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辨证选穴

辨证选穴

辨证选穴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0427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江苏中医药、上海针灸杂志、中国民间疗法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第十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暨第三届亚洲针灸高层论坛、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等;辨证选穴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坚、宗蕾、张仁等。

辨证选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0427 占比:99.54%

总计:20522篇

辨证选穴—发文趋势图

辨证选穴

-研究学者

  • 刘坚
  • 宗蕾
  • 张仁
  • 徐斯伟
  • 徐红
  • 林天东
  • 王邦博
  • 石来军
  • 罗和平
  • 葛宝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张万林; 查必祥; 季荣; 郝琳; 周超; 高兵; 张雅婷; 杨骏
    • 摘要: [目的]总结介绍杨骏教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记录医案、查阅相关书籍与文献的方式,分析总结杨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学术观点、选穴特色及临床经验,并列举典型医案以佐证。[结果]杨师认为无论外因内因皆使面部经络失阻,或久病经络失养而诱发此病,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关键病机,提出了"行气血,调虚实,通经络"的治疗原则。选穴上中西互参,将现代神经解剖与针灸理论相结合,精选腧穴,强调针刺手法及针刺方向,同时调神以移痛;注重局部与整体的结合,选取太冲、合谷、中脘等穴。治疗上采用多种综合疗法,上关、下关两穴电针加强针感,下关穴选取温针灸以增强镇痛效果,针刺结束后留置腕踝针以减少发作频数,疗效确切。所举医案中患者辨为气虚血瘀证,治疗上气血双补、活血化瘀,使头面部经络通畅,患者痛症自除。[结论]杨骏教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结合中西医发病机制,化繁为简,选穴上中西互参,注重调神,整体施治;治法上注重杂合以治,极大地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 傅水娟; 周红梅; 杨晓春; 徐新鹏
    • 摘要: 目的探讨辨证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杭州市中医院接收的12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饮食、运动基础治疗,观察组实施辨证选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肥胖指标、脂代谢指标、不良情绪评分、压力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67%,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力评分、逃避幻想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等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而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力评分、逃避幻想评分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等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辨证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
    • 王志杰; 刘朝晖; 杨敏; 刘睿
    •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奇穴结合辨证选穴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卒中后便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每日25 mL,早餐时一次口服,连续服用10 d.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治疗结束后至首次排便所需要的时间)、便秘评分(治疗后、随访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19%,优于对照组的75.68%(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为(28.56±14.13)h,优于对照组的(45.07±23.28)h(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随访时的便秘评分为(3.68±2.35)分和(5.13±1.65)分,优于对照组的(5.08±1.62)分和(7.22±1.97)分(均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奇穴结合辨证选穴能较好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比较,具有见效快、疗效优、效果持续时间长的优势.
    • 杨莹莹; 赵丽红; 王天芳
    • 摘要: 目的 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用穴规律.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0月20日的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建立Excel工作表对将最终纳入文献的年份、文题、文章类型、辨证分型、各证型针刺选穴等信息进行提取,同时对文献中证型名称、腧穴名称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 (1)共检索到1656篇文献,纳入46篇,共涉及64个穴位,11种证型.(2)11种证型分为实证、虚证2类,其中实证用穴59个、虚证用穴46个.实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虚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次髎、肾俞.对所有实证、虚证选穴的所属经脉分别进行统计,实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虚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3)11种证型根据出现频次高低依次为气滞血瘀证、寒湿阻滞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湿热瘀阻证、肝郁湿热证、肾气亏虚证、寒凝证、胞宫虚寒证;以上证型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同时各证型具体选穴又有所不同,其中前5个证型其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穴位分别如下,气滞血瘀证:太冲、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寒湿阻滞证:三阴交、关元、地机、次髎、中极;气血两虚证: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次髎;肝肾亏虚证:肾俞、三阴交、关元、肝俞、足三里;寒凝血瘀证:关元、三阴交、次髎、中极、肾俞.结论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总体选穴以阴经穴位为主,多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腧穴.辨证分型以气滞血瘀证最为多见,各证型间、实证和虚证间具体选穴有所不同,均体现了辨证选穴.
    • 刘箐; 高兵; 宋宗胜; 李梦醒; 张琦; 唐巍
    •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唐巍教授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整理唐巍教授医案等,对唐巍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辨治方法、选穴思路的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唐巍教授认为动眼神经麻痹总属先天不足,脏腑气血失调,引起内外之风邪,从而致病,涉及经脉主要有肝、胆、膀胱、小肠、三焦、脾、肾经、阴阳跷脉.治疗上将患者按虚实分类,重视从阴阳经搭配选穴,强调滋补先后天;辨证选穴并配合交会穴、奇穴以调畅腑气、补虚泻实;刺法以平补平泻为主.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肝肾失养型动眼神经麻痹,病机总属因实致虚,虚实夹杂,治以滋补肝肾、平衡阴阳、调畅精气,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未见复发.[结论]唐巍教授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注重平衡阴阳,调节先天后天,选穴力求精准,辨证准确,疗效突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推广应用.
    • 梁嘉文
    • 摘要: 穴位埋线是中医针灸疗法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治疗目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穴位处埋入蛋白类可吸收线,通过其在穴位中对腧穴、经脉的持续刺激与激发,发挥提高机体应激、细胞免疫活化、抗炎等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 王维春; 朱庆军(指导)
    • 摘要: 介绍了朱庆军主任医师运用针刺辨证选穴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其认为外感咳嗽不外乎风寒、风热、风燥之邪入侵人体,应辨明病因病机及三者之间的传变关系,把握疾病的发展阶段,精准辨证。其治疗以穴为药,以针遣方,分以解表散寒、疏风清热、滋阴润燥三法,配以相应针刺手法,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3则以验证。
    • 张媛媛; 黄日龙; 邹国荣; 宋书婷; 陆雪莲; 刘礼梅
    • 摘要: 目的:通过与传统小儿推拿治疗方法比较,分析辨证选穴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小儿推拿科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小儿推拿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基础取穴的同时,根据患儿具体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取穴,两组患儿均1次/日,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及治疗后复发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食量、神疲、腹胀、多饮、烦急、口气、出汗等中医症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口气和出汗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厌食症患儿的治疗,辨证选穴推拿疗法从整体上来说比传统推拿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
    • 罗伟; 赵彩娇; 王莉灵; 毛佳楠
    • 摘要: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和西药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4周患者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部伴随症状评分(TNNSS)及生活质量评分(RQLQ)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西药组为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4周,两组TNSS、TNNSS和RQLQ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改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鼻喷雾剂治疗.
    • 张颖颖; 李亚平; 郭宁; 李征; 王琛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辨证选穴治疗用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以下简称T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搜集近15年中医辨证选穴治疗用于TD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纳入公开发表文章、主要内容为中医辨证选穴治疗TD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取并统计数据,分析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共计1596例TD患儿),其中20个研究均报告了有效率,9个研究(共计745例TD患儿)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辨证选穴治疗TD组的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OR=3.12,95%CI:[1.95,4.98],Z=4.76,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对照组(OR=0.06,95%CI:[0.03,0.13],Z=7.80,P<0.0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提示,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可信度高。结论:中医辨证选穴治疗效果显著,与西药相比具有疗效优势,且安全性更高,但纳入研究质量高低不一,存在一定偏倚,需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支持结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