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华夷观

华夷观

华夷观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亚洲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464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中国哲学史、云南行政学院学报、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2017年首届中国民族学青年学者论坛、第二届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华夷观的相关文献由9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志刚、刘志强、寇淑婷等。

华夷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2.6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464 占比:97.25%

总计:3562篇

华夷观—发文趋势图

华夷观

-研究学者

  • 陈志刚
  • 刘志强
  • 寇淑婷
  • 朱韬
  • 李素珍
  • 温斌
  • 王云月
  • 王雷松
  • 石少颖
  • 胡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骆姚
    • 摘要: 汉译西学书系明清时期在华传教士与中国学者用中文编译、撰述的介绍西欧文化的书籍。17世纪伊始,许筠、郑斗源等朝鲜王朝赴京使臣陆续将汉译西学书带回本国,汉译西学书随之在朝鲜半岛广泛传播开来。其传播既受惠于清代中朝关系的重构与清廷之德化政策,又归因于朝鲜君民对典籍的渴求。汉译西学书的传来,推动了朝鲜西学的产生及天主教的传播,促进了朝鲜王朝自然科学进步与华夷观转变。尽管它曾给传统朝鲜社会以冲击,但并未撼动旧的统治根基与统治思想,也未能促使朝鲜王朝走上近代化。
    • 王建旭
    • 摘要: 孔子在判断华、“夷”时,主要以是否遵从周王朝的礼制文化为准则的;孔子对华、“夷”的认识与当时的精英阶层的观念产生同频共振,从而固化了当时的华夏观念;孔子通过对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圣人的极力推崇和对华夏文化的宣传、维护,展示出强烈的华夏文化自信;孔子整理《诗》《书》《易》,编著《春秋》,规范、丰富礼乐文化,不仅身体力行,还将其广泛地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对礼乐文化的恢复与重建不遗余力。
    • 朱韬
    • 摘要: 夏、商、周三代以来,秦联姻案例呈现"嫁女多于娶女""与先秦其他诸侯国联姻次数相对偏低"等统计特征,根据阶段性政治目标则可分为秦戎类型、秦晋类型、秦楚前期类型、秦楚后期类型、秦巴类型等五类,体现了"重视联姻关系之甥舅权力结构"与"以联姻图谋入夏而变夏"的二元逻辑.此种二元逻辑本质是秦文化"夷夏双重属性"的投映,并最终整合为秦人所奉之新华夷观念,构成秦汉以来大一统思想的重要来源与根基.
    • 朱韬
    • 摘要: 夏、商、周三代以来,秦联姻案例呈现“嫁女多于娶女”“与先秦其他诸侯国联姻次数相对偏低”等统计特征,根据阶段性政治目标则可分为秦戎类型、秦晋类型、秦楚前期类型、秦楚后期类型、秦巴类型等五类,体现了“重视联姻关系之甥舅权力结构”与“以联姻图谋入夏而变夏”的二元逻辑。此种二元逻辑本质是秦文化“夷夏双重属性”的投映,并最终整合为秦人所奉之新华夷观念,构成秦汉以来大一统思想的重要来源与根基。
    • 范靓
    • 摘要: 朝鲜型华夷观在明朝时期表现为统一性,清朝前期表现为矛盾性,清朝中后期受北学思想影响,表现出务实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的特征.这一思想意识随着中国朝代的更迭,在寻求心理和行为、理论与实际的平衡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身内化调整,并深深印刻在朝鲜士人的意识之中,在近现代朝鲜半岛历史进程中、在其民族主义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两方面作用,特别是对韩国近代民族主义从自我防御的自尊型向对外扩张的自负型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由此对中韩两国当代社会关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韩国在积极追求政治影响力、经济发展力、文化输出力的同时,应该大力提升民族的包容力,升级国家民族主义.
    • 向阳
    • 摘要: 在《论语》的整本书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理解浅表化,笔者将《论语》整合为总体架构、他者观点、精神涵养、放眼社会、智慧人生五大模块。本文在专题整合的基础上,从第四模块中的《华夷之思》入手,立足语文核心素养,运用“1+x”群文阅读模式助推资料,逐层引导学生完成对孔子的“华夷观”,以及孟子、荀子“华夷之辨”的理解,并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建设要打造三个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从而构建学生新的世界格局观念。
    • 王云月
    • 摘要: 洪大容(1731-1783)是朝鲜18世纪后半期著名的实学家,《医山问答》是他晚年的著作,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本自然科学类小说,其中涉及的地圆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天文理论在东亚具有首创性的意义.基于这些理论,洪大容把对宇宙的认识如实地反映到他的社会观上,开始反思以"中国中心主义"为代表的华夷观,提倡"华夷一也"的平等意识.
    • 刘金才
    • 摘要: 我们知道,生成于中华文明而以“华夷一体”为终极指向的中国华夷思想或华夷秩序观,虽然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作为一种世界秩序观和政治文化理念,其为东亚文明的发展和前近代东亚世界秩序的构建做出了积极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而“明清易代”后基于日本中心论而构建的“日本型华夷观”,则是借用“华夷之辩”的思维模式建构日本国家认同和文化民族主义,不仅为其近代以降国粹主义的兴盛、对外侵略扩张以及民族主义“生生不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成为自“华夷秩序”解体后东亚区域秩序至今未能构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原因。
    • 朴成日; 徐东日
    • 摘要: 南龙翼于1655年和1666年分别以通信使和燕行使的身份出使日本和清朝,并根据沿途见闻分别撰写了使行日志《扶桑录》和《燕行录》,对两国的社会生活图景进行了逼真的描绘,其中的汉诗更是真切地反映了南龙翼的华夷思想.一方面,受传统华夷观及其衍生的"小中华"意识的影响,南龙翼对日本和清朝的人文风俗表现出轻视与排斥的情绪,并更加追慕明朝的中华文明;另一方面,日本在社会经济及自然风貌上所展现出的繁荣景象,清朝国力的强盛和礼制方面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又对他固有的华夷观和"小中华"意识产生了冲击,使南龙翼的华夷观有别于其他同时期朝鲜朝文人,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华夷观在朝鲜半岛的发展有一定助益.
    • 王云月
    • 摘要: 洪大容(1731-1783)是朝鲜18世纪后半期著名的实学家,《医山问答》是他晚年的著作,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本自然科学类小说,其中涉及的地圆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天文理论在东亚具有首创性的意义。基于这些理论,洪大容把对宇宙的认识如实地反映到他的社会观上,开始反思以"中国中心主义"为代表的华夷观,提倡"华夷一也"的平等意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