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血细胞减少症

全血细胞减少症

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62315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医疗装备、中国农村卫生、西藏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大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等;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相关文献由23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蕊、金芳、董彩丽等。

全血细胞减少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2315 占比:99.96%

总计:262414篇

全血细胞减少症—发文趋势图

全血细胞减少症

-研究学者

  • 王蕊
  • 金芳
  • 董彩丽
  • 赵云婷
  • 刘叶
  • 刘鸿
  • 和虹
  • 田秋生
  • 邵宗鸿
  • 任咏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芳; 王蕊; 刘叶; 董彩丽; 赵云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全血细胞减少症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本院确诊的104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均开展骨髓细胞学检查,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共80例,占比为76.92%(80/104),确诊骨髓象特征中骨髓增生Ⅲ级以上有58例,占比为72.50%(58/80),骨髓增生Ⅳ级以下有22例,占比为27.5%(22/80),骨髓形态大多存在异常,巨幼红细胞以及白细胞存在程度不一的病态造血.非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有24例,占比为23.08%(24/104),确诊骨髓象特征中骨髓增生Ⅲ级以上有13例,占比为54.16%(13/24),骨髓增生Ⅳ级以下有11例,占比为45.83%(11/24),巨核系几乎无明显变化,骨髓细胞形态存在骨髓象征象.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主要由造血系统疾病引发,需要骨髓细胞学检查辅助判断.
    • 金芳; 王蕊; 董彩丽; 赵云婷
    • 摘要: 目的:探究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运用在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院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88例,均开展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全血细胞减少症88例患者中再生障碍性的贫血有37例(42.05%),16例为骨髓增生的异常综合征(18.18%),10例增生性贫血(11.36%),13例白血病(14.77%),5例骨髓纤维化(5.68%),3例骨髓转移癌(3.41%),3例多发性骨髓瘤(3.41%).全体患者中仅有1例误诊,误诊率为1.14%,准确率为98.86%.结论: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稳定、可靠性强的检验方法,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有效提升医生的判断准确程度,为采取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
    • 金芳; 王蕊; 赵云婷; 刘叶; 董彩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均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全体患者中,病因为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有70例,其中恶性血液疾病分别为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4例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多发性骨髓瘤。全体患者骨髓象特征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的有40例(Ⅳ级以下),60例骨髓增生活跃(Ⅲ级以上)。骨髓细胞形态异常较多见,红细胞、粒细胞、巨幼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病因为非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有30例,骨髓象特征表现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为主的有20例(66.7%),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的有10例(33.3%),骨髓增生多活跃,其巨核系多数没有特殊变化,形态多以感染骨髓象为特征。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较为准确的查明骨髓形态及增生状况,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 金芳; 王蕊; 赵云婷; 刘叶; 董彩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均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全体患者中,病因为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有70例,其中恶性血液疾病分别为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4例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多发性骨髓瘤.全体患者骨髓象特征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的有40例(Ⅳ级以下),60例骨髓增生活跃(Ⅲ级以上).骨髓细胞形态异常较多见, 红细胞、粒细胞、巨幼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病因为非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有30例,骨髓象特征表现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为主的有20例(66.7%),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的有10例(33.3%),骨髓增生多活跃, 其巨核系多数没有特殊变化,形态多以感染骨髓象为特征.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较为准确的查明骨髓形态及增生状况,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 林梅珊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依据病因不同分为造血性疾病组(103例)和非造血性疾病组(17例),比较两组血红蛋白、白细胞与血小板水平,另采集造血性疾病组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主要疾病类型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水平与骨髓增生状态分级.结果 造血性疾病组的血红蛋白、白细胞与血小板水平均低于非造血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性疾病组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水平高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高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血与非造血性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存在差异,不同类型造血性疾病患者网织红细胞水平与骨髓增生分级也明显不同,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为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诊断与病因鉴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王蕊; 金芳; 孟伟; 王艳
    • 摘要: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标记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不同,将患者分入造血系统疾病组(n=192)和非造血系统疾病组(n=8)。对所有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和免疫标记。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计算骨髓细胞学、骨髓细胞学+免疫标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造血系统疾病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98.00%(196/200),骨髓细胞学+免疫标记诊断准确率为100.00%(200/200)。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标记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价值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蕊; 金芳; 孟伟; 董彩丽; 赵云婷; 刘娜; 王艳
    • 摘要: 目的 探究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病因患者骨髓细胞学表现.结果 20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192例(96.00%),以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8例(4.00%).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造血性疾病(P<0.05);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或活跃,骨髓形态学多见异常;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特征为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系细胞无特殊变化,部分骨髓细胞形态呈感染骨髓象特征.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病种繁多,主要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不同病因疾病骨髓细胞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临床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疾病的误诊及漏诊.
    • 陈辉; 刘力; 陈森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谱,探讨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住院的119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涂片人工显微镜检查、骨髓活组织检查、生化检查、流式细胞检测、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查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病因.结果 全血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苍白、乏力、感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为(63.00±16.00)g/L,白细胞计数(2.45±0.5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70±0.32)×109/L,血小板计数(43.58±35.24)×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043±0.038)×1012/L;44例(36.97%)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为低增生性骨髓,75例(63.03%)为非低增生性骨髓,两者血细胞减少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学分析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25.21%)是全血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急性白血病(22.69%)及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9.24%).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临床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综合征,病因学分类复杂,最常见的病因仍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但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基因检测成为先天性骨髓衰竭及遗传代谢病等疾病确诊重要的检测手段,大大丰富了病因谱系,提高了明确诊断率.
    • 郭浩; 戚师博; 周甜甜; 易湛苗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LEV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对该例以及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截至2020年2月1日)收集到的相关病例的主要临床资料(性别、年龄、LEV用药指征、LEV用法用量、合并疾病、联合用药情况、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应用LEV至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临床处理及转归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4例,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4个月~79岁,中位年龄57岁;原发性癫痫5例,继发性癫痫9例(继发于脑卒中者4例、脑肿瘤4例、病毒性脑炎1例);免疫功能低下者8例;单用LEV治疗者4例,同时联用其他抗癫痫药物者10例.14例患者应用LEV至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2~150 d,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8.5(3.2,18.5)d;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为1、2、3、4级者分别为1、4、1、8例.发生血小板减少后,14例患者均停用LEV,其中9例未予特殊干预即好转,4例给予对症治疗(人免疫球蛋白、激素和静脉输注血小板1例,人免疫球蛋白、激素和抗CD20单克隆1例,静脉输注血小板2例)后好转,1例4个月婴儿因合并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 LEV相关血小板减少可发生于用药2~150d,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停用LEV后多可改善,或酌情给予对症治疗.
    • 周科锌
    • 摘要: 目的:观察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为回顾性实验,选取43例在我院接受全血细胞减少症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后,均被证实为全血细胞减少症,同时,为探究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的准确率,对43例患者进行骨髓活检、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方式的检查准确率.结果:从实验分析来看,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的观察组,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检出率更高,(P<0.05).同时,联合检查在判断增生程度方面也有更高的准确性,(P<0.05).结论: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应用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准确率更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