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014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山东医药、医药前沿、中国实用医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1军队重症医学论坛、江西省第三次肝胆外科学术会议等;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由50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冬磊、刘博、杨宁等。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1.2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4014 占比:98.77%

总计:14189篇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文趋势图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研究学者

  • 张冬磊
  • 刘博
  • 杨宁
  • 郝建宇
  • 余华军
  • 孙洪伟
  • 何灿丽
  • 何铁英
  • 倪海滨
  • 刘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冬磊; 郝建宇; 刘启桐
    • 摘要: 目的 研究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在高脂血症性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区别,探讨VAT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iliogenic acute pancreatitis,BAP)组和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组,每组均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亚组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亚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测量VAT面积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HLAP组的VAT(251.25±70.83)、VAT%(46.35%±9.80%)均明显高于BAP组(225.28±75.39,42.77%±10.50%),差异有显著性(P<0.05).HLAP组中MSAP亚组的VAT(290.29±50.0)、VAT%(49.79%±7.61%)明显高于MAP亚组(238.89±72.27,45.26%±10.22%),差异有显著性(P<0.05),也明显高于BAP组的MSAP亚组(223.91±58.77,43.89%±7.91%),差异有显著性(P<0.05).VAT在HLAP患者中对预测MSAP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750,P=0.001).结论 VAT增加与HLAP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与BAP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HLAP患者的VAT明显高于BAP,在MSAP患者中更加明显.VAT在HLAP中有着独特的预后价值,建议在HLAP患者的早期评估中纳入VAT指标.
    • 靳晓娟; 李东兴; 巩楠; 王泽香
    •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immune-enhancing enteral nutrition,IEEN)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L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HL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HP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基础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HP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P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EEN和HP治疗,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沉降率),Ranson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和免疫指标[淋巴细胞总数(total number of lymphocytes,TLC)、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结果治疗7d后,HP组和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HP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TG、CRP、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沉降率、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P组和联合组患者的TG、CRP、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HP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ALB、PAB、TLC、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HP组和联合组均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高于HP组(P<0.05)。结论HLAP患者应用IEEN联合H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张璐; 彭时成; 姜娇; 雷加明; 倪培萍; 吕沐瀚
    • 摘要: 目的探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中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各血脂指标与胰腺炎严重程度、传统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工具CTSI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探究non-HDL-C预测中重症HLAP的最佳截点。比较不同non-HDL-C水平的HLAP患者的CTSI评分及胰腺坏死、SIRS、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轻症、中重症HLAP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症组总胆固醇、LDL-C、non-HDL-C的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8.325 mmol/L的HLAP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比例、CTSI评分≥6分、合并SIRS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non-HDL-C≤8.325 mmol/L的患者(P<0.05)。结论non-HDL-C与HLA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预测HLAP的最佳截点为8.325 mmol/L。non-HDL-C升高的HLAP患者发展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概率更大,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吴永强; 赵景成
    • 摘要: 目的探讨Ranson评分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中重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全身或局部并发症2d以上无持续性器官衰竭或短暂性器官衰竭2d内消退,n=40)、重度组(2d以上持续性器官衰竭可能对肾脏、心血管、呼吸等系统至少一个器官造成累及,n=6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Ranson评分,并统计分析不同Ranson评分患者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感染、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血脂最高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血糖>11mmol/L、血钙≤2mmol/L、LDH>350U/L、白细胞数计数>16×10^(9)/L、Hct降低>16×10^(9)/L、碱缺乏>6mmol/L、液体需要量>6L的患者比率、Ranson评分均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son评分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病率、感染率、病死率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无线性关系(r=0.875,P0.05)。结论Ranson评分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较高应用价值。
    • 杨小妹; 马康康; 高俊茶
    • 摘要: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近十年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其他病因胰腺炎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重症化比例高,并发症更多,预后更差,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虽然最新的很多研究揭示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但是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因此,迫切需要对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kexin9型是前蛋白转化酶家族中的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主要通过调节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和分泌活性来发挥作用,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参与炎症反应、介导细胞凋亡等作用。有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kexin9型可作为胰腺炎新的诊断分子,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整体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作用。遗憾的是,目前,相关报道尚不多,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kexin9型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关系做一综述。
    • 党立; 邓雪松
    • 摘要: 急性胰腺炎(AP)是肝胆胰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胆道系统疾病、酗酒是AP的常见病因。近些年随着人群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高甘油三酯血症(HTG)诱发AP的比例逐渐上升,呈年轻化、重症化态势,并已逐渐成为AP的第2位病因。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P)的发病特点不同于其他类型AP,在临床诊疗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HTG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谭崇友; 覃雪莲; 高飞; 李静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宜昌市某医院收治的HLAP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症状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三酰甘油(TG)、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水平以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PTT、PT均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DD、CRP、TNF-α、IL-6、TG、SAMY、UAM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g A、Ig M、Ig 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对HLAP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TG、SAMY、UAMY水平,在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东风; 孙昀; 李雅琳; 付玉茹; 刘成
    •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IL-12p70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14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IL-17、IL-12p70水平,分析血清IL-17、IL-12p70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随访28 d,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7、IL-12p70水平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轻、中、重度组患者血清IL-17、IL-12p70水平依次增高(均P0.05),死亡患者的重度比例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TG)、IL-17、IL-12p70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L-17和IL-12p70水平升高是影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IL-17、IL-12p70水平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31.17 ng/L和24.60 ng/L,敏感度分别为85.71%和78.57%,特异度分别为71.74%和76.09%,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和0.783,两者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2.86%、63.04%和0.823。结论血清IL-17、IL-12p70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检测其水平对预测患者死亡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吕永才; 姚燕华; 吴德彪; 雷静静
    • 摘要: 背景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需要早期识别其潜在的致命性并发症,研究已表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与这些并发症相关.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BISAP评分对HLAP严重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收集BISAP评分预测HLAP严重性的研究,用Stata及Meta-disc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本Meta纳入10篇文章(n=1591).BISAP评分≥3分预测HLAP发生死亡的总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分别为0.85(95%CI:0.65-0.96)、0.86(95%CI:0.82-0.88)、0.937、42.00(95%CI:12.86-139.12).BISAP评分升高预测HLAP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总敏感性、特异性、AUC、DOR分别为0.69(95%CI:0.61-0.76)、0.82(95%CI:0.78-0.85)、0.900、18.47(95%CI:6.82-42.03);预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SAP的总敏感性、特异性、AUC、DOR分别为0.54(95%CI:0.50-0.63)、0.91(95%CI:0.89-0.93)、0.724、15.55(95%CI:6.91-34.99).BISAP评分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Ranson评分相比,结合自身优点,预测HLAP严重性更具优势.结论 BISAP评分是预测HLAP严重性的有利工具,但预测SAP、MSAP+SAP的敏感性偏低.
    • 何茂莲; 刘华蓉
    • 摘要: 目的:探讨加贝酯联合生长抑素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接受治疗的6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单一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的基础上给予加贝酯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炎症反应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长于单一组,而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1、12.735、8.079、4.396,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TC、TG、LDL-C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1、67.922、7.882、18.389、17.620,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生长抑素可明显抑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腹痛情况,加速肠道功能恢复,同时降低血脂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