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44723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现代诊断与治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山东省第十二次麻醉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8全国心胸麻醉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华人心血管麻醉论坛、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术年会等;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文献由53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治安、王刚、闫相国等。

麻醉深度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4723 占比:99.96%

总计:344864篇

麻醉深度监测—发文趋势图

麻醉深度监测

-研究学者

  • 刘治安
  • 王刚
  • 闫相国
  • 邵西良
  • 冯一鸣
  • 珠淮
  • 冯永春
  • 刘斌
  • 宋琼远
  • 岳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东燕; 程梦雅; 章汉洲
    • 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配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汕尾市人民医院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深度监测配合手术室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应激反应指标、麻醉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t=0.056、0.043,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37.29±5.13)分〕、SDS评分〔(38.29±6.4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41.38±5.26)分〕、SDS评分〔(41.05±6.37)分〕,t=3.608、1.976,P0.05。在手术开始后30min(T1),观察组患者的HR〔(92.56±9.08)次/min〕、MAP〔(98.63±7.09)mmH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HR〔(98.53±8.74)次/min〕、MAP〔(110.94±8.62)mmHg〕,t=3.070、7.148,P<0.05。在术后10min(T2),观察组患者的HR〔(90.58±8.16)次/min〕、MAP〔((96.82±8.14)mmH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HR〔(95.37±8.45)次/min〕、MAP〔(101.86±7.25)mmHg〕,t=2.643、2.996,P<0.05。3)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36.14±4.27)min〕短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43.46±4.58)min〕,其术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2.96±1.2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3.78±1.46)分〕,t=7.576、2.765,P<0.05。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8.57%),χ^(2)=4.941,P<0.05。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80.95%),χ^(2)=4.480,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配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小其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其不良反应,提高其术后苏醒质量,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 张瑞权; 粱超; 陈祖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深度检测的方法不同,分为行BIS监测麻醉深度的32例(观察组)和麻醉师按经验监测的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警觉/镇静评分法(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术中用BIS行麻醉深度监测,可有效控制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保证恢复质量。
    • 邹飞; 黄婷婷; 陈友艳
    • 摘要: 目的:研究运用麻醉深度监测在全身麻醉术中的指导用药对比观察.方法: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接诊的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纳入50例,行常规麻醉),观察组(纳入50例,行双频谱脑电图监测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瑞芬、七氟烷、罗库溴铵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导(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术中采用双频谱脑电图监测方式,对患者的麻醉深度指数进行监测,可以有效提高麻醉深度指数的检测效果,同时也能够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更加准确的观察,实现精准用药,提高全身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 叶玉萍; 王泽华
    • 摘要: cqvip: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系统采用的模型是基于大量样本、特定药代动力学变量和输注控制算法,获得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1]。而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削弱了TCI药代动力学模型在某些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最合适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模型,仍存在着实践和学术争议[2]。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中,通过麻醉深度作为反馈信号,可以克服TCI模型应用的个体差异。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是TCI与麻醉深度监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麻醉技术,由麻醉医师设定理想麻醉深度,当靶控输注丙泊酚达到预设的靶浓度时,开启闭环模式,系统可根据麻醉深度的测量值与设置的目标值进行实时比对,自动调整靶浓度,改变麻醉药输注速度,个体化给予患者最佳药量,从而达到维持合适麻醉深度的目的[3]。
    • 张志润
    •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在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中麻醉深度指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实施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分析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全麻手术过程中由麻醉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结合患者情况给予麻醉剂量,观察组根据BIS(麻醉深度指数)监测麻醉深度,从而精准调整麻醉剂量.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BIS指数,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在T2、T3时刻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BIS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全麻手术后苏醒时间(22.3±0.6)min、拔管时间(46.5±1.1)min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麻手术治疗中应用BIS监测麻醉深度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麻醉给药剂量,降低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缩短麻醉清醒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陈太新; 柳垂亮; 王美容; 李志鹏; 沈柏儒
    • 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监测在日间门诊小儿七氟醚吸入全麻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7—12月门诊手术室行包皮环切术的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七氟醚吸入全麻加局部麻醉,研究组患儿术中接受麻醉深度监测,术中监测麻醉深度并及时调整吸入麻醉药浓度,对照组患儿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儿体动反应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监测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离院(T5)时6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麻醉深度监测值.记录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七氟醚使用量、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哭闹、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两组患儿麻醉深度在D2~E1阶段的时间占总麻醉时间比值.结果 两组患儿在T0和T5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T1、T2、T3和T4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七 氟醚总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深度在D2~E1阶段的时间占总麻醉时间比值及苏醒躁动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4例(4/35)患儿出现明显恶心、呕吐;5例(5/35)患儿出现哭闹,研究组未出现.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呼吸抑制.结论 麻醉深度监测有助于减少吸入全麻中七氟醚的使用量,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患儿生命体征更平稳,为临床小儿门诊短小手术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指导.
    • 白雪; 舒榕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中使用麻醉深度监测防控患者疼痛发生并减少使用麻醉药频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进行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监测,观察组利用双频谱脑电图麻醉深度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之后清醒程度、手术时疼痛感、术后疼痛感程度/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以及个人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清醒、手术疼痛、记忆力下降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的麻醉持续时间和清醒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角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进行全麻手术时,利用麻醉深度监测能够预防患者疼痛并且减少麻醉药的使用.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 冯燕春
    • 摘要: 作者探讨了疼痛/伤害敏感指数(IOC2)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概况,指出脑电意识指数(IOC1)、IOC2很有可能成为术中精确麻醉的良好监测指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IOC2与其他镇痛监测参数比较各有利弊,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和完善.
    • 郝伟; 李亚男; 冯亚丽; 程洋
    • 摘要: 目的:探究麻醉深度监测对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5月-11月在我院采取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依照摸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麻醉监测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麻醉深度监测方式,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麻醉深度监测的作用.结果: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可以降低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故而应当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更多采用麻醉深度监测方式.
    • 赖奕栋
    • 摘要: 全身麻醉过程中患者面临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其中术中知晓因为其对患者精神的极大危害而一直被作为研究的热点.术中知晓本质是一种全身麻醉下患者意识没有完全受到抑制的现象,患者在术后能够回忆起术中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这种全身麻醉并发症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并且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麻醉深度与其密切相关,而脑电双频谱指数经过广泛使用被认为是监测镇静深度的可靠工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依照监测数据给予适量的麻醉药物可有效防止术中知晓的发生.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术中知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回顾,目的在于加强认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