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力灾害

动力灾害

动力灾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41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56440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深部煤炭开采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论坛、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全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高端论坛等;动力灾害的相关文献由92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学秋、王恩元、宋大钊等。

动力灾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6440 占比:99.88%

总计:156633篇

动力灾害—发文趋势图

动力灾害

-研究学者

  • 何学秋
  • 王恩元
  • 宋大钊
  • 潘一山
  • 胡千庭
  • 杨硕
  • 杨雪林
  • 田成林
  • 赵博
  • 李振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振雷; 李娜; 杨菲; SOBOLEV Aleksei; 宋大钊; 王洪磊; 纳然; 曹亚利
    • 摘要: 同步采集了煤样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全波形数据和应力数据,提取了声发射梅尔倒谱系数作为样本特征,定义煤样当前受力与其峰值载荷的比值为煤样的应力状态并将其作为样本标签,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煤样破坏状态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梅尔倒谱系数可以很好地表征煤样的破坏状态,该参量在煤样达到受力峰值80%后表现出明显突增或突降或先增加然后突降的规律,机器学习能够利用该样本特征建立煤样破坏状态预测模型进而预测煤样的危险状态,利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达到88.61%,模型预测效果和稳定性良好;进一步讨论了不同重要度的梅尔倒谱系数组合作为样本特征对于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发现样本特征中含有重要度高的特征和关键特征是模型预测准确度高的关键.这可为进一步完善煤岩动力灾害预测预警提供借鉴.
    • 张金魁; 侯涛; 李民; 李鹏; 顾合龙
    • 摘要: 为了提高深部矿井煤层大巷冲击地压动力灾害防控效果,基于高家堡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特点与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动静载组合控制煤岩动态破坏的普适性理论方法进行探究,揭示了高家堡煤矿煤层大巷冲击地压致灾机理,明确了动静载复合应力场动力灾害防控途径。在此基础上,考虑煤层大巷服务年限长、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高等特点,结合动力扰动诱发大巷冲击失效机制,针对性提出了"爆破松动+围岩注浆"围岩灾变组合控制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综合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深部矿井煤层大巷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科学防控,旨在于增大动态应力波的衰减,降低围岩应力集中程度;而"爆破-注浆"联合控制技术兼具上述效果,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冲击防控效果良好,可作为深部矿井煤层大巷冲击地压灾害防控的有效途径之一。
    • 王泽阳; 郑凯歌; 王豪杰; 刘昌益
    • 摘要: 为了提高冲击地压矿井防冲工程的卸压效果与效率,针对现有防冲手段无法对工作面进行大面积超前区域治理的现状,提出利用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技术对工作面坚硬顶板进行超前区域弱化的治理思路。运用能量理论分析了分段水力压裂的卸压原理及防冲可行性,建立了水力压裂层位判识方法。利用判识方法确定了工作面上方覆岩硬层位置,覆岩中能量积聚的重点层位及能量释放的集中层位。通过建立多物理场数值计算模型探究了水力压裂形成的孔隙水压力场与钻孔距离的关系,最终确定了压裂钻孔布置层位为煤层顶板以上33 m及73 m,同一层位钻孔间距为75 m。基于上述结果在现场开展了工程应用,并采用煤体应力监测与微震监测对防冲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后与其他工作面相同区域相比,浅孔应力波动降低65.7%,深孔煤体应力波动降低69.6%;微震事件在空间中的发育范围超前工作面距离减少28.0%,侧向发育距离减少34.9%,最大发育高度减少42.4%;微震事件总能量、事件频次及单刀能量分别降低73%、66%及72%,验证了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技术在冲击地压防治领域中应用效果显著。
    • 李全贵; 凌发平; 胡千庭; 姜志忠; 武晓斌; 钱亚楠
    • 摘要: 基于弹性波传播理论的微地震技术被用于煤矿水力压裂破裂监测、动力灾害预警等。煤系地层是典型的层状介质,弹性波在层状煤岩中传播受到介质不均匀性和层面反射、折射的影响,其传播规律和衰减特性研究仍需完善。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稳定的震源激励,通过DS2系列全信息声发射信号分析仪对弹性波在层状煤岩、纯煤、纯砂岩中传播的衰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组合煤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幅值衰减随着传播距离、震源激励频率(FREQ)的增加而减小。层状煤岩中,弹性波传播的幅值衰减先快后慢,煤层中的衰减梯度较岩层大,呈现出阶段性的衰减特征;弹性波信号的质心频率发生频移,峰值频率出现分级现象。煤层与岩层联结面处介质层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是影响弹性波衰减的主要因素,紧密程度越高则幅值衰减越小;煤层硬度越高弹性波信号的初始幅值越大,低频率范围内(FREQ≤4 MHz)层状软煤层中弹性波幅值较层状硬煤层衰减快;层状煤岩中震源激励频率与弹性波传播距离呈负相关依赖,近距离范围内的低频信号的传播距离较高频远,幅值衰减梯度大。层状煤岩中弹性波幅值衰减梯度随品质因子增大逐渐减小,品质因子由小到大依次为软煤、硬煤、砂岩。研究成果可为微地震拾震器布置方法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 郭清华
    • 摘要: 为了解决煤矿动力灾害前兆信息传感监测技术缺乏,传感设备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研究分析了煤矿动力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以微震、应力、瓦斯体积分数监测技术作为突破点,开展光纤光栅微震、三轴应力、分布式多点激光甲烷等多参量光学传感技术研究。研制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原理的光纤光栅三分量加速度传感器、微震监测装置及系统,微震频率范围达到了0.5~300 Hz,平均定位误差约为11 m;研制了基于波分复用技术(WDM)的三轴应力传感器及监测装置,实现了三维空间应力向量测量,测量范围0~30 MPa,测量误差为3%;基于激光吸收光谱原理,利用光纤光路复用技术,结合参考气室自校正技术,研制了多光路同步数据采集的分布式多点激光甲烷监测装置及系统,测量范围0~100%CH_(4),测量误差±3%,标校周期达到120 d。最后,从采动应力扰动诱发动力灾害的本质出发,构建以微震监测、应力动态监测及煤矿环境监测三大系统相融合的煤矿动力灾害前兆信息集成监测技术架构,其中微震监测系统作为区域性监测手段,实时监测微震源位置、能量等宏观数据;应力动态监测系统作为临场性监测手段,以危险性预警为目的,实时判识冲击危险区域和危险程度;再结合煤矿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的瓦斯涌出动态指标数据对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进行准确监测与预警。该系统在山西新景矿进行了集中示范应用。
    • 卫婷婷
    • 摘要: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能源。相关资料表明: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应在2000亿吨以上,资源量可达3万亿吨。众所周知,我国95%的煤矿是地下作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重大动力灾害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近两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2019年吉林龙家堡煤矿"6·9"、2019年河北唐山煤矿"8·2"、2020年山东新巨龙煤矿"2·22"等3起较大冲击地压事故,煤炭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 方书昊; 霍雨佳; 郭晋麟; 白志鹏; 暴庆丰; 朱红青
    • 摘要: 以HJC本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动载作用下煤岩块的应力场、应变场及能量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载荷变化率的改变对煤岩块的破坏形态影响最大,其次是载荷的最大压力值,最后是作用时间;5种载荷压力形式下,煤岩块的动能、内能和总能量3种能量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煤岩块未破坏时,3种能量随时间增加;煤岩块发生破坏时,动能最终降为0,内能有所降低;煤岩块破坏越严重,3种能量降低的程度越大.煤岩块达到临界应力时只是发生轻微破坏,随后达到最大总能量时才发生严重破坏.压力和作用时间达到一定值时煤岩块才发生破坏,载荷变化率方向的改变增大了煤岩块的破坏能力.
    • 曹安业; 薛成春; 吴芸; 王崧玮; 郭文豪
    • 摘要: 针对胡家河煤矿402103工作面褶皱构造区开采期间煤岩应力异常和强矿震事件频发问题,基于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分析了褶皱构造区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煤层和底板的应力演化特征,探讨了褶皱构造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至褶皱构造不同区域时,褶皱构造区垂直、水平应力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褶皱构造区工作面开采时,水平应力起主控作用,开采至背斜轴部区域时顶板围岩稳定性降低,开采至向斜轴部区域时底板围岩稳定性降低,开采至翼部区域时煤层稳定性降低;基于煤矿褶皱构造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制定了402103工作面巷道围岩系统的顶板、煤层定向爆破释能降载防治方案,卸压后日均微震总能量下降47.6%,日均微震总频次上升16.7%,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研究结果对煤矿褶皱构造区工作面开采动力灾害防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郭怀广; 朱立凯
    • 摘要: 针对深部动力灾害诱发机理及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以红阳二矿动力灾害为背景,宏观统计了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开展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动力灾害相似模拟试验,进而研究灾害诱发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阳二矿煤与瓦斯突出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突出发生主要集中在地应力较高区域或地应力急剧变化区域,突出次数和突出能力均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倾出和压出,典型突出的变化规律更加明显;获得了红阳二矿突出强度、突出距离及相对突出强度与瓦斯压力、放散初速度指标之间的拟合经验关系;灾害性质随瓦斯压力增加发生转变(倾出-压出-典型突出),瓦斯压力是红阳二矿动力灾害诱发的主导因素;动力灾害诱发的关键在于煤体具有足够的瓦斯梯度,地应力对突出的1个重要作用在于地应力的快速释放能够使突出发生所需的瓦斯压力临界值降低;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对于突出强度有着明显正向影响作用;倾出和压出可视为煤体经过一定的破坏累积准备阶段后,发生的一次性破坏失稳,典型突出发动的关键在于具有高突出潜能的煤体和具有充分的瞬间释放条件,典型突出的全过程可视为煤体的力学失稳和高潜能突出煤体持续发展;动力判定指标Cm满足时,发生典型煤与瓦斯突出;若Cm不满足条件,则意味着突出潜能不足,对于局部发育或应力集中的软弱煤体,将发生倾出或压出灾害.
    • 李海涛; 齐庆新; 赵善坤; 李宏艳; 舒龙勇; 陈理强
    • 摘要: 目前煤矿动力灾害的机理类研究多基于单一要素开展,由此获得的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进而使得动力灾害研究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为回归其弹性能大量积聚和剧烈释放的本质,增强相关研究的关联性,以弹性能积聚为线索,通过常识推理提出了煤矿动力灾害形成的基本逻辑,包括:持续的能量补给;保证能量形式为弹性能的介质属性;能够使弹性能积聚至致灾量级且可以失效的制约机制,并指出,"能量源"包括稳定和偶发2种形式,前者来自开采卸荷后的等效加载作用,后者来自动载扰动;"介质属性"狭义上指物质种类,但对于冲击倾向性、渗透性等受限于细观结构的属性同样纳入本概念中;制约机制则是弹性能积聚至致灾量级并产生剧烈释放的关键,以结构面和块体组合为具体形式,是实现人为干预防灾的切入点.并将其分别概括为"力源因素"、"物性因素"和"结构因素",其中,物性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力源因素与结构因素具有密切的互馈作用,据此提出了广义"三因素"机理,给出了其潜在应用场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