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54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7735篇;相关期刊320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庆祝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开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学术年会等;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文献由52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善明、杨致恒、顾海良等。

剩余价值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0 占比:2.9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735 占比:97.01%

总计:18281篇

剩余价值理论—发文趋势图

剩余价值理论

-研究学者

  • 李善明
  • 杨致恒
  • 顾海良
  • 杨国昌
  • 胡培兆
  • 苏星
  • 余金成
  • 兰宗政
  • 刘建
  • 杨曾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芳
    • 摘要: 马克思是如何继承和超越剩余价值学说史实现第二个“伟大发现”的创造?《资本论》第四卷的手稿《剩余价值理论》成为破解谜题的重要视域。马克思以詹姆斯·斯图亚特、重农主义、亚当·斯密、魁奈等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对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的探究为研究起点,对洛贝尔图斯和李嘉图等关于地租理论及利润与平均利润、价值和生产价格等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从关切“异化劳动”这个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剥削之果到透视剥削本身,再到揭示资产阶级剩余价值必然灭亡的“不可避免”的命运,马克思发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试图以现象佐证实质;从窥探庸俗经济学囿于阶级局限在为资产阶级辩护的同时,揭示其必然走向理论解体的历史命运。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在厘清剩余价值理论相关定义和关系之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核”。
    • 陈洋洋
    • 摘要: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理解为一种“他者剥削”即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并对此加以否定,从而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时代“自我剥削”的新剥削理论。这种“自我剥削”实质上是一种沉湎于“自我实现”幻象中的新异化,其深刻呈现出数字化时代资本主义从“使人活”到“使人自愿活”的全新变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自我剥削理论的基础性论点,即新自由主义体系中工人阶级的消失使得身处其中的主体无法联合为无产阶级进行反抗,实质上犯了一种经验主义的错误。所谓自我剥削,实质上仍然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剩余价值剥削。韩炳哲的根本错误在于陷入了一种“资产阶级眼界”,停留于观念层面的认识。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剥削理论的关键并不在于他者剥削还是自我剥削,而在于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抵达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本质。
    • 刘晨晔; 孙擎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充分坚持了科学性原则。他们“无情批判”的知识立场和人生态度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的主体基础;一切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本体原则是其科学性的方法论基础;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科学发现阐释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性的论证方式,超越同时代及其后的一切关于未来社会的主观臆想和盲目实践。这些立场是科学社会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生命源泉,重新认识这些原则,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卫帅; 黄晓伟
    • 摘要: 面对意大利自治论学者对马克思的质疑,探究剩余价值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适用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分析数字生产中“劳动—劳动者—劳动产品”的现实状况,考察数字劳动背后的物质属性、剥削控制属性以及与活劳动的不可分割性,是破解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来看,数字劳动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主体被剥削的现状来看,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中受到绝对与相对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剥削,从事着有酬性与无酬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产品来看,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经济呈现出商品数字化和数字商品化的趋势,数字劳动作为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劳动,其数字商品的价值创造与衡量问题在剩余价值理论框架内仍然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 李艳芬; 荣兆梓
    • 摘要: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传统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宏观度量指标及巴兰经济剩余核算的缺陷,提出社会剩余价值和社会剩余价值率的概念,尝试估算中国经济1952—2017年社会剩余价值率时间序列.研究认为:1952—2017年中国社会剩余价值率呈现三个阶段变化态势(1952—1978年、1978—2005年、2005—2017年),在此长期趋势中,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社会剩余价值率逐渐走高,出现高位停滞徘徊态势.
    • 刘洪愧
    • 摘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针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其研究与阐释.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内大循环"的实现逻辑,其包含的一般规律适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且可通过有为政府弥补国内循环的矛盾,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则揭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必要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双循环"的一般规律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形成了中国化的经济循环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正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双循环"的理论阐述,并始终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 赵家祥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核心展开论述的.《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讲的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讲的是剩余价值在各种形式的资本之间的分配.剩余价值理论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相关章节中论述,而应该作为一个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加以全面论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第一种含义.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都应如此,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并编写体现原理整体性的教材.这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第二种含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第三种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教学和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最重要的含义.
    • 谢超
    • 摘要: 剩余价值理论能否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乎后者实现学理化的重要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卓炯就系统性地探索了剩余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问题.他认为,剩余价值范畴具有二重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作为一般性的剩余价值范畴可以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卓炯的观点类似的还有蒋学模、程恩富等人.在批判继承了卓炯等人观点的基础上,孟捷进一步推进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解释了生产力进步与剩余价值增长互为前提的关系,具有理论参照系的意义.此外,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关于中国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估算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式",该范式更完整、系统地将《资本论》的原理与规律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解释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国家的经济作用.
    • 胡莹; 卢斯媛
    • 摘要: 马克思为什么要围绕剩余价值来撰写政治经济学史?因为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本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剩余价值这一范畴蕴含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基本方法和重要结论.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进行了回顾与批判.对这些关于剩余价值观点的批判又是与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地租理论和利息理论等的分析结合在一起的,于是,《剩余价值理论》就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的初稿.我们可以把《剩余价值理论》对经济思想史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简要概括为三点:第一,掌握经济学不同研究方法的继承和流变;第二,强调经济现实对经济思想的塑造和制约;第三,立足于重要代表人物,以点带面地对经济思想史展开研究.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为基础,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