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迷走神经张力

迷走神经张力

迷走神经张力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专利文献100216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中国体育科技、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等; 迷走神经张力的相关文献由289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育民、刘志华、华伟等。

迷走神经张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00216 占比:99.88%

总计:100337篇

迷走神经张力—发文趋势图

迷走神经张力

-研究学者

  • 任育民
  • 刘志华
  • 华伟
  • 孙瑞龙
  • 尹德录
  • 张奎俊
  • 方丕华
  • 朱克平
  • 林晓东
  • 楚建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能够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活性。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完善HRV分析,结合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可定量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状态,可用于评估多种疾病的自主神经受损程度,也可用于疾病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
    • 李小妞; 赵心珠; 许悦悦; 王凯; 吕聪敏; 李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24小时最小心率(24h MHR)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行24h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6例EH合并T2DM老年患者,根据24h MHR值将156例患者分为4组:A组39例(24h MHR58次/min)。比较4组基线资料、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最大迷走神经张力(maximum vagal tone,MVT)、动态血压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24h平均舒张压(24-hour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DBP)、日间平均舒张压(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和心率变异性参数(SDANN、SDNN、RMSSD、PNN50、TP、LF、HF)等指标,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4h MHR的影响因素。结果 4组的HbA1c、MVT、部分血压参数(24h SBP、nSBP、24h DBP、dDBP、nDBP)和心率变异性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 MHR与HbA1c、各血压参数呈正相关,与年龄、MVT及心率变异性参数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SDNN和24h DBP是24h MHR的主要影响因素(OR=1.58、0.95、1.07,P=0.007、<0.001、0.001)。结论 HbA1c、SDNN和24h DBP是24h MHR的主要影响因素,在EH合并T2DM老年患者中,除关注HbA1c、SDNN常规指标外,还应该密切监测24h DBP。
    • 孙哲臻; 李艳云; 陈润; 杨旭明
    • 摘要: 目的探讨DC、DRs检测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儿迷走神经张力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VVS患儿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儿童72例作为参考组。检测两组的24小时心电信号,比较两组的HRV指标、DC及DRs。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DC与HRV指标、LF、H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SDNN、SDANN、LF均小于参考组,RMSSD、HF、DC以及DR4均大于参考组(P<0.05)。DC值与SDNN、SDANN、RMSSD和HF值呈正相关,与LF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时,检测DC值、DRs值可从不同侧面定量评估迷走神经张力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晓飞; 邹操; 杜小娇; 胡铭晟; 林佳; 孙世坤; 薛枫; 陈弹; 李勋
    •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发生与自主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到频发室早(≥10000次/d或室早负荷≥10%)的156例特发性室早患者(室早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计算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pNN50、高频功率(HF)、标准化的高频功率(HFnorm)、低频功率(LF)与HF的比值(LF/HF).比较两组自主神经张力间的差异,并分析室早负荷与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室早组患者rMSSD、pNN50、HF和HFnorm均明显增加(P<0.01),LF/HF显著降低(P<0.01).室早组患者24 h室早负荷与rMSSD、pNN50和H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0.425、0.372,P<0.01),而与LF/H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6,P<0.05);其中28.8%(45/156)的患者每小时室早负荷与每小时HFnorm呈正相关,16.0%(25/156)的患者与每小时LF/HF呈正相关,53.8%(84/156)的患者与每小时HFnorm和每小时LF/HF均无相关性.结论 部分特发性室早的发生与交感和(或)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相关.
    • 周祖东; 朱承莹; 高振云; 漆军华
    • 摘要: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属于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OSAHS状态下反复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及紊乱的睡眠结构可导致机体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紊乱,引起心脏电生理紊乱.目前关于OSAHS病情严重程度对迷走神经张力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分析老年OSAHS患者迷走神经张力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就诊的老年OSAHS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其分为轻度组(AHI为5~14次/h,40例)、中度组(AHI为15~29次/h,58例)和重度组(AHI≥30次/h,3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包括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Tmax)、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包括24 h连续所有NN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节段中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心率减速力(DC)〕.结果 中度组、重度组患者Tmax长于轻度组,LSaO2、DC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SDNN、SDANN、HF低于轻度组,LF/HF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Tmax长于中度组,LSaO2、DC低于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OSAHS患者DC与年龄、AHI、Tmax、LF/HF呈负相关,与LSaO2、HF呈正相关(P<0.05);校正年龄后,DC与AHI、Tmax、LF/HF呈负相关,与LSaO2、HF呈正相关(P<0.05).AHI与Tmax、LF/HF呈正相关,与LSaO2、SDNN、SDANN、HF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后,AHI与Tmax、LF/HF呈正相关,与LSaO2、SDNN、SDANN、HF呈负相关(P<0.05).
    • 杨训(综述); 吕铁伟(审校)
    • 摘要: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心率低于该年龄段正常值低限的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成人低于60次/分为缓慢性心率,儿童的心率正常值与年龄密切相关[1]。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因有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职业运动员、屏气、颅内压增高、手术等。无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无需处理,但伴有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需积极处理。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及起搏器治疗,常见药物有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阿托品是针对有症状及体征的不稳定心动过缓治疗的一线用药,但药物治疗是一种临时措施,应及时对有症状或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儿行起搏器治疗。
    • 唐文红
    • 摘要: 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DC)检测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动态心电图基础上所做的一项新的检测,是进行猝死高危人群筛选与预警的一项最新无创性心电技术,其能定量、独立地分析和测定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目前该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上对判断自主神经受损程度、危险分层及在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与早期预警方面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在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的DC值变化与血糖控制有关,但DC能否作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的新的参考指标尚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证实.该文对DC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 王惠歆; 宿燕岗; 吕利利
    • 摘要: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是由于全脑灌流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以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能自行恢复为特点。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其中以神经介导性晕厥(NMS)最为多见。NMS的共同特点是由某些触发因素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和(或)伴有一定程度的迷走神经张力升高,从而导致全身性动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造成脑部低灌注缺氧,产生晕厥。直立倾斜试验(HUTT)是临床上诊断NMS重要的检测手段。本研究通过对189例疑似NMS患者的HUT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UTT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 张芸芸; 吴庆莹; 苏焱伦; 赵冉
    • 摘要: 心率减速力是近几年来用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活性的无创检测技术,其检查操作方便,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传统检测技术具有稳定性强、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多个方面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有助于尽早预防、发现、处理恶性心血管事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