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
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

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4-11-08

主办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陕西省餐饮业商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的角度入手,对清代时期海参食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第二部分则运用"超域地域论"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归纳出了清代时期地域间海参贸易的路线与特征,并且对由华商组成的商业网格做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通过这样两方面的综合考察,本文希望能够再现清代社会海参消费、食材交流以及贸易主体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状态,进而对三者间的多向互动关系进行剖析.
  •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了秦汉以来乳品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具体运用,包括馔肴和饮品制作等方面.同时,运用饮食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生态地理和生物遗传以及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方面,探讨了乳品在中国饮食历史中的"非典型存在"的深层因素,以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饮食文化.
  • 摘要: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载的游历西北所见的头发菜就是现在西北地区的发菜.目前许多学术研究、商业宣传中把发菜与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石发菜混为一谈,从而认为发菜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在唐宋时期就是贡品.实际上,这两者是异物同名,只是在形态上类似而已,西北地区的发菜在中国第一次见诸历史文献典籍记载的应该是在是李渔的《闲情偶寄》之中.
  •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泡菜在国人心中定位不强、存在认识误区、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差等不足,本文从中医食疗、现代营养学、历史文化等方面对中国泡菜进行了系统、科学、全面的解读,旨在让更多的消费者正确的认知中国传统泡菜,对于中国泡菜产业的营销宣传、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建立起消费者对中国泡菜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提高中国泡菜原产地的知名度及产品形象.
  • 摘要:在对杭州西餐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考察了民国时期杭州西餐业经营状况,人们对于西餐的态度,分析了西餐文化对杭州饮食的影响.
  • 摘要:根据《摩西五经》,食血禁忌、安息日同割礼是耶和华与犹太民族所立之约的重要内容,食血禁忌与犹太教中的创造论、救赎论和末世论思想紧密相关."血"作为专属于上帝之物,说明生命之创造与救赎皆源于上帝之工,同时,血所表征的非二元论的整体生命观认为,以何种方式生活与死后复活并得到永生密不可分,上述思想确立了犹太民族最为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故此"食血"禁忌本质上是犹太入敬奉上帝的重要途径及方式.本文旨在追溯与探究食血禁忌的宗教思想,从而认识犹太宗教文化之独特与丰富.
  • 摘要:饮食兼具了自然与人文的意象符码,不仅推动地方经济,形成文化地景,也塑造地方意象.大坑位于台中市城郊,本是一传统农作的山区村落,1976年被规划成风景区后,逐渐转型成绿色休憩空间,同时也形塑了大坑一波波饮食意象,从土鸡城传统美食、山产野味、在地蔬果农产、花园景观与农园饮食美学等.2011年底县市合并后,大坑被边缘化,休闲空间也往深山与市区两极发展,四十年来因休闲所形塑的饮食文化,"台中市后花园"的地方意象,随之模糊;而糕点冰品等新食味,虽然与在地关系愈来愈远,却成为今日大坑最著名的食味.本文拟就十余年来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之考察,讨论大坑休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饮食与所形塑的地方意象之变迁,由是亦展现台湾食物品味与消费文化从新奇、健康、环境美学、道德文化等意向,到新流行品味的更迭与变迁现象.
  •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亲身感受的中日饮食文化中的几点表象比较,深度剖析了两国文化表现出的精细与粗糙,整合与散沙,不羁与服从,手艺与工具,文明与野蛮,爱国与爱家等差异的民族特征.
  • 摘要:华夏自古肉食较匮乏,很早开始"粒食",形成饭、"菜"交替的模式,后者是"味"的载体.饭的反衬导致"味"的启蒙,并后来分化为中餐特有的二元价值标准即鲜、香,分别与哲学上的"阴——阳"对应."鲜"味在羹汤中自然发生,"香"的生成则有赖于高温的油.华人自古不知植物油,直到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芝麻、菜籽,以及榨油技术.所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香",就没有中餐的美味.
  • 摘要: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主流媒体与普通大众依旧认同中国饮食文化具有"三神"等国粹心理,然而国内比比皆是山寨运动式造文化现象,使远离中国文化真实面目.墨西哥、法国等国饮食大餐申遗成功警示不该有盲目乐观思想,通过西方人眼中中国饮食文化形象才能对比出自身优劣.本文通过跨文化比较,审视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饮食文化如何理性定位,采用SWOT分析工具对以秦菜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进行定位分析,从而找出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应该努力的方向与措施.
  • 摘要:秦菜虽说是一个地域菜,但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因此在中华饮食文化的演进和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古时的秦地,包括现在的陕西全部,甘肃、宁夏、山西的部分地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烹饪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从饮食文化产生、演进、发展史来看,这里同样是举世罕见、层次清晰的完整系列,而且在原始社会,这里一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先进地区.至今,三秦大地上的饮食习惯基本上还沿着这条祖宗留下的轨迹,继续着,调整着,虽然不断受到外部的冲击,但秦地饮食文化的核心并没有改变,可以说,秦地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秦地饮食文化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大层次,包括饮食资源、饮食制作、饮食消费、饮食器具、饮食礼俗、饮食方式、饮食卫生、饮食文艺、饮食思想、饮食文献、饮食交流等内容.经过秦、西汉、隋、唐、五代的发展演化,形成秦地饮食独有的文化,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对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产生过很大的推动作用.
  • 摘要:食物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内涵不局限于饮食本身,更多的是它在社会中所展现的文化的表达.中国西北部关中地区一个村落面食文化的变迁表明,无论是村民日常食物还是节庆筵席,面食制作技艺开始从手工转向机器,其作为礼物交换也变得更为商品化.其中,女性社会角色地位的变化在这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她们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后,便需要尽可能地缩短食物烹制所耗费的时间,因而她们更追求方便的食物.然而,面食的文化意涵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人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造就和转化了传统的新形式,面食的文化象征要素仍然在社会体系中发挥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从"伯温世家"腊汁肉的历史文献和技艺传承入手,重温一缕炊烟,介绍了陕西地理标志产品——陕西腊汁肉的传统制作工艺,尤其是通过对陕西腊汁肉(猪肉)的传统食材——小伙猪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介绍,以及传统饲喂方法的分析,还原了陕西腊汁肉的原貌,结合国际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阐明传统陕西腊汁肉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食品,最后,作者受刘基《多能鄙视》将农圃、牧养与加工、贮藏、烹饪、食用紧密结合的朴素大食品生产理念的启发,指出,就饮食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建立在与农业文化遗产(物质与非物质)传承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
  • 摘要:传统上,百多年以来,黑儿茶一直都是制作黑儿茶咀嚼物的原料之一.对于印尼的一支多数民族米南加保人而言,黑儿茶也是治疗烧伤、头疼和疟疾的良药.通常人们从黑儿茶的枝条和叶子提取出浓缩物使用.不过,西苏门答腊Limapuluh Kota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咀嚼新鲜的黑儿茶叶.发现,在这个地区,老人每周通常消耗5到10片新鲜叶片,即每周大约10到20克.黑儿茶叶的主要成分是儿茶酸,是一种抗氧化和抗菌的有机酸.分析一下米南加保人日常食用的新鲜黑儿茶叶里的儿茶酸成分会很有趣.Bakhtiar等人(2013)公布了黑儿茶的成分.他们这份研究分析了茶叶的三个不同部分,即刚出芽、中年和老年的叶片.这份研究结论道,蒸过的黑儿茶叶芽含有的儿茶酸成分最高,烘烤过的黑儿茶次之.发酵后儿茶酸成分会显著减少.
  • 摘要:东方与西方思想文化差异的根本点,在于中国东方思想文化的根基为"易学"的阴阳平衡辩证式理论.此理论的特征是从事物的整体大局出发,全面性的观察事物.而正食生活中的饮食文化也同样与此"正反两面辩证式"的哲学思想一致,通过正食的"无双原理"概念,认知和判断食物与食物之间存在的阴阳性质,它们相依相存,并且相互受关联.
  • 摘要:丝绸之路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6世纪连接西欧到中国之间、欧亚大陆各个国家的商业路线体系.它在连接不同文明和社会经济体系的国家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对商人的人生和财产有一些保护性措施,但丝绸之路的商队贸易风险很高.许多人因为疾病、天气、强盗攻击或者君主的暴政而丧生.商队穿越沙漠,以骷髅为方向在丝绸之路上前行.塔吉克斯坦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非常复杂,而且基本已经过时.负责的部门和机构冗杂,缺乏协调机制.主要的一些团体,国家卫生和流行病监控局,国家兽医监管局,塔吉克斯坦标准(Tajikstandart),国家植物疫情控制和植物检疫局,以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贸易检查局,都在食品链控制方面有各自的职能.每个政府部门都有一些细碎的职能和责任,涉及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立法、监管、审计和实验室控制.食品安全体系过时、少有协调、资金缺失、职业经验和技术过时等造成了许多麻烦和问题.譬如很多时候,进口食品是过期或者劣质产品.
  • 摘要:研究洋葱与日本饮食文化关系尚属首次.洋葱于1870年代引入日本,仅仅140年间就从一种新颖的西洋蔬菜变成了日本最受欢迎的蔬菜之一.这一变迁有两个理由:首先,肉类消费增加使洋葱需求增加;其次,洋葱生产融入了日本传统农业体系.
  • 摘要:营养转型一直主导着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健康状况.这些国家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其特点是受到了疾病的双重困扰:慢性疾病变得越发普遍,而同时传染性疾病仍未被消灭.营养转型,即社会同时遭遇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问题、饮食和健康发生变化的时期,是一个普遍的趋势,正主导着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人的健康状况.家庭开支和食品消费模式的趋势确证了印尼营养转型的图景.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例从1969-1970年以来稳步下降,大多是在小麦和块茎类食品消费方面.相应的,非食品项目的比重上升,住房和公用事业开支大幅增长.肉类、鸡蛋、油和奶的消费显著增加.17年间,熟食消费增加了100%,高于其他任何食品项目.其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缩减了她们在家准备食物可用的时间.从脂肪消费百分比的变动可以大致看出印尼营养转型的情况.1983年,食物中的总脂肪消费低于15%,而2014年增加到26%.脂肪摄入的增加与肉类和奶制品消费大幅增加平行.油脂来源从椰子油转为棕榈油,可以体现印尼食物消费的转型.
  • 摘要:人类历史是"免受饥饿"的历程.社会革新以及技术与传统的关系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上层结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种族等等).它也显见于饮食习惯、尤其是饮食文化方面.不过,21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正进行着严酷的市场竞争.连锁餐饮的大量广告改变着食品的模范.不得不担忧健康的饮食生活和文化是否受到了损害.将面对根本性的饮食价值观危机,以及人类尊严的危机.以最近日本作为案例,观察它的横截面,可以帮助反思应该如何思考食品的基本价值和食育.
  • 摘要: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开始使用草药,并且希腊、埃及和伊朗的医生和科学家也意识到并开始用草药作为制药材料.现在,草药和化学药剂一样可以在全国的药店里买到.最初,这个从植物和油脂中萃取精华的技术被古埃及人用来制作芳香精油.中国的王朝中也设有用药草来制造香水和提取饮料的专门职位.在印度则有一群入通过萃取药草精华谋生.
  • 摘要:桂皮曾是传统饮食中最重要的食用辛香料之一,也曾应用于酒和饮料的酿制,甚至一度被神化为仙药,因为它有解腥膻、杀菌、活血、去湿寒的强大功效.但随着居住条件和饮食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桂皮的依赖性减弱,因低产而价格昂贵且香型不佳的桂皮逐渐被花椒、生姜等价廉者替代.但现代人多处于人工调温环境,加上体力劳动和运动明显减少,且多饮冷食,体内大多湿寒淤塞,因此此时重提桂皮类饮食,或将有助于人们的身体保健.
  • 摘要:夏季是中国古代的蔬菜供应淡季,"园枯"现象时有发生.在中国本土蔬菜尤其夏季蔬菜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引进的方式增加夏季蔬菜品种,以解决"夏畦少蔬供"的情况.明代以前虽有引进,但仍难以满足对夏季蔬菜需求.明清以来,随着美洲蔬菜作物的引进,加之充分发挥本土蔬菜作为夏季蔬菜的潜力,最终在清代形成了以茄果瓜豆为主的夏季蔬菜结构.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动因也是多方面的.
  • 摘要:南路边茶是以四川雅安为制造中心,经南方丝绸之路沿线行销至青藏高原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及尼泊尔、印度等国的深度发酵类黑茶,被誉为藏族同胞的生命之茶,起源于唐代中叶,发展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明清两代,具有1300余年的历史.2007年,雅安南路边茶正式定名为"雅安藏茶".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文化内涵深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国茶史上一笔异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精神资源、科学生态资源、经济应用资源,是华夏民族交流史上的文化基因,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 摘要:文化生态学即以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它关注到文化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互动的作用下认识文化对象.在黄酒文化研究中,生态文化的整体观有利于黄酒文化内外系统的梳理,有利于以黄酒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生现象的描绘;而文化生态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的研究框架则有利于分析文化因子之间的能量流动以及揭示黄酒文化的特征.
  • 摘要:元文宗的营养学家忽思慧于1330年所撰论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烹饪书,其中有一重要部分收集了一批美食食谱.这本论著最初吸引的是语言学家,因为其中包含大量转写为汉语的阿拉伯-波斯语、突厥语以及蒙古语词汇.虽说如此,通常学者只是从医学角度研究这个文本.但有趣的是,这些出现在14世纪、这个蒙古势力向世界大幅扩张时期的食谱,有些特点与欧洲宫廷的烹饪论著非常相似:比如着重使用各种数量的异域香料,以及人工上色装点盘子的问题.事实上,这两个看似遥远的烹饪传统,似乎有着相同的精神.在当时的"全球化"背景下,欧洲和中国商人在东南亚购买的各种珍贵香料的相似品味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流传开去.虽然这次全球化只和精英阶层有关,但它仍然表明了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传播,各文化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14世纪以后,这种给餐盘上色,还有加入大量外国香料的习惯,在欧洲和中国的烹饪当中竟然都完全消失了。
  • 摘要:自古以来,大黄在中国、中亚、中东和欧洲就用于制药和烹饪.医药上的作用包括缓解便秘,平衡消化系统,做成药水以及缓解精神失常.人们也把它当作水果或者蔬菜食用.大黄原产中国,也许俄国也有出产.欧洲大部分大黄供应来自俄国,不过欧洲人知道中国产的大黄更优.17世纪,许多植物学家和医师尝试用旅行家带回来的种子种植大黄,但并不怎么成功.19世纪,钦差林则徐威胁切断英国大黄供应,却不知它已在英国种植了不下75年.大黄在许多地方都有出现,归类各不相同(水果、蔬菜和药品),用途十分广泛.这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不同种类的大黄是各自出现的,还是因为热衷于推广大黄的旅行家们所带来的种子而传播开的?大黄的用途如何增多,不同地区对它的归类又是因何而起?它又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商品的?大黄是美食、医药和营养学之间的桥梁.本文考察大黄在丝绸之路贸易中的角色,并试图初步解答这些及其他问题.
  • 摘要:本文讨论某些特定种类的饮食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土生华人的仪式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这一环境下,食物不仅是为了食用,同时也有仪式器物的功能.这些仪式由一位土生华人家庭的家长主持,在仪式事件期间召唤不可见的灵魂世界.土生华人社群认为某些食品与饮品对这些仪式十分重要.饮食有沟通可见世界和不可见世界的功能,意味着仪式主持者与超自然世界的某种超物理的联系.土生华人通常也被称为马六甲海峡的峇峇-娘惹人,是15到17世纪来自印度尼西亚群岛和英占马来亚的中国移民.他们已经吸收了马来世界的风俗,融入到地方社群当中.向游走的灵魂和祖先奉上饮食,是一年中少数几次全社群参加的大型献祭仪式,继续保持传统的家族成员至今仍在进行着这项活动.通常而言,仪式的日期与中国阴历的节日重合,如春节,中元节等等.土生华人社群的每户人家都参与这一系列仪式.
  • 摘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汉代合浦地区的社会与文明发展影响深刻.本文主要通过史料考析、遗存研究、文化钩沉等方式,对汉代合浦地区的食源、食涵、食器、食习等文化内涵进行探究,并试图通过分析一些历史事像来揭示其源流态貌与文化特征及其成因.
  • 摘要:明清时期,随着意大利人利玛窦、艾儒略等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欧洲的饮食遂为当时的中国人所认识,《职方外纪》《坤舆图说》《五洲图考》《瀛环志略》《西俗杂志》等史料中的相关记载,反映了这些认识.但这些认识并不是同一的,而是有一定的特点,并且,这些特点背后,还反映出耶稣士入华目的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梳理明清时期中文典籍中对欧洲饮食概貌的记载,找出这一时期中文典籍中欧洲饮食概貌记载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 摘要:秦统一天下前,睡虎地秦简所见法律规定地方稟食两种计算方式:按日计算与按月计算,稟食数量因自然身份和作务不同而各异.统一天下后,里耶秦简记载地方稟食出现变化:稟食计算方式统一为按日计算,部分人员稟食数量减少.秦代地方禀食标准不存在社会阶级划分,它因自然身份和劳作不同大致分三类情况:一,从事重劳作,成年男子每日稟食5/6斗,女子每日稟食2/3斗;二,其他情况,成年男子每日稟食2/3斗,女子每日稟食25/6升,未成年男子的稟食标准等同成年女子,三,婴儿等特殊人员为另一层次,稟食标准独立规定.
  • 摘要:绍兴是全国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博大精深的越文化孕育了绍兴饮食文化的灿烂辉煌.其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积蕴深厚的饮食民俗及食事名人名品等都寄予了绍兴饮食文化美好的明天.
  • 摘要:中美跨国婚姻家庭子女,俗称"中美混血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改革开放后,随着中美跨国婚姻数量的快速增长,中美混血儿也日益增多.饮食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极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在跨国婚姻家庭中呈现出了独特的样貌.对混血儿而言,影响他们对食物选择的不仅是食物本身,身份认同、家庭饮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他们的饮食选择有着更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美联姻家庭子女的身份认同、家庭及社会环境三方面,来探讨影响该类家庭子女饮食选择的诸般因素.
  • 摘要:中国西北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绚烂多姿,内涵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将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系统调查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区域整合,深度开发丝绸之路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丝绸之路饮食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发展丝绸之路大众化旅游餐饮,有助于提升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丝绸之路餐饮业和旅游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进而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 摘要: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主的众多欧洲东印度公司与粤港澳地区建立起直接的茶叶贸易关系之后,中国茶叶大量涌入欧洲市场,极大促进了欧洲茶产业、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体体现在:(1)促进贸易国殖民地茶叶种植与加工业的发展;(2)促进欧洲茶具、瓷器制造业的发展;(3)促进欧洲饮茶习俗的形成.
  • 摘要: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区域,其线路之一的川藏线是中国藏族世居的地区.近年来随着该线路旅游的深度开发,该区域独特的藏族饮食文化吸引着一批一批的中外游客,成为了该区域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本文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挖掘藏族饮食文化特色,分析其开发现状,提出藏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使藏族优秀的饮食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并最终使藏族饮食民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 摘要:原产于中国的大豆以及缤纷灿烂的豆制品,塑造了辉煌的豆腐文化.被评为"广东100种传统特色小吃"的普宁豆干是中国豆腐文化中的奇葩,她配方独特,做法独特,造型独特,吃法独特,风味独特,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当地人在小小的"豆干(官)"中寄托了美好的人生祈愿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
  •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腐乳在国人心中定位不强、存在认识误区、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差等不足的,本文从中医食疗、现代营养学、生物活性研究、历史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腐乳进行了系统、科学、全面的解读,旨在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对于中国腐乳产业的营销宣传、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建立起消费者对中国腐乳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提高中国腐乳原产地的知名度及产品形象.
  • 摘要:面食和肉制品为丝绸之路的饮食特色,高盐、多脂、辛辣等是该区域饮食突出的特点,长期间的特色饮食中隐藏了严重的健康隐患,如高血压、食道癌、胃癌、贫血等.酱和酱油是具有色香味特色的传统调味品,能满足美味需求,缓解高盐摄入的调味作用,同时入味快、可增加色泽和食欲,提供优质的大豆植物蛋白、维生素、生理活性物质等药食同源价值;铁强化酱油,可减缓儿童缺铁性贫血症状,提高儿童智力水平.因此丝绸之路特色美食中酱和酱油代替盐起增味作用,提供大豆植物蛋白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以及蛋白黑精、异黄酮、酱油多糖、皂甙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起到减少高盐、补充植物蛋白、改善贫血、潜在预防饮食生活方式疾病的价值,对丝绸之路特色美食的创新和发展有着潜在的饮食价值.
  • 摘要:从明清饮食资料中发现,这时期出现了许多的食谱类书,并且刊刻食谱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所热衷的事情.研读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是记载菜点食品最为丰富的两部巨著.两部小说中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都实录了大量的菜点食品,通过对明清时期食谱的比对发现,小说中那么多的饮食描写,既是那时文人跟风的需要,也是故事情节中叙述人物生活之必须.这些丰富的菜点食品,几乎都是那时食谱中所出现过的,它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不同人群的饮食生活状况.
  • 摘要:"孔孟食道"是赵荣光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核心概念,他所剖析的重点是"足食节用".在他的启发下,本人仔细地研读了先秦儒家的元典著作,认为"孔孟食道"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内涵:上下不移,仁礼为先;以食养志,取之有道;足食节用,崇俭抑奢.中国历史上不乏躬身践行孔孟食道的英明帝王和志士仁人,却也有因骄奢淫逸而导致亡国灭族的惨痛案例.解放前夕,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对策"以及毛泽东在进京前的"赴考论",实际上都包含有孔孟食道的基本精神.饮食,看似日常生活琐事,但不择手段地追求精美饮食,不计后果地挥霍劳动人民的血汗,必将导致亡党亡国.针对当前中国的反腐倡廉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高潮,深刻理解孔孟食道,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 摘要:当时,欧亚大陆西部地区加工小麦粉最重要的方法是烘焙面包。此时的中国,“蒸”已经是较为发达的烹饪技巧,所以想出了蒸馒头或者包子的办法。此外,中国人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方式,使用筷子取食浸泡在碗状盘子所盛热汤里的食物。很自然地,他们用这种方式享用面条平滑的纹理,汤的味道浸入煮过的面条之中。面条则是将小麦粉揉成团,反复拉扯出来的又长又细的面粉条。意大利像东亚一样是吃面食十分普遍的地方。拉伸面粉团做成的食物统称为“意大利面食”,还有一种叫做lasagne的宽面条,从古罗马时代就已有之。不过,“意大利面”“通心粉”之类的“长而食”,要到中世纪及以后才开始流行。中亚的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生产,经常食用面条,而哈萨克入、吉尔吉斯人和k库曼人的生计主要依靠畜牧业,所以吃面条不像农业人民那样频繁。而且,似乎地理上更靠近中国的中亚东部地区的人吃面条更多,但西面靠近里海的人们就不经常吃了。在中亚到土耳其的这块区域,类似于包子或者饺子的食物被称为“manti”。“manti”这个名字来源于“馒头”,据说是由生活在乌兹别克人东面的维吾尔人传来的。换言之,也许可以说,“manti”是突厥人从元帝国向帖木儿帝国迁徙过程中食物传播的一个例子。讨论至此,可以推断源自中国的面条,通过丝绸之路,抵达波斯和阿拉伯文化区,然后传人意大利。
  • 摘要:数千年前,商人和旅行家带着满载的骆驼和其他牲口,在长得难以置信,而且十分艰险的丝绸之路上往来.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奥莱尔·斯坦因将其命名为Seidenstrasse,是许多条运输丝绸、其他奢侈品、食物、水以及其他商品的道路.丝绸之路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以前就已启用,人和牲畜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渡过溪流,穿越沙漠,翻越陡峭的山岭,而且供他们还有牲口饮用的水通常很少甚至没有.每发现一片绿洲,他们便将自己带来的容器灌满饮用水.许多通往罗马这个人们期待中的目的地的道路十分艰险,有强盗出没.有些路上则有友好的民众,另一些则终日不见人影.丝绸之路上的人常常饥渴难耐,炎热和疲劳不断侵袭,还有野兽攻击,所以可能染上未知的疾病.遇到一地的住民,他们也许讲的是另外一种语言,有不同的穿着,信仰某种未知的宗教,并表现出其他很多不同.在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他们把货物装上牲口,由于牲口精疲力尽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有些入从未抵达预想的终点,因为在这条需要数月时间穿越、两头之间长达4000英里的贸易路线中间,他们就已经做好了买卖.虽然不知道丝绸之路商人每次都运了具体哪些货物,但知道这些商路是主要的文化、物质交流渠道,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 摘要:从地中海国家到中东国家、印度、中国和韩国都有相似的芝麻糖.韩国的芝麻糖有两种,分别叫做"Gaegangjeong"和"Gaedasik".前者类似于芝麻糖果,后者更接近于哈尔瓦甜食.用什么糖、加入什么样的食材还有烹饪方法都各地不同,所以芝麻糖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一般认为芝麻糖源于中东地区(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在内),随着文化交流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地中海国家,向东传到了中国.每个地区都为芝麻糖增添了地方特色,发展出各自的芝麻糖.尽管如此,不能排除各地区就地取材,恰巧选择了相同的食材.
  • 摘要:自人类诞生于地球之初,食物就与人类息息相关.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食物来源和宗教信仰,人们发展出了各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不丹的饮食与文化与其根深的佛教价值观并行不悖.对于不丹人来说,食物不仅仅是用于糊口,而是几乎涉及到了不丹人生活的所有领域.食物在特殊场合扮演仪式性的角色(不丹语所说的bzhugs gral phun sum tshogs pa'i rten'brel),是不丹的独特传统.引入这一传统的是17世纪一位不丹统治者夏宗·阿旺·朗杰(Zhabdrung Ngawang Namgyal).对此传统本文也会有所讨论.根据祈祷的顺序奉上食物和饮料是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使仪式能够带来繁荣、财富、功德和庇佑.有些史学论文还表明,不丹也许同样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丝绸贸易,因为孟加拉和西藏之间、喜马拉雅山东麓的古贸易通道经过不丹.虽然古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到罗马,中途并不穿过不丹,但显然在食品和饮食方式上汇聚出了某种和饮食有关的文化.本文旨在展示不丹与丝绸之路上的其他国家在饮食文化上的一些相似性.本文也展示了一些不丹菜在食品消费、观感和流行程度方面的研究事实,对不丹饮食目前的议题展开讨论.不丹饮食文化与丝绸之路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之间有相似之处,从中也许可以得出结论,即古代不丹以其靠近中国及其他交替性贸易通路的地理位置,也许有过一些跨文化的互动.
  • 摘要:许多学术专著和课程,如《川菜烹饪事典》《川菜——全国山河一片红》、扬州大学公开课《中国菜系文化》第三课"川菜饮食文化"等等,都认为《醒园录》对清代川菜的影响十分巨大.针对这一与历史事实不符的观点,本文拟从三方面论正《醒园录》对川菜的实际影响甚微的结论.一方面,清代士人仅占四川人口数量的不到1%,且士人志趣皆不在厨房"鄙事"的事实,告诉《醒园录》文字缺乏文人传播的基本条件.第二方面,作为川菜烹饪技艺创造主体的厨师缺乏阅读《醒园录》的能力是普遍情况,加之《醒园录》记载烹制技术在道光时期已落后于成都的事实,告诉《醒园录》缺乏厨师传播的途径和传播动力.第三方面,分析李化楠家族在绵州一地的影响和《函海》的刊行情况,《醒园录》的影响地域和范围十分有限.综合这三方面情况,可以得到《醒园录》对清代川菜影响甚微的基本判断.
  • 摘要:赵荣光先生致力于食学研究几十年,新古体诗创作亦几十年,正式发表诗作已逾万首,其中涉及食事的诗作近1800首.其食事诗创作具有鲜明的食学研究者特征:生动的文笔,独到的见解,确证的历史文献,真实的史事考察,广博的田野信息,广阔的思考视域,可谓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古今中外视野下食事诗的比较分析,初步论述赵荣光教授新古体诗创作对中华食学进行诗赋表达的历史特征,及新古体诗创作中由"诗言食"到"食研诗"的历史跨越,大致分为如下章节:一、赵荣光先生食事诗类别概况;二、中华食学思维诗赋表达的历史特征;三、赵荣光先生食学诗的古今比较研究;四、中外比较视野下的"食研诗".
  • 摘要:近年来,韩国把韩食世界化作为一个重要国家项目全力进行打造,其推进韩食世界化的做法和经验为保护和开发传统饮食文化遗产、推动传统饮食产业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应结合国际市场需求与饮食文化资源情况及饮食产业实际,以保护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为前提,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科技研发为先导,以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目标,以促进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改善为目的,加强中国传统饮食项目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积极探索中国传统饮食世界化高效高质发展的战略与运作模式,不断提高传统食品研发创新水平,加强传统食品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打造中国传统食品国际知名品牌.
  • 摘要:浙江绍兴人们最能嗜臭,当地"臭食"风味独特,虽闻着臭,吃起来却很香.绍兴"臭食"已成为绍兴的一张美食名片,常被各地游客津津乐道,但由于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研究的不足,人们大都对其有爱有恨,浅尝辄止.本文从绍兴"臭食"历史、品种、食臭成因、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解读绍兴"臭食"文化,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众所周知,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主导的东方文化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看法与处理方式不同.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主体的文化,而东方文化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文化.民以食为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自然地反映到饮食文化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上.英国是个人主义文化的先驱,而早年的澳大利亚移民多来自英国,所以澳大利亚的社会文化是在英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个人主义文化为主体的.荷兰跨文化研究专家Hofstede的个人主义测试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在世界个人主义文化调查指数中名列第二,美国第一.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和餐饮礼仪很接近英国人.近年来虽然注入了多元文化的因素,但本质上还是沿袭了西方的饮食文化与社交礼仪.本文将从家喻户晓的分餐制和AA制的沿革说起,带大家领略澳大利亚的各种家庭、朋友和社交餐饮聚会.在澳大利亚的个人主义文化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对比分析东西方餐饮习惯、用餐行为、社交礼仪;诠释东西方餐饮文化深层的集体主义和个入主义文化内涵;揭示两种不同餐饮文化与各自的社会价值观的相互作用.从而方便读者了解东西方文化在餐饮礼仪方面的差异,进而理解两种文化的区别.笔者希望在增进东西方了解和交流方面尽一份绵薄之力.
  • 摘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各自文化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也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不同特色.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作为世界上最著名和独特的两种文化,在古代就不断交流、相互滋养,并且由于中西方文化势能的变化、道路交通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显著特色:在内容上双向流动但起伏变化,在途径上由少到多、由单一到丰富.
  • 摘要:在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小河墓地木乃伊身体旁发现存在1到2厘米的淡黄色奶酪.化学分析表明,当时小河居民将牛乳制作成开菲尔,再经过一定程度的脱脂处理和乳清分离,最终得到这种开菲尔奶酪.至于制作开菲尔奶酪所使用的工具和具体制作方法,目前尚不明确.而在北方蒙古草原诺颜乌拉等匈奴墓中出土了一些匈奴人特有的生产工具,可能和乳品加工有关.同时,汉代以降的中文文献中存有匈奴人加工乳制品的记载.本研究根据新疆小河墓地的开菲尔奶酪、蒙古国诺颜乌拉匈奴墓中的特殊用具及汉文史料对匈奴人乳品加工方法进行尝试性还原.研究结果将会为新疆秘境与蒙古草原早期乳品交流、中国古代乳品发酵技术的演变提供一种新的认识.
  • 摘要:汉唐时期,是丝绸之路最为兴旺、畅通的时期.汉唐西域饮食文化是西域饮食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西域考古出土汉唐时期饮食文化的遗存比较丰富,且古代文献中亦有相关记载.但这一课题,还是学术界关注不多、深入不足,亟待加强的一块园地.初步研究汉唐西域饮食文化,有助于促进西域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乃至经济史等领域的研究,使能更为立体地认识和理解丝绸之路文化,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文化资源.
  • 摘要:古往今来,丝路文明以东西方互换形式得以呈现.中华饮食文化,素食影响重大.从原始佛教"托钵乞食"至南朝梁武帝的《断酒肉文》,再经历了唐僧玄奘,到今日佛光山全球道场推出"滴水坊"品牌……中华素食正走向世界.然素食并非只与佛教有关.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到西方新素食主义趋势.解析中外素食历史异同,标志着文化交集、促进与传承.
  • 摘要:茶餐厅始于香港,其食物富地道的港式口味,为香港饮食文化的象征,当中茶餐厅及其饮食的源起,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背景、传承与转化三方面切入,先考察文化源流,饮食文化随英国殖民传入香港,引起香港人对西方饮食的兴趣,西餐的平民化形成大众消费氛围,茶餐厅应运而生.下午茶文化同样由英国引入香港,其意涵受在地化影响而转变,造成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于茶餐厅更得以充分发挥.茶餐厅传承英式与各地的饮食文化,就口味、成本等因素,调整食材与烹调方法,餐膳渐趋港式,转化成香港独有的饮食文化.无论历史、食俗、食物等方面,茶餐厅均传承英式的饮食文化,一致呈现在地化的情况,由此转化成的港式饮食文化,至今仍不断于茶餐厅推陈出新.
  •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传统食品资源在国人心中定位不强、存在认识误区而导致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差等不足,构建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健康食品资源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独特的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地、营养与功能保健价值、历史文化解读等,在注重中国区域差异性、特色性的基础上,构建起系列中国传统健康食品资源的评价标准体系,进而建立起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和美誉度.
  • 摘要:大数据时代,历史的陕菜需要科学地调适和指引,改变经验思维,建立科学理性的思维习惯,运用数据决策管理,陕菜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精湛技艺,方能实现更大价值.
  • 摘要:本文研究了陕西地区当代居民的膳食特征.研究表明:1999-2012年,陕西农村居民膳食结构为粮食70%,蔬菜22%,猪牛羊肉3%,蛋类、酒各1%,粮食所占比例较大,蔬果类和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偏低.2006年陕西城镇居民膳食结构为粮食24%,鲜菜32%,鲜瓜果19%,鲜乳品6%,猪肉4%,油脂类、蛋类分别3%,糕点、酒类分别2%,牛羊肉、禽类及水产品分别1%,粮食及水产品所占比例明显偏低.陕西城镇居民年人均食物消费量除粮食外,蔬菜、食用植物油、猪牛羊肉、禽类、蛋类及水产类等均高于陕西农村居民年人均食物消费量.陕西名菜中,菜品滋味以咸鲜所占比例最高,达49.3%,含酸味、辣味、麻味菜品分别为15.7%、16%、15.3%.陕北、关中、陕南三地饮食风格各异.
  • 摘要:"商"是数学概念.3÷2=1.5,3就是被除数;2是除数;而1.5就是商数.因此有了"智商""情商""性商"等测量人对某种能力的解读.而"食商"是个人对吃与食的能力检测.可用五部分来解读,即:对食材的尊重、对烹饪的理解、对菜肴的品鉴、对食礼的完善、对自然的顺从.
  • 摘要: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烹调是一门科学.中国数字化烹调技术是在中国烹调领域内,以传统烹调经验型、模拟化操作技术为对象;以食物原料所含营养成分为核心,以营养成分的物理、化学变化为理论依据,根据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要求,运用实录法、优选法,通过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对传统的烹调技术进行改良、创新,使之回归科学;它涵盖了烹调原料学、烹饪化学、营养学、烹调工艺学和面点工艺学等,并将以上学科以营养成分为核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科学化、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具备一定烹调技能者即可操作,烹制出既有营养,又味、色、香、形俱佳的食品,改善人们的饮食,丰富生活,提高生活的科学化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健康";同时,它与食品工程接轨,为生产方便食品、快餐食品、开办中餐连锁企业准备了技术条件.
  • 摘要:为了提高厨房间的工作效率,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工作目的,从而展开了对厨房间的科学研究,通过对切配中心的分析与管理,总结了一套切配中心的工作任务、五要素、五急以及如何解决五急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以切配中心为调控中心的新型厨房管理模式,替代了传统的大厨师为中心的厨房运作体系,使厨房管理系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运作上更加的灵活快捷,管理上更加的科学规范,建立了全新的厨房管理模式,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摘要:目前,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和高加索国家的食品安全条件堪忧.这些国家高度依赖进口,仍主要集中在一些农业、渔业和食物产品.进口的农业、渔业、原材料和食物的比率远远超过了当地的出产量.在这块巨大的疆域上,物理和经济食物的可得性对于不同社会群体而言并不平等.这些国家仍然存在着较高的收入水平差异,导致的就是食品质量和不同人群的食物商品和营养的质量差异.食品供应安全保障的国际影响正日益增加,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消费者需求,比如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加强研发生物能源,减少了国际食品存量,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等.食品供应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主要的政治和经济杠杆.在食品供应安全领域,需要依据农业、渔业、原材料、食品生产管制以及进口生产的技术性要求,在所有食品供应链阶段--生产、储藏、运输、加工和清理——采取充分的措施.它应当继续与反映了食品营养领域根本研究的国际食品安全指数靠拢.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应当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建立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论基础.
  • 摘要:本研究主要利用图像化与量化的概念,来解读"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变迁与科技结合的综合研究模式,运用既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做相关性的探讨,也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整合时间、空间与属性之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辅助分析饮食发展变迁状态,了解"丝绸之路"的饮食、产品种类等数据于空间分布之状态及差异,有助于深入探索数据本身之内涵.丝绸之路的饮食文化具有多元化性与特地域性的,也由于文化研究过去偏向质性研究探讨,比较少是以"量化"做为分析探讨.因此,为了了解丝绸之路饮食属性的空间分布,提升处理丝绸之路饮食数据效能,与后续推广应用数字化数据之所需.其实按照施行步骤是将地表上的搜集,透过饮食文化的时空数据经过符号化、简括化分析后,完成"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地理信息系统,透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辅助工具所需数据库建置,再绘制"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地图,藉由具有视觉效果的"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地图呈现,可以清楚传达"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发展更迭,以藉此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质性研究,佐证"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研究设计与实施模式.
  • 摘要:宋代,阿拉伯商人将菲律宾的商品运送到广东的港口,这是前殖民时代的菲律宾成为丝绸之路最东端的肇始.这些海上的商路被称为"水上丝绸之路",在元朝和明朝也依然延续.这个贸易的时代随后通过马尼拉-阿卡普尔科的帆船贸易继续下去.今天,大多数与这个贸易时代有关的物质文明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功能,成了收藏品或者艺术品.不过,在菲律宾吕宋岛的科迪勒拉山区,东方的陶器仍旧履行着它们原本的功能:储藏当地出产的米酒.当地人把这些陶瓷罐看做是传家宝,因为据说这是他们祖先与生活在低地的菲律宾人或者中国人贸易,然后代代相传的.本文记录了科迪勒拉山区伊富高省一个村庄内几户家庭的传家宝,以及制作当地米酒的过程.这个地区的稻米文化的其他方面也能看到这些陶瓷罐的身影,比如在仪式和收获时节会用于展示.在这个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这是少数古代器物仍旧在发挥其原本功能的例子.
  • 摘要:本文回顾了利川陶瓷的历史与文化.1000多年以来,利川地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和文化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变迁和陶瓷工艺的革新.福河川和其他小河流带来的充足净水以及城市周边山林里的柴木为生产优质陶瓷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利川的考古现场发现了绚丽的旧陶器——从最早的史前时代的陶制器皿、青铜时代的普通陶器,到三国时期的陶瓷瓦片和陶器.漆器窑也许为韩国陶瓷工业复兴奠定了基础.漆器窑从19世纪晚期开始生产各种黑釉厨具.利川是韩国陶瓷的中心,它与其他地方有几点不同之处.首先,陶瓷多是以小作坊生产为主,由一位或三四位艺人运营,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大规模生产.其次,利川出产的陶瓷种类丰富,只缺了一种.最后,艺人和他们的各种工作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如何发展传统韩国瓷器的共同认识.
  • 摘要:本研究由两部分构成.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人们对米饭的味觉感知,以及米饭的进食习惯.其次,对调查对象的味觉容受程度进行测试,从而分析和描述米饭的感官属性.其物理属性则进行水分含量、成色以及质地等方面的检测.研究表明,94.39%的调查对象偏好煮熟的米饭,表现为"还可以"和"很喜欢";而其他20位受访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偏好.对不同的电饭锅煮熟的米饭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结果:对烧糊的饭和夹生的饭并无明显的偏好倾向,对人们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对于包含保健米饭与即食米饭的多种米饭的整体接受程度进行调查,发现精米煮的饭最受欢迎,其次是富含氨基酸的米、绿茶浓缩米、发芽糙米、即食米A、即食米B、即食米C以及富含维他命和钙的米.因此,这项研究表明,韩国入对米饭的味道十分敏感,将味道放在品评米饭的首要位置.对米饭的感官属性而言,质地比味道和色泽更重要.不过,人们对备受青睐的米饭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感知,在某些具体特性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 摘要:"正食生活"是人类与大自然,甚至与大宇宙和平共处的一种综合的生活方式.以日本明治时期石塚左玄食医的食物养生法为基础,之后由樱泽如一先生融汇中国古代大智慧的易学,推出阴阳辩证式的"无双原理"论,引申出如何通过正确的天然饮食方式,融入自身所处环境,提高保护环境意识,享受自由愉快的人生,最终达成人类与宇宙融为一体、和平共处的最高境界.
  • 摘要:面条是世界性大众食品,古代人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与何种方法发明了面条,一直是有争议的.2005年《自然》杂志曾简要报道了中国青海省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层出土的粟类面条①,但对齐家文化时期古人是如何利用粟类粮食做成面条的,迄今仍然存在疑问.本文通过对喇家遗址出土陶碗中面条残留物的植硅体、淀粉、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系统分析,提供了4000年前古代人类以粟(小米)、黍为主制做面条的综合证据,进一步利用传统的制做饴恪面条的工具,参考挤压糊化凝胶成型的方法,复制了与出土面条成分、形态一致的粟类面条.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史前人类饮食文化特点提供了新证据和新视角.
  • 摘要:文章以明代社会为背景,通过文献资料、实物图片、刊本插图、美术卷轴的堪比,分析了景德镇瓷质盛酒具、斟酒具、饮酒具的特征,论述了宴饮由俭至奢的经济文化原因,从酒具实用功能、审美功能,论证了景德镇瓷质酒具与士人酒风的关系,追求美味声色,讲究闲情逸致渐成社会风气.
  •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能够公认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因为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能够不断地融合华夏各民族饮食文化之长,不断对传统的技艺和食材进行开拓创新.其中,中国汉代以来"胡食"文化对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本文仅以魏晋南北朝贾思勰撰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关于"胡食"的记载情况为背景,对"胡食"食材的应用与胡食肴馔的烹饪加工技艺进行文化意义层面上的探讨,从而揭示华夏民族在其发展史上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融合,并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奥妙所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