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连续统

连续统

连续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汉语、数学、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40931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理论界、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语音学学术会议、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等;连续统的相关文献由291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卫国、周友成、张大中等。

连续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0931 占比:99.83%

总计:141169篇

连续统—发文趋势图

连续统

-研究学者

  • 沈卫国
  • 周友成
  • 张大中
  • 吕杰
  • 周丽珍
  • 张骁
  • 童宁江
  • 肖模艳
  • 邓夕子
  • 陶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张雨涛
    • 摘要: 有关《论语·宪问》“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的句读,杨逢彬撰文认为应该断作“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于朝。”其中“诸”为何能指代介词“于”后的“公伯寮”还需进一步的论证。文献中存在大量的“主+之于+宾”格式里,“之”常见回指“于”的宾语,原因在于这里的“于”应该理解为动词“对于”,“之”自然也就回指动词“于”后的宾语;同时“于”正处在动词向介词转化的语法化连续统中,新的语法现象往往带有旧语法的功能,“于”用作介词时依旧保留一定的动词性,因此“之”依旧能回指“于”字介词宾语。
    • 孙妍
    • 摘要: 在原型范畴观之下,词类范畴是有其原型性的,词类与语义、功能之间是有着象似性的,词类范畴的属性是动态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范畴游移。汉语词类也是一种原型范畴,当典型成员出现在非典型的位置之上,会失去其典型的句法功能,其语法性质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即“范畴游移(Category shift)”。词类与词类之间是一个连续统,这一点已经达成了基本认识;词类划的疑难点也已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然而,作为词类范畴游移这一现象的基础--词类连续统究竟应当如何描述,采用何种标准对其进行描述,仍然没有达到清晰的认识,空间性、时间性和程度性三维度或许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 刘德贝
    • 摘要: 从《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2010)中选取“紧、熟、痛”等65个典型单音节形容词,考察其带宾语的使用情况,发现有部分单音节形容词可以带宾语,但其带宾语的自由度存在差异,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可以直接带宾语,另外一些则需要辅助手段;考察能带宾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动词性句法表现,认为动词性句法表现越多的单音节形容词在动名连续统上越靠近动词一端,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的句法表现反映了形容词和动词关系的复杂性及单音节形容词内部的不均质性。
    • 董延彪
    • 摘要: 文章对《语法和语篇中的准确重复》一书做介绍和评价。该书是探讨重复和重叠区分相关问题的文集,由Finkbeiner和Freywald主编,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2018年出版。该书包含三个部分共十五章内容,重复和重叠的区分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其中。该书基于大量跨语言事实,揭示了重复和重叠的许多新特征,深化了对二者的区分标准的认识,丰富了重复和重叠的连续统思想。该书不足之处在于:术语使用有待明晰;个别观点有待商榷。该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吴克炎
    • 摘要: 不同学者对英汉时空特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表面上看,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引致,深层次剖析却发现是因为英汉时空特质自身是一个连续统所致。具体来看,英语在词语层面凸显出“时间性”特质,到词组、句子和语篇层面,空间性则逐渐加强,在多义句、语篇层面主要反映出空间性;汉语在词语层面凸显出“空间性”特质,到词组、句子和语篇层面,时间性则逐渐加强,在多义句、语篇层面主要反映出时间性。厘清英汉时空特质连续统有助于准确预见EFL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选择学习的重难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二语习得实效。
    • 郭安
    • 摘要: 习语化的名词动宾名词短语与非习语化的动宾名词短语的区分历来是汉语中讨论最多的问题,至今也未解决.其中涉及到了离合词、惯用语等一些固定化的名词短语如何定性的问题.文章试图用生成语法中关于DP和NP区分的理论来解决习语与非习语的区别,习语属于词汇综合结构,而非习语属句法解析结构.据此,分析出了习语到非习语的连续统,即:词汇化→离合词→习语词→惯用语→习语短语→中间状态→句法化.
    • 张美涛; 应雪梅
    • 摘要: dεp是动词dε-后附加副动词语缀-P(-p/-ip)形式构成的,是现代维吾尔语中高度发达的动词非人称形式.dεp在不同语境中,体现出了语法化倾向,且具有连续统特征.本文就dεp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进行了考察,主要从dεp在篇章中的形式表现、语用语法化表现、连续统特征以及dεp对应国家通用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揭示dεp语法化的连续统特征及其对应国家通用语的表达规律.
    • 吕佩
    • 摘要: 文章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现代汉语中的"N一价认知+是".文章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半图式性构式"N一价认知+是",经历了语言接触和自身演化两个步骤."一价认知名词"凸显评价物性角色时,附缀"是"的依附程度要高,整个"N一价认知+是"的整合度也高.从整合度高低来看,"N一价认知+是"形成一个由典型构式到不典型构式的连续统,表现为用频存在高低之别.
    • 张美涛; 应雪梅
    • 摘要: dεp是动词dε-后附加副动词语缀-P(-p/-ip)形式构成的,是现代维吾尔语中高度发达的动词非人称形式。dεp在不同语境中,体现出了语法化倾向,且具有连续统特征。本文就dεp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进行了考察,主要从dεp在篇章中的形式表现、语用语法化表现、连续统特征以及dεp对应国家通用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揭示dεp语法化的连续统特征及其对应国家通用语的表达规律。
    • 孙东亚
    • 摘要: 山洪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系统工程,需融合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理论技术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理论技术体系,支撑山洪灾害风险管理和防治实践.结合山洪灾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灾害属性分析,阐述了山洪灾变过程和机理,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连续统概念性模型和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化方法,构建了山洪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框架.按照灾前预防和保护、减灾准备、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等四个阶段的山洪灾害风险管控特点,提出了对应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应急状态,在各阶段可采取的减灾技术和防灾措施.分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