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后盆底功能

产后盆底功能

产后盆底功能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1091059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实用医药、中外医学研究等; 产后盆底功能的相关文献由11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留品、冯露平、吴梦歌等。

产后盆底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91059 占比:99.99%

总计:1091139篇

产后盆底功能—发文趋势图

产后盆底功能

-研究学者

  • 何留品
  • 冯露平
  • 吴梦歌
  • 曹志伟
  • 曹瑾
  • 高文金
  • 乔国华
  • 于瑞香
  • 余姚
  • 冯玉珂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楠; 荆信莲
    •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经阴道分娩双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阳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中的依从性,比较两组腰骶部疼痛及性生活情况,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SF-36)总分,统计干预后两组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干预中观察组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性唤起时间快于对照组,性生活频率高于对照组,腰骶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总分高于对照组,发生产后抑郁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胎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性生活质量,缓解慢性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 李洁; 吴氢凯
    • 摘要: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存在多种形式,骨化三醇是主要活性形式。维生素D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后在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免疫应答、细胞分化与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VDR来源于类固醇超家族,在胎盘上也有表达,能够调控与滋养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基因。VDR基因的多态性与VDR结构和功能相关,间接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维生素D不足与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盆底功能等妊娠并发症密切相关。该文就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 李然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影响。方法:将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产科收治的10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50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A组,500例剖宫产产妇为B组,回顾性分析上述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盆底功能进行对比。结果:A组产妇产后12、18、24周的盆底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PFIQ-7)评分高于B组,盆底肌力手测分级法(Oxford评分)低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尿失禁、腹直肌分离、子宫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4.60%、15.20%、18.40%,与B组(16.20%、9.00%、10.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分娩方式相比,剖宫产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和性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效果更好。
    • 张姣; 郑莹; 冯玉珂; 周瑞瑞
    •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对多次妊娠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郑州颐和医院妇产科复查的产后42 d的产妇99例,按产次不同进行分组,初产妇46例为Ⅰ组,经产妇53例为Ⅱ组,另选取同期于郑州颐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未育女性50例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盆底超声检查,测量在平静状态下以及Valsalva动作时,三组研究对象的膀胱尿道后角的角度和盆膈裂孔的面积以及膀胱颈移动度情况。结果:平静状态下以及Valsalva动作时,Ⅰ组、Ⅱ组孕妇的膀胱尿道后角角度、盆膈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且Ⅱ组均大于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孕妇的膀胱颈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且Ⅱ组均大于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可损伤膀胱尿道等盆底结构和周围支持结构,影响盆底功能,多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更大。
    • 高文金
    • 摘要: 目的 分析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70例为常规阴道分娩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70例为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后进行功能锻炼和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对比两种助产方式下盆底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混合肌平均肌电值(24.06±2.48)μV、前静息平均肌电值(6.80±1.54)μV、后静息平均肌电值(6.81±1.40)μV、慢肌平均肌电值(21.37±2.09)μV高于对照组的(16.37±1.34)μV、(4.51±0.96)μV、(4.39±1.25)μV、(14.50±1.68)μV,治疗后对照组混合肌平均肌电值(28.10±2.74)μV、慢肌平均肌电值(20.50±3.27)μV低于观察组(32.39±3.27)、(25.90±2.55)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4、10.558、10.788、21.435,8.413、10.895,P<0.05).结论 为产妇进行阴道产钳助产时可影响产妇盆底肌功能,为产妇进行电刺激和功能锻炼时,可有效提升产后盆底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 高文金
    • 摘要: 目的分析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70例为常规阴道分娩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70例为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后进行功能锻炼和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对比两种助产方式下盆底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混合肌平均肌电值(24.06±2.48)μV、前静息平均肌电值(6.80±1.54)μV、后静息平均肌电值(6.81±1.40)μV、慢肌平均肌电值(21.37±2.09)μV高于对照组的(16.37±1.34)μV、(4.51±0.96)μV、(4.39±1.25)μV、(14.50±1.68)μV,治疗后对照组混合肌平均肌电值(28.10±2.74)μV、慢肌平均肌电值(20.50±3.27)μV低于观察组(32.39±3.27)、(25.90±2.55)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4、10.558、10.788、21.435,8.413、10.895,P<0.05)。结论为产妇进行阴道产钳助产时可影响产妇盆底肌功能,为产妇进行电刺激和功能锻炼时,可有效提升产后盆底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 李希; 汤虹芳; 黄晓书; 陈爱菊
    • 摘要: 目的 探察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选于本院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106位对象开展讨论,起止时间分别为2018.06.21/2020.06.21.应用乱数表法将择取对象分于对照、观察两个组别,前组(n=53,基础护理),后组(n=53,护理干预).对本研究中选取对象干预情况及看护认可性实行对照探讨.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数值及认可程度均有明确提升(P<0.05).结论 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具较强适宜性及科学性.
    • 张建英
    • 摘要: 目的:研究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过程中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修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修复Ⅲ级以上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过程中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加快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修复,提高产妇性生活满意度与护理满意度.
    • 陈蕊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重要影响.方法: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取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产妇的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人数平均各为23人.对比组产妇:在生产后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对比组产妇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以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时间、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对生活满意度评分、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为研究依据.结果: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恢复的研究组产妇,其盆底功能恢复时间、盆底功能恢复程度、以及对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产妇(P0.05);护理后,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与对比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能够提高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时间、改善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轻产妇负面情绪,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 乔国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陇西县巩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娩的100例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为剖宫产分娩,乙组为阴道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均采取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比康复前后盆底肌肌力,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尿失禁、大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阴道前后壁脱垂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相对阴道分娩较小,但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后早期行康复治疗,均可使盆底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改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