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卵裂期胚胎

卵裂期胚胎

卵裂期胚胎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913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广东省医学会第七次生殖医学学术会议等;卵裂期胚胎的相关文献由34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星宇、吴文林、吴秀芝等。

卵裂期胚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913 占比:99.48%

总计:12980篇

卵裂期胚胎—发文趋势图

卵裂期胚胎

-研究学者

  • 周星宇
  • 吴文林
  • 吴秀芝
  • 姜永存
  • 曾玉洁
  • 胡威
  • 赵衡斌
  • 陈烨
  • 张翠莲
  • 池霖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敏瑞; 张富青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和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的255个周期,根据新鲜周期卵裂期ET方案将其分为A组:移植单枚优质卵裂期胚胎组(27个周期),B组:移植双枚优质卵裂期胚胎组(165个周期),C组:移植单枚优质卵裂期胚胎移植+单枚非优质卵裂期胚胎组(63个周期),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3组受试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促排卵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n)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础卵泡刺激素(FSH)、获卵数、HCG日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无1例双胎妊娠,B组的双胎妊娠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娩的新生儿中40例为出生低体质量儿,A组中无1例出生低体质量儿。结论新鲜周期中选择性移植单枚优质卵裂期胚胎,可降低双胎妊娠的发生,且可降低出生低体质量儿的比例,从而改善新生儿结局。
    • 王爱爱; 陆杉; 徐珉; 吴爱华; 卢兴宏; 倪运萍; 刘慧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高反应患者新鲜周期选择性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卵巢高反应患者的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类型分为两组:行单囊胚移植者(囊胚移植组,153例);行选择性单卵裂期胚胎移植者(卵裂胚移植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促排卵治疗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间基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囊胚移植组比较,卵裂胚移植组的获卵数[(12.00±3.57)vs.(15.99±4.20)]、受精率(77.81%vs.85.00%)、可利用胚胎数[(6.04±2.55)vs.(11.67±3.09)]、优质胚胎数[(2.23±1.56)vs.(5.79±2.63)]显著下降(P0.05),但囊胚移植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卵裂胚移植组(16.22%vs.0,P<0.05)。结论卵巢高反应患者新鲜周期选择性单卵裂期胚胎移植可以获得与单囊胚移植相似的妊娠结局,并能降低早产率。
    • 倪运萍; 洪锐芳; 陆杉; 陈旭龙; 邓雪梅; 袁启龙
    • 摘要: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出生子代性别比(secondary sex ratio,SS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分娩的胎儿性别数据,分别按移植卵裂期胚胎与囊胚、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semination,ICSI)受精胚胎、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胚胎进行分组比较,并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方差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IVF-ET治疗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100(1158∶998)。移植卵裂期胚胎1310个分娩周期与移植囊胚433个分娩周期进行比较,出生男女性别比:108∶100(870/809)比147∶100(277/1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略高于附睾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囊胚移植出生性别比高于卵裂期胚胎出生性别比,移植IVF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高于移植ICSI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季玉娟; 郑爱燕; 丁洁; 蒲艳; 许咏乐; 王馥新; 李惠敏; 孟庆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胚胎形态学观察进行选择性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策略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卵裂期胚胎新鲜周期移植或全胚冷冻保存后第1个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受精后第2天(D2)胚胎形态学观察和胚胎移植数目分为:D2、D3连续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连续观察单胚组)70个周期;无D2观察、仅D3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D3观察单胚组)97个周期;仅D3观察卵裂期双胚胎移植组(D3观察DET组)564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发育实验室指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自然流产率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计数(AFC)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不同受精方式占比、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HCG日P水平、刺激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3观察单胚组的获卵总数、成熟卵子数、2PN受精数、卵裂数、优胚数、成囊胚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连续观察单胚组和D3观察单胚组均无多胎妊娠发生,D3观察DET组的多胎妊娠率为42.37%(161/38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HCG日E水平、促排卵方案、获卵数、2PN受精数等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因素对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对于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进行D2、D3连续胚胎形态学观察后选择发育潜能最佳的胚胎行卵裂期单胚胎移植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临床妊娠率,降低多胎妊娠率。
    • 陈颖; 柯雪; 滕文顶; 张攀
    •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的卵裂期胚胎解冻后的培养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中心492个卵裂期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年龄0.05),亚组间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2)无优胚组亚组间比较,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优胚组胚胎解冻后培养时间是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972,95%CI(1.090,3.566),P<0.05]。结论优质卵裂期胚胎解冻后培养2 h移植,可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而非优质卵裂期胚胎解冻后培养时间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 李晓艳; 许娟娟; 伏海燕; 王慧; 吴蓉花; 林莹; 黄梦婷; 黄旋; 陈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女性D3卵裂期胚胎细胞数对囊胚发育潜能的影响,为临床优选胚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囊胚培养的29 314枚D3卵裂期胚胎情况,按照女方年龄分为融合期>11~+细胞=9细胞>10细胞=7细胞>6细胞>5细胞=4细胞;≥35岁组中按上述排序为:8细胞=融合期>9细胞=7细胞=11~+细胞=10细胞>6细胞=4细胞>5细胞。(3)0.05)。(4)0.05)。结论 不同年龄女性D3卵裂期胚胎细胞数与囊胚形成呈现不同的发育规律。<35岁组中,各细胞数卵裂期胚胎的囊胚发育潜能层次明显;4~6细胞D3胚胎来源的囊胚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低于其他细胞数组。≥35岁组中,冻融单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不受囊胚来源的D3胚胎细胞数影响,只要有囊胚形成则能保持较满意的妊娠率。
    • 毕钡钡; 付琬婷; 代玮; 石森林; 史昊; 胡琳莉
    • 摘要: 目的比较优质卵裂期胚胎解冻复苏行囊胚培养后移植与冻融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行优质卵裂期胚胎解冻复苏后囊胚培养再移植的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冻融单囊胚移植的患者作比较,根据胚胎的冷冻时机不同,分为卵裂期冷冻组(112例)和囊胚期冷冻组(845例),两组患者使用1∶1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分析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囊胚形成情况、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间的囊胚形成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卵裂期冷冻组的D5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均显著低于囊胚期冷冻组(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卵裂期冷冻组与囊胚期冷冻组的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多胎率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卵裂期冷冻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囊胚期冷冻组(P<0.05),流产率显著低于囊胚期冷冻组(P<0.05)。结论优质卵裂期胚胎解冻复苏后的囊胚形成率不差于冻融单囊胚移植中的囊胚形成率,且其临床结局更优,是不孕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值得考虑的策略。
    • 詹少泉; 刘寒艳; 杜红姿; 李莉; 康祥锦; 李磊
    • 摘要: [目的]分析卵裂期无可移植胚胎的患者,在第5天新鲜移植Gardner I期,Ⅱ期囊胚的临床结局,探讨最佳的移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行IVF治疗,卵裂期无可移植胚胎行囊胚培养并且单囊胚移植的患者,其中I期囊胚移植组97个周期,Ⅱ期囊胚移植组81个周期,对照组为第3天为2级胚胎的卵裂胚新鲜移植组754个周期(对照组1),卵裂期无可移植胚胎的第6天冷冻囊胚FET周期144例(对照组2).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单囊胚/单胚胎移植周期.分析各组的临床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包括活产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新生儿出生孕周,体质量,身长.[结果]与对照组1相比,新鲜周期第5天的Ⅰ期囊胚移植组活产率(7.22%vs.18.83%),临床妊娠率(11.34%vs.25.33%)和继续妊娠率(7.22%vs.19.89%)均显著下降(P0.05).Ⅱ期囊胚移植组与对照组1相比,临床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相比,新鲜周期第5天的Ⅰ期囊胚移植组活产率(7.22%vs.15.97%),临床妊娠率(11.34%vs.24.31%)和继续妊娠率(7.22%vs.15.97%)均显著下降(P0.05).Ⅱ期囊胚移植组与对照组2相比,临床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裂期不可移植胚胎行囊胚培养,第5天的I期囊胚继续延长培养后FET移植,Ⅱ期囊胚新鲜移植,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 范英英; 李净羽; 李蕾; 王雪; 张翠莲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辅助生殖中冻融周期移植双卵裂期胚胎获得单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FET)2枚第3天优质卵裂期胚胎并获得临床妊娠的患者资料(共1214个周期),根据孕囊个数分为单胎妊娠组(A组,705个周期)和双胎妊娠组(B组,509个周期).比较两组主要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高于B组(P0.05).以单胎妊娠为因变量,对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基础FSH、女方BMI、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女方年龄、基础FSH、BMI是单胎妊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对年龄进行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35岁组未发现影响单胎妊娠的因素,≥35岁组女方年龄(P=0.018,OR=1.241)是影响单胎妊娠的因素.对BMI进行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BMI<24 kg·m-2组女方年龄(P=0.010,OR=1.081)、基础FSH(P=0.046,OR=1.054)是影响单胎妊娠的因素,BMI≥24 kg·m-2组未发现影响单胎妊娠的因素.结论 在FET周期移植2枚第3天优质卵裂期胚胎时,年龄较大、基础FSH水平较高、BMI较大的女性更易获得单胎妊娠.对于年龄<35岁且无其他有助于单胎妊娠的因素时,可考虑移植1枚优质胚胎以减少双胎的发生.年龄≥35岁及BMI<24 kg·m-2的患者,获得单胎妊娠与年龄有关.
    • 陈映雪; 张俊; 吴晓敏; 周星宇; 王哲; 陈士岭
    •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 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 (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 (203/793)、30.5%(119/390)、40.9% (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Ⅰ级、7-细胞Ⅰ级、8-细胞Ⅱ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P<0.001;14.8%(441/297),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P<0.001;10.3%(113/332),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 (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Ⅰ级、7-细胞Ⅰ级和8-细胞Ⅱ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