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人灵长类动物

非人灵长类动物

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医学研究方法、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1081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第十一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等;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相关文献由513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延生、王全军、王晓菲等。

非人灵长类动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1081 占比:99.75%

总计:41183篇

非人灵长类动物—发文趋势图

非人灵长类动物

-研究学者

  • 董延生
  • 王全军
  • 王晓菲
  • 关勇彪
  • 朱正华
  • 韩刚
  • 周晖晖
  • 谢津
  • 张韶岷
  • 王立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天明; 强钰; 任广旭; 吕刚
    • 摘要: 隐孢子虫是一种新现的单细胞人兽共患病原体。通过侵犯人和动物的小肠上皮细胞,导致宿主产生以腹泻为主的多种临床症状,可通过水源性、食物源性以及宿主间相互传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研究显示,非人灵长类动物可感染多种隐孢子虫基因型,且该物种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故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隐孢子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感染率、基因型、人兽共患风险进行综述。
    • 唐定; 张瑞安; 卢佳; 李新国
    •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SARS-CoV-2)发病机制、功能结构、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究步伐迅速加快,动物感染模型对SARS-CoV-2的相关研究不可或缺,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理上与人类非常相似,因此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是新冠病毒研究中最重要的动物模型之一。然而,基于伦理道德、研究资质和成本等条件限制,新冠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数量相对较少,所以保证每次动物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结合现已发表的新冠病毒动物感染模型相关文献和人类患者临床数据对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总结分析,包括临床表现指标、影像学诊断、血液学指标、病原学指标、病理学指标、免疫学指标等,为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提供参考。
    • 钟伟聪; 张然; 皮荣标
    •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复杂的,多发于老年人的,能导致认知障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以小动物作为研究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存在一些局限性,迫切需要开发出更多的有效的模型。猪、狗和非人灵长类等大动物的基因组和脑部结构与功能方面与人类十分相似,被认为是开发有效的疾病模型的理想动物。本文总结了猪、狗和非人灵长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动物的病理特征,分析了阿尔茨海默病大动物模型的一些优缺点,并探讨了今后阿尔茨海默病动物发展趋势。
    • 陆媚静; 范鹏来; 孙涛; 周岐海
    • 摘要: 肠道寄生虫是宿主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宿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接触日益增多,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肠道寄生虫的风险增加,由肠道寄生虫引发的新发疾病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保护的重要挑战。本文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和特征进行总结,并对肠道寄生虫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生长发育、免疫作用、防御以及人类活动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作用和公共健康卫生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 李庆妮; 陈云丰; 刘元浪; 唐定; 华婉璐; 张瑞安; 卢佳; 李新国
    • 摘要: 目的利用流感病毒作为模式病毒评价非人灵长类动物口鼻式气溶胶暴露系统的运行效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气溶胶吸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口鼻式气溶胶暴露系统产生流感病毒气溶胶,以此评价该装置能否正常运行并产生特定粒径大小的气溶胶颗粒,同时评价装置运行过程中病毒气溶胶输出均一性、稳定性、气密性以及装置的消毒效果。结果该装置产生的气溶胶颗粒中值直径为(1.04±0.03)μm,不同浓度气溶胶发生液产生的病毒气溶胶均能到达头罩,且6个头罩间气溶胶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感病毒雾化30 min后存活率>50%;病毒气溶胶浓度与发生器病毒浓度的线性相关良好(R^(2)=0.9989);装置易泄漏处未检测到感染性病毒,使用过氧化氢消毒剂对气溶胶暴露系统管道及负压柜腔体消毒后无指示菌生长。结论非人灵长类动物口鼻式气溶胶暴露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装置管道气密性好,可消毒完全,为将来建立SARS-CoV-2及其它病毒气溶胶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 蒋鸿涛; 李涛; 何松哲; 余一凡; 白云昊; 马晓杰; 王毅
    • 摘要: 异种肾移植是解决供肾短缺的潜在方法之一。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进步和免疫抑制药的更新发展,目前基因修饰猪-非人灵长类动物(NHP)异种肾移植临床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受体最长存活时间超过500 d,但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例数很少,大多数受体在移植术后1~2个月内死亡。因此,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并解决。本文通过对基因修饰猪-NHP异种肾移植中排斥反应、难治性凝血功能紊乱、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药的选择、临床受者的选择、交叉感染风险等问题进行综述,总结基因修饰猪-NHP异种肾移植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方法,为促进临床异种肾移植提供参考。
    • 黄涛; 张海涛; 李志雄; 曹华; 王心睿
    • 摘要: 动物疾病模型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中介,在医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的免疫学和生理学相似性,使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在研究病毒发病机理、免疫力、疫苗和药物抗感染功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人类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新型病毒如SARS-CoV-2的治疗和预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在人类几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秦振秀; 刘竞丽
    • 摘要: 目前临床上首选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1]或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2]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这些治疗远不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获益。因此需要找到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更多患者的预后。然而绝大多数在啮齿动物上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临床试验中都失败了,这可能与啮齿动物在解剖学、遗传学、病理学以及药理学等各方面都与人差别大有关,而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各方面都与人类相近。所以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是进入临床研究的关键一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对以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模型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秦振秀; 刘竞丽
    • 摘要: cqvip:目前临床上首选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1]或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2]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这些治疗远不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获益。因此需要找到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更多患者的预后。然而绝大多数在啮齿动物上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临床试验中都失败了,这可能与啮齿动物在解剖学、遗传学、病理学以及药理学等各方面都与人差别大有关,而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各方面都与人类相近。所以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是进入临床研究的关键一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对以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模型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魏佳婷; 陈艺聪; 曾进胜
    • 摘要: cqvip:细小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arteriolosclerotic cerebal small vessel disease,aCSVD)是最常见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类型[1],明确a CSVD的病理机制是探索其诊疗手段的关键所在,复制合适的动物模型对aCSVD的病理机制或治疗靶点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行为学、影像学和病理改变等角度对目前常用的aCSVD动物模型进行综述,为建立更接近临床实际的a CSVD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