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剩余索取权

剩余索取权

剩余索取权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98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4808篇;相关期刊520种,包括江汉论坛、当代经济、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2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谊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2011世界华商管理大会、第15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等;剩余索取权的相关文献由1152位作者贡献,包括何诚颖、党兴华、姚先国等。

剩余索取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0 占比:6.14%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4808 占比:93.79%

总计:15789篇

剩余索取权—发文趋势图

剩余索取权

-研究学者

  • 何诚颖
  • 党兴华
  • 姚先国
  • 张萍
  • 盛乐
  • 兰玉杰
  • 单纬东
  • 孙晓娜
  • 王雷
  • 罗必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先治; 王晨嫣
    • 摘要: 母子公司权力配置是企业集团管理控制中的难题和关键问题。本文基于租值耗散理论,从剩余索取权的视角论证了母子公司协同型配置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运用2007—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母公司剩余索取权不利于母子公司协同型配置模式的选择,而其他大股东、子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及独立董事能够有效促进母公司选择该模式,并能够显著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母公司的绝对控股和国企性质抑制了其他大股东和子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对协同型配置模式的促进作用,而该模式在制度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能够对公司价值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研究机理表明,母子公司协同型配置模式能够改善投资效率、提升公司价值。本文拓展了租值耗散理论在集团决策权配置中的应用机理,对指导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 谢德仁
    • 摘要: 文章基于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有限责任之价值边界分析资本公积金的性质,然后基于资本公积金的性质来研究资本公积金可否用于弥补公司亏损。主要结论如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有限责任之价值边界就是其注册资本,故其资本公积金的性质是股东可自由合法行使的剩余索取权,资本公积金因此可以用于弥补公司亏损;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有限责任之价值边界是不清晰的,故其资本公积金的性质也是不明晰的,不能确定其资本公积金可否用于弥补公司亏损;如果《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有限责任及其价值边界的立法逻辑是一致的,那么,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有限责任之价值边界也是公司注册资本,其资本公积金在性质上也属于股东可自由合法行使的剩余索取权,亦可用于弥补公司亏损;如果资本公积金属于股东可自由合法行使的剩余索取权,那就直接规定股东可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基于资本公积金来自由合法行使剩余索取权,而不必通过弥补亏损来实现这一目的。基于这些结论,笔者建议,《公司法》应明确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有限责任之价值边界,删除或者清晰界定资本公积金中所包含的“其他收入”,厘清其和会计上“其他综合收益”账户的核算边界区隔,明确“其他综合收益”的性质及其对公司股东分红权利的影响,明确来自公允价值计量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的损益对股东分红权利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者应进一步梳理“资本公积”账户和“其他综合收益”账户的核算内容与方法,使其与作为企业会计制度上位法之一的《公司法》保持一致。
    • 焦智
    • 摘要: 进入新世纪,差异化表决权机制渐渐成为多数新经济公司的选择,但随之而来的代理成本增加、控制权滥用、内外部监督失灵以及对资本民主的背离等问题使得差异化表决权安排的正当性基础面临诘难。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控制权理论角度来看,差异化表决权机制相比同股同权更有利于关注新经济企业的长期利益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因此为了实现差异化表决权架构下的公司有效治理应当重构规制体系、完善配套制度,最终实现差异化表决权机制的兴“利”除“弊”。
    • 洪联英; 王梦哲; 樊佩
    • 摘要: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多集中于企业高管层和核心技术人员,较少用于营销员工。新商业模式下,小微电商营销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不确定性直接事关企业经营绩效,影响跨境电商企业生存发展,需要改变企业的激励方式。通过典型小微跨境电商企业深圳XX公司的案例,发现XX公司对企业营销员工赋予剩余索取权激励,极大地增强营销员工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并提高员工间知识传递共享与合作创新,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显著提升企业效益。这一结论为新商业模式下,促进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成长提供理论与事实基础。
    • 孙海成
    • 摘要: 公司治理本质上属于制衡机制,目的是解决两类委托代理问题,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治理理论和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治理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从制度设计、组织设置、权责分配、资源配置、信息传递等五个方面探析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有效性偏低的原因,并以"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制衡机制为逻辑思路,构建提升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有效性的框架体系.
    • 朱鸿翔
    • 摘要: 社会资本参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动力是获得收益.收益的来源多元,形式多样,不仅包括内部收益,也包括外部收益;既有经营性收益,也有非经营性收益.但作为产权主体之一,社会资本的收益应当主要来自对学校办学剩余的分配.这种分配还需充分考虑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投资性,做到与风险、资本性质及所持股权相匹配.
    • 余剑
    • 摘要: 政策性“股转债”模式兼具政策性金融、耐心资本以及有限剩余索取权的三重属性,高度契合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的金融需求。当前,亟须探索发展并有序推广“股转债”模式,充分激发科学家型企业家的活力,靶向助力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 贺林波; 谢美娟
    • 摘要: 厘清政企边界,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和有效发挥企业功能,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以湖南省A县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分析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政企双方行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在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因产业政策或项目协议不完全性,生成大量剩余权利,剩余权利的不合理配置导致政企双方产生争议,影响合作关系和乡村产业开发效果.为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应明确政企角色定位与功能、合理配置剩余权利、建立政企初始信任、完善法律解决争议机制.
    • 杜娇; 王广亮
    • 摘要: 企业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和分配机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参与主体.在要素市场一般均衡未实现之前,企业内要素定价、分配合作收益遵循的是实然式的"权力-效率"逻辑,即企业合作收益在要素所有者间的分配是由要素间权力博弈决定的;要素权力来自于要素对团队生产力和组织租金的影响,也与要素所有者所属阶层的权力息息相关;生产要素的权力结构决定了企业中要素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分布,也内生了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只有保证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权力结构与要素对合作产出的相对贡献一致,才能实现要素资源配置最优,并逆向推进要素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 贺林波; 谢美娟
    • 摘要: 厘清政企边界,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和有效发挥企业功能,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以湖南省A县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分析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政企双方行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在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因产业政策或项目协议不完全性,生成大量剩余权利,剩余权利的不合理配置导致政企双方产生争议,影响合作关系和乡村产业开发效果。为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应明确政企角色定位与功能、合理配置剩余权利、建立政企初始信任、完善法律解决争议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