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易失性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84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448612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电子与电脑、电子设计应用、国外电子元器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二十一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七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 、2014第20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相关文献由443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彦、胡洪、蔡文哲等。

非易失性存储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48612 占比:99.99%

总计:3448883篇

非易失性存储器—发文趋势图

非易失性存储器

-研究学者

  • 李彦
  • 胡洪
  • 蔡文哲
  • 潘荣华
  • N.杜
  • 杰弗里·W·卢策
  • 菅野伸一
  • 薛子恒
  • 尼玛·穆赫莱斯
  • 董颖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裴颂文; 钱艺幻; 叶笑春; 刘海坤; 孔令和
    • 摘要: 当海量数据请求访问异构内存系统时,异构内存页在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NVM)之间进行频繁的往返迁移.然而,应用于传统内存页的迁移策略难以适应内存页"冷""热"度的快速动态变化,这使得从DRAM迁移至NVM的"冷"页面可能在短时间内变"热"从而产生大量冗余的迁移操作.当前的相关研究都仅着眼于正在执行迁移的页面而忽视了等待迁移和完成迁移的页面,且判断"冷""热"程度的标准不一,使得冗余的迁移大量产生.因此,提出了一个基于DRAM牺牲Cache的异构内存页迁移机制(VC-HMM),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工艺较为成熟的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 PCM),通过在DRAM和PCM之间增加一个由DRAM构成的小容量牺牲Cache将系统主存DRAM中变"冷"的页面迁移到牺牲Cache中,以避免主存页面在短时间内再次变"热"而造成的冗余迁移.同时,还使得迁回PCM的部分页面不需要写回,减少PCM存储单元的写入操作次数,延长PCM的使用寿命.另外,对于不同的工作负载,VC-HMM可以自适应设置迁移操作的参数,增加迁移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迁移策略(CoinMigrator, MQRA,THMigrator)相比,VC-HMM平均减少了至少62.97%的PCM写操作次数、22.72%的平均访问时延、38.37%的重复迁移操作以及3.40%的系统能耗.
    • 孔宪伟; 张越; 李可
    • 摘要: 从固态盘的发展历程、产品结构的研究分析入手,对固态盘相关的集成电路产品标准、接口标准、测试标准等现行标准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了固态盘在开展测试验证过程中可参考的标准及现行标准可操作性,为固态盘相关的产品研发、产品测试验证提供参考。
    • 摘要: 1 PCIe Gen 5介绍外围组件快速互连(通常称为PCI Express并缩写为“PCIe”)是用于硬盘驱动、固态盘驱动(SSD)、图形卡、Wi-Fi和内部以太网连接的先进互联I/O技术,包含一组快速、可扩展的、可靠的用于串行数据传输总线的输入/输出标准。PCIe的物理层也支持快速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e)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标准(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NVMe)。表1显示了PCIe数据速率的演进。从中看出,第5代PCIe 5.0比其上一代PCIe 4.0的吞吐量翻倍。
    • 王海涛; 李战怀; 张晓; 赵晓南
    • 摘要: 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接近内存的读写速度,可利用其替换传统的存储设备,从而提升存储引擎的性能。但是,传统的存储引擎通常使用通用块接口读写数据,导致了较长的I/O软件栈,增加了软件层的读写延迟,进而限制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性能优势。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以Ceph大数据存储系统为基础,研究设计了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新型存储引擎NVMStore,通过内存映射的方式访问存储设备,根据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字节可寻址和数据持久化特性,优化数据读写流程,从而减小数据写放大以及软件栈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传统存储引擎相比,NVMStore能够显著提升Ceph的小块数据读写性能。
    • 杜亚娟; 金凯伦; 王子烨; 宁新杰
    • 摘要: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对数据存储的需求日益加剧。传统内存技术的容量已经接近其物理存储密度的极限,而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按字节寻址、能耗低、读写速度快等优良特性,有望替代传统的动态随机存储器或磁盘技术。然而,该介质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使用寿命有限、读写速度不对称、磨损不均衡和错误来源多样等缺点。该文通过阐述常见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原理,调研并总结了一些现有改进技术。
    • 余小桐; 韩跃平; 唐道光; 武杰
    • 摘要: 基于国产操作系统RT Thread与国产开发板AB32VG1提出一种可信启动实现方法。可信启动框架从建立可信实体与完整性度量方向出发,将U boot分割为两部分,与操作系统核心文件共同构成可信实体,发送至可信加密模块进行完整性度量,度量成功则返回控制信号至外部设备,并保存可信实体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反之,则禁止启动,可信加密模块作为系统可信根,通过SM4与SM3双重加密完成。在AB32VG1开发板上进行验证,可正确输出控制信号,系统稳定运行、安全启动、多次加密结果正确、可快速完成完整性度量,与预期设计目标一致。
    • 焦童; 陈玲玲; 安鑫; 李建华
    • 摘要: 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能耗低、可扩展性强和存储密度大等优势,可替代传统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片上缓存,但其写操作的能耗及延迟较高,在大规模应用前需优化写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缓存块重用信息的动态旁路策略,用于优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缓存性能.分析测试程序访问最后一级缓存(LLC)时的重用特征,根据缓存块的重用信息动态预测相应的写操作是否绕过非易失性缓存,利用预测表进行旁路操作完成LLC缺失时的填充,同时采用动态路径选择进行上级缓存写回操作,通过监控模块为旁路的缓存块选择合适的上级缓存,并将重用计数较高的缓存块填充其中以减少LLC写操作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采用旁路策略的缓存设计相比,该策略使4核处理器中所有SPLASH-2程序的运行时间平均减少6.6%,缓存能耗平均降低22.5%,有效提高了整体缓存性能.
    • 温嘉敏; 闫成员; 孙振华
    •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型晶体管基非易失性存储器体现出越来重要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关注.本研究将具有Ⅰ型能带结构的硒化锌/硫化锌核壳量子点集成到石墨烯晶体管中,充当晶体管中的电荷捕获层和隧穿中心,制备具有多重编程手段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该量子点可以实现电子和空穴的双重存储,通过正负脉冲栅压可以改变该器件的沟道电导状态,实现信息存储.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可实现60 V的超大存储窗口,在10 h的测试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稳定性,在多次擦写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耐用性.该器件还可以将光照作为辅助编程手段,使用紫外光对写入的电荷进行擦除,实现较好的电写-光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核壳量子点是一种良好的电荷存储介质,在晶体管基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对基于半导体核壳量子点的晶体管基存储器进行光电赋能,有望实现光电编程.
    • 汪苏云; 何文娟; 曹荣; 黄蓓青; 魏先福; 张改梅; 王东栋; 梁丽娟
    • 摘要: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TFT)存储器因具有质轻、低成本、可溶液加工、可在柔性衬底上大面积制备等特点,在存储卡和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脱氧核糖核酸-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NA-OTMA)脂质复合物,对其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将其作为栅极介电层构建了全印刷晶体管存储器阵列。实验结果表明,该存储器载流子迁移率为0.65cm^(2)V^(-1)s^(-1)、存储窗口为13V、开关比超过104。本研究为印刷制备高性能大规模柔性OTFT存储器和实现各类集成电子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 吴彩霞; 郑志强; 唐慧琴; 胡炜; 王少昊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磁随机存储器(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的通用型存算一体处理(Porcessor in Memory,PIM)宏架构,可工作在常规MRAM、并行PIM与串行PIM模式下.该架构以一种新型2T1MTJ存储单元结构为基础,在PIM模式下可实现布尔逻辑运算、全加器、移位/循环操作等功能.数模混合仿真结果表明,在100 MHz时钟频率下,该方案执行一组读写操作或者与/或位逻辑计算操作的时间均为3个周期.较基于1T1MTJ单元的方案而言,该PIM架构不仅不增加阵列面积,还可显著提升写操作可靠性和位逻辑运算正确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