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EDTA滴定

EDTA滴定

EDTA滴定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052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冶金分析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7年表面处理新技术交流会及山东省表面工程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大会、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多元络合物应用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等;EDTA滴定的相关文献由192位作者贡献,包括安浩娜、方开珑、李海波等。

EDTA滴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2.7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052 占比:97.17%

总计:3141篇

EDTA滴定—发文趋势图

EDTA滴定

-研究学者

  • 安浩娜
  • 方开珑
  • 李海波
  • 谢晓琴
  • 黄超
  • 齐同喜
  • 万双
  • 丘山
  • 丘星初
  • 丘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君侠; 陈冉冉; 万双; 李先和
    • 摘要: 称取0.5 g试样,用盐酸、硝酸、硫酸分解,铅以硫酸铅沉淀的形式分离.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氨性溶液中沉淀分离铁、锰等共存元素,加氟化物掩蔽铝、硫脲掩蔽铜,调节溶液pH=5.0~6.0,加入碘化钾消除镉的干扰,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 TA标准溶液滴定.将沉淀物重新溶解,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锌量.在0.2% ~10.0% 范围内结果重现性良好,重复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2% ~0.7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4% ~100%.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满足分析需求.
    • 张红; 王素梅; 王丹
    • 摘要: 含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氟含量为1%~8%(质量分数),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处理样品时操作繁琐不易掌握.实验选择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混合熔剂高温(750°C)熔融样品10 min,再用水浸取过滤,使氟全部转至滤液中并与稀土分离,调节酸度为pH 2左右以过量镧沉淀氟,煮沸1~2 min,在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体系下用EDTA滴定剩余镧,间接测定样品中氟含量.实验方法用于测定含氟铈基稀土抛光粉中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88%~2.9%;方法用于标准样品抛光粉GSB04-3426-2017中氟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分别按照实验方法和国标GB/T 20166.2—2006中的方法对标准样品GSB04-3426-2017和含氟铈基稀土抛光粉实际样品中氟进行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吻合.
    • 刘亚东
    • 摘要: 以临连高速公路石灰稳定土为例,通过室内对几组不同灰含量的稳定土进行试验,由试验数据来分析灰含量随测定时间的变化,得到灰含量随时间的衰减规律,对石灰稳定土进行了定量的总结,为灰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依据.
    • 曾军
    • 摘要: 采用EDTA滴定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相结合测定高铋铅中铅的含量,避免了二次滴定产生的误差,提升了结果准确度的同时大幅度缩减了检测时间.新方法测定一组高铋铅中的铅量与原有方法检测结果吻合,可满足大量高铋铅中铅的测定.
    • 李贞
    • 摘要: 验证了GB/T 3185—2016氧化锌含量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滴定终点不易判断,无法掩蔽钙类金属杂质的干扰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误差.通过大量验证试验,建立了测定氧化锌含量的新方法,使滴定终点更易掌握,滴定结果更加准确.
    • 安浩娜
    • 摘要: 镍钴锰酸锂是一种高性能、高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析研究镍、钴、锰的含量对三元正极材料影响有重大意义.受制于化学分析法、AAS法的缺陷,本文通过采用EDTA滴定的方式进行试验操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试验数据准确度高[1].
    • 安浩娜
    • 摘要: 镍钴锰酸锂是一种高性能、高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析研究镍、钴、锰的含量对三元正极材料影响有重大意义。受制于化学分析法、AAS法的缺陷,本文通过采用EDTA滴定的方式进行试验操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试验数据准确度高[1]。
    • 黄煜; 潘如龙
    • 摘要: 建立了液相色谱法测定丙酸钙含量的实验方法.对试样进行酸化处理后,利用C18液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外标曲线定量法,测定了丙酸根的含量,并计算得到丙酸钙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对质量分数为99.7%、不确定度0.6%的丙酸钙标准物质进行多次测试,结果表明丙酸钙质量分数99.74%~99.82%,相对标准偏差0.03%.对3组实际试样、分别采用滴定法和液相色谱法的进行重复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0.060%和0.099%(第1组)、0.070%和0.085%(第2组)、0.075%和0.13%(第3组).改进试样制备方式、采用自动进样等可进一步提高液相色谱法的可重复性.液相色谱法的建立为食品安全领域丙酸钙强制性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
    • 黄超; 谢晓琴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拌和方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影响,首先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对拌缸搅拌、振动搅拌、无振搅拌三种不同拌和方式采用筛分试验、EDTA滴定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关键筛孔通过率、水泥EDTA滴定结果变异系数排序均为:拌缸搅拌>无振搅拌>振动搅拌,其中水泥滴定结果显示拌缸搅拌与无振搅拌相差不大,且振动搅拌变异系数较二者减小约50%.结果表明:相较传统拌缸搅拌工艺,采用振动搅拌可有效提高水稳混合料的级配均匀性,且未开振的无振搅拌较传统拌缸搅拌均匀性仍有调高;而振动搅拌只有在开振作用下才能有效提高水泥在混合料中的拌和均匀性.振动搅拌可有效改善混合料强度形成均匀性,减少由于强度不均匀导致的裂缝产生.
    • 黄超; 谢晓琴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拌和方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影响,首先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对拌缸搅拌、振动搅拌、无振搅拌三种不同拌和方式采用筛分试验、EDTA滴定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关键筛孔通过率、水泥EDTA滴定结果变异系数排序均为:拌缸搅拌>无振搅拌>振动搅拌,其中水泥滴定结果显示拌缸搅拌与无振搅拌相差不大,且振动搅拌变异系数较二者减小约50%.结果表明:相较传统拌缸搅拌工艺,采用振动搅拌可有效提高水稳混合料的级配均匀性,且未开振的无振搅拌较传统拌缸搅拌均匀性仍有调高;而振动搅拌只有在开振作用下才能有效提高水泥在混合料中的拌和均匀性.振动搅拌可有效改善混合料强度形成均匀性,减少由于强度不均匀导致的裂缝产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