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疚感

内疚感

内疚感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专利文献39142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人生十六七、父母必读、老人天地等; 内疚感的相关文献由19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冬琳、刘志超、张韧韧等。

内疚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39142 占比:99.52%

总计:39331篇

内疚感—发文趋势图

内疚感

-研究学者

  • 王冬琳
  • 刘志超
  • 张韧韧
  • 李磊
  • 董良
  • 许华
  • 陈依颖
  • 高普
  • Laura W.Geller
  • RaVi Dhar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浩阅; 邢淑芬
    • 摘要: 处于青春期的个体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往往比他们在童年早期或中期的冲突更多,进而导致青少年产生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如较高的抑郁、焦虑、攻击水平或更多的违纪行为等。因此,探究父母与青少年之间冲突的产生原因,从而降低亲子冲突水平,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父母的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可能是影响亲子冲突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通过引发内疚感、羞愧感和爱的撤回等方式侵入子女内心世界、限制孩子自主性发展的一种侵入式教养策略。而基于冲突驱动模型(conflict-driven model),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冲突还可能反过来会导致父母采用更多的心理控制策略。
    • 李研; 安蕊; 王珊珊
    • 摘要: 将自我意识情绪“内疚感”纳入低碳消费意愿模型,重点探讨哪些因素会促进居民对非低碳消费产生内疚感,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内疚感增加居民的低碳消费意愿。结果表明:非低碳消费的内疚感正向影响居民的低碳消费意愿;居民对有关低碳消费的自我评价和其他评价会影响其低碳消费意愿,内疚感在该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非低碳消费的内疚感对低碳消费意愿的影响受到规范压力的调节作用。
    • 张娜(编译); 邢淑芬(编译)
    • 摘要: 校园欺凌的普遍存在及负面影响,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报道,小学生的校园欺凌发生率高于中学生,中国约有11%~14%的小学生存在欺负他人的行为。但目前为止,一个比普通儿童更容易产生欺凌或被欺凌的特殊儿童群体一直被该领域的学者忽视,即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LBC)。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最典型的留守家庭类型是男性外出工作,女性照顾家庭。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母亲更有可能通过心理控制来教育孩子。所谓心理控制,是指父母通过引发内疚感、羞愧感和爱的撤回等方式侵入子女内心世界、限制孩子自主性发展的一种侵入式教养策略。鉴于此,浙江师范大学的吴伟、丁菀等研究者探究了母亲心理控制与父亲教养缺失下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间的关系及潜在机制。
    • 刘志超; 陈依颖
    • 摘要: 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伴随着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生活方式,也成为营销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很少有文献从道德领域切入并研究其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理论,通过三个实验证明道德失调对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失调情境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其中内疚感发挥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对中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低道德推脱的被试,道德失调所引发的内疚感在对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高道德推脱的被试面临道德失调时内疚感的中介作用会消失。本文将道德心理学与绿色消费的研究进行结合,对如何增加绿色产品的消费具有指导价值。
    • 刘志超; 陈依颖
    • 摘要: 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伴随着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生活方式,也成为营销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很少有文献从道德领域切入并研究其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理论,通过三个实验证明道德失调对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失调情境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其中内疚感发挥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对中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低道德推脱的被试,道德失调所引发的内疚感在对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高道德推脱的被试面临道德失调时内疚感的中介作用会消失.本文将道德心理学与绿色消费的研究进行结合,对如何增加绿色产品的消费具有指导价值.
    • 王冬琳; 杨海波
    • 摘要: 为探讨大学生共情能力与道德判断的关系以及内疚感与伤害感知在两者间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内疚感问卷、伤害感知问卷和道德判断问卷对某高校5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共情能力、内疚感和伤害感知可显著预测道德判断;内疚感、伤害感知是共情能力与道德判断间的中介变量;内疚感与伤害感知在共情能力与道德判断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这说明共情能力、内疚感与伤害感知是道德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共情能力除了能直接预测道德判断,还可以通过内疚感、伤害感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道德判断,这为探讨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因素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 黄煜蓓; 刘海燕
    • 摘要: 本研究采用情境性问卷,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弥补行为和自我惩罚对内疚感的降低作用,结果发现:(1)选择弥补行为的被试明显多于选择自我惩罚和同时采取两种行为的被试;(2)弥补行为和自我惩罚对内疚感均有降低作用,且弥补行为对内疚感的降低作用更高;(3)冒犯者与被冒犯者的社会距离越近,冒犯者内疚感越强,但社会距离对冒犯者采取弥补行为或自我惩罚后的内疚感无影响,且对内疚感降低程度也无影响.因此,弥补行为对内疚感的降低作用高于自我惩罚.
    • 丽影
    • 摘要: 在电视<奇葩说〉节目中认识了傅首尔,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看了几次节目,我知道傅首尔出身于普通家庭,父母很早就离异了,她和妈妈一起生活,日子艰辛,童年时连个布娃娃都没有。妈妈的抱怨,让她有了深深的自卑和内疚感
    • 钱敏
    • 摘要: 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外一个研究自杀性丧亲者内疚感与抑郁情绪、长期悲伤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心理病理症状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文献,以期为国内心理健康学者们提供研究启示。
    • 欧阳宇诺
    • 摘要: 凌晨1点,想吃些碳水化合物。我将西蓝花和圣女果放入烤箱,再煮些蝴蝶状意大利面。之后,将煮好的意面,烤好的西蓝花、圣女果放入一个浅盘中。对切柠檬,挤出柠檬汁,淋入浅盘的每个角落。搭配一杯低因咖啡,这样一份意大利面既能满足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又毫无深夜进食带来的巨大内疚感。村上春树是一个意面爱好者,在他的众多小说中,都有意大利面的身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