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804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57篇、会议论文326篇、专利文献17159篇;相关期刊1029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齐鲁护理杂志、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183种,包括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等;院内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4023位作者贡献,包括等、王辉、王丽等。

院内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57 占比:30.46%

会议论文>

论文:326 占比:1.30%

专利文献>

论文:17159 占比:68.25%

总计:25142篇

院内感染—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哓燕; 金宏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小儿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术后院内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8例CE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已行手术治疗,统计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检查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8例CEA患儿术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有25例,发生率为65.79 %(25/38)。其中,感染发生部位排名前3的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38例CEA患儿共检出37份病原菌,术后院内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等,且存在耐药现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均对苯唑西林、青霉素耐药,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较为敏感。结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CEA患儿术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且细菌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对此加以重视,在治疗时积极进行药敏试验,以提高临床疗效。
    • 杜光彬
    • 摘要: 近年来,医疗服务压力的急剧上升和院感质控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消毒供应中心持续地提升器械再处理质量,生物监测作为灭菌监测的“金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行业内普遍使用的两类生物指示物——慢速和快速生物指示物的概念定义和发展历史,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和验证要求,从特种酶和芽孢生理活动的关系、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和阳性结果的认知等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行业内对于慢速和快速生物指示物的使用争议,列举了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来呈现目前生物监测的应用现状,并且针对行业发展和技术问题提出了展望。文章预期能够引起相关从业人员对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为后续的选择使用提供依据。
    • 周煦君; 梁铭殷; 李玉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COPD合并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9月COPD合并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最终将纳入的114例耐多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7例。A组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B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吉环素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清晨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测PCT、CRP、TNF-α、L-6水平。结果:治疗14天后,B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01),APACHEⅡ评分优于A组(均P<0.001)。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能有效减轻COPD合并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获得较好的预后。
    • 戴利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100例老年呼吸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卧床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细菌培养、胸片检查等对诊断老年呼吸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针对性治疗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及院内感染发生。
    • 李险峰; 赵丽华
    • 摘要: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患者发生感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阳新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接受消化内镜治疗的4000例患者,统计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000例消化内镜治疗患者中,45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3%,其中胃镜治疗、肠镜治疗后的院内感染占比分别为66.67%,33.33%;最常见院内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占35.55%;其次则为泌尿系统感染,占24.44%。单因素分析发现,在患者年龄≥60岁、有其他侵入操作、置管引流时间≥10 d、住院时间≥14 d、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合并症等因素方面,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与未发生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有其他侵入操作、置管引流时间≥10 d、住院时间≥14 d、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合并症是消化内镜治疗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院内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其他侵入操作、置管引流、住院时间、用药类型以及合并症等,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其发生。
    • 王妍妍; 蒋昭清; 冯丹丹; 干铁儿; 阮云双; 吴建浓
    •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菌株的耐药情况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患者533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细菌耐药及相关危险因素。根据28天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417例)和死亡组(116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33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感染195例(36.6%),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48例(27.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2例(7.9%),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8例(7.1%)。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为41.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P<0.00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37.8%,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P<0.001)。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42.1%,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1.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血液系统疾病(OR=3.387,95%CI:1.869〜6.137,P<0.001)、胃肠外营养(TPN)(OR=5.751,95%CI:3.087〜10.715,P<0.001)、早期未合理使用抗生素(OR=0.267,95%CI:0.143-0.499,P<0.001)、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OR=2.541,95%CI:1.399〜4.619,P<0.001)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5分(OR=3.886,95%CI:2.324〜6.498,P=0.002)是医院获得性革兰氏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血液系统疾病、TPN、CRKP感染、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和SOFA评分≥5分均与患者28天死亡率相关。
    • 王允琮;
    • 摘要: 2019年6月,我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工作内容也从疾病控制转向院内感染(以下简称院感)防控。感控人是医疗机构内从事感染防控专职人员的“雅称”。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脚步遍布医院各个角落,也遍布诊疗的各个环节:从门诊大厅到监护病房、从预检分诊到消毒隔离、从建筑工地到集体宿舍……
    • 李晓慈; 张雪敏; 马曼娜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感染组进行病原菌采集和分离鉴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24例患者中共有39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7.4%。病原菌分离鉴定显示,39例患者共检出5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62.5%),革兰阳性菌18株(32.1%),真菌3株(5.4%)。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与基础疾病、手术时间、ICU滞留时间、GCS评分、插管操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损伤类型、脑脊液漏有关(P1,P<0.05),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当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干预,降低感染的发生。
    • 曾宇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导尿管相关感染及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ICU收治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ICU收治的5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治疗与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性检测和持续性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导尿管留置时间,不同导尿管留置时间患者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9.14±2.79)d短于对照组的(18.25±4.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导尿管留置时间患者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根据导尿管留置适应证进行严格把控导尿管留置时间是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此外,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也可以有效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风险,降低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 王艳明; 李文红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突发传染病,做好该病救治流程管理,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对于今后应对突发疫情,做好常态化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承德市第三医院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11日突发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诊管理控制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医疗机构有效应对重大突发疫情院内感染控制规律,促进国家防控规范的落实,保障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