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十二指肠疾病

十二指肠疾病

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4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6413篇;相关期刊195种,包括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第九届国际介入性超声及超声造影学术会议、西藏科协2004学术年会等;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文献由859位作者贡献,包括华积德、张友才、方国恩等。

十二指肠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6413 占比:99.08%

总计:36752篇

十二指肠疾病—发文趋势图

十二指肠疾病

-研究学者

  • 华积德
  • 张友才
  • 方国恩
  • 旦增
  • 薛绪潮
  • 邓长生
  • B·巴斯纳
  • H·拉比辛斯基
  • K·沙勒
  • M·马茨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萌然; 姜珊珊; 于亭亭; 白云; 王鼎鑫; 史林平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上腹痛15 h”于2020年11月13日入本院。患者15 h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疼痛评分8分,无放射,前倾位可减轻,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无缓解,伴大汗,排黄色成形便1次,无少尿,无发热。急诊予实验室检查:WBC 8.5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9%,Hb 145 g/L,CRP 10.01 mg/L,血清淀粉酶698 U/L。
    • 金燕; 李剑; 孙屏; 姚礼庆; 龚镭; 唐学军; 姜飞; 陆品相; 冯珍; 钟芸诗; 周平红
    • 摘要: 分析内镜下切除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性黏膜病变的疗效.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3所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58例十二指肠非壶腹性黏膜病变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27例(46.6%),十二指肠降部(包括球降交界)31例(53.4%);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者46例(79.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7例(12.1%),内镜下预切开黏膜切除术5例(8.6%);1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2d迟发性出血,1例病变残留,2例术后腹痛,无穿孔发生.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性黏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 彭好; 沈磊
    • 摘要: 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55例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发生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5例(9.09%)发生延迟性出血.发生延迟性出血组和未发生延迟性出血组在内镜下未采取闭合治疗(P=0.035)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镜下未采取闭合治疗(P=0.029,OR=0.079,95%CI:0.008~0.776)是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ESD术后延迟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年龄≥60岁及内镜下未采取闭合治疗患者,其ESD术后延迟性出血发生率较高,其中内镜下未采取闭合治疗与术后延迟性出血直接相关.
    • 钟轩; 高建超; 赵金来; 张诏然; 王红钰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引流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生肠瘘时患者的引流方式作为划分依据,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分别采取负压引流、常规橡胶管引流,将并发症发生率及肠瘘愈合时间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更高,相互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肠瘘愈合时间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一些,与对照组形成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残端瘘愈合方面,负压引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防止出现术后并发症,且安全性、有效性突出,在胃切除术的引流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 杨立健; 徐洪来; 黄月龙; 黎雪莉; 陈秀秉
    • 摘要: cqvip:1病例资料患儿女性,6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处疼痛流血2 h”于2020年9月30日急诊入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患儿入院前2 h被公交车撞倒受伤,伤后诉腹痛明显,全身多处皮肤挫裂伤并流血,量不多,无昏迷,无四肢抽搐,无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血尿等,急诊CT提示:(1)右肾挫伤、包膜下血肿;少量气腹,未除外小肠挫伤可能;肝右叶、胰腺或十二指肠挫伤可能性大。(2)腹腔、盆腔少量积液。(3)右肺中叶、下叶感染,未除外湿肺。(4)考虑右肺下叶间隔旁型肺气肿。(5)右侧颞枕部软组织挫伤(图1)。
    • 张静; 裴洁; 李吉; 徐月姣; 郭跻; 赵浩亮; 何若冲
    • 摘要: 回顾性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5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13例,开放性损伤2例.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损伤部位,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根据患者病情及损伤范围等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术前诊断10例,术中诊断5例;AAST-OISⅠ级1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1例.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单纯修补1例,十二指肠造瘘引流术1例,十二指肠修补、胃部分切除、BillrothⅡ胃空肠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修补、胆道减压、十二指肠减压术6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2例.治愈15例,无死亡病例.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Clavien系统分级分别为Ⅲb级、Ⅱ级、Ⅱ级;1例出现十二指肠狭窄,系腹腔重度感染患者,术后6个月行胃部切除+BillrothⅡ胃空肠吻合术后痊愈,2例术后出现十二指肠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2月,1例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的患者,治愈后在门诊随访6个月后因迁移至外地而失访,14例随访6~24个月.提示,对于怀疑十二指肠损伤的腹部急诊外伤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探查.治疗时应综合考虑肠壁损伤部位、范围等因素后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及时应用肠内营养、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充分腹腔引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雷蕾; 张永玺; 刘雷; 罗在胜; 谢伟峰; 吴志宏; 郑涛
    • 摘要: 目的 了解十二指肠侧壁瘘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探讨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以改善其治疗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肠瘘与腹腔感染注册系统数据库,提取数据库中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住院治疗,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十二指肠侧壁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情况、原发疾病、肠外瘘数目、并发症、治疗措施与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共纳入142例十二指肠侧壁瘘患者,其中男97例,女45例;中位年龄54(19~88)岁.十二指肠侧壁瘘的原发疾病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消化道溃疡/穿孔33例(23.2%)、胆道疾病27例(19.0%)、创伤24例(16.9%).单发十二指肠侧壁瘘117例(82.4%),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瘘25例(17.6%).142例患者中治愈127例(89.4%),其中手术治愈49例,保守治愈78例,死亡15例(10.6%).在实施感染源控制方法上14例(9.9%)患者采取穿刺引流,18例(12.7%)患者采取剖腹引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x2 =6.891,P=0.009)、原发疾病为消化道溃疡/穿孔(x2=8.515,P=0.004)、合并其他部位瘘(x2=5.798,P=0.016)、合并营养不良(x2=5.595,P=0.018)、肺部感染(x2=12.449,P<0.001)、出血(x2=6.466,P=0.01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x2=37.258,P<0.001),感染源控制时采用剖腹引流(x2 =6.466,P=0.011)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4.375,95% CI:2.676~735.822,P=0.008)、合并其他部位瘘(OR=16.54,95% CI:1.744~156.913,P=0.015)和MODS(OR=238.447,95% CI:9.496~5987.78,P=0.001)是十二指肠侧壁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十二指肠侧壁瘘总体死亡率仍较高,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手术、内镜治疗)是其主要直接致瘘原因,高龄(≥60岁)、合并其他部位瘘和MODS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 吴芳; 杨红梅; 陈振光; 吴松阳; 罗瑶; 叶再元
    •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科收治的36例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资料,根据发生肠瘘时患者的引流方式分为负压引流组(观察组)18例,常规橡胶管引流组(对照组)1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肠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1/18)]与对照组[11.11% (2/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瘘愈合时间[(12.83±6.25)d]与对照组[(23.33 ±4.6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引流有利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愈合,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可常规用作胃切除术的引流.
    • 蓝铭年
    • 摘要: 胆囊十二指肠瘘发病原因与胆石症、十二指肠疾病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有关,70%胆囊十二指肠瘘由胆结石引起,消化性溃疡、胆囊癌、胆道支架亦为起病原因。此病术前诊断困难,给手术带来一定风险,如处理欠妥,可引起肠漏、胆漏等严重后果。因此,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早期诊断,对后期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