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银耳多糖

银耳多糖

银耳多糖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3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8982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中国疗养医学、中国药学杂志、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3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2013年《药物分析杂志》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等;银耳多糖的相关文献由770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其品、徐文清、侯建明等。

银耳多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8982 占比:99.01%

总计:19172篇

银耳多糖—发文趋势图

银耳多糖

-研究学者

  • 高其品
  • 徐文清
  • 侯建明
  • 姜瑞芝
  • 陈英红
  • 蓝进
  • 康传利
  • 沈秀
  • 苟小军
  • 董银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黎君
    • 摘要: 银耳多糖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及其绿色天然的性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银耳多糖的功能特性并详细总结了近年来银耳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为银耳多糖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徐晓飞; 罗东辉; 赵明月; 钟兴伟
    • 摘要: 为研究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多糖(polysaccharides,TFP)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抗衰作用,分析两种商业化银耳多糖WSK和BETA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空间构象和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_(w))分布等性质,利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构建衰老小鼠模型,比较100 mg·kg^(-1)的WSK和BETA对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肠道pH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SK和BETA的总糖(干重)含量分别为91.2%和89.5%;糖醛酸(干重)含量分别为20.2%和19.3%;M_(w)分别为10.83×10^(6)和3.59×10^(6);WSK和BETA均不含三螺旋结构。与WSK相比,BETA可极显著提高小鼠皮肤中的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小鼠肝脏和心脏中的SOD和GSH-Px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小鼠肝脏和心脏中的MDA含量、血清中的IL-1β和TNF-α含量(P<0.01);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的SOD活性(P<0.05)。WSK和BETA均可部分逆转D-半乳糖所致结肠pH和总SCFAs含量的改变。与WSK相比,BETA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抗皮肤老化、降低组织氧化压力和抗炎作用效果更好。
    • 徐晓飞; 钟兴伟; 赵明月; 何瑞琪
    • 摘要: 目的:比较胶原蛋白肽和银耳多糖对衰老皮肤改善效果及探究作用机理。方法:以120 mg/kg D-半乳糖腹腔注射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胶原蛋白肽组、银耳多糖组,同时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胶原蛋白肽830 mg/kg·BW和银耳多糖100 mg/kg·BW,连续8周,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背部皮肤检测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取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以及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肠道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浓度。结果:在试验剂量下,胶原蛋白肽和银耳多糖都能极显著提升衰老皮肤中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P<0.01),且银耳多糖优于胶原蛋白肽。进一步检测发现胶原蛋白肽和银耳多糖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肝脏和心脏部位GSH-Px、SOD活性并降低MDA浓度(P<0.01),两者作用效果无差异,但银耳多糖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的效果比胶原蛋白肽更好(P<0.01)。对肠道中6种SCFAs检测表明,胶原蛋白肽对衰老小鼠结肠部位总SCFAs无明显影响,但增加了乙酸、丙酸浓度,而银耳多糖则逆转了D-半乳糖所致结肠部位SCFAs浓度的改变。结论:胶原蛋白肽和银耳多糖对小鼠衰老皮肤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和抗炎作用而实现。
    • 邓文静; 姜迎迎; 钱磊; 张平平; 张志军; 张业尼
    • 摘要: 为解决南美白对虾容易腐败变质及黑变等问题,延长其货架期,通过L_(9)(3^(4))正交试验,将银耳多糖、乳酸链球菌肽(Nisin)和溶菌酶3种生物保鲜剂进行复配,筛选出了0.6%银耳多糖、0.03%Nisin和0.05%溶菌酶为最佳配比。在贮藏期间通过对南美白对虾的感官评价、黑变评定、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色差以及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生物保鲜剂组在贮藏8 d时pH值仍小于7.60,TVB-N值未超过30 mg/100 g,菌落总数lg(CFU/g)值未超过6.0,TBA值维持在较低水平,白度值高于0.6%银耳多糖组和蒸馏水组,在感官评定和黑变评定中分数较高。与蒸馏水组相比,复合生物保鲜剂组的贮藏期延长了3 d~4 d。综上所述,复合生物保鲜剂能减缓南美白对虾的腐败变质和黑变,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 杜沁岭; 杨芳; 徐文; 缪婷; 曹俊杰; 贾冬英
    • 摘要: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对胰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干银耳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法提取、酶法脱蛋白和柱层析分离,得到总糖含量为92.45%的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P),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了TP对胰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表征了TP对该两种酶结构的影响。结果:TP能抑制该两种酶的活性,其对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α-葡萄糖苷酶,对该两种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6835和16.9306 mg/mL。TP通过与该两种淀粉消化酶发生相互作用抑制其活性。TP与胰α-淀粉酶相互作用明显,可静态猝灭此酶,改变其二级结构;TP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微弱,不能改变其二级结构。结论:TP通过与淀粉消化酶发生相互作用抑制其活性。
    • 马维梅; 郑玉才; 李志雄; 杨佳; 赖世雄; 饶开晴
    • 摘要: 旨在探讨银耳多糖溶液浸泡种蛋对肉鸡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雏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银耳多糖在禽类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选取大小相近的132枚肉鸡种蛋,进行常规孵化,随机分为3组,每组44枚。在7~9胚龄时,每天用0、20、40 mg/kg银耳多糖溶液浸泡3组种蛋6 min,浸泡后继续孵化。13胚龄时,固定其尿囊膜,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面积和小血管数量;14胚龄时采集鸡胚尿囊膜,测定鸡胚尿囊膜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基因表达量;其余种蛋孵化至出雏并采集1日龄雏鸡血清及胸肌、肝脏、脑组织、小肠,并称质量。测定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er,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浓度组银耳多糖溶液浸泡种蛋均能显著增加14胚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血管生成面积和小血管数量(P<0.05);高浓度组14胚龄鸡胚尿囊膜上VEG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低浓度组雏鸡肝脏器官指数有增加的趋势(0.05银耳多糖溶液浸泡种蛋可通过上调鸡胚尿囊膜上VEGF基因的表达促进鸡胚尿囊膜上的血管生成,并且通过上调肝脏上IGF-1和GHR基因的表达和提高肝脏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雏鸡的抗氧化性能和生长性能,但银耳多糖浸泡种蛋能否促进肉鸡出雏后的生长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欢; 赵永亮; 安星亮; 姚启悦; 李飞寰; 任军华; 赵春杰
    • 摘要: 功能性蛋白质因其在疾病预防与健康改善方面的功效突出,从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生物利用率较低,使用范围被极大限制。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和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通过聚电解质络合法构建制备负载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protein,BSA)的COS-TFP纳米复合体系,并以复合物粒径、多分散指数、电位为指标,探究复合物稳定性,以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protein,BSA)为模型,研究COS-TFP复合物的载药与释药特性。结果表明:当COS与TFP总浓度为2 mg/mL、COS与TFP浓度比为1∶5~1∶3、NaCl浓度为20 mmol/L~50 mmol/L、pH值为4.0时,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COS-TFP∶BSA浓度比为1∶0.6时,包埋率达到91%;同时,BSA在pH值为4.0(饱食胃液环境)时释药量低且速率缓慢,pH值为7.0(肠道环境)时释药迅速,可作为潜在的蛋白质类控释运载体系。
    • 安星亮; 赵永亮; 王欢; 姚启悦; 李飞寰
    • 摘要: 以银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银耳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银耳多糖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79∶1(mL/g)、提取温度91°C、提取时间5 h,此工艺条件下,测得多糖提取率为(20.29±0.15)%;银耳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5 mg/mL时,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接近峰值,分别为47.31%、47.43%、52.14%,银耳多糖的抗氧化性是抗坏血酸的50%左右;在相对湿度43%、81%的环境下48 h,银耳多糖的吸湿率分别为25.15%、44.75%,远低于甘油的吸湿率(83.03%、122.65%),接近透明质酸钠(33.50%、53.50%);在干燥硅胶环境下48 h,银耳多糖的保湿率为42.15%,略低于透明质酸钠(49.50%)。
    • 龙慧; 李祎; 朱叶力; 滕建文; 夏宁
    • 摘要: 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与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相互作用,利用浊度、纳米粒度仪、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流变仪、荧光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对TFP与SPI的复合凝聚过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H值、SPI与TFP质量比和盐离子浓度对凝聚体的形成影响较大,当SPI∶TFP>1时,与复合物形成相关的关键pH值(pH_(c)和pH_(Φ1))向高pH值方向移动。当SPI∶TFP<1时,pH_(Φ1)向低pH值方向移动。随着体系中TFP比例的增大,浊度的最大吸收峰逐渐降低(pH_(opt)逐渐减小)。当SPI∶TFP=1∶1时,两者在pH 3.0处的相互作用最强,此时体系总体的黏度最大(约为1.30 Pa·s),形成的聚集体最多且粒径最大。NaCl浓度较低(<20 mmol/L)时能促进SPI-TFP凝聚体形成,NaCl浓度较高(≥20 mmol/L)时由于屏蔽作用会抑制凝聚体的形成。当剪切频率10 Hz、NaCl浓度20 mmol/L、SPI与TFP质量比1∶1时,体系具有最高的黏弹性模量,储能模量为9.24 Pa,损耗模量为3.40 Pa。本研究为TFP在植物蛋白饮料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 于玲
    • 摘要: 本文使用紫外线B(UVB)照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采用CCK-8法及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对银耳多糖(TFPS)的抗光老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 mg/mL银耳多糖(TFPS)可提高HaCaT细胞被UVB照射后降低的细胞活力且安全性好,研究为银耳多糖(TFPS)在具有抗光老化活性的功能护肤品或修复皮肤光损伤治疗药物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