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卒中后癫痫

卒中后癫痫

卒中后癫痫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8582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2012年安徽省神经病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等;卒中后癫痫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关春红、刘玉玺、孙美珍等。

卒中后癫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582 占比:99.88%

总计:78673篇

卒中后癫痫—发文趋势图

卒中后癫痫

-研究学者

  • 关春红
  • 刘玉玺
  • 孙美珍
  • 宋文明
  • 崔晋静
  • 林晰敏
  • 王力英
  • 范秀琴
  • 陈国光
  • 麦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慧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钙及地西泮治疗卒中后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卒中后癫痫患者8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钙及地西泮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癫痫发作情况(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脑电图情况、神经功能指标[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钙及地西泮治疗卒中后癫痫疗效显著,能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改善脑电图情况,恢复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安全性高。
    • 刘英; 向小爽; 沙永红
    • 摘要: 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目前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后者包括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出血。卒中所带来的并发症多种多样,卒中后癫痫(PSE)便是常见并发症之一[2]。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PSE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癫痫发作又会增加卒中患者死亡的风险,导致卒中幸存者神经功能障碍、预后差、住院时间延长、康复延迟,给社会医疗增加沉重负担[3]。本文综述了PSE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疗及预后,进一步揭示脑卒中与癫痫的关联性。
    • 韩慧; 王颖; 吉丽; 马超; 张琳; 崔立红; 邵淑娟
    • 摘要: 卒中后癫痫指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排除脑部结构异常和其他代谢性病变等原因,卒中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癫痫发作。被认为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性癫痫和神经科难治性疾病。中医归属于“痫证”范畴,现有的常用治疗手段是口服抗癫痫药,大多数患者的临床发作可控制,但价格贵,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副作用较少,且疗效稳定,近年来逐渐运用到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中。作者阅读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献,归纳中医药治疗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进展情况,挖掘中医药治疗卒中后癫痫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路晶; 赵伟
    • 摘要: 卒中是老年人癫痫的常见病因.卒中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危险因素仍不明确,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卒中后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最佳起始时间、疗程和治疗药物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综述的目的是讨论目前对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诊断和治疗的观点,以便临床医师更准确地了解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以及改善卒中后癫痫的预防和治疗.
    • 赵翠玲; 韩冰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52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明显低于对照组(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在卒中后癫痫患者中疗效与丙戊酸钠相当,不良反应更少.
    • 王德俊; 袁崇芬; 张晓雪
    • 摘要: 目的 分析逐瘀控痫丸联合针刺对卒中癫痫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探讨NSE和s-100β水平在逐瘀控痫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癫痫的指导意义及中医疗效.方法 门诊或住院部收集诊断为痰热血瘀型癫痫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现有的抗癫痫药物(入组前正在服用的抗癫痫的西药,不包括抗癫痫的中药及中成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逐瘀控痫丸配合针刺疗法,在治疗前和服用药物3个月后检测血清NSE和s-100β含量及中医疗效.结果 卒中后癫痫3个月后,痰热血瘀型癫痫患者中医疗效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和s-100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逐瘀控痫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癫痫痰热血瘀型中医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 杜旺; 朱汉宇; 王子茜; 笱玉兰
    • 摘要: 目的 首次以痫性发作就诊,头颅普通CT未见明显异常,仍需完善急性脑梗死的筛查,排除卒中后痫性发作.方法 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4例以痫性发作为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均完善常规影像学、血管评估、实验室检查及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 4例头颅CTA、CTP均可见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伴有局部低灌注表现,3例头颅DSA提示同CTA一致的血管中-重度狭窄,1例未行头颅DSA检查,4例头颅DWI均未见明显异常或轻度异常;4例脑电图均提示中-重度异常于成人脑电图.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积极给予卒中后血管内干预治疗,发作严重者给予短期抗癫痫治疗,癫痫发作得以控制,追踪随访未再出现痫性发作.结论 以痫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头颅普通CT未见明显异常,仍需完善急性脑梗死筛查,排除以痫性发作为表现的急性脑梗死,以免误诊、漏诊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 高宏亮; 张维革; 曲湛梅; 王世伟; 王春雷
    • 摘要: 目的 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卒中后癫痫患者脑电图及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癫痫患者63例,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卡西平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癫痫年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脑电图检测结果、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癫痫年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痫样放电显著少于对照组,累及导联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减少癫痫发作,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李思恒; 程雪; 贾玉洁; 张嘉祯; 刘畅
    • 摘要: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的危险因素,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D-二聚体(D dimer,DD)与PSE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住院治疗的PSE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急性脑卒中且在1年内随访未发生癫痫患者19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TOAST分型及病灶是否累及皮质、化验结果(血常规、同型半胱氨酸、血液生化及凝血指标).采用t检验、U检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模型用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房颤病史、是否累及皮质、NIHSS评分>7分、心源性栓塞(cardiac embolism,C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APTT和DD存在统计学差异(P7分(OR:2.157,95%CI:1.199~3.88,P=0.010)、CE(OR:13.110,95%CI:1.576~109.066,P=0.017)、APTT缩短(OR:0.173,95%CI:0.093~0.321,P<0.001)、DD增高(OR:1.227,95%CI:1.129~333,P<0.001)为PS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PTT和DD为PSE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