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闲适

闲适

闲适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1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5篇、相关期刊399种,包括青春岁月、上海百货、中华诗词等; 闲适的相关文献由50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永福、李丹崖、周国平等。

闲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5 占比:100.00%

总计:515篇

闲适—发文趋势图

闲适

-研究学者

  • 吴永福
  • 李丹崖
  • 周国平
  • 李红霞
  • 薛法根
  • 金晓飞
  • 侯守斌
  • 刘小平
  • 刘洋
  • 刘艳萍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顾平
    • 摘要: 总是有人问我:何谓“逍遥山水”?于是我回答:逍遥山水是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山水情怀,它与古代隐逸、行旅之画有所不同,其区别是优游与幽居、闲适与劳顿。尽管逍遥山水古代无其名,但古人登山临水、亲近自然的情结一直有,亘古未止。
    • 予歌
    • 摘要: 收获浪漫与成长清晨的阳光照进房间,Elsa坐在桌边吃起了早餐。窗外是白色欧式小房子,街道上走过一个个神情闲适的路人。这是北欧的早晨。作为旅行定制师,Elsa独自走过很多地方,也看过很多风景:极光之下互相亲吻的人,山巅皑皑的白雪,田野间低矮的小楼,被古老神秘气息所簇拥着的古堡……一路走来,她记下太多动人的细节,这些都是她从业至今的珍贵资料。
    • 邱俊霖
    • 摘要: 很喜欢明朝诗人徐贲的一首诗:“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写意》)这首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徐贲闲适淡雅的生活态度,其中更透露着深深的“闲”趣。“闲”是一种心境,没有杂事相扰便可谓之“闲”。唐朝诗人王维喜欢闲下来的生活,他曾游历江南,在好友皇甫岳的云溪别墅里感慨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只有在没有凡尘琐事相扰的时候,才能够如此悠然自得地感受山林之美。
    • 薛法根
    • 摘要: 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传十诫,其中第四诫是:星期天必须休息,守为圣日。他甚至下令,凡星期天工作者格杀勿论。有一个人在星期天捡柴,他便吩咐摩西,让信徒们用石头把这个人砸死。这未免太残忍了,但我们不妨将其看作一个寓言,其寓意是:劳作是神圣的,休憩也是神圣的。只有劳作和忙碌,没有休憩和闲适,小孩子会丧失灵性,成年人会磨灭悟性。而一个人小时候没有灵性,长大了又没了悟性,那他还有什么希望?学校,当给学生教育的闲适
    • 柯柯;
    • 摘要: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又是一年花开时,你是否也已经沉浸在百花争艳、芳香四溢的美好之中?人间三月,芳菲正盛。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一起欣赏这份春意盎然的美丽吧。一朝看尽长安花:赏花盛会春日赏花,是一种极致的享受。相比于现代人"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的走马观花,古人赏起花来,要闲适优雅得多。
    • 吴阿娉
    • 摘要: 渴望有一间掩映在森林里的小木屋,让生活的脚步慢下来,从三餐一宿中感受人间的温度。仿佛回到儿时,在奶奶家吃一顿简单的柴火饭,却无比温暖幸福,知足常乐。在东湖隧道口,有一家名为“水墨团山餐·茶”的餐厅,湖边散落着几栋独立的小木屋,整体设计属于楚地生态民居风格。阵雨之后,于庭前驻足,从落地玻璃倒映出的烟雨东湖,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 胡海波
    • 摘要: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自古以来,扬州闲适的“慢生活”令人神往,扬州人早上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面店饼铺,或与家人,或邀朋友,去品尝今日第一口美食,叫作“皮包水”。每次我回扬州老家,晚上若有饭局,酒酣耳热之际,总有好客的亲友招呼大家:“明天我请吃早茶,谁都不许缺哦!”
    • 张跃
    • 摘要: 傅山的小楷被认为是历代小楷的范本,《春日小赋册》是傅山小楷的代表作。此帖古拙质朴,气息流畅,用笔自然,节奏轻快,是傅山早期小楷的经典之一。
    • 朱强
    • 摘要: 仲夏的南京,雨后的法国梧桐更显苍翠。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树荫掩映着淳朴亭,漏下一地细碎光影。申宇辰在青石路上信步而过,感受着耳边微微拂过的清风。“我在北京和上海都待过,觉得那些城市匆忙又拥挤,兜兜转转,最后来了南京,这里的步调相对要慢一些,生活也更加闲适。”采访中,申宇辰笑着说道。这位“90后”的姑娘今年刚满31岁,如今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担任心理学系的助理研究员。她天性乐观、严谨、爱好广泛,对一切事物始终保持着一颗旺盛的好奇心。
    • 摘要: 初冬的蓉城夜雨不断,草堂在绵密的细雨中却愈发的可爱起来。想起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过着“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闲适诗意生活,我们与诗圣的距离便近了许多。杜甫在蜀中的五年岁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千多年后,如何传承与发展杜甫精神,成为杜甫研究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