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闽江河口

闽江河口

闽江河口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基础科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98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福建基础教育研究、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2008年东南沿海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福建晋江现场学术研讨会等;闽江河口的相关文献由203位作者贡献,包括仝川、曾从盛、王维奇等。

闽江河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9.5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998 占比:90.40%

总计:1104篇

闽江河口—发文趋势图

闽江河口

-研究学者

  • 仝川
  • 曾从盛
  • 王维奇
  • 杨平
  • 黄佳芳
  • 张林海
  • 孙志高
  • 王纯
  • 何涛
  • 高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婉漪; 张林海; 杨平
    • 摘要: 对2019年3月—2020年2月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地表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环境因子对土壤热通量及其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地表土壤热通量年均日变化及季节日变化呈“S”型。受潮汐水淹环境影响,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热通量年均日变化曲线较旱地平缓,并且夜间比白天更为缓和,年均日变化最大差值为24.39 W·m^(-2),日变化特征中,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的反馈存在延时。因季风和沿海气流活动,春夏季节日均振幅比秋冬季节更加剧烈,全年热通量日振幅最大差值111.08 W·m^(-2)。全年该区土壤主要表现为热源,各个季节热通量均表现为白天热汇,夜间热源,正午出现最大值。夏季热通量峰值最大,正值时间最长,冬季相反。太阳总辐射、净辐射、6 m气温及相对湿度是影响土壤热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净辐射对全年日均土壤热通量影响最为强烈,且春夏季节贡献率更高。
    • 曹琼; 黄佳芳; 罗敏; 谭季; 仝川
    • 摘要: 以闽江河口为研究区域,配对采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的植物、土壤(0~100cm)及由其围垦而成的水产养殖塘沉积物(0~100cm)样品,测定其有机碳含量,计算生态系统碳储量,并估算沼泽湿地围垦造成的碳释放量.结果表明,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52.85±8.88),(151.63±6.33),(155.85±10.82)MgC/hm^(2),其转化成的养殖塘沉积物碳储量分别为(112.69±4.26),(128.24±15.81),(118.59±8.26)MgC/hm^(2),转化后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下降26.3%、15.4%和23.9%,引发的碳排放分别为(145.49±33.00),(120.66±26.49),(136.76±27.61)Mg CO2-eq/hm^(2).上述生态系统碳储量下降的64%来自植物碳库的损失,36%来自土壤碳库的减少.滨海沼泽湿地围垦为养殖塘明显降低滨海湿地碳储量,因此,退塘还湿生态恢复可对滨海湿地固碳增汇起到重要作用.
    • 韩智献; 仝川; 刘白贵; 黄佳芳; 张林海
    • 摘要: 河口潮汐沼泽湿地是全球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海平面上升和氮负荷增加是入海河流河口湿地面临的两个主要环境问题。近年来,干旱事件频发,干旱及其与海平面上升、氮负荷增加的叠加将如何影响河口潮汐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净CO_(2)交换,目前还未见报道。2020年夏秋,福建沿海经历了数月严重的气象干旱,这为揭示干旱对河口潮汐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净CO_(2)交换量(NEE)和生态系统呼吸(ER)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契机。分别于2019年8-10月(正常天气)和2020年8—10月(干旱天气),在闽江河口微咸水短叶茳芏沼泽湿地运用光合作用测定仪+箱法测定不同处理(对照、模拟海平面上升、模拟氮负荷增加、模拟海平面上升+模拟氮负荷增加)短叶茳芏湿地生态系统NEE和ER,以期揭示气象干旱与海平面上升、氮负荷增加的叠加对河口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净CO_(2)交换的影响。与正常天气相比,干旱天气下各处理(包含对照)的NEE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海平面上升以及氮负荷增加处理样地的ER显著减少(P<0.05),海平面上升+氮负荷增加处理ER显著增加(P<0.05)。NEE(负值)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与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发现,气象干旱降低了河口潮汐沼泽生态系统固碳规模,且这种固碳规模的降低在叠加海平面上升或氮负荷增加的情景下仍将存在。
    • 林来昌; 林燕臻; 李家兵
    • 摘要: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年限对湿地沉积物氮素硝化-反硝化的影响,采集闽江口4个入侵时间不同的沉积物,采用时空互换方法研究不同入侵年限的互花米草对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的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总体上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长短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硝化速率与C/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水率和NH;-N呈显著正相关,与NO;-N呈显著负相关,与pH、电导率均无相关关系.反硝化速率与NO;-N呈显著负相关,与pH、电导率、含水率、C/N,NH;-N均无相关关系;(3)闽江口湿地沉积物硝化速率均比黄河口、珠江口沉积物的硝化速率强,低于辽河口湿地沉积物;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均低于崇明东滩、辽宁河口和珠江河口沉积物.
    • 方艺辉; 陈兴伟
    • 摘要: 以闽江河口为例,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方法分别构建河口盐度预测模型,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河口盐度预测的精度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模型预测结果均能较好地实现河口盐度预测,支持向量机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和适用性。(2)两种模型对低盐度都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支持向量机在高盐度预测方面优势较为明显。⑶当样本数量较小时,支持向量机预测结果精度较好,两种模型的预测差异随着样本量增加逐渐减小。基于支持向量机河口盐度预测模型更适用于河口盐度预测。
    • 高伟; 肖桂荣; 林金城
    • 摘要: 基于改进的ECOMSED和RCA模型,针对闽江河口的地形特点,引入干湿网格判别法,建立适用于闽江河口的三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研究闽江河口的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和溶解氧等水质要素的浓度分布,并对海水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水质耦合模型能较好地反演闽江河口的水质特征;闽江河口的富营养化指数较高,基本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且富营养化指数呈现从感潮淡水区向海水区逐渐递减的阶梯状分布;三类主要污染物的表层浓度平面分布均从河口内往东南海域向外海逐渐递减.
    • 刘子恺; 金圣圣; 余涵霞; 王维奇; 沈菊培; 贺纪正
    • 摘要: 为探究闽江口湿地土地利用和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集闽江口芦苇湿地、滩涂地、草地、农田和撂荒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土壤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农田土壤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壤碳(C)、氮(N)、磷(P)全量含量在撂荒地和芦苇湿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农田和芦苇湿地可溶性碳氮含量显著高于滩涂和草地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撂荒地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1 272,124 mg/kg。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基本一致,即撂荒地最高,其次是芦苇湿地和农田,草地和滩涂最低。土壤酶活性矢量长度介于1.12~1.34,矢量角度均大于45°,且土壤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C∶N∶P总体上为1.00∶1.03∶1.33,表现出主要受磷限制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可溶性碳氮、总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转化为滩涂等利用方式后土壤碳氮等养分显著降低,而撂荒等方式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 陈冰冰; 孙志高; 王杰; 胡星云; 何涛; 王华
    • 摘要: 互花米草入侵过程中较强的促淤作用可导致湿地沉积环境和养分状况发生明显变化.2017年4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西北部受互花米草入侵影响的短叶茳芏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沉积及养分改变模拟试验,设置无沉积强度(S0,0 cm·a-1)、当前沉积强度(S5,5 cm·a-1,氮养分水平为沉积物自然氮背景值)以及当前沉积强度+氮养分倍增(S5N,5 cm·a-1,氮养分水平为沉积物氮背景值的两倍)三种处理,探讨沉积强度及氮养分改变对短叶茳芏残体短期分解(30 d)与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处理下残体的分解速率表现为S0(0.017207 d-1)>S5N(0.012166 d-1)>S5(0.011478 d-1).与S0相比,S5和S5N的分解速率分别降低了33.29%和29.30%,说明沉积作用抑制了残体分解,但氮养分倍增又使得抑制程度得到一定缓解.沉积增强导致残体的TC含量增加,而TN、TP和TS含量降低;相同沉积强度下,氮养分倍增对TN、TS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处理下残体的C、N、P和S在分解初期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净释放,沉积作用降低了残体的C释放,但增加了N、P养分释放;相同沉积强度下,氮养分倍增对残体C释放的影响不大,但降低了N、P养分释放.尽管残体质量损失均是影响不同处理下残体分解初期养分变化的共性因素,但沉积及氮养分变化对残体基质质量的改变是导致残体中养分含量及释放强度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互花米草促淤导致的沉积增强使得短叶茳芏残体在分解初期释放的较多N、P养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被互花米草所利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其入侵能力;但在氮养分增加条件下,互花米草可能优先利用分解环境中的氮养分来增强其入侵优势.
    • 郭舜; 黄启堂
    • 摘要: 为了探究闽江河口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因子关联性,采用野外定期观测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2015—2019年闽江河口不同湿地(香蒲群落、苔草群落、莎草群落和芦苇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等特征。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大致表现为香蒲群落>苔草群落>莎草群落>芦苇群落,其中苔草群落和莎草群落差异不显著(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指数大致表现为芦苇群落>苔草群落>莎草群落>香蒲群落,香蒲群落由于处于湿地和绿洲的交界处,因而具有更复杂的环境,其α多样性分布水平最高,这主要在于其复杂的环境因子结构。土壤pH值大致表现为莎草群落>苔草群落>芦苇群落>香蒲群落,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大致表现为香蒲群落>苔草群落>莎草群落>芦苇群落,土壤全磷含量不同植物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AWCD)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培养24~72 h内AWCD快速增长,72 h后增长缓慢,192 h后急剧增长;相同时间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大致表现为芦苇群落>香蒲群落>苔草群落>莎草群落,局部有所波动。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优势度指数(Ds)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基本表现为芦苇群落>香蒲群落>苔草群落>莎草群落,其中优势度指数(Ds)差异均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养分和pH与植被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pH对植被多样性贡献为负,土壤养分对植被多样性贡献为正,是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 林金城; 肖桂荣; 林建伟
    • 摘要: 基于河口、陆架和海洋沉积物(ECOMSED)模型,将干湿网格判别技术引入潮汐潮流的漫滩过程,建立闽江河口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值模型;开展闽江口潮流、余流的三维动力学特征研究,并基于Lagrangian粒子示踪法进行污染物迁移轨迹的模拟.结果表明:潮流受闽江径流作用影响明显,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与涨急时相比,落急时的流速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且随水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流速减小的幅度较大;北支水道余流强度大于南支水道;垂向上,表层余流流速大于底层余流流速,表、中层余流以落潮余流为主,而底层余流则以涨潮余流为主.粒子追踪的模拟结果表明:涨憩时刻是较理想的排污时间,梅花水道与川石水道以南沿岸是较理想的排污口位置,表层排放的污染物更容易且更快向闽江河口外迁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