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宗教、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59309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中国哲学史、五台山研究、法音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研讨会、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等;佛教中国化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洪修平、姚洪越、李利安等。

佛教中国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6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9309 占比:99.95%

总计:559600篇

佛教中国化—发文趋势图

佛教中国化

-研究学者

  • 洪修平
  • 姚洪越
  • 李利安
  • 韩焕忠
  • 黄夏年
  • 黄崑威
  • 冯永昌
  • 刘泽亮
  • 方立天
  • 严书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冉万里; 李明; 赵占锐
    • 摘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它们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通过对其形制特征、制作工艺和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和马图拉风格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及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贾发义; 高圆
    • 摘要: 在唐代,僧人群体在文殊信仰由五台山地区传播、普及到全国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他们与文人、士子、官僚这些士大夫群体有紧密的接触,并通过译经讲学、游历巡法和寺学教育等诸多方式将文殊信仰传播、普及到士大夫群体之间。士大夫群体也出于政治、宗教或者心理等诸多因素主动地向文殊信仰靠拢,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文殊信仰进行了改造。这使得文殊信仰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交融,进一步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 戎川
    • 摘要: 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不同于其发源地的种种新的文化形态。相伴而来的则是一直以来对中国佛教合法性问题的质疑。其实佛教中国化符合佛教本身的教理,即“胜义谛”须建立于“世俗谛”之上的“二谛”建立。以唐代为例,中国僧人以儒家的伦理实践去表达佛教,形成了“君子”与“佛子”的统一、“爱国”与“爱教”的统一,“行孝”与“崇空”的统一等“佛教儒行”的中国佛教特点,符合佛教本身的“二谛”建立原则,解答了关于中国佛教的合法性的质疑。
    • 朱德涛(文/图)
    • 摘要: 佛足迹图像始创于古代印度,用以寄托佛教信徒思念佛陀和希冀佛教繁荣的情怀。7世纪中叶唐朝玄奘和王玄策从中印度带回佛足迹图像粉本以后,这种新的外来宗教物象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佛足迹图像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汉藏满蒙等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深化,原本具有汉地石碑雕刻风格的佛足迹图像开始以唐卡绢画的形式为载体,向西藏、蒙古等藏传佛教地区传播。文章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两幅明清时期的佛足迹唐卡图像,就是十分重要的物证。
    • 黄夏年
    • 摘要: 人间佛教是未来中国佛教发展方向,已为学术界和佛教界共识。当代人间佛教始终遵循与发扬“阐微抉秘,畅佛本怀,以适应现代人生需求者”“佛教佛法有适化时机之必要”“把握佛教中心思想、去适应时机、融摄文化和适应新时代新潮流去发扬宏通佛法”三条主张,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宗教中国化”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对宗教发展的新认识的基础上,呈现了很强的时代感和现代感。“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呈现了交叉与重合关系,表现了“现代性”“入世性”和“传统性”氛围,与“神圣性”一起构成了未来中国的“新佛教”。
    • 陈超
    • 摘要: 姚兴劝道恒、道标罢道一事表明,当僧团、僧人成为政治的吸纳对象时,传统仕隐观念以及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形成的隐士与权力的互动方式,深刻影响了权力对沙门在王道政治中之定位、沙门参与政治之态度、吸纳沙门参与政治之途径的理解.对于权力类比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得出的判断,沙门的回应并非简单的“不仕”,而是从经教出发,阐发了沙门理解中的“仕”以及“如何仕”,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了这一崛起中的社会力量的诉求,向权力展示了自身的特质,不断刺激着权力脱离中国传统的视角与语境理解佛教.从东晋十六国末年佛教的实践来看,长安僧团不仅提供了一条不同于庐山僧团与北魏法果的道路,也在用实际行动丰富着道安“依国主”路径的内涵.
    • 蔡晓菁
    • 摘要: 佛教造像碑是一种借鉴汉碑进行改制的特色造像石刻,是佛教中国化在艺术上的体现.与以往从造像碑的外在形制和雕刻艺术入手进行的分析有明显不同,从佛教中国化视角来看待造像碑的特点更侧重于考察造像行为与佛教发展的互动.佛教造像碑有"像碑""碑像"等名称,可见其"像"与"碑"的基本性质.它通过刊刻各式图像和文字的方式实际、快速地辅助宣传佛教、信仰佛教,这种形式强调了造像与追寻真实法身的联系.同时,佛教造像碑还承担了与中国传统石碑相似的歌功颂德、纪念记事用途,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此外,造像碑的特点还具体表现为多样与适用性、调和与融摄性、区域与民族性.造像碑的刊刻基本以结社为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佛教造像碑的这些特点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流变、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造像艺术,它反映了佛教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向民众生活渗透的进程,也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研究造像碑性质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佛教史特别是北朝佛教的发展.
    • 张之涵
    • 摘要: 日本藤田美术馆收藏的北魏神龟元年交脚弥勒菩萨像与大部分形制统一的金铜佛像不同,其许多构成元素丰富独特且前所未见,如鸟、龟和方孔圆钱等.此件造像虽无可参考的范本,但也并非凭空出现.从造像的造型特征来看,其与中国古代流行的某些观念和形象有关,是佛教中国化在早期汉传佛教艺术发展中的表现.
    • 常红星
    • 摘要: 十六国时期的泰山竺僧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佛教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80余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泰山竺僧朗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竺僧朗生平行迹、竺僧朗佛学思想、竺僧朗与六国君主、竺僧朗与山林佛教四个研究领域.未来需要开辟新的路径和视角对竺僧朗进行综合性的专题研究.
    • 沈肖燕
    • 摘要: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西游记》是一部世代累积的著作.《西游记》的成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从唐代的玄奘取经的史实到吴承恩最终完成,中间经历了大约八百年左右的时间.《西游记》的发展方向为何不是历史小说、英雄传奇小说,而是神魔小说?本文从唐代玄奘取经的源头探本溯源,关注"西游"的"话语体系",试图从漫长的演变岁月中找到线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