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氢

储氢

储氢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423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1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62174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第三届全国特种玻璃会议、第二届中国国际氢能大会等;储氢的相关文献由6599位作者贡献,包括蒋利军、王树茂、李志念等。

储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1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2174 占比:99.67%

总计:162711篇

储氢—发文趋势图

储氢

-研究学者

  • 蒋利军
  • 王树茂
  • 李志念
  • 闫慧忠
  • 李宝犬
  • 熊玮
  • 武英
  • 周少雄
  • 李金
  • 余学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杜廷召; 刘欣; 叶昆; 刘永铎; 申会兵; 白宸瑞
    • 摘要: 简析国内外氢能产业及技术发展现状出发,介绍国际石油公司氢能发展布局及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氢能的规划部署,分析氢能行业规模化发展面临的制氢、储运、加氢等问题。中国石油企业在制氢基础、储运设施、技术基础方面拥有发展氢能的优势,而且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进行了氢能发展相关部署。探讨石油公司加快氢能发展的路径,建议石油公司:1)加快氢能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2)以零碳示范为契机,开展氢能替代,探索多场景、多模式氢能发展模式;3)积极布局可再生氢能各种路线;4)积极布局规模化储氢/调峰技术;5)迁移能源安全管理经验,促进氢能产业平稳、加速发展;6)充分发挥油气基础设施、技术先发优势,助力解决氢能发展前期投资高的问题。
    • 卞宇超; 王明亮; 江周宇; 从扬; 李晓萱; 邢可
    • 摘要: 苄基甲苯分为单苄基甲苯和二苄基甲苯,作为导热油和电容器浸渍剂在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得益于其优异的性能,苄基甲苯类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因此进行相关合成方法研究,提高其产量十分重要。国内外生产苄基甲苯的方法大多为甲苯的富克烷基化反应,该反应所用催化剂种类较多。本文就苄基甲苯生产的不同种催化剂进行比较分析,为未来单苄基甲苯和二苄基甲苯的生产方法提供借鉴,并对苄基甲苯类产品未来的生产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 李晨; 李文晶; 任开响; 李永涛; 张庆安
    • 摘要: 面向“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发展可再生二次能源成为我国重要能源战略举措。然而,如何实现氢能和电能的高效存储与转换成为当前制约二次能源规模化应用的“瓶颈”。其中,寻找和开发合适的轻质载体材料是关键。硼氢化物大多属于含共价键的离子型配位化合物,热力学稳定性高,易发生多晶型转变,具有离子电导特性,其高温相的离子迁移率接近常用的液态有机电解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含氢量和大量氢键,因而在二次能源的存储与转换过程中可发挥多重载体作用。概述了硼氢化物在固态储氢、水解制氢、全固态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功能性应用,重点讨论了其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和性能改善机制,旨在明确硼氢化物在能源存储与转换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 闫敏艳; 宫长伟; 张鹤; 张敏刚
    •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Ti掺杂对Li_(2)MgN_(2)H_(2)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计算给出了杂质替换能、生成焓、能带结构、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及布居等。研究表明,Ti掺杂Li_(2)MgN_(2)H_(2)体系时,其倾向于替换其中的Mg原子,且当替换8c位置的Mg时,杂质替换能最低,晶体结构最为稳定。生成焓计算结果表明,Ti掺杂能够有效降低Li_(2)MgN_(2)H_(2)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其吸氢反应的进行。进一步结合电子结构分析发现,Ti掺杂使得Li_(2)MgN_(2)H_(2)材料的晶胞体积增大,能隙降低,同时Ti与N原子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得Li—N和N—H键的成键峰峰值降低,键强减弱,这些因素均有利于Li_(2)MgN_(2)H_(2)材料吸氢动力学性能的提高。
    • 摘要: 可储氢的“纳米巧克力”结构创建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ACS Nano》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方法,可将纳米粒子变成简单的储氢库。具有高度挥发性的氢气被认为是未来很有前途的能源载体,可为飞机、船舶和卡车提供气候友好型燃料,并允许生产气候友好型钢铁和水泥--这取决于氢气如何生成。
    • 王峰; 逯鹏; 张清涛; 赵辉; 王怀明; 茹洋洋
    • 摘要: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海上风电制氢是能源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对海上风电和氢能发展将是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可为未来能源安全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调查了国内外海上风电制氢发展现状,通过对比海上风电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的可行技术方案,确定“海上制氢站+运输船输送氢气”方案在现阶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结合各国政府的发展规划,对海上风电制氢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指出:风电制氢有望加速海上风电进一步降低成本,顺利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海上风电与氢能产业结合,将推动海上风电和绿氢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胡帅成; 程宏辉; 韩兴博; 吕丽君
    • 摘要: 寻找清洁高效的能源已经成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优先目标,氢能作为绿色高效的能源已然成为了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常用的储氢方式例如使用高压将氢气压缩进气瓶或低温液化都具有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固体储氢的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对MXene(新型二维材料)等轻量级高性能固体材料的大量探索性研究发现,Ti_(2)C MXene的最大氢吸附量可达8.6%(质量分数),远高于美国能源部(2015)规定的金属基氢化物的质量容量(5.5%(质量分数))。尽管MXene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在储氢方面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介绍了目前MXene作为储氢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方向。
    • 荆涛; 陈庚; 王子豪; 许朋江; 李高潮; 贾明晓; 王跃社; 师进文; 李明涛
    • 摘要: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以氢能为能源载体,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氢能-电能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途径。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中的离网型、并网型系统和容量配置优化等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为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的进一步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李万林; 许贤文
    • 摘要: 以采用Davy工艺的某180万t/a大型煤制甲醇合成装置弛放气经膜分离串联变压吸附制氢工段为例,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氢的装置配置、工艺流程以及氢气储存、氢气使用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阐述了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的开车操作流程和装置在不同情况下停车的操作步骤,并指出其开停车及氢气储存、运输等过程的注意事项。
    • 吴锦栋; 左建良; 林璟; 刘自力
    • 摘要: 氢气的安全贮存与可控释放是影响氢能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甲酸无毒、能量密度高、易于储存/运输等,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化学贮氢材料。以炭黑(XC-72)为载体,氯化钯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d/C(XC-72)催化剂,评价其对甲酸分解产氢的催化活性,并采用XRD、FT-IR和XPS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炭黑(XC-72)前处理条件直接影响催化剂活性。其中在50 mL的坩埚中放置3.5 g炭黑(XC-72),在半封闭下,650°C焙烧2 h,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该催化剂上,60°C下,甲酸催化分解产氢的TOF值达到了7257 h^(-1),并且具有较好的催化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