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通感

共通感

共通感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美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9277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东岳论丛、社会科学辑刊、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湖南省第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文化强国与教育变革分论坛等;共通感的相关文献由109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东哲、周黄正蜜、娄鑫等。

共通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277 占比:99.74%

总计:39381篇

共通感—发文趋势图

共通感

-研究学者

  • 任东哲
  • 周黄正蜜
  • 娄鑫
  • 曹婧
  • 李延林
  • 燕锋
  • 王峰
  • 王鹏
  • Cao Jing
  • G.德勒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尚蓉
    • 摘要: 今天,从“对话”的视角重读两位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在颁奖礼上的演讲显得尤为重要,即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与大江健三郎的《我在暧昧的日本》。以往学者大多对川端与大江加以对立式解读,然而在“美丽”和“暧昧”的比照中,也暗含着“对话”的逻辑。在柄谷行人看来,“对话”并非一个象征形式的去主体化过程,而是一个将异质性他者纳入其中并与他者共在的伦理过程。基于这一阐释,“他者”得以作为内在于“美丽”与“暧昧”之关系性构成中的重要一环被揭示。同时,共通感概念对于“复数的主观性”的要求可视为赋予审美鉴赏以普遍性的一个契机,也为这种关系性视角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策略与方向性的指引。
    • 张树
    • 摘要: “教化”概念是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起始部分就出现的重要概念,伽达默尔首先对教化做了历史的考察,教化是精神科学以及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基础。教化与书中出现的另一个人文主义概念“共通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从维柯对“共通感”的援引入手,进而对二者的内涵及关系做进一步的说明。此外,围绕“教化”与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理解,我们认为教化概念有着深刻的伦理意蕴,可以说,实践智慧的培养离不开教化。
    • 魏骁卓; 胡镓
    • 摘要: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共通感”做了三种描述,不仅未阐明共通感的概念,还把它推向了不可知的边缘。关于判断力的无规则性和纯粹数学命题的先验综合性质的分析,既揭示出共通感产生于判断力的运作,又阐明其既主观且普遍的性质。共通感反映了康德第三批判体系先行的架构,是构成鉴赏判断必然普遍性的重要部分,但由于第四契机未能论证单称判断的必然性,所以它不能有效保证鉴赏判断的必然性。
    • 燕锋
    • 摘要: 在《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但是康德对共通感的阐释不仅运用了德文与拉丁文两种表述方法,还赋予了两层含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共通感的两层含义对于调和与统一康德思想的诸多内在矛盾拥有重要意义.
    • 吴不韦
    • 摘要: 康德美学中有三组易于造成理解困难的含混概念.第一组是作为鉴赏判断规定根据的审美愉悦感和作为自由游戏结果的愉悦感;第二组是具有两种内涵不一致的"共通感"理念;第三组是"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共通感"这两条有关联但不相同的先天原则.但含混不代表错乱,通过细致梳理《判断力批判》的文本内容,辨析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内涵,可以发现康德在使用这三组概念时并不是前后矛盾的,而是康德没有顾及具体地区分概念的多层次内涵.
    • 于子然
    • 摘要: 伴随艺术力量介入我国乡村建设,内在于"艺术乡建"中的主体性问题显现出来:"艺术乡建"过程中形成了艺术家与村民在审美趣味、审美习性等方面的区隔.为解决主体性问题,"艺术乡建"需要各方力量的融合,从而实现共同体建设."共同体"是基于艺术家、村民双方共同诉求下的愿景,它一方面来源于过去的记忆,一方面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但它总是处于不在场的状态.依照其格蒙特·鲍曼的看法,"共同体"建设需要基于"关心"(sorge),而"关心"被海德格尔定义为先于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以"关心"作为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以康德思想中情感的可传递性作为条件,并在二者之中融入艺术家的德性,通过仪式活动传达基于"关心"的共同体情感,最终实现在场的情感共同体建设.
    • 程相占
    • 摘要: 学术界在误解康德"无功利性"学说的基础上,通常借康德之说,将审美视为一种超越道德、甚至与道德无关的活动,这是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严重误解.康德曾经认真探讨过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之间的关系,甚至将道德感视为真正的鉴赏力的根基.康德从"心灵的配置与比例所形成的状态"这个角度,对比讨论了认知、审美与道德三种不同的"心灵状态";其逐步展开的"鉴赏力的批判"的过程,其实一直也是辨析"判断"与"感受"的过程;他之所以将鉴赏力明确称为一种"共通感",理论意图就是为了表明"鉴赏力"最终必然是一种"感受力",其理论目的是显示鉴赏力的基础是道德感.康德所认定的鉴赏力,必然是以道德感受力为基础的审美感受力,而道德感又是需要通过道德观念来培育的.这就意味着,康德在论述道德感受与审美感受之"亲和性"的过程中,间接地表达了一种"伦理-审美范式",这才是康德审美理论的真正面貌.生态审美是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审美,因此,这一范式可以被改造吸收到生态美学之中而成为一个关键词.
    • 云兵兵
    • 摘要: 阿伦特的个人责任理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议题.立足于阿伦特对个人责任在法律层面与伦理层面的区分,分析在两个层面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并重点关注伦理层面个人责任的判断标准与困境,借此剖析阿伦特对康德判断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一工作不仅有助于理解阿伦特思想的伦理关切,更有助于深入思考和探究现代社会的个人责任问题.
    • 鲍永玲
    • 摘要: 语言既是某种揭示或表达,同时也是某种隐藏或遮蔽.本文借助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哲学家对人类经验、语言本质以及"光照"隐喻的思考,展现出一条切入中国古典语言传统及其喻象的探索路径."语莹""心亮""辞莹似镜"这些中国古代常见而又容易让人忽视的熟语表达,牵涉光喻、镜喻和泉喻等在语言思辨性中的复杂融合.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论对有限性的忽视,也能在对光之喻象的深入探索中得到反思.
    • 王雪柔; 夏兴才
    • 摘要: 从人类学与美学观点来看,《周易》中包牺氏“观物取象”背后的“象思维”在个体的层面上,以“观”与“取”这两个饱含生命主体意识的操作步骤,推动了先秦时空意识的个体自觉;以生存为首要目的的“四时五色”意义系统以及先民们对空间实用性的追求,促进了秩序感的产生与完善,进而在群体的层面上实现了时空意识的群体自觉;以“和”为宗旨的先秦礼乐文化,借共通感实现了天地人三者的相互贯通,无意中建构了时空意识的物态化形式,此物态化形式为时空意识的审美化作了准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