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记小说

传记小说

传记小说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专利文献132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当代韩国、社会科学等; 传记小说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蔡志全、石楠、余昌谷等。

传记小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58.49%

专利文献>

论文:132 占比:41.51%

总计:318篇

传记小说—发文趋势图

传记小说

-研究学者

  • 蔡志全
  • 石楠
  • 余昌谷
  • 蔡志全1
  • 谢振声
  • 李弗不
  • 江飞
  • 汪顺来
  • 王一平
  • 聂珍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柳琴
    • 摘要: 爱新觉罗启琴(常用名柳琴)斋号絃韵楼主人少年曾随溥雪斋俞伯荪前辈习琴,受到琴学启蒙,随溥松窗习画宫廷画派,拜我国武术大师李尧臣学习武术,青年师从古琴演奏大师李祥霆研习古琴文化,师从郭秀仪、胡絜青、王任学习齐派书画;摄影师从杜修贤,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柳琴摄影艺术展。参与创办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著有传记小说《少年萧乾》《最后的镖王-武林泰斗李尧臣传》,主编《阅微草堂砚谱》,是大型文献电影纪录片《佛教圣地五台山》《无形瑰宝-京音乐》的主要撰稿人;1992-1993年为人民日报策划主持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名作展》;1998年为光明日报策划主持拍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年全国当代名家书画京粤沪三地巡回展》。
    • 陈英
    • 摘要: 朴趾源与司马迁在人生经历和写作态度上有相通之处,《史记》对朴趾源的传记小说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朴趾源的传记小说在讽刺手法、人物塑造、材料运用等方面从《史记》汲取了丰富的创作技巧。由于所处文化背景不同,朴趾源的创作在受《史记》影响的基础上,还在形式、内容及视角等方面体现了朝鲜民族的独特风貌,体现了中朝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汪顺来
    • 摘要: 当代华裔美国传记小说家伍慧明常以华人移民历史为题材,剖析美国种族主义移民政策对华人的精神伤害。她的第一部传记小说《骨》以唐人街移民家庭的悲剧为线索,探究排华法案对华裔几代人命运的灾难性影响;其另一部传记小说《望岩》延续了《骨》的主题,进一步挖掘种族主义给华人群体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伍慧明在小说中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发掘早期华人移民心中挥之不去且无法言说的创伤记忆。她将精神创伤进行幽灵化处理,书写美国华人移民的幽灵意象,展现其“怪异”的心理空间和边缘化的幽灵身份,旨在揭示美国种族主义政治的实质,重写那段被美国官方有意忽略的华人移民史。
    • 张丹丹
    • 摘要: 明代东周列国题材传记小说主要有三部:《国朝忠传》、佚名《孔圣宗师出身全传》、冯梦龙《古今列女传演义》,此三部传记小说内容上兼备纪实性与可读性,思想上儒家教化理念突显,语言上文白并存,融合了传记文学与小说文体的优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乔世华
    • 摘要: 为历史人物写传记小说,在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尺度把握上,往往会构成一个令人挠头纠结的问题。如果过于向壁虚构,人物则可能凌空蹈虚;太拘泥于"实",人物可能因为没有什么戏份而失去足够的生动性,尤其是当所书写的历史人物不是那种有着文治武功或风流韵事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时,就很可能会因为乏"善"可陈而遭遇无趣之讥。
    • 章罗生
    • 摘要: "石楠体"创作的特色:一是创作主客体的高度契合;二是鲜明的"史传合一"与"生命叙事";三是"虚"与"实"或"文学性"与"真实性"的有机融合.从石楠、胡辛及其"石楠体"传记小说中,我们不但窥见了中国当代文学传记创作的创新发展,而且领略了女性文学的独特风景与神采英姿.
    • 曾勋
    • 摘要: 近日,四川作家成少成(原名郭子玖)的传记小说《儒风远播蜀辉煌:文翁传》(下称《文翁传》)出版,该书以史料为纲,通过合理考证、演义,呈现了一个丰富立体的文翁形象。文翁(公元前187年—前110年),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守,他在蜀中创立官办学校,成为施行"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第一位地方官员,他清正仁爱、举贤兴教、励精图治,深受蜀地民众拥戴,逝世于蜀中,被《汉书》列为《循吏传》第一人,闻名天下。2020年,文翁入选第二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名单。
    • 方红
    • 摘要: 美国华裔作家林露德的《千金》和《木鱼歌》这两部传记小说再现了19世纪美国华裔人物波莉、刘锦浓的生活经历.本文从杂糅的双重性入手研究这两部作品,提出传记小说的混搭形式与华裔杂糅身份相辅相成,传记小说以文史结合、虚实相间的形式再现华裔身份的杂糅性及其物质基础.波莉、刘锦浓不只被动受到生活环境的物质、社会、文化影响,他们还在改变自然环境、建造农场和果园以及抵制种族歧视的活动中形成了文化杂糅身份,将其家园作为这一杂糅身份的空间形式与社会表达.
    • 凌晨光
    • 摘要: 《见证》和《时间的噪音》都是以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前者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口述回忆录,后者是传记小说.小说作者朱利安·巴恩斯亲承其创作、深受前述回忆录的影响,但两者在体裁定位、关注焦点、表达手段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蕴含着含义丰富的深刻差异.通过对两书就同一事件、相同人物、相似场景的描写与感悟的对照阅读,可以看到《时间的噪音》中缺少一种作者的生活智慧和写作才能所难以弥补的、对民族苦难和屈辱人生的切身感受和刻骨体验,恰如俄罗斯谚语所言"狼不知道羊的恐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