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发展型社会政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22098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学理论、中国行政管理、湖湘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等;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巍、杨明伟、王媛媛等。

发展型社会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22098 占比:99.98%

总计:922298篇

发展型社会政策—发文趋势图

发展型社会政策

-研究学者

  • 方巍
  • 杨明伟
  • 王媛媛
  • 张雅婷
  • 胡文木
  • 顾昕
  • 余栋1
  • 吴琼星
  • 夏艳玲
  • 姚云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磊; 王震
    • 摘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能否成功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重中之重。继续依靠传统“补救型”社会政策,往往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已不实用。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发展,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此来增强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适用性强、契合度高,能在已经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 季丹丹; 曹格
    • 摘要: 近年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益严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留守妇女在个人发展、婚姻、家庭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留守妇女的健康生活。以发展型社会视角为切入点,从吸引人才、完善社会保障、发展教育等方面着手,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推动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 范栖银; 石伟平
    • 摘要: 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是代际职业流动的早期特征,表现出青少年子代相对于父代职业的流动倾向。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对初中生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随迁子女相对缺乏学校、朋辈以及家长的支持;随迁子女的代际流动性更强,相对而言更期望从事高于父代阶层的职业,比城市本地学生更“上进”;学校、朋辈和家长支持维度的多项因素影响着初中生职业期望的代际流动性。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对培育农民工随迁子女之职业期望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促进社会融入,培养新型市民;开展职业启蒙,塑造职业期望;加强三方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 彭佳惠
    • 摘要: 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重大胜利意味着我国接下来要进入到缓解相对贫困、防止返贫、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了绝对和相对贫困并存的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面临着因基层治理能力不足、软硬件环境难以适应区域发展需要、区域人口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落后而带来的巨大挑战。这一时期的贫困已经从“经济匮乏”进化为“权利缺失”。发展型社会政策所倡导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正好与我国接下来的解决相对贫困工作相契合,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对于当前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适合用来促进我国发展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本文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剖析在后脱贫时期背景下,如何形成治理农村贫困的制度优势和社会合力,通过对农村深度贫困地区的人口赋权来解决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 张群
    • 摘要: 草原工矿业开发的复杂面相使牧民的可持续生计成为重要议题.聚焦于个人和家庭可持续生计的发展型社会政策为解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关键性议题提供了一种整体协同的发展思路.本文在梳理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二者关联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矿业开发—可持续生计框架,并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西部草原某铜矿开发区的牧民生计资本进行评估,揭示了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同时探讨阻碍牧民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原因.研究表明:牧民的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较低;自然资本越高的牧民越倾向从事牧业型或混合型生计策略;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能显著提高牧民选择非牧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铜矿开发的负外部性及牧民自身的资本短缺限制了牧民的生计方式调整意愿.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逻辑下,树立生态优先的工矿业发展战略、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工矿业发展机制、加大对牧民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等政策路径将有助于实现牧民可持续生计.
    • 房莉杰; 刘学
    • 摘要: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大量非农产业的民营企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参与产业扶贫.企业经营行为和公益行为结合得越紧密,就越容易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和可持续性.一方面,企业利用自身经营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公益项目的效率;另一方面,经营行为与公益行为的结合可以降低企业的公益成本.尤其是,如果能用经营行为自发带动公益行为,就更能增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在通过市场实现福利目标的实践中,需要通过完善企业制度环境,切实引导企业找到其经营行为与公益行为的结合点,实现趋市场“社会融合”之利,避市场“社会排斥”之害.
    • 徐晓新; 张秀兰
    • 摘要: 人类正在进人数字经济时代,这对工业经济时代构建的社会政策体系提出了新挑战。数字技术替代劳动力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风险和“平台+个人”的新零工经济就业模式,动摇了传统社会政策基于稳定雇佣关系的前提假设。平台垄断、数字鸿沟加剧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不平等;而数字经济和全球化叠加对民族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的挑战,也削弱了国家实施再分配政策的财政基础。面对挑战,社会政策应更加注重发展的维度,强调对社会问题的上游干预。
    • 张桐
    • 摘要: 新的历史节点下中国的主要矛盾可概括为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差异上。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势必要求缩减城乡差距,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问题。本研究借助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框架,探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限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破冰路径,不仅对乡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宁晶; 顾昕
    • 摘要: 基于2002—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全球化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全球化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会先增加后减少;经济全球化增量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量正相关,即在短期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加,但在中长期没有这种影响.这表明经济全球化引致大政府的命题是有条件的,其机制为大政府提供社会保护和促进社会发展,即通过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实施助力经济发展.
    • 徐晓新; 张秀兰
    • 摘要: 《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1期,20000字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更高级的经济阶段。由于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作为一种创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协作分工方式和贸易模式,成为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已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多边商业平台模式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