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都柳江

都柳江

都柳江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专利文献206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中国西部等; 都柳江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代应贵、王彦芸、黄秀福等。

都柳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38.69%

专利文献>

论文:206 占比:61.31%

总计:336篇

都柳江—发文趋势图

都柳江

-研究学者

  • 代应贵
  • 王彦芸
  • 黄秀福
  • 刘伟
  • 王震洪
  • 袁振兴
  • 党永锋
  • 刘丽
  • 吴庆
  • 吴正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2021年,洋溪水利枢纽通航设施提升了通航标准,完成了由四级航道兼顾1000吨级船舶标准调整为三级航道标准的工可及航评报告编制;梅林航电枢纽工程也同步按三级航道标准修改工可及航评报告,其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于11月11日通过专家评审。
    • 王彦芸
    • 摘要: 位于南岭通道的都柳江自清代中期河流疏浚以来,成为人、物流转频繁的重要孔道,移民因盐、木贸易兴盛流入沿河重要商埠定居经商,同时也带来了各自的神灵信仰并建立庙宇。在人群流动交互的区域历史背景之下,本文以一个女性仪式专家的生命自述及仪式实践为例,探讨原本殊异的文化符号,如何与个体生命经验相结合,通过再诠释与再创造,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复合象征体系,进而思考多元人群互嵌地区文化碰撞的杂糅与交织。
    • 张寒; 吴琳娜; 欧阳坤长; 冯紫薇
    • 摘要: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河流沿岸土地利用演变对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密度及土壤碳磷比的影响,采集耕地、林地上黄壤和石灰土等土壤样品,运用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土壤类型法、克里金插值法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法,估算都柳江上游沿岸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密度及储量。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13~2019年土地利用演变主要为连续耕地、连续林地和退耕还林。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3.94 kg/m^(2),高于中国典型地区平均水平(3.19 kg/m^(2)),有机碳储量为3.2×10^(6) t;全磷密度平均值为0.124 kg/m^(2),略低于中国表层土壤平均水平(0.166 kg/m^(2)),全磷储量为1.0×10^(5) t。②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演变中,连续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退耕还林6 a有机碳密度较连续耕地增加20%,连续耕地土壤全磷密度最高;随退耕还林时间的增加,土壤碳磷比逐渐增高,退耕还林6 a土壤碳磷比显著高于连续耕地。因此,退耕还林可以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对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具有积极作用;而全磷更多是受耕地施肥作用的影响。
    • 张晖(摄); 王长育(摄); 柴婷(摄); 刘军喜(摄)
    • 摘要: 今年75岁的陆玉全,是从江县都柳江支流四寨河上的第二代"渔船崽"。1969年,陆玉全和邻船的"渔船妹"黄梅冬成亲,俩人一直在都柳江上靠捕鱼维持生计。2000年,陆玉全夫妇建起了新房,但长期生活在船上的他们,无法舍弃对都柳江的爱,依然每天摇着那条熟悉的小船穿梭在江上,打捞垃圾,宣传护鱼护河和生态环保政策,成了都柳江上支流四寨河的两个义务护河员。
    • 李禾尧
    • 摘要: 在黔东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在清澈的都柳江畔,侗族先民通过人工手段在山坡之上修建梯田、挖掘鱼塘、保护森林,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艰苦自然条件下形成了鱼塘-稻田-森林的生态景观结构,构成了独特的水土保持与产出高效的山地农业系统。
    • 安丹丹; 代应贵; 韩雪
    • 摘要: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珠江水系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的特点,探讨其致危原因及机制,为开展小口白甲鱼种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贵州境内都柳江三都、兴华和榕江3个采样点共采集30尾小口白甲鱼,筛选8个引物组合对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全基因组DNA进行AFLP分析,采用PopGene32进行位点总数和多态位点数统计,并计算Shannon's信息指数(I)、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多态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个体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结果]采用8个引物组合从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中共扩增出699条扩增片段,片段长度为69~500 bp,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获得87.38个位点.在699个扩增位点中,有663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94.85%.699个扩增位点在30尾都柳江小口白甲鱼个体中的出现频率可划分为10个区间,其中,频率区间30%~89%的扩增位点数差异不明显,而频率区间0~9%和90%~99%的扩增位点数出现峰值.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的I、H、PIC、Na、Ne平均值分别为0.3490、0.2206、0.6404、1.9464和1.3574,个体间的DA为0.2305~0.4440,平均为0.3304;基于DA构建的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30尾都柳江小口白甲鱼聚成两大分支,即个体18单独聚为一个分支,而其余29尾都柳江小口白甲鱼个体聚为另一分支.[结论]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但存在有效种群规模变小及有效等位基因丢失的现象,推测其为生态濒危物种,应采取相关措施对都柳江小口白甲鱼种群进行科学保护.
    • 摘要: 六月清凉绿树阴,位于月亮山上、都柳江畔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大歹村,青山环抱,古木苍翠,风景十分优美。大歹村是从江县深度贫困村之一,饱受教育落后之苦。知识贫乏、思想僵化、观念陈腐是该村致贫的主要原因,一切以教育为本,从娃娃抓起,是让其脱贫的长久之计。
    • 吴定国
    • 摘要: 不讲不成传说,不忆不成故事。讲才能成传说,忆才能成故事。现在我不讲那样,就讲珠郎娘美。侗族祖先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的迁徙,沿着都柳江而上,有一支人落到了榕江县的车寨,成为那里的先民。到了明未清初,车寨有一家人兄弟俩个,哥哥叫杨松鲍,弟弟杨松碧,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名叫吉良。
    • 高峻龙
    • 摘要: 初到三江时,这里的山水给了我两次震撼。一次是山路的险,一次是都柳江的美。山势峻峭刀砍斧劈一般,群山冷肃有阻挡外人窥探之意,待汽车弯折顿簸着爬高一些,却又捧出一汪澄碧的江水摄人心魄。依着山水散布几点村落,勤劳的苗族人堆石砌田,“尺宅微可守,寸田亦可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