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96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人民论坛、社会、群文天地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成立大会、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道德评判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陶勇、刘阳、卢福毅等。

道德评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18.2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896 占比:81.45%

总计:1100篇

道德评判—发文趋势图

道德评判

-研究学者

  • 陶勇
  • 刘阳
  • 卢福毅
  • 吴敏文
  • 朱铁志
  • 涂鹏
  • 王继辉
  • 王金柱
  • 翁礼明
  • 胡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雪; 景坚刚
    • 摘要: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中指出,任何一种病因不明、医治无效的重疾,都充斥着意义,没有比赋予疾病某种意义更具有惩罚性的了。她反思并批判了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在社会中被赋予隐喻,导致患者要承受一种加诸疾病之上的道德评判并陷入伦理困境。因此,她提出,疾病不应该带有任何隐喻,要摆脱隐喻,就必须正视、揭露、批评、细究、接纳和利用它。笔者通过疾病叙事类文学作品来解读这种隐喻背后的深意,以提高大家对于疾病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在叙事医学理念的指引下,医者应该帮助患者正视隐喻的“污名化”枷锁和“宿命论”思想,接受并且好好利用它,将其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有希望的隐喻,帮助患者在饱受歧视的世界里寻求新的突破。
    • 郝亚帅; 杨玉芳
    • 摘要: 近年来,赵县结合实际,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入手,着力在基层自治、创新服务、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探索形成了“一面红旗”强引领、“一个平台”强服务、“两个作用”强示范、“三项行动”强提升的“1123”工作法,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一面红旗”强引领。按照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总体思路,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推进举措,在全县农村推行“两会一团”(村情恳谈会、乡贤议事会、道德评判团)工作机制,让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有了生动展现。
    • 方晓
    • 摘要: 故事应该从哪里开始?临界,是我喜欢的一种选择。在好像一切都即将濒临终点之时,故事开始了。临界,并非一个点,也不是一个横截面,而是之后广袤无垠的空间。《雨夜》想写的就是情感和生命的临界状态。小说虽然写的是意念、情感乃至身体的出轨,但又无意于道德评判。它只是想呈现,在日复一日的似乎越来越熟悉、实际上可能越来越陌生的关系中,我们总难能、甚至注定无法保持稳定的温柔和爱意,有时候,情感会脆弱得不堪一击。
    • 吴敏文
    • 摘要: 与追诉客观事实的真相相比,我们身边热衷于做道德评判的人要多很多。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和是非判定方式是,一事当前,在基本事实还没有得到澄清之前,依据捕风捉影和各类传言所勾勒的大致轮廓,无论这与事实的真相全不相干,还是完全相反,他们的道德评判已经得出结论,并据此进行大张旗鼓的赞扬或抨击。这是为什么?
    • 王新业
    • 摘要: 文化营销强调一个企业的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品牌个性等文化元素,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文化营销既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又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判和道德评判。掌握好文化营销中的这些关键因素,那么这个企业创造营销奇迹一定是事半功倍的。屡屡创造票房神话的漫威动画就深谙此道。
    • 吴敏文
    • 摘要: 追诉事实真相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件充满挑战和危险的工作。追诉历史事实的一种方式叫考古。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叫田野调查,即对于完全被历史堙没、已有史书没有记载的史实,通过对古墓或历史遗址的发掘,找到事实的线索,或发现历史的事实。这项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充分的准备,由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
    • 赵骥
    • 摘要: 杨简作为陆九渊高足,在心学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以心学的视角观照和感悟自然万物并进行着文学创作.杨简的文学作品可以看作是对他哲学思想的艺术化描绘,他以卷舒变化、纵横飞动的笔墨将本心概念呈现在读者眼前,力图向人们展示本心的虚灵神奇和诸多妙用.本心的虚灵特征使杨简的文学语言也染上了灵明飘动、洒落不拘的特征,但也正因为他严格地以心学眼光来审视外物,反复地在创作中描述本心以及本心映照下的和乐境界,其诗赋作品也存在着同质化倾向.同时,其学术思想中的一些缺陷造成了他文学创作中的“分裂”,如其《东山赋》《南园赋》《月赋》《蛙乐赋》诸篇一般可分为差异巨大的两个部分:在描绘物象和本心特征时的精切传神、虚灵超诣,以及落入具体功用和艺术评价时的枯燥、武断伦理说教与道德指责;在诗作中对自然生命力的细腻感知,以及几乎千篇一律的赞美本心神妙与和乐境界.杨简以心学思想统摄文学创作,固定的写作模式背后反映出的是他哲学思想的内涵,他的学术思想体系决定了他的文学创作为何会呈现出这样一种面貌.
    • 李百军(图); 王乐乐
    • 摘要: 没有体验过饥饿的年轻人,只能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来定义节约与浪费的社会价值。但是,他们的父辈,却对饥饿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与体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因为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带来的粮食短缺,让一代人,对粮食充满了尊重。而今天的我们,则能够从一个时代的记忆中,找到新时代的中国,弘扬节约精神、杜绝粮食浪费的理由。今天的都市,进入粮食过剩的时代,粗粮、野菜,已经成为钟情养生的人们之心头所好。
    • 李宏飞
    • 摘要: 心理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与心理偏好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评判标准进而影响其社会发展.一旦心理认知确立,就会对道德行为发生影响.当下社会发展节奏快,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不仅让成年人在压力中变的心浮气躁,同时也对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班主任,作为高中三年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老师,更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如何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 黄明理
    • 摘要: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主客二分思维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提出了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互主体性思想。人与自然在逻辑上相互证成、在实践上相互生成,二者本质上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上升到伦理信念的高度,人与自然互为道德评判的尺度,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的目的性并满足其需要,才能实现其完整性、全面性和自由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