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介电性质

介电性质

介电性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7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电工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256309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十届海峡两岸工程材料研讨会、第十七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等;介电性质的相关文献由700位作者贡献,包括肖鸣山、刘尊奇、刘洋等。

介电性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56309 占比:99.91%

总计:256542篇

介电性质—发文趋势图

介电性质

-研究学者

  • 肖鸣山
  • 刘尊奇
  • 刘洋
  • 路大勇
  • 刘红日
  • 王成建
  • 沈明荣
  • 韩力群
  • Y·施瓦茨
  • 埃里·迪克特尔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宏志; 刘洋; 袁玉杰; 杨芳; 秦刘磊; 刘尊奇
    • 摘要: 以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氟硼酸盐与(NH_(4))_(3)[FeMo_(6)O_(24)H_(6)]·7H_(2)O多酸盐为原料,通过H管水溶液界面扩散方式合成一种新颖的Anderson型超分子化合物(H_(2)DABCO)_(2)[FeMo_(6)O_(24)H_(4)]·4H_(2)O(1)。并通过红外光谱、单晶X衍射、元素分析、XRD粉末衍射、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介电常数测试等方式对化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及电学性质进行表征。单晶X衍射结果显示该晶体在低温-室温下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其多酸阴离子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水分子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了明显的移动,而DABCO阳离子通过N-H…O氢键填充在相邻多酸阴离子的二维层状结构内,随温度的变化发生明显的分子扭动,导致化合物1在233K和271K附近产生相转移峰和阶梯型介电常数可逆现象。
    • 胡江三; 王国忠; 陆佳宝; 钟万鑫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老化阶段沥青疲劳性能,通过对热、氧、紫外线、水耦合老化前后的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进行线性振幅扫描(linear amplitude sweep, LAS)和介电常数测试,从损伤累积和相位角变化两个角度讨论了不同老化阶段沥青疲劳性能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基于介电性质的沥青组分与疲劳应变曲线斜率绝对值B、基于损伤的疲劳破坏应变ε_(d)与疲劳寿命N_(f)、基于相位角的疲劳破坏应变ε_(θ)与疲劳寿命N′_(f)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老化程度越深,沥青疲劳寿命越短,且沥青基于抗疲劳性能的应变敏感性越大;采用基于损伤的疲劳破坏准则所定义的破坏应变ε_(D)和疲劳寿命N_(f)评价沥青的抗疲劳性能是合理可行的,且与基于相位角的疲劳破坏准则所定义的破坏应变ε_(Φ)和疲劳寿命N′_(f)的分析结果一致;可见基于介电性质对沥青组分进行划分的方法合理可行,并可与沥青路用性能进行关联,进一步指导沥青改性工艺。
    • 徐学良; 孙振涛; 关鸿亮
    • 摘要: 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是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由城市自来水供水水源、给水处理系统和地下自来水管网系统等组成。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下自来水管网不断扩建,管线过长、管龄过老、管道腐蚀、管道磨损等问题,地下自来水漏损问题已成为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应用天基雷达确定可能的高泄漏区域,应用地基雷达确定准确的漏点,将极大提高泄漏探测效率。本文利用天基雷达的L波段探测因自来水水管漏水会引起周围土壤介电特性的变化区域,再通过探地雷达采集疑似高泄漏区域雷达剖面数据并分析其瞬时频率以定位精确漏水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对城市地下自来水管道泄漏进行探测,实现了一种快速、高效、精准的探漏方法。
    • 齐欢欢; 刘洋; 阿地拉·阿不都合尼; 努尔曼·依斯马依力; 刘尊奇
    • 摘要: 以18-冠醚-6为主体、甘氨酸为客体、无机酸为电荷抗衡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溶剂,通过室温蒸发法获得杂化型氨基酸超分子晶体材料:(C_(2)H_(6)NO_(2))+(18-crown-6)[I]-(H_(2)O)_(2)。并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TG)、介电等多种方式对晶体材料进行表征。单晶结构解析显示在低温(100 K)和室温(293 K)条件下,该化合物的空间群属于三斜晶系(P 2_(1)/n)。质子化的甘氨酸离子的-NH_(3)^(+基)团,通过N—H…O氢键相互作用镶嵌入18-冠醚-6环内,形成一种新型转子-定子式结构,并以O—H…O、O—H…I氢键作用,在b轴方向上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随着温度升高,甘氨酸分子发生明显的动态摆动,导致晶体结构a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在200 K和260 K附近连续产生两处明显的阶梯状介电异常。
    • 滕镇远; 张启涛; 苏陈良
    • 摘要: 近10年来,研究者制备了大量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其在光、电、热等催化体系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及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光催化过程的独特性使其在催化本质上明显不同于热催化和电催化过程,即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和空穴参与反应,而非基态的价电子.本文首先探讨了有机聚合半导体与传统无机金属化合物半导体的区别,指出聚合物半导体介电常数通常较小且光生电子与空穴的中心距离过短(计算上通常<1 nm),导致其界面处几乎不存在明显的能带弯曲.将金属离子引入聚合物半导体的骨架中可以有效引入给体-受体对,在提高载流子分离效率的同时延长其寿命.在高效聚合物基单原子光催化剂的设计过程中,引入单原子金属位点后的激发态电荷分布及捕获态电子对反应的驱动力是决定催化剂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时间-空间双因子布局分析法和瞬态吸收光谱可为研究者提供相关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回归精度接近或达到密度泛函理论水准的能量函数,从而反推激发态下体系的能量变化,有望为光催化反应的激发特性与反应活性建立可靠的联系.此外,配体和溶剂化效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应被仔细考虑.
    • 徐慧婷; 刘洋; 刘弘伟; 胡宏志; 刘尊奇
    • 摘要: 以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氯化钴和硫氰化钾为原料,水、甲醇和盐酸为混合溶剂,蒸发获得一种三维氢键型金属-有机化合物[H_(2)(dabco)]_(2)[Co(NCS)_(4)]_(2)·4H_(2)O(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介电和铁电等测试对其结构、热学性能与电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构显示[H_(2)(dabco)]_(2)[Co(NCS)_(4)]_(2)·4H_(2)O从低温极性空间群P21转化为中心空间群P nma,[H 2dabco]2+阳离子发生有序-无序超分子转动,导致在200 K附近呈现极性-非极性相变及阶梯型介电异常,获得一种顺电相-铁电相可逆的铁电功能材料。
    • 杨芳; 刘洋; 张嫣婕; 胡宏志; 刘尊奇
    • 摘要: 采取蒸发法以2-氨基吡啶、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在甲醇、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获得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钴配合物材料[C_(5)H_(7)N_(2)]_(2)[CoCl_(4)](化合物1)。通过变温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介电常数和电化学(循环伏安CV曲线)对其晶体结构和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化合物1在低温(100 K)和室温(293 K)下均属单斜晶系,在空间结构内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二维网状超分子结构。变温红外在250 K附近呈现明显的吡啶环骨架吸收峰变动,与化合物1在250 K附近的明显可逆介电异常一致,其循环伏安测试显示化合物1具有良好电子转移性能。
    • 丁小南; 田相鑫; 赵鹏; 高泽亮; 刘敬权
    • 摘要: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探索了Aurivillius结构Bi_(2) Mo_(x)W_(1-x)O_(6)体系的合成条件以及能够形成固溶体的成分范围,探索了Bi_(2) Mo_(x)W_(1-x)O_(6)晶体的助熔剂法生长体系,并对晶体的结构、变温介电性质和电阻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Bi_(2) Mo_(x)W_(1-x)O_(6)体系中Mo的占比x可以在0~1的范围内连续变化,采用固相反应法可以在500~870°C范围内的不同温度合成纯的Bi_(2) Mo_(x)W_(1-x)O_(6)铁电相。采用Li_(2)B_(4)O_(7)-Bi_(2) O3(摩尔比2∶1)作为助熔剂生长得到了厘米级Bi_(2) WO6单畴晶体,厚度不小于2 mm,最大尺寸则达到了约40 mm。在n(Bi_(2) O3)∶n(MoO3)∶n(WO3)∶n(Li_(2)B_(4)O_(7))=1∶1∶1∶1(摩尔比)体系中生长得到了厚度约1 mm的Bi_(2) Mo_(0.15)W_(0.85)O_(6)厘米量级单畴晶体,结构解析表明Bi_(2) Mo_(0.15)W_(0.85)O_(6)属于正交晶系,Aba2(No.41)空间群。变温介电性质测试表明,Bi_(2) Mo_(0.15)W_(0.85)O_(6)晶体的介电常数ε33由Bi_(2) WO6晶体的70提高到了102,介电弛豫现象发生的温度由Bi_(2) WO6晶体的430°C降到了330°C附近。变温电阻率测试表明,Bi_(2) WO6与Bi_(2) Mo_(0.15)W_(0.85)O_(6)晶体的电阻率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100°C以下,Bi_(2) WO6的电阻率高于Bi_(2) Mo_(0.15)W_(0.85)O_(6)晶体,且随温度升高,二者电阻率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 张子钰; 秦刘磊; 刘洋; 李辉; 胡宏志; 刘尊奇
    • 摘要: 以钼酸铵、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在乙醇、甲醇、HBr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溶剂挥发法成功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C7H11N2)4[MoOBr4(H20)]2Br2(1).并通过变温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介电和差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晶体进行结构、热能及电性能表征分析.结构显示阴-阳离子在空间内形成π-π堆积一维链状和多维氢键网状结构.随着温度的改变以钼配离子[MoOBr4(H2O)]-为顶点的结构空穴变形引起四聚体[MoOBr4(H2O)]2Br2的氢键二面角发生明显折叠摆动,导致化合物1在238 K温度附近产生明显热能同结构相转移以及可逆性介电异常峰.
    • 程赛楠; 丁坤; 宋泷藤; 张铁; 张志旭; 张毅; 付大伟
    • 摘要: 我们通过精确的分子设计,得到3种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衍生物X-EtHDabco(EtDabco=N-乙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X=H、F、Cl).分别以3种Dabco衍生物、溴化锌为原料按一定配比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相变材料(H-EtHDabco)[ZnBr4] (1)、(F-EtHDabco)[ZnBr4](2)、(Cl-EtHDabco)[ZnBr4] (3).变温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及介电测量结果表明:没有卤素取代的1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并未观察到任何相变,然而卤素取代的化合物2和3均在230 K附近触发了可逆同结构相变.2和3产生的相变是有机胺阳离子中的卤素取代基在室温相和低温相中的有序-无序转变和无机骨架的相对变形共同引起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