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嘴鸥

黑嘴鸥

黑嘴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林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风景名胜、旅游纵览、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等;黑嘴鸥的相关文献由149位作者贡献,包括楚国忠、江红星、钱法文等。

黑嘴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95.8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3.09%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1.03%

总计:97篇

黑嘴鸥—发文趋势图

黑嘴鸥

-研究学者

  • 楚国忠
  • 江红星
  • 钱法文
  • 侯韵秋
  • 刘德天
  • 孙立汉
  • 王会
  • 乔振忠
  • 任书宽
  • 刘海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闪闪; 孙羽(图)
    • 摘要: 每年秋冬季节,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上演着候鸟迁徙的精彩大片。根据观测人员记录,近几年保护区连续记录到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遗鸥等多种珍稀鸟类的身影。其中,勺嘴鹬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候鸟之一,全球仅剩300-400只。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湛江新增红树林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趋势下实现逆势递增,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 刘春晖; 郭祁; 贾刚
    • 摘要: 采用样点布设法对2019年辽河口湿地保护区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植被分布情况、底质土壤理化性质、底栖动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对比分析黑嘴鸥繁殖习性和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①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植被为单一的翅碱蓬群落植被,翅碱蓬高度为4.3 ~42.6 cm,覆盖率为20% ~ 100%.底部沉积物为滨海盐渍土,表层沉积物仍为较稠密的粉质黏土,沉积物盐度大,质地坚硬.黑头鸥栖息地只有大型底栖动物6种,占绝对优势种是二叉摇蚊的三段幼虫.黑嘴鸥繁殖区集中在本研究区,分布有繁殖黑嘴鸥9746只,占繁殖种群的98.48%.该地区全球濒危物种黑嘴鸥的繁殖活动已受到不利影响,应在受保护物种受到严重影响之前予以保护.
    • 摘要: 辽河口湿地籍贯:盘锦绿色称号:中国最美丽的六大湿地之一盘锦是驰名中外的“湿地之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滨海湿地——辽河口湿地,被誉为“国际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广袤的湿地上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50种,是丹顶鹤南北迁徙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繁殖地、斑海豹重要产仔地。
    • 鲍含章; 鲍海君(指导)
    • 摘要: 清晨,太阳从江岸线上徐徐升起,像一枚咸鸭蛋的蛋黄,黄澄澄、油亮亮的。江畔,茂密的水草在晨风中招手点头。江面,一声声或浅或深的浪涛像在歌唱。这个夏日是多么清凉、宁静,充满新鲜感。"大黑,这里特别舒服,快来快来!"美丽小巧的小鸥扑棱着布满伤痕的白色翅膀,大口呼吸着弥漫着江水味道的空气。
    • 宋晓杰
    • 摘要: 辽河口湿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拥有大面积的碱蓬滩涂和浅海海域,是丹顶鹤、黑嘴鸥、鹭类、鹬类及多种雀形目鸟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是丹顶鹤产卵的最南界限,是斑海豹繁殖的最南界限,是黑嘴鸥种群最大的繁殖地和栖息地。2013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50个候选湿地当中,辽河口湿地如愿入选"十大魅力湿地"。
    • 郭兴花(摄);
    • 摘要: 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处新、老黄河入海口两侧的渤海之滨,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013年10月24日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为中国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之一。保护区鸟类由2000年的283种增加到现在的36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由9种增加到12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由41种增加到51种。全球有东方白鹤4000余只,这里累计繁殖超过1300只;黑嘴鸥达4000多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
    • 宋晓杰
    • 摘要: 南小河不是一条河。南小河是黑嘴鸥的栖息地。在我的家乡——辽河口湿地,"南小河"就是黑嘴鸥的代名词。我曾经数次深入南小河,但那一年的深秋之行记忆最为深刻——鸟去巢空!我没有见到它们!不见了大片大片"连营"似的巢穴;不见了它们从巢里冲向天空,尖叫着警告、拉粪便、啄你的头,阻止你没有邀约突然而至的探看;不见了它们先吃进去再吐出来,发挥反刍胃的功能,含饴弄"儿"、乐享天伦的场景;不见了冰雹霹雳中,亲鸟用翅膀庇护小baby的动人画面……只剩下滩涂上凌乱散放的枝柯,因为没有呼吸和鸣叫而失却意义,变成残枝败叶本来的面目。空落而残破的巢穴被一阵小北风儿吹得颠三倒四地滚动,如一只陀螺,始终没有一棵草或一块土坷让它停下来。曾经的抚育与生长、亲密与爱恋都是一次性的,也许"这一次"就是它们的一生一世。想到这儿,忽然心空目茫,思潮暗涌。
    • 摘要: 相传,一千多年前,诗人李商隐在后花园中养了五种珍禽,其中之一便是黑嘴鸥。真假不得而知。但要说到最早认识黑嘴鸥的人,当数出海的渔民了。"晚哇阴,早哇晴,半夜哇来天不明。"有民谚为证。渔民习惯地叫黑嘴鸥为"导航员"。早些年科技尚不发达,没有雷达、卫星云图预知天气。怎么办?这可难不倒有经验的渔民。他们根据黑嘴鸥的叫声来判断天气:明天能不能出海?后天能不能捕鱼?所有这些信息,全在黑嘴鸥的叫声中。所以,人们又称黑嘴鸥为"神鸟""吉祥鸟",仿佛它们在忠实、殷勤地传送着上苍的旨意。
    • 尹海; 于玲
    • 摘要: 红滩、绿苇、金稻、碧海、蓝天,是她瑰丽的色彩;鹤乡,黑嘴鸥之乡,"海上大熊猫"斑海豹国内唯一繁殖地,丹顶鹤繁殖的最南线,是她独有的密码;中华"龙文化"的发源地,是她厚重的底蕴。千里辽河在这里入海,中国第三大油田在这里现身,世界第一大苇田在这里盛开——这就是盘锦,一座轻轻安放在湿地之上的城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