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俞平伯

俞平伯

俞平伯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8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3篇、相关期刊489种,包括瞭望、文史哲、书摘等; 俞平伯的相关文献由74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小如、俞平伯、王湜华等。

俞平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3 占比:100.00%

总计:893篇

俞平伯—发文趋势图

俞平伯

-研究学者

  • 吴小如
  • 俞平伯
  • 王湜华
  • 王美芸
  • 孙玉蓉
  • 宏图
  • 李艳敏
  • 严麟书
  • 侯美玲
  • 叶兆言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艳敏
    • 摘要: 俞平伯的文学创作大多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学,他的艺术散文与古代诗词曲有着很强的互文性。《芝田留梦记》化用了李商隐《春雨》和《重过圣女祠》等诗诗境。“梦雨”是故事发生的客观情境,“神女”是寄托离殇主题的主要人物形象。俞平伯以现代汉语的语言形式复现了中国历代文人的“神女赋”,细腻传达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完成了现代散文对古代同题材作品的再书写。
    • 摘要: 全词哀婉动人,情感复杂。唐婉与陆游被迫分开后,在沈园偶然相遇,陆游写下《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回到家中,愁怨难解,于是和了这首《钗头凤·世情薄》。词中描写了唐婉与陆游被迫分开后的种种心事,直抒胸臆,美轮美奂。俞平伯著《唐宋词选释》认为此词“当是后人依断句补拟”,可备一说。
    • 缓之
    • 摘要: 俞平伯先生诞辰120年纪念会前夕,同事转给我两张老照片,是李希凡、蓝翎和俞平伯先生的合影。同事说,平伯先生真有涵养,要是我,肯定转头就走了。我半开玩笑地说,老人家累了,走不动了。据当事人回忆,照片拍摄的时间是1979年5月20日,那天,《红楼梦学刊》创刊座谈会在北京绒线胡同甲七号的四川饭店举行。关于1954年开始的那场声势浩大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孙玉明《红学:1954》[1]中有比较详细的回顾分析。25年之后,一切重新步入正轨,百废待兴。
    • 黎金飞(整理)
    • 摘要: 《我的父亲顾颉刚》作者:顾潮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9定价:88.00元本书系顾颉刚之女顾潮所写的顾颉刚传记。作者通过系统整理顾颉刚遗存珍贵史料,如著述、读书笔记、日记及与胡适、傅斯年、俞平伯等人的书信,以客观平实的笔法叙述了父亲顾颉刚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同时也折射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坎坷经历。
    • 李遇春; 段玉亭
    • 摘要: 俞平伯的旧体诗词创作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且转益多师而自成一体。周邦彦、温庭筠、李商隐、杜甫、吴伟业、陶渊明等皆是对俞平伯的旧体诗词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古典诗词大家。本文以俞平伯早期、中期、晚期各阶段的旧体诗词创作流变为经,具体到某一阶段再以他与某一位或几位古典诗词大家的艺术关系为纬,试图在经纬交织中揭示俞氏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创化的关系脉络或诗学谱系。具体而言,即主要围绕俞氏早期诗词创作与"清真词"、与"温李",中期战乱诗词与"杜诗"、与"梅村体",晚年诗词创作与"陶诗"的关系展开论述。由此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立体框架中多角度、多中心地揭示俞平伯诗词创作的多元古典诗歌渊源。
    • 李艳敏
    • 摘要: 俞平伯1920年代的诗文作品具有诗画一体的美学特征.其创作受中国绘画画法的影响,追求景物描写的逼真形似,从雕琢刻镂和动态美两方面充分展示物象的生动性,又重视传达附着于物象身上的诗意与作者内在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创作技巧上,俞平伯采用了把工笔细描法和写意画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景物写生.他在其早期作品中偏重于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情趣.
    • 李遇春; 段玉亭
    • 摘要: 俞平伯的旧体诗词创作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且转益多师而自成一体.周邦彦、温庭筠、李商隐、杜甫、吴伟业、陶渊明等皆是对俞平伯的旧体诗词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古典诗词大家.本文以俞平伯早期、中期、晚期各阶段的旧体诗词创作流变为经,具体到某一阶段再以他与某一位或几位古典诗词大家的艺术关系为纬,试图在经纬交织中揭示俞氏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创化的关系脉络或诗学谱系.具体而言,即主要围绕俞氏早期诗词创作与“清真词”、与“温李”,中期战乱诗词与“杜诗”、与“梅村体”,晚年诗词创作与“陶诗”的关系展开论述.由此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立体框架中多角度、多中心地揭示俞平伯诗词创作的多元古典诗歌渊源.
    • 彭剑飙
    • 摘要: 堂名出身的曲家徐振民,生于1919年7月,病逝于1988年8月.师承昆山堂名曲师吴秀松,对谱曲有一定的造诣.早年以堂名为业,解放后辗转杭州、天津、南通、海盐、宜兴等地剧团任伴奏工作.1956年到北京昆曲研习社任教两年,结识著名学者俞平伯、张允和、叶仰曦和周铨庵等曲家.
    • 汪修荣
    • 摘要: 幼年时,他是曾祖俞樾寄予厚望的“憎宝”,并由这位朴学大师亲自为其授课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是风流潇洒的新青年,但和妻子的婚礼却完全采用旧式礼仪;他同胡适一起创立了“新红学派”,在红学研究领域赫然有名;他还是昆曲的重度爱好者……在他的学生心中,他从来都是清雅且高尚的。他是俞平伯,一位多面皆可爱的学者典范。
    • 赵毅平
    • 摘要: 他,以艺术的眼光审视生活,把日常的趣味、诗意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他,拥有孩童般的内心,用画笔寄托自己的理想,质朴而率真。俞平伯评价他的作品如“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他,就是丰子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丰子恺1898年生于浙江桐乡,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便成为一名西洋绘画的老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