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迟发性脑缺血

迟发性脑缺血

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5320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全国第二届分子影像学暨江苏省CT/磁共振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2016学术年会暨岭南中医传承论坛、中医脑病青年论坛等;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文献由44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性泉、丁则昱、吴建维等。

迟发性脑缺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7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5320 占比:99.21%

总计:15442篇

迟发性脑缺血—发文趋势图

迟发性脑缺血

-研究学者

  • 赵性泉
  • 丁则昱
  • 吴建维
  • 杨中华
  • 沈东超
  • 边立衡
  • 齐冬
  • 乔飞
  • 冯丽君
  • 刘丽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亮; 张思磊; 杜妲; 朱作磊; 靖雄飞; 余兴; 艾威; 王其笑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迟发性脑缺血(DCI)的早期预警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99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并发DCI将其分为未并发DCI组(n=216)、并发DCI组(n=83)。并行TCD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BFV)及LI指数(Lindegard指数)和血管搏动指数(PI);测定血清LDH表达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aSAH后DCI发生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BFV、LI指数、血清LDH及联合检测对aSAH患者并发DCI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DCI组与未并发DCI组低钠血症、低血红蛋白、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及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分级、MBFV、LI指数、血清LDH均是影响aSAH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MBFV、LI指数、血清LDH及3者联合预测aSAH患者并发D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05、0.846、0.955,3者联合检测的结果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结果(P<0.05)。结论aSAH并发DCI患者MBFV、LI指数及血清LDH均较高,3者联合可能为临床早期预测aSAH患者并发DCI提供参考依据。
    • 齐丽霞; 李自如; 姚远; 朱润秀
    • 摘要: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54例。以发病后14 d或出现DCI为观察终点,将患者分为DCI组16例和非DCI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入院后24 h内QEEG、TCD检查结果。aSAH患者发生DCI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一步绘制ROC曲线以评估α/δ比值(ADR)、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其联合对aSAH患者发生DCI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改良Fisher分级、相对δ功率(RDP)、相对α功率(RAP)、ADR、相对α变异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Vm、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R〔OR=1.536,95%CI(1.046,2.257)〕及大脑中动脉Vm〔OR=2.543,95%CI(1.440,14.695)〕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R联合大脑中动脉Vm预测aSAH患者发生DCI的AUC为0.946〔95%CI(0.888,1.000)〕,分别高于ADR〔AUC=0.844,95%CI(0.714,0.913)〕、大脑中动脉Vm〔AUC=0.771,95%CI(0.624,0.919)〕(P<0.05)。结论ADR、大脑中动脉Vm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影响因素,ADR联合大脑中动脉Vm对aSAH患者发生DCI的预测价值较高。
    • 张林峰; 周小兵; 黄鑫根; 丁聪(综述); 汪阳(审校)
    • 摘要: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病死率高,致残率高[1],主要原因包括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和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2]。尽早诊断和治疗可降低aSA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的原始图像可以显示血管结构,与CTA一致,可从血管形态上诊断CVS;CTP还能定量测量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和排出时间(time to drain,TTD)。近年来,CTP被用于CVS或DCI的诊断和评估[3~5]。本文综述CTP在aSAH中的应用。
    • 罗聪; 陈浩; 昝坤; 张尊胜
    • 摘要: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动态变化,了解其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3例aSAH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入院后3±1天、入院后6±1天、入院后9±1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根据DC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CI组(48例)和非DCI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运用ROC曲线及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NLR对DCI的预测效能及相关性。结果DCI组在Hunt-Hess分级、WFNS分级、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非DCI组,而DCI组在GCS评分低于非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高于非DCI组患者(P<0.05),并在发病后6±1天达到高峰,而淋巴细胞DCI组在入院后3±1天、6±1天、9±1天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非DCI组(P<0.05),且在3±1天降至最低,组别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3±1天NLR对于DCI的预测效能更大,控制相关混杂变量后,NLR的升高仍是DCI发生的预测因素(OR=11.103,95%CI:3.777~32.117)。结论aSAH后NLR是动态变化的,其变化与DCI发生具有相关性。
    • 秦稳稳
    • 摘要: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微创夹闭术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夹闭术后1周发生DCI的42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接受微创夹闭术治疗但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DCI的42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微创夹闭术后出现DCI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比例及血清miR-210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10.333,95%CI:3.771~28.319)、冠心病(OR=13.600,95%CI:4.771~38.769)及血清miR-210水平升高(OR=11.934,95%CI:4.248~33.529)是aSAH患者微创夹闭术后发生DCI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aSAH患者微创夹闭术后发生DCI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血清miR-210水平升高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出针对性干预方案,对降低DCI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 孟柯; 王艺璇; 赵丛海
    • 摘要: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是SAH的主要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脑梗死[1-2]。目前预防DCI主要手段是通过对抗脑大血管的血管痉挛来实现的,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CA)失调也是SAH后发生DCI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监测CA有多种方法,包括持续脑电图、CT灌注成像等方法,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因其无创、可床旁及动态监测的特点,值得于临床推广。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经颅多普勒彩超在迟发型脑缺血脑血流自节调节功能中的监测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秦东旭; 阮金成; 侯玉武; 高海峰; 张功义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早期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NAR)与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68例aSAH患者,入院时进行NAR评估,分析NAR与D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有26例患者(38.2%)在aSAH后发生DCI。DCI组平均年龄、具有脑室内出血及糖尿病病史比例、NAR和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非DCI组(P<0.05),此外,DCI组和非DCI组在WFNS等级和mFisher等级分类构成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方程的变量为NAR、mFisher分级和WFNS等级,OR值分别为3.684、2.496和2.976。NAR、mFisher分级和WFNS分级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迟发性脑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WFNS分级、mFisher分级和NA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1(95%CI:0.657~0.785)、0.763(95%CI:0.700~0.825)和0.812(95%CI:0.763~0.861)。结论:NAR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AR可作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一种新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 胡平; 叶立果; 邓钢; 陈谦学
    • 摘要: 迟发性脑缺血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大多数幸存者出现运动功能缺陷、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预后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重要的可预防原因。早期准确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和不良预后对患者及时干预非常关键,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是预测上述结局事件的最重要方法。作者就近年报道过早期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和不良预后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以及评价指标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师能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早期预测迟发性脑缺血和不良预后的发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姜海洋; 陈虎; 郭星; 刘宇峰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病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Lindegaard比值(LR)与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前瞻性收集a SAH共46例。使用LICOX-Ⅱ型脑组织氧分压监测系统,采用氧分压探针(Clark型微型电极)记录大脑中动脉供血脑组织PbtO2,其中PbtO2<20 mmHg且持续时间≥10 min定义为局部组织缺氧。TCD检测PbtO2探针同侧MCA和颈内动脉(ICA)颅外段,LR指同侧MCA与ICA颅外段平均血流速度比值,LR≥3存在脑血管痉挛。结果根据PbtO2监测结果,16例出现脑组织缺氧(缺氧组),30例无脑组织缺氧(非缺氧组);与非缺氧组相比,缺氧组入院GCS评分较低(P=0.041),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呈增高趋势(P=0.057)。LR判断存在脑血管痉挛37例,无脑血管痉挛9例。LR与PbtO2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39)。LR≥3预测脑组织缺氧的特异性很高(93.3%),但敏感性较低(56.3%);LR对脑组织缺氧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80.0%。结论aSAH病人在预防性迟发性脑缺血监测时,TCD检测LR是预测脑组织缺氧较好的非侵入性方法,但其敏感性低,不能单纯通过LR结果正常而排除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可能。
    • 曾以勒
    •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动脉瘤破裂位置与其诱发的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空间分布,明确动脉瘤破裂后不同位置DCI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aSAH的患者150例,女90例,男60例,平均年龄为55岁。动脉瘤治疗后24~48 h至少进行1次颅脑CT(CCT)扫描,出血事件后至少14 d再次扫描。分析患者不同位置动脉瘤对应的脑叶DCI的分布特点。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破裂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CA),本组占26.0%(39/150),ACA次之[22.0%(33/150)];其中18.0%(27/150)的患者发生了DCI。女性罹患DCI的比例略高于男性[21.1%(19/90)比13.3%(8/60)]。动脉瘤位置对迟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无影响(χ^(2)=2.57,P=0.77)。前循环动脉瘤和后循环动脉瘤发生DCI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25/134)比12.5%(2/16),χ^(2)=0.15,P=0.61];DCI患者中,最常受影响的区域是同侧MCA区域[32.0%(8/25)],其次是ACA区域[28.0%(7/25)]。DCI是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标志。结论破裂动脉瘤的患者,DCI的发生与载瘤动脉的血供分布有一定的关系、规律。因此,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特定脑区的监测预警是药物干预的前提,必将明显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