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冷却结构

冷却结构

冷却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6675篇,主要集中在航空、冶金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1950161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天津冶金、柳钢科技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2017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2017京津冀综合交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八届动力年会等;冷却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300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存良、吴立华、董继勇等。

冷却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50161 占比:99.99%

总计:1950332篇

冷却结构—发文趋势图

冷却结构

-研究学者

  • 刘存良
  • 吴立华
  • 董继勇
  • 吕东
  • 钟瑞兴
  • 朱惠人
  • 张治平
  • 王楠
  • 蒋楠
  • 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宗卫; 王钊; 刘志宏; 刘存良; 刘聪
    • 摘要: 针对空间核动力航天器涡轮盘表面温度过高和温度梯度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预旋涡轮盘冷却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有无预旋2种冷却结构下的涡轮盘表面换热特性,研究了旋转雷诺数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无预旋结构相比,预旋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氦氙冷却气流与涡轮盘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其表面最高温度和温度梯度,最高温降可达63.1 K。随着旋转雷诺数增大,涡轮盘表面最高温度降低,轮盘表面平均换热系数增大,采用预旋结构的表面平均换热系数比无预旋结构增大13.4%。
    • 李进泽; 梅恬语; 赵震; 刘光伟
    • 摘要: 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随着功率等级的提升,运行温度升高会对电机绝缘造成威胁,还会导致永磁体的不可逆退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一台3.3MW,12r/min的外转子表贴式永磁电机,设计并建立了其径向强迫通风冷却结构,采用迭代仿真的方法合理地考虑电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关系,并基于流固耦合的方法对其温度场与流体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通风结构具有一定的冷却效果,能够满足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对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冷却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杨顺吉; 王天宝; 代颖; 王睿琪
    • 摘要: 高速主轴电机是电主轴的关键核心部件,电机发热直接影响电主轴的加工精度和运行可靠性。以一台10万转主轴异步电机为例,对高速异步主轴电动机进行深入的热分析,设计高效的散热冷却结构,确保主轴电机的可靠平稳运行。确定主轴电机的主要热源,研究转子转速、转子表面粗糙度对主轴电机风摩损耗的影响规律;考虑旋转磁场和谐波对铁耗计算的影响,采用齿轭分区的有限元法提高仿真精度,分析电机铁耗的分布规律。基于流体力学对电机进行3D热仿真,对比主流的周向螺旋型和轴向Z字型两种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确定高效的冷却结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采用转子铁心开空气槽的设计方案,增加转子铁心与转轴之间的热阻,提高电机的散热能力,确保电机的转轴温升在安全范围内,最后校核转子结构的机械强度,保证主轴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 何圳涛; 耿继青; 汪正学; 陈永龙
    • 摘要: 针对电主轴冷却结构设计中,热源部位的冷却流道之间,不同连接形式冷却效果不同的问题,对冷却流量、流道进出口压差及温差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计算了在常用切削工况下,车床电主轴及高速加工中心电主轴各热源部位的发热量;然后,基于经典流体力学理论,设计了流量压差实验,获得了冷却机流量压力输出特性曲线,并进一步计算了主轴与冷却机之间PVC软管沿程阻力系数、沿程压力损失、接头直径转换时的局部压力损失;接着,建立了电主轴整机流固耦合仿真模型,获取了冷却流道并串联2种方式下不同流量的主轴进出口压力差值,结合实验得到了冷却流道并串联2种方式下实际的冷却流量值;最后,将实际的冷却流量值纳入了电主轴整机流固耦合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并提取了主轴进出口温差,利用表征冷却效果的经验公式,计算并判断了冷却流道并串联2种方式下的冷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主轴冷却流道之间采用串联方式优于并联,原因是轴承部位流道结构简单,总流量上串联与并联差异不大,在电机部位吸收的热量与并联方式的差距较小;同时,因轴承发热量较小,2种方式下轴承冷却流道出口部位温度差异较小,流道串联时流经轴承的流量相对高于并联,因此吸收的热量高于并联。高速电主轴冷却流道采用并联方式优于串联方式,原因是轴承部位流道结构复杂,总流量上并联方式明显高于串联;因轴承发热量大,并联方式下前轴承与电机部位流道出口温度明显高于串联方式,因而并联方式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好。
    • 张春红; 滕强; 于娜; 王新; 李建超; 朱万波
    • 摘要: 文章对一种传统水套式冷却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全新的方形空水冷混合式电机冷却结构的设计方案。通过结构分析、样机试制、试验对比和装机运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 段治健; 马欣荣
    • 摘要: 基于稳态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以冷却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流固耦合传热结构的拓扑优化策略。采用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对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结合材料密度的有理近似方法,采用全局收敛的移动渐近线法(GCMMA)求解拓扑优化模型,给出了约束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冷却结构的最佳流道分布。数值结果表明:与常规通道相比,拓扑优化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平均温度,能量损失显著改善,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高温集中区的发生。相对于初始设计,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分别降低了9.8%,6.35%。拓扑优化结构可以进一步改善结构的散热性能,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崔博; 冯国胜; 苗贵银; 张艳明; 张伟
    • 摘要: 新能源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单位体积内损耗过大或冷却性能较差都可能造成温升过高,使得汽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面临挑战,所以精准计算各项损耗并设计合理水道结构十分必要。针对额定功率为30 kW的永磁同步电机,利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热仿真,分析螺旋形、轴向Z形、径向Z形及周向形四种水道的流速、压差、温升,探究电机冷却效果受不同冷却结构的影响及水泵功率的要求,为冷却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 谢永慧; 王雨琦; 施东波; 张荻
    • 摘要: 高温下运行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承受着离心力、气流力、温度等多种载荷,开展流热固综合特性研究能够精确获取复杂冷却结构下叶片的运行状况,有利于叶片运行安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流热固综合特性的研究进展及相应成果,首先介绍了高温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的复杂冷却结构及其换热特性的相关研究,其次介绍了叶片耦合热流作用的强度特性研究,然后总结了国内外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的实验研究,最后为透平叶片的流热固综合特性研究提供了思考与建议。
    • 帅三三; 李石磊; 玄伟东; 任兴孚; 屠挺生; 何磊; 王江; 任忠鸣
    • 摘要: 从重型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的研制发展史出发,综述了用于重型燃气轮机涡轮叶片高温合金材料的典型化学成分、叶片制备工艺技术、冷却技术和热障涂层设计。通过分析重型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服役特点,总结了重型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材料的设计原则。结合国内外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关键成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归纳总结了涡轮叶片的研制工艺难点,并对未来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发展和制造工艺革新进行了展望。
    • 田万鹏; 陈标
    • 摘要: 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本研究通过仿真、试验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锂电池组和冷却结构的计算模型,然后设计了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对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冷却结构进行了优化,最后,分析了计算模型的仿真结果和热管理系统冷却结构散热性能仿真结果。影响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散热的因素包括冷却液流量、冷却液入口温度和放电倍率。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计算模型是可行的,当确定了最优结构、冷却液流量值、冷却液入口温度和放电倍率时,在最优参数下,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和散热技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