规划监测与评估十大技术模块,深入剖析城市规模是否达到规划预期、公共中心的供给是否符合人的需求、产城是否融合等核心问题,从而评估上版空间规划的实施效果,为后续的规划修编提供支撑,由此思考建立一种可推广、可复制的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规划监测与评估方式,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规划监测和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 摘要:针对目前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要素记录不全面的问题,总结出GIS数据库现状调研的框架思路.提出从建筑、人口、道路、环境、和设施五大方面分类调研的框架体系,建立GIS数据库分类分层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更新改造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作为案例,在GIS数据系统中将调研的各要素分类分层评价叠加,形成一个分级保护与改造体系,并建立潜在历史要素资源库.
  • 摘要:人群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反映出特定人群在某一地理区域范围内活动和集散的时空表征,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表达城市空间的实际使用状态.城市中人群的移动是带有趋向性的,是人群行为与空间发生关系的必然结果.对人群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在城市规划的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道路交通、公共安全和建成环境分析等诸多方面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抓取新浪微博签到数据,进行数据筛选清洗及坐标转换,利用ArcGIS平台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不同性别的人群分布特征,本地人-外地人的人群分布特征,工作日-休息日的人群时空分布特征,人群情绪分布特征等,从人群签到分布和情绪分布的角度探索了城市人群的时空分布,为生态城的建成环境分析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 摘要: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强调紧凑、混合用地布局和公共空间.本文基于TOD模式的设计理念,利用POI设施数据对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类型进行识别,并分析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站点的形成机制,为轨道交通站点用地功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当前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因专注追求城市更新带来的经济效益,许多传统街巷被推倒重建,城市传统文脉受到极大冲击.文脉修复语境下的历史街区更新不应该只注重其外在形态和物质空间的保护,更多地应该注重文脉传承和修复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强调基于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域潜力的挖掘来催化整个街区的全面复兴和活力重塑.本文通过对芜湖古城的充分调研分析,结合文脉的显型和隐型要素在街巷中的体现,从街巷中的文化、格局、肌理、尺度、空间界面等现状出发,遵循历史保护、文脉修复、多元更新、合理利用、公众参与的原则,从复兴街巷文化、更新街巷物质空间以及激发公众参与几大维度为古城街巷更新改造研究和街巷活力再生提出可实施策略,从而实现整个街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复兴;同时对城市更新过程中传统街巷特征传承和文脉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绿道是人工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线性走廊,可以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城镇和村落等,对协调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关于绿道的研究和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平原地区,对山地城镇和村落这一比较特殊的地理空间单元缺乏考量.随着山地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绿道的供给呼声越来越高,山地绿道开发建造势在必行.本文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山地绿道为例,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探讨山地绿道的内涵、特征和规划策略,打造多彩绿道、文化绿道、数据绿道。通过山地绿道的建造实现与周边乡村、景点良性互动,带动沿线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使其成为促进松桃苗族自治县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触媒,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松桃苗族自治县样本,为我国山地绿道建造提供范例。
  • 摘要:快速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粗放地消耗城市的土地资源,致使许多大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已经到达临界值,中国城市建设中心逐渐由增量扩展进入存量优化.同时随着以人为本规划思想的普及,城市发展逐渐从单纯注重物质空间更新转向关注人的生活需求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回归,这使得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历史街区成为城市中具有战略竞争力的区域,老城更新成为当今城市发展重点.随着当前社会的剧烈转型,历史街区正面临新一轮的存量更新改造,而现状历史街区中仍以居民基于生活需求的自发性更新改造居多.如何加强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与生活体验感的营造,促进历史街区更新向良性发展,探讨实现老城复兴的有机更新途径成为核心议题.本文以西安明城区三学街片区为例,通过对历史街区现状发展情况与更新模式的综合分析,发掘街区中现状自发性更新所反映的现实需求及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反思未来历史街区更新发展所需关注的重点,探讨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历史街区可持续的有机更新策略,为未来老城复兴提出积极建议.
  • 摘要:中轴线是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文化基因,明中都作为明代第一座以都城标准营建的城池,其轴线在大尺度空间视野下有着更广泛的文化内涵.本文采用山川定位的理论分析中都的相关轴线得出,感知性轴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山川崇拜文化,以及观象授时的空间原型;超大尺度的概念性轴线则反映了中都"天下之中"的政治文化内涵;中都—皇陵的特殊轴线则反映了敬天法祖的文化内涵,因此保护传承中轴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延续历史城市文脉.基于本文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的策略:要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保护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山川环境;严控视线高度,保持视线通透;适地适时传承沿用历史城市的中轴线布局.
  • 摘要:正如国际航空城之父约翰·卡萨达提出的:"航空大都市,这种依托综合航空运输体系迅速崛起的未来城市形态,将成为城市化的新模式,是全球城市的未来,是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空港经济正随着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并在区域经济格局中不断提升自身地位,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本文在借鉴成功空港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深圳市整体城市发展要求,以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经济圈为载体,分析其辐射范围内和一社区产业升级转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空港经济辐射下未来产业新城发展策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同时,完成产业最优化转型升级的任务.
  • 摘要: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村最重要的建设空间资源,对于农村发展、规划、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对集体建设用地占比和总量变化的初步认知观察,引发对近几年的政策变化趋势和"一号文"解读.剖析政策对乡村集体用地的政策导向,总结出政策整体导向:乡村振兴、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综合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几大重要层面.在观察和政策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土地承包、耕地保护、宅基地管理等方面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发展趋势分析,强调乡村地区人口的非农化远比乡村土地非农化重要性,结合城乡关系发展趋势及极端导向下城乡发展失衡要素分析,树立以城乡协同发展、改变城市本位的乡村规划理念,初步分析得出在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差异化治理、创新规划方法等层面乡村规划转型的策略建议,有现实必要性和参考意义.
  • 摘要:本文基于对深圳大冲村改造项目的思考,回顾规划方案演进过程及具体实施细节,通过对比深圳其他城中村改造实例,总结大冲村改造过程中规划定位错位、配套设施不足、更新政策滞后的三个核心问题.从城市生命体角度审视大冲村与高新区的联动关系,从有机观念和整体观念理解大冲村改造项目,分析早期拆除重建类城中村改造活动的影响及其原因.最后,以问题为线索探讨深圳城市更新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包括职住关系忽视、公共利益缺失、政府作用失效三个主要方面.吸收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对策,从思路模式、价值观念、保障机制三个角度回归城中村改造初心.在深圳城市更新活动进入增质提效阶段之际,回顾城中村改造典型案例,以史明鉴,去糟取精,为城中村改造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 摘要:本文从对城市特色内涵的梳理入手,辨析了"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特色趋同化、缺乏活力的表现,指出城市特色危机的成因在于:城市空间独有的、可识别的特色是在人为干预下由历史要素积累演化形成的,但当代城市的规划设计重"形象"轻"特色",而对于城市形象的主观审美又逐渐形成单一的定式.基于对"城市空间是时间化的空间"的认同,本文引入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视角,该理念强调历史要素积累和演化的意义,并且重视变化的过程.基于该理念的启示,结合中外城市的实例分析,本文从识别地域性特征、塑造城市形象和延续社区活力等方面论述了历史性层积研究对于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特色塑造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应该从蓝图式的"设计城市愿景"向渐变式的"管理建成环境变化"转型.结合中国城市设计管理实际状况,阐述了健全完善城市设计制度的基本理念,应该认识到城市空间环境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社会性,对历史景观及其背景环境建立评估、监测和管理体系,才有可能避免城市特色空间的碎片化现象.以城市设计为管理工具,塑造更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
  • 摘要:本文基于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得出结果,客观测度厦门都市圈县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潜力.之后利用ArcGIS软件将测评结果投射到空间上,并进行空间插值等运算,在此基础上抽象成结构要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得到具有指导性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即协调都市圈内部各区县发展趋势,以两条承担不同发展重点的轴带连接都市圈由沿海向内陆潜力逐级递减的不同圈层,进而使西部发展落后地区依托各级圈层逐步实现振兴目标.厦门都市圈目前阶段作为发展型都市圈已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发展态势,因此寻找客观简明的方法初步判断都市圈未来发展结构,是以都市圈战略为抓手,推动厦门都市圈发展培育建设的基础但必不可少的工作.
  • 摘要:中国的城市设计及其相关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由于城市设计"非正式"、"轻管控"的现状,使其难以发挥对城市环境塑造与管控的实际作用,所以关于城市设计制度化的研究一直是个焦点.但由于之前部门分立、规划分行等原因,造成城市设计的制度化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认可与确立.所以本文以厦门为样本,从问题导向出发,以当前空间规划改革、"一张蓝图"管控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分析城市设计制度化的新方向、新契机,并初步构建面向"一张蓝图"管控体系的城市设计制度化路径.
  • 摘要:中国填海造陆地区经历了快速扩张与粗放式建设阶段,已开始进入理性发展时期.随着围填海政策的紧缩,全面禁止填海政策实施,既有填海造陆地区的产业空间问题已逐渐显现,土地利用率低下、同质产业恶性竞争、空间活力严重不足等现实瓶颈亟待解决与突破.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填海造陆区域产业空间的发展问题思考及优化路径探索为实证研究,从港城联络、产业体系搭建、土地更新机制以及功能配置时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规划策略及用地空间运营管理方法,以期为中国同类型空间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及规划编制思路.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空间中,民间信仰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世界认知的局限与对生活幸福的憧憬相互作用促使人民向神明祈愿以得到心灵的慰藉,信仰活动形成了不同的信仰文化空间.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真实,信仰体系的消亡逐渐导致民俗活动和文化空间的消失.本文从中国对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背景出发,提出基于信仰体系的文化空间复兴策略框架:重构信仰体系、重建传统文化空间网络、更新信仰文化空间功能,以非物质遗产保护和空间更新的视角,把信仰体系的框架对接空间网络,并融入现代功能以供人们使用.最后以平遥为例进行实践,探究信仰文化空间复兴策略的可行性.
  • 摘要:风景名胜区内周边村庄是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村庄依托于景区的优质资源不断发展,形成各自的村庄发展模式.随着风景区旅游业的兴盛,景区内村庄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部分村庄没有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盲目发展,造成了村落风貌的破坏以及资源的浪费.文章主要从与景区的协调关系入手,以嵩山风景名胜区内周边村庄为例,通过对景区村庄发展概括的解析,同时借鉴国内外景区村庄发展模式,探索出适合景区内周边村庄的发展模式,从而能为相关的村庄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
  • 摘要:本文在新时期产业转型和社会空间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探讨"双创"产业驱动的绅士化特殊机制.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初步发现新兴的"双创"产业空间已经跳出传统城郊园区形式,向"城区式"和"街区式"两种集聚类型转变.以南京市软件谷和珠江路为例,首先梳理其产业发展和社会空间变更的不同历程;接着从产业植入或替换、社会特征重构、物质空间更新等方面寻找证据,验证其确实有绅士化现象发生;最后结合供需两条分析途径,搭建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在供给端,"双创"产业绅士化的发生遵循创新产业的潜在效益低于实际收益这一规律;而在需求端,创客个性化偏好对社会空间产生了更新改造,且供给与需求两者间不同的先后组合会形成城区式和街区式两类不同的产业绅士化机制.
  • 摘要: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从传统村落再生、传统文化挖掘和生态保护、景观打造,还是艺术和节庆活动等方面,日本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的乡村振兴.本文以北海道、岐阜县和越后妻有三个案例探索了日本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以此提出对乡村旅游的建议,促进北京乡村的振兴发展.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消费进入重要的转型期,从"产品供给导向"的消费社会向"消费者需求导向"的新兴消费社会过渡.对于县城而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消费者,其"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消费需求"三要素推动者城乡新消费的崛起,并从需求端直接驱动消费载体的变革.县城中心作为县域消费集聚地,为顺应新消费时代的特征与消费趋向,在中心业态的构成与载体构建方面均需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与优化,以便有效地承载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促进县城中心空间的良性发展.本文以当涂县城中心为例,分析在新的消费变革下,县城居民消费显性变化趋势,探讨中心业态提升方法,并从县城中心体系、中心空间塑造等角度对中心载体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县城中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摘要:注重文化传承对于城市由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文化名城延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引发了"文化空间碎片化"的问题,本文引入织补理论对延安文化空间进行延续更新.依据"织补"理论和方法要求,文化体系构建采用"微织补"手法,首先选取延安大礼堂、陕甘宁边区政府等旧址作为带有触蝶效应的织补点,优化其外部公共空间,点状织补文化碎片;其次构建"红色之路",以路为径串接织补点,架构文化骨架线状织补文化碎片;最后依托凤凰山打造"红色连山步道"和"漫山步道",形成放射网络带动周边地段,网状织补文化碎片.最终形成"核心激活——骨架搭接——外部耦合"的织补体系.结果表明:(1)"织补理论"具有的自下而上的微观性和尊重固有特征的真实性与城市文化体系构建需要保留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高度契合.因此,该理论适用于老城区文化体系的构建;(2)基于织补理论,重新审视文化保护传承的手法,有助于焕活延安的文化内涵,形成多元化融合空间,进而实现居民和游客"圣地共享".所形成的学术观点和策略手法,也可作为理论支撑,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复兴与更新.
  • 摘要: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发展道路、区位条件以及经济水平相当的中国深圳市和美国圣何塞市.首先对两城市在2012-2016年间的城市财政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由政府主导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以及财政利用效率的差距.而后从资本三级循环的视角入手,以圣何塞市为参考,根据近四十年的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区域生产总值等数据,分析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深圳市的城市资本循环模式.最后对提高城市资本利用效率以及优化资本结构提出建议.
  • 摘要:古城是城市历史沉淀的产物,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有着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然而处于城市中心区内的古城却面临着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古城历史风貌被现代化建设蚕食,难以适应新型生活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古城内现状产业良莠不齐,经济增长乏力,自发形成的产业未能与古城形成双赢局面.本次研究以武汉为例,基于城市中心区内的古城产业发展受限的困境,分析其内在原因与潜在资源,梳理其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典型问题,理清其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参照国内外产业发展理论,借鉴优秀古城的产业模式,结合百度POI数据,识别产业集聚情况,提出产业转型须以文脉传承、协调发展、集约高效为原则,确定产业转型方向与空间布局,并分类阐述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以及文创科研业的发展策略.
  • 摘要:商业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购物消费与户外休闲娱乐的重要城市空间,提升空间活力和人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气候环境无法改变的条件下,调节微气候可以提升建成环境的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商业公共空间中居民的行为活动特征、室外热舒适评价与空间使用需求进行秋冬两个季节的调查,发现在促进居民活动与提升微气候舒适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空间环境品质下降、商业活动开展不足、活动空间组织单调、季节特色景观缺乏、基础设施配置欠缺等.据此提出增加寒地城市居民户外活动时间、提升户外微气候舒适度、丰富户外活动与社会交往、促进体育锻炼的规划设计手段,为基于活动舒适性的寒地城市商业公共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 摘要: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更加注重人的感受与体验,兼具交通功能与社会功能.街道活力作为街道社会属性的表征,通过其的提升作为老城复兴的重要切入点,以线带面来推动老城整体的复兴.本文将嘉兴老城街道活力进行定量研究,运用手机宜出行数据来对老城街道活力表征进行测度,以单位时间街道人口密度进行度量.同时,基于人感知层面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可游性与复合性四个维度构建街道活力构成要素对应的指标体系,采用传统测量与地图兴趣点爬取、空间句法等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依托GIS平台进行量化分析与可视化表达.进而通过构建回归方程进行指标与街道活力表征的相关性研究,确定基于本次研究对嘉兴老城街道活力影响最大的三项指标.最后,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嘉兴老城街道活力提升的规划策略,以期为中国其他老城街道活力提升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提出,长江经济带及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借鉴"流空间"视角下城市网络的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联系数据的城市网络,探讨长江经济带视角下的成渝区域城市网络整体格局,进而深入分析成都、重庆职能分工和协同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在长江经济带中,中上游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区隔作用较为显著,省会城市在区域城市网络中仍扮演中心角色,但成渝地区城市已显现出跨省联系整合的态势;成都和重庆作为成渝城市群的"双核",由于区位、行政差异等因素,分别承担了成渝城市群"中心"和"门户"的职能,且二者在功能上是形成互补、相互支撑的.文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及一体化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 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是产业振兴的终极目标.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县域整体乡村产业振兴为研究案例,通过梳理,总体得出作为省会城市近郊的乌鲁木齐县在生态等自然环境,农业、旅游及文化资源条件,交通及市场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乡村产业振兴基础.但也面临农业用水供需不平衡、用地紧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发展动力不足、农牧产品缺乏品牌带动等诸多问题和不足,制约其乡村产业转型发展.据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议乌鲁木齐县从总体战略、发展模式、规划引导、品牌构建以及实施保障等方面明确县域乡村整体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助力其县域乡村产业快速、可持续、特色化发展.
  • 摘要:新城新区的建设有效推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新区传统的轻质量、重规模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诸多问题.以西咸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咸新区2010年至2017年城市空间的演变进行量化研究,实证了西咸新区城市空间扩展呈现出蔓延现象.通过对2010年、2014年、2017年西咸新区三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对比城市建设用地形态发现,西咸新区城市空间轴向式蔓延与圈层式蔓延在不同时期交替转化,局部区域出现蛙跳式蔓延现象.进而分析了空间蔓延导致的城市基础设施低效率运转以及城市人口的边缘化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咸新区城市空间应采取动态收缩、规模收缩和结构收缩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其发展过程的集约紧凑.
  • 摘要:"腾笼换鸟"是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形象比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贯彻"腾笼换鸟"理念,深入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有序推进疏解一般制造业、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在内的多项重点工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两年多来,北京市在利用腾退后的工、商业空间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本研究通过案例研究,依据原有类型、转型后类型和政府参与程度,提出北京工业和商业空间腾退再利用的四种模式:政府引导下工业空间转型科创园区、政府引导下工业空间转型文创园区、政府主导低效市场转型高端办公、多方合作推动低效商场转型创新空间.最后,从空间、政策和工作组织三方面提出分类引导腾退空间再利用方向、制定针对性政策、摸清底数和编制行动计划的政策建议.
  • 摘要:工业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与文化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城市边缘区工业遗产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区位,往往面临着包括经济振兴、社区营造、风貌提升等更为复杂和迫切的更新改造诉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城市边缘区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研究意义并总结其存在的空间特征,通过梳理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厂的发展变迁和现状情况,剖析作为边缘区工业遗产所具备的挑战和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点再利用策略:一是总体定位聚焦地区发展诉求;二是工业旅游塑造地区名片;三是生产转型带动地区就业;四是工业景观再现提升地区凝聚力,以期为城市边缘区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提供新思路.
  • 摘要:为破解"千村一面"的乡村社会普遍性特征,扭转政府政策式、常态化管控手段,解决乡村风貌的同质化畸形发展的难题,湖北省近年来做了大量研究与实践,从不同层级、多个方面进行乡村民居改造研究.政府管理者希望从改变整个区域性乡村民居风貌入手,重塑独具湖北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居风貌,并迫切希望在所管辖的区域内乡村人居环境和民居风貌得到整体改观.本文以三个典型民居改造模型为例,探讨适应当今乡村风貌改造的现代化演绎方案,明确改变乡村民居风貌的"整饬外表"或是"穿衣戴帽"政策式引导.从村民的真正需求出发,注重融入时代感、现代化,把设计者、实施者、管理者置身于实际居住的"村中人",从自下而上的推动、引导,研究出使用功能、经济实用和整体改善三条实施乡村民居风貌的必然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民居现代化演绎,将乡村民居特色传承可持续化,最终实现对乡愁的永续.
  • 摘要: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活动最频繁发生的场所.街道设计导则是专注于街道空间的城市设计导则,其编制对于交通性和公共空间属性的凸显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际和国内各地区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动态及国内部分城市设计导则发展趋势.然后选取国内外多个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在编制背景、导则内容以及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其中倡导的价值取向,为后续各城市的街道空间设计及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以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街道改造设计为例,提出针对街道高差、尺度、功能问题及设计改造策略,实证街道空间要素对公共活动的影响,突显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的重要性.
  • 摘要:在存量规划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耕细作的城市更新模式成为发展趋势,历史风貌街区更新作为组成部分之一亦是如此.本文以武汉市户部巷历史风貌街区为研究案例,从嵌入织补理论的解析与模式应用的新视角出发,基于武汉户部巷历史风貌街区规划背景、历史沿革以及空间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街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构建出具有户部巷历史风貌街区特点的嵌入织补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街区在空间更新上的发展策略,实现户部巷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中国历史风貌街区的更新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摘要:不同于已经认定的一百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般性历史城市处于边缘化的位置,由于强制性的保护法规,这些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往往会忽视相关的城市历史遗迹,其相应的历史性城区(老城)的保护,更新,发展也困难重重.本文以当涂历史性城区太平府的案例初步探索了这类历史遗迹基本不存但历史格局相对完整的历史性城区的保护与发展方法.文章具体阐述被碎化的历史性城区文脉传承与城市发展层面的现状与困境,指出新时代保护历史性城区的价值与意义:历史性城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文化特色吸引力强,能体现历史空间发展新思路,同时也在城市群中占据独特地位.最后提出了历史性城区一般可以采纳的文脉传承与城市发展策略:确定总体地位、沿革山水大势,延续城市结构,培育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风貌和营造文化脉络.
  • 摘要:微型公共空间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微空间的体系规划旨在用相对有限的建设投入,服务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满足其需求,体现公共服务投入的公平、高效.本文总结武汉市硚口区的建设经验,研究探索因地制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微型公共空间由规划到实施的路径.研究将微型公共空间依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划分类别,并根据居民在各类微型公共空间中所从事的活动来确定其所承担的功能.研究在地毯式的现状调查与构建需求模型的基础上,以宏观到微观层层分解的方式、以"面-线-点"的逻辑建立硚口区微型公共空间体系.微型公共空间体系包括微型公共空间密度分区、网络分布、相应的规划控制要求.本文探索以街道、社区为单元落实微型公共空间体系的管控方式及内容.
  • 摘要:在中国乡村近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相较,乡村有很多不平衡的现象并导致乡村逐渐衰落,为了解决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与当下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面对量大面广的普通村庄,由于政府投入有限,使得村庄公共空间建设呈现出简单化、粗犷的特征,加之乡村人口流动加剧,各时段(节庆、农忙、平日)的需求特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村民的多元化需求无法得到真正满足.通过对普通村庄存在的此类问题的总结分析,探讨以村民多元需求为导向,在有限投入下设计可复合利用的、经济适建的公共空间,其中运用弹性可变、丰富可塑的装配元素,构筑一个易推广、易复制、满足村民生活愿景的公共空间.
  • 摘要:珠江—西江是中国第二大内河航运通道,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批复之日起,中国华南地区打破了单一行政区划发展的僵局,启动了跨行政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广西作为珠西经济带的主要发展区域,占西江干流流域的87%.然而,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中国的省域经济发展中仍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如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广西怎样将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激发出来,如何快速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珠西经济带开放合作的机遇下怎样应对.本文以珠西经济带沿线的三个内河港口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腹地的视角出发,探索南宁、贵港、梧州三市的港口—腹地竞合关系,辨析适于内河港口本身的三大经济腹地划分方法,包括成本距离分析法、质量加权分析法和动态指数分析法,实现港口资源最大化的集约高效利用,同时精准指导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此外,通过港口腹地的现状与发展预测研究,探讨内河港口腹地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势能.
  • 摘要:从城市旧城更新视角切入,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三环路范围内的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的编制思路、具体方法及应用实施策略.首先,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色彩对于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其次,分别从建筑色彩秩序混乱、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足、规划管控实效不强等维度系统梳理长春市老旧城区建筑色彩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第三,介绍长春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的编制思路与方法;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从夯实规划研究基础、完善地方性法规规范以及增设建筑色彩审查管理流程三方面探讨面向旧城更新的长春市建设色彩技术导则的应用策略,以期为中国其他城市建筑色彩导则编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出现行政区各自为政现象,行政区划壁垒成为阻隔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城市走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建设城市走廊是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打破城市行政区划壁垒和促进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如何充分把握城市走廊的内涵和特征,促进城市走廊优化发展是区域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挖掘城市走廊的基本内涵,总结了城市走廊具有廊道空间特征、交通运输特征、空间组织特征、要素流动特征四大特征,归纳了城市走廊具有多元的交通设施、有影响力的增长极、高效的要素流动、统一的管理平台四大构成要素,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区域发展联动、分阶段实施三大发展路径,并以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为实证案例,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将以世界一流科学城为发展目标,实现由"园区"向"城区"的重要转变.基于这一目标,文章分析了全球科创空间发展历程及新时代下科创活动特征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科创空间新诉求,重点针对张江高科技园区近30年的空间迭代演进模式及科创活动新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科学城现状空间问题,总结"张江4.0"科创空间范式.并以这一新范式为引导,提出张江南区空间提升四大策略,满足张江科创人群在生态景观、组团功能、公共空间及服务配套四个方面的科创活动诉求,以期探索科创活动与空间组织的协同机制,为张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一流科学城提供升级模式参考.
  • 摘要: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4年便率先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方面的探索.40年间伴随时代更迭政策变革,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方面的不断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积累的丰富经验与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具有学术前沿性,采取的经验与创新的办法也具有相当的推广意义.其中保护框架体系的建立、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以及最终形成"五类三级"的保护框架,就是保护规划中较为突出的创新工作经验之一.本文从南京名城保护体系演变出发,回顾不同时期保护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保护体系、保护内容,支撑保护体系发展演进过程;同时对保护体系内各个保护类别相关概念的生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从梳理各类别概念到内涵的逐渐明晰的过程,结合对每个类别保护成果的分析,探讨目前名城保护体系的保护机制的完整性、不同类型保护对象的意义及保护方法的合理性,为同类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的完善及演进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后半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功能业态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跳升,由基本需求向品质化需求跳升,越来越多的功能业态具有乡村田园偏好.而由于中国特有的城乡土地制度限制,制约了大城市的郊区化、连绵化发展.以乡村为载体对城市溢出功能的承接,使乡村成为具有部分城市功能的新空间形态.现代交通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成为新田园城市发展的技术支撑,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城乡规划的编制方法,城市总体规划应彻底转型为城乡空间总体规划.
  • 摘要:自然资源周边的建筑高度控制一直在建筑高度控制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山体周边地块建筑高度控制更是重中之重.传统山体周边建筑高度控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等手段,达到预留观测山体视线通廊的目的.然而,在地位日益提升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以山体为背景的重要公园、景区等片区对于山体观测提出更加以人为本的景观要求.在原有"观山望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需要在观山过程中尽量避免景区周边高度过高外围建筑的干扰.因此,本文通过在传统建筑高度控制手法基础上进行方法改进和技术突破,力求不仅满足人民"显山露水"的基本景观需求,更能够通过景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做到"藏城于景",最大程度避免过高建筑对景区的负面影响,创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游赏环境.
  • 摘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工业是劳动力流入的主要部门.但在新常态下,长三角地区工业部门劳动力流入皱缩,劳动力转移路径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基于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导,从不同产业门类和不同城市区域两个层面对劳动力吸纳能力进行分析,试图揭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下劳动力转移规律.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逐渐演进为"三、二、一"型,虽就业结构仍处于相对滞后的"二、三、一"型,但服务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已超过工业,说明劳动力转移方向与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一致;城市层面差异明显,发达程度高的城市工业吸纳劳动力已逐渐饱和,以苏州、无锡为代表的城市面临工业部门劳动力占比高,转出压力大的问题;苏中及浙南部分城市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放缓,但仍有一定缺口;相对发达程度低的苏北及浙西南城市农业部门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工业劳动力缺口较大.未来促进劳动力在区域城市间、产业部门间转移,提高有效供给成为关键.
  • 摘要:店招作为城市街道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城市文化与形象表达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由街道店招"统一化"设计而衍生的"千店一面"特色危机背景下,本文试图从梳理中国街道店招的历史演进与现状乱象入手,深入剖析街道店招"统一化"做法的负面作用及其设计管理的内在逻辑;通过分析借鉴欧美国家与亚洲相关地区在广告店招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期在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与城市空间塑造品质化的目标导向下,对中国城市街道店招及其空间环境营造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启示.
  •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力.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发挥文化作为城市发展"双引擎"之一的功能,各国已开始制定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并以此刺激城市空间的复兴与发展.纽约的城市文化发展已经历了从保护历史以实现文化复兴,到外向竞争型的城市形象重塑与宣传,再演化到现阶段的追求内在的文化公平与文化民主,进而于2017年诞生了纽约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文化战略规划.该文化战略规划以需求导向的充分公众参与为起点,坚持公平、开放、包容、互联、成长与领导的刚性原则,采取针对有效的策略指引,明确责任主体与实施优先级以保障战略的向下高效传导.广州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门户城市之一,历史文化与创意文化融合交织,需制定基于新背景新要求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作为统领,有效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文化公平与民主.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进行深入思考,认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兴旺,产业是吸引乡村人口的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不同于城镇,在产业选择上应依托自身的优势条件,限制发展二产,依托一产基础,大力发展三产,旅游业是乡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以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南部片区乡村振兴为例,从旅游的角度切入,结合全域旅游的思想,以旅游振兴为核心,通过对现状乡村旅游资源的系统梳理,从发展定位、产业策划、旅游策划、空间布局以及运营实施等方面,为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南部片区乡村振兴探索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 摘要: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古镇受制于保护与发展的二元矛盾中,传统格局与传统生活不断遭受外力的挑战与冲击,而"静态共时"、"个体性保护""历史遗址保护"的传统保护方式已不完全使用于遗产丧失完整性的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本文以历史性城镇景观为视角,分析该视角下传统古镇保护方法、视野、目标上的新思路,并以湖头古镇为例,从寻源、传承和演绎三个方面分别关注古镇保护的"历史层积性""关联性保护"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传统古镇的保护发展路径,为持续演变的传统古镇寻找设计策略,推动传统古镇更为积极与全面的保护.
  •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发展壮大贫困地区村集体组织是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也是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统分结合"思想的角度,分析贫困地区"弱统强分"的村集体存在的发展困境—土地利用低效,集体组织经营、控制力薄弱,农民发展集体经济意识不强,资源利用率低下;并研究如何加强贫困地区村集体组织"统"的能力.本文通过明确村集体"统什么"—识别"统"的资源要素,探讨村集体"怎么统"—产业特色、市场需求、设施条件、联结机制等方式,从而建立村集体有效的"统一"运营发展的路径.通过对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崇左市乡村产业发展困境及原因入手,提出崇左壮大村集体组织统筹能力的措施和路径,提高崇左市村集体带领乡民、组织乡民、服务乡民的能力,以期增强贫困地区村庄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也希望本文对中国其他贫困乡村的产业发展有所帮助和参考.
  • 摘要: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生态理念、城市发展与大众需求对滨海岸线空间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可持续地合理利用滨海岸线空间、如何将滨海岸线地区与城市整体甚至区域相协调等均具有研究意义.本文以厦门本岛东南滨海地区实践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索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成熟城市滨海岸线地区空间优化路径.首先通过区位与上位规划分析确定发展定位,明确厦门本岛东南滨海岸线地区整体发展态势与目标;其次在对研究对象生态环境要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基底控制,保证生态空间的网络化;最后,在前两者分析结论基础上,结合岸线、公共空间等相关空间要素分析,借鉴巴塞罗那岸线转型利用与空间重构成功案例,提出厦门本岛东南滨海岸线地区空间优化建议.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网络化和运输技术的发展,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如航空港、海港等对所在城市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对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具有跨越性的带动作用,城市腹地又为港口发展提供了产业、人力和技术支撑.厦门市翔安南部新城地处海西关键区位,对台政策优势明显、沿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又有北部火炬产业园区和东部厦大翔安校区的人才和技术力量潜在动力,发展起点低但潜力巨大.近期沿海地区重点建设的澳头港区和翔安机场两大交通枢纽工程,还具有发展国际领先的海空联运模式的空间条件.在港口建设初期确立港产城一体化的模式,对未来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航空港、海港与城市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翔安南部新城与港口融合发展的对台政策、联运技术、生态资源、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动力机制,探索近期海港、临港产业和城市、空港、临空产业与城市的近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最后提出中远期的基于海空联运的海港-空港-城市三者的空间协同模式,并进一步提出在生态效益提升和土地灵活使用方面的配合建议.
  • 摘要:随着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城市双修、存量规划等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出现,城市更新成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城市更新"为主题词的相关文献共2559篇进行从时间分布、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梳理了中国1983-2018年来城市更新文献脉络演进轨迹,归纳其中演进特征与趋势取向.研究发现:①1983年以来,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从引进国外理论知识开始,到结合本国国情和社会现实需求,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与扩展的状态;②该领域的研究主体以高校及设计研究院为主,合作网络已初步形成,多元合作趋势显现,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构建跨学科跨地域平台成为新的研究趋势;③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与国家宏观政策联系紧密,预测未来将越来越注重与微观个体相关的研究及更新中的多元主体利益协调.
  •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工业用地功能亟待更新,而在这其中往往有着大量代表城市工业文明的工业遗产.《无锡建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逐渐步入正轨.本文以浦口火车站的更新改造项目为例,在梳理了其所经历的变革和功能置换后,着重对比了现状与规划在于各个指标层面的变化,以此对于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评价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反思工业遗产改造为文化特色街区的再利用方式。通过对比发现,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注入实现了对工业空间的重新构建,整个地区的业态与风貌与原本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也是新旧环境和谐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浦口火车站保护更新的重点在于保护而非再利用,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充分的保护与修复,但随后街区活力能否达到预期尚且未知,这并非是一种良性循环。
  •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开展村庄规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区别以往"全覆盖"、"短平快"的高速模式,如何回归理性,如何促进村庄规划的提升,成为题中要义.本文基于管理学"PDCA"循环理论,对应北京市村庄规划工作进行相关思考,以期对村庄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提供参考.
  • 摘要:运用GIS和RS软件,处理1993,1998,2003,2008,2013年的NDVI植被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结合辽宁省历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引入城市扩张速度与强度、城市重心迁移、形态紧凑度等指标,对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时空特征、形态演变进行测度.发现辽宁省在20年间的扩张强度始终处于慢速、平稳水平,由缓慢持续增长到轻微回落;城市群的重心分布在沈阳、大连两者连线上偏向沈阳市的空间位置,迁移轨迹呈现缓慢的由北向南的偏移规律;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空间形态特征包含三种模式,即中心城区四周扩散式、交通轴线带状扩展式和飞地跳跃发展式.研究成果可为辽宁省域城镇群发展和城市扩展方向提供依据.
  • 摘要:在城市更新保护与旧城改造的背景下,历史风貌区中色彩出现杂乱、失真、无序等问题,给风貌区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带来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为了更合理地开展城市更新运动,本文选取上海老城厢历史风貌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色彩斑块概念和碎片化指数进行量化分析,并划分研究区碎片化等级.研究发现:黄色系在老城厢中的碎片化程度高,意味着色彩风貌区中人文环境的丢失,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理念的转变、外来色彩的侵入、管理不当所致;因此,对未来历史风貌区更新应注意:保护色彩原真性、维系色彩完整性、延续城市色彩记忆.
  • 摘要:步行作为一种最为健康和低碳的出行方式正愈发受到重视.日常服务设施是人们步行出行的主要目的地,其种类和空间布局是影响人们是否选择步行出行的关键因素.现有关于日常服务设施可步行性的研究大都基于居住小区开展,忽略了居民在居住小区内部的步行时间对于其步行出行意愿的影响,本文借鉴步行指数算法(Walk Score),在单体建筑尺度层面分析评价深圳市大新片区的日常服务设施的可步行性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新片区日常服务设施可步行水平整体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路网密度大且街道尺度适宜的城中村可步行性水平相对片区其他地区较高,主要位于前海路和南山大道之间.各项设施的配置数量及布局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居民日常步行出行的需求,但个别设施仍需进行调整.
  • 摘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乡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地处风景名胜区内的乡村,因其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因素多重叠加,较强的保护性管控难以将优越的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支撑条件,致使村民增收困难,经济较为落后,乡村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风景名胜区规划乡村空间管控现状特征分析研究,结合彭祖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实践,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的动力分析,梳理当前风景名胜区管控和乡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趋势下协调好风景区内乡村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出风景名胜区乡村的空间管控与发展引导四大策略.
  • 摘要:古城墙作为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对研究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城市建设破坏、管理不当、开发利用不合理等原因古城墙保护状况不甚理想.本文首先通过国内古城城墙保护复建案例,总结国内古城城墙保护复建模式,依据文献研究与实际工作,提出影响城墙保护复建模式的现代城市空间因素——土地、交通、文化旅游等,结合GIS空间分析,通过多因子分析法进行研究,以绍兴古城为例,通过分析各因子条件下的城墙保护复建模式适宜度,对单因子控制结果复合叠加和比较,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修正,提出适宜绍兴的科学合理的城墙保护复建模式.
  • 摘要:当前学术界主要将城市中历史较为久远、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特定的地域风俗文化区域作为城市旧城范围,从地块层面对其研究较少.研究结合多源数据,首先制定旧城判别标准,识别旧城范围并划分建设年代;其次,构建街道-社区-地块多层次指标体系,从物质空间-社会人口-经济活力多角度对旧城地块进行评价.最终将研究结果上溯到社区层面,对武汉市主城区440个社区旧城更新提供量化依据.
  • 摘要:本文以南昌市老城区内3处建成的公共空间场所为观察研究对象,以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从大众行为的角度总结了人群在公共空间内的活动特点、影响人群活动的影响因素,对公共空间的价值进行再判定.并从微观城市设计视角浅析探讨公共空间设计的指引与管控.
  • 摘要: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周边城市2001―2018年城市间专利合作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计算创新网络的中心度,通过凝聚子群法确定城市集群,对城市群创新网络发展综合水平进行多层次量化测度.其次,借助网络空间状态表征指标计算熵值,运用最优分割法探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变特征,发现该网络系统在2012年出现了明显的阶段划分点.总结而言:(1)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群创新网络已经初步形成;(2)广州和深圳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了双核驱动-多中心环绕发展的网络格局;(3)城市群内部创新网络存在有效参与分布不均、创新主体单一、合作领域少等问题,发展程度仍有待提高.针对上述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以帮助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创新要素无障碍流动、进一步完善创新网络:(1)结构性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周边城市群竞争能力;(2)完善空间结构,匹配未来创新模式;(3)超越区域界限,构建跨境合作园区.
  •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过分追求短息效益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新时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本文将通过研究伊安·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思想以及迈克尔·霍夫"用生态学的视角去重新发觉日常生活场所的内在品质和特性"的理念,总结"新时期"开展"生态型城市设计"的工作重点和方法.同时,通过开展"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城市设计为例,对于开展生态型城市设计进行实际验证.
  • 摘要:在中国,历史街区进行商业化更新已有较为广泛的实践.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经历了多轮的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随着商业、休闲和文化功能的逐步引入,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商业化发展趋势,显现出了诸如商业功能及其空间文化特色不鲜明和空间的文化体验性较弱等问题.在历史街区商业功能的特色化发展及商业空间的体验品质提升的双重要求下,亟须结合一定理论并运用可行方法来指导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商业功能及其空间组织,为日后发挥商业发展对历史街区文化延续的积极作用奠定重要的现实基础.
  •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新契机.由于国内乡村规划发展较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亟需探索与乡村相适应的规划方法.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解读当代乡村发展的困境,针对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引入内生式发展理念,探讨多元价值再生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在乡村规划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并结合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从城乡统筹层面,提出乡村"三生空间"规划应关注的三个视角,即动力激活、资源发掘、生态修复与脉络联系.并从这三个视角出发,强调内生式发展下乡村资源调动与动力激活的重要性,探索乡村多层级"三生空间"的规划.
  • 摘要:少数民族棚户区的改造与更新不仅仅要关注改善居住环境的问题,更应该从社会空间视角分析,缩小各群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社会距离,有效延续其原有的民族风俗与生活方式.本文基于少数民族棚户区的特殊性,结合格尔木北四片区的更新实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针对性的从生态承载优先、尊重民族习俗、探索自主营造、完善住房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片区特色彰显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探究值得借鉴的少数地区棚户区改造路径.
  • 摘要:城市土地"招拍挂"的出让方式对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中国城市土地出让的时空格局对研究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从全国的、区域的尺度上对土地出让时空变化情况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中国331个城市为基础,运用对比分析及空间插值法,从时间维度分析总结了2001-2018年中国城市土地出让格局变化特征,并选择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三个大城市群为研究区,探究特定区域内不同用途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1)2001-2018年的全国每年新增土地出让面积、金额变化,均以2013年为分界点;(2)近年来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三类主要出让用地的出让面积比例均已趋于稳定,只在小范围内进行波动;(3)二线城市在新增土地出让宗数与新增土地出让面积上的变化更为和缓.在到达最高值之前一线城市的增长模式更接近与一次函数,而二线城市的增长模式更接近于指数函数,增长速度更快;(4)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不同用途土地出让单价在空间上的分布均表现为有多个集聚中心,越往中心等值线越密集等特点,不同区域内部还存在其他差异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