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险治理

风险治理

风险治理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88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48405篇;相关期刊565种,包括法制与社会、行政与法、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全国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2015)、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2015应急管理“安全谷”论坛暨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第六届年会等;风险治理的相关文献由1094位作者贡献,包括童星、钟开斌、冯志宏等。

风险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6 占比:1.74%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8405 占比:98.21%

总计:49286篇

风险治理—发文趋势图

风险治理

-研究学者

  • 童星
  • 钟开斌
  • 冯志宏
  • 唐钧
  • 王伯承
  • 胡象明
  • 彭宗超
  • 曹惠民
  • 朱正威
  • 周利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树茁; 王晓璇
    • 摘要: 随着人口结构显著变化,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性别失衡后果和风险在不同人群中累积与扩散,需要进行针对性研究与治理。中国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是由人口性别结构失衡衍生出的多维风险,具有普遍损失性、系统性等显著特点,并且在整个社会的不同人群、场域和层面均有体现。加强新时代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治理工作,需要增强机遇和风险意识,转型治理理念,开发多种政策工具,并从建立健全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治理的政策体系、探索基层治理模式、营造健康有序的婚姻市场等方面入手推动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治理。未来中国在全球性别失衡治理中需要坚持“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相结合的路径,以“中国之治”推进全球性别平等事业发展。
    • 王清; 刘子丹
    • 摘要: 现代风险治理理论主要分为权力和权利两种视角,二者的分野在于对风险性质、风险来源和风险治理的主张不同。前者强调客观权力的异化产生风险,认为风险治理主体应该从垄断性权力结构转变为扁平化权力结构;后者认为个体通过主观认知建构风险,提出风险治理的文化路径。然而,这两种视角各有缺失。风险治理理论的转型需要融合权力和权利两种视角,在风险性质和风险来源上,建构客观与主观相融合的风险识别机制;在风险治理上,以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为路径,构建风险预防、风险识别、风险决策、风险管制与风险交流的闭合循环。
    • 张龙辉; 赵泽泉
    • 摘要: 城市风险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因素在城市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推动城市风险治理范式由科层治理向技术治理演化,技术治理成为当代城市风险治理的新路向。现实中,技术手段的运用引发了诸如风险感知智能化、风险治理空间边界数字化、治理要素关联精准化以及风险治理结构扁平化等城市风险治理变革。同时,技术因素作为引发城市风险的重要根源,其在城市风险治理中的运用带来了诸如城市社会技术割裂、风险治理目的技术化、技术治理失灵以及技术伦理入侵等技术治理隐忧,需要通过强化政府主体介入、引导技术治理向人本价值回归、规范技术运行以及夯实技术的伦理道德基石等路径来提升城市风险的技术治理效果,以增强城市风险的治理效能。
    • 刘敏; 石亚兵
    • 摘要: 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引进“名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少地区和学校重视以自主选聘的形式引进“名师”。然而,“名师”引进具有高需求、高依赖、高投入、高预期等特征,一旦未达到预期目标,极易产生引进风险。以人力资本风险理论为框架发现,“名师”引进中存在人才识别、诚信、绩效、流失等风险。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对风险进行识别、防控与治理,科学制定人才需求规划,规范人才选聘程序,建立人才绩效评估机制,加大校内存量人才培养力度,营造合作共享组织生态,以此降低引进链条中的风险程度,提升人才集聚和辐射效应。
    • 严雪晴; 毛克宁
    •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互动发展对湾区崛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互动发展存在的风险负面影响大,制约湾区城乡融合发展,因此对湾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风险问题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质性研究法对湾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互动关系及两者协调发展存在风险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基于风险预警、识别、分析、评价、控制等,构建风险防控模型。最后,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城乡居民方面提出相应的风险治理对策。
    • 章云睿; 胡继元; 李智轩; 鲁钰雯; 翟国方
    • 摘要: 在气候变化与城镇化的共同影响下,雨洪灾害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雨洪灾害风险治理的研究日益增多,但通常从复杂系统工程的局部出发,缺乏对多维视角的综合性探讨。回顾数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出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几类研究视角:以雨洪设施为主的治理、以规划为重要手段的政策治理、防灾技术治理及保险、激励、法规、宣教等其他治理措施,同时也包括治理中的多主体参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与国外在治理思维、治理方法和治理保障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五个方向的研究展望:融合人工与自然的雨洪设施优化研究,兼顾韧性与协调的规划政策治理研究,贯通数据、方法与应用的防灾技术研究,统筹市场、法规与教育的体制机制研究,完善角色与路径的主体互动参与治理研究。
    • 苏宇
    • 摘要: 非同质通证是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重要创新,技术上主要包括染色方案和"以太坊征求意见提案"标准方案,业务场景丰富。将非同质通证作为物、货币、证券或合同标的处理均存在难以解决的法理难题,应将其视为加密数字凭证。非同质通证可能引发技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风险,在治理上面临较大挑战。基于加密数字凭证的定性,非同质通证的技术层和应用层可以被有效区分,进而为明确非同质通证的合法性边界、确定监管主体与职权职责结构、完善治理框架与主要法律机制并建立必要的技术标准体系等主要风险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 杨明刚
    • 摘要: 我们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涌现了许多新的应用场景。社会系统性风险涉及很多领域,包括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水资源、电力等,风险发生的原因都有据可寻,我们应该认识这些风险发生、发展的规律,然后进行规避。可以说,研究风险治理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 牛朝文; 赵怀宇; 盖宏伟
    • 摘要: 合作协同是现代乡村风险治理的核心议题,以整体性治理为切入点实施应急协调控制是破解乡村风险治理碎片化的要义。目前,推进乡村风险整体性治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在治理主体方面,存在着治理主体多元下的协商合作、利益整合及集体行动困境;在治理方式上,面临着国家运动式“入场”下应对策略的持续性衰弱及规则失效、乡村自治式“在场”下因应策略的资源瓶颈以及多元理性主体博弈下的公共性流失;在治理能力上,需要应对制度、技术和话语困境的挑战。实现乡村风险整体性治理,需要以完善风险治理体系为根本点,将提升风险治理能力为着力点,将规范化建设作为关键点,最终推动乡村风险治理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实现现代乡村的善治。
    • 严雪晴; 周修岚; 姚洁君
    • 摘要: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制约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风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利用质性研究法对乡村振兴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互动关系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风险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基于风险预警、识别、分析、评价、控制等,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防控模型。结果表明①乡村振兴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互动发展加速城乡融合发展。②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乡村振兴的进程。这表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抗风险能力亟待加强。最后,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冷链从业人员方面提出相应的风险治理对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