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趋化作用

趋化作用

趋化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1800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暨国际研讨会等;趋化作用的相关文献由55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光梅、张卓群、文景芝等。

趋化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1800 占比:99.72%

总计:51948篇

趋化作用—发文趋势图

趋化作用

-研究学者

  • 宋光梅
  • 张卓群
  • 文景芝
  • 曾祥元
  • 杨季云
  • 陈宇飞
  • 陈莉
  • 顾大勇
  • 马布仁
  • 徐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仲惟; 李涛; 刘文亮; 赵君; 陈玮
    • 摘要: 【目的】探究细菌对代谢型趋化物的代谢速率对其趋化作用强弱的影响,同时为选育高效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株开辟新路径。【方法】采用基因克隆得到4种含不同强弱启动子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连至表达载体pBBR1MCS-2,通过三菌杂交接合转移成功构建出生长速率基本一致的4种目标菌株。【结果】ACC脱氨酶活性及AcdS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说明AcdS基因表达量、ACC脱氨酶活与启动子强弱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定性趋化结果表明菌株的ACC代谢速率越高,其对ACC的趋化能力也越强;各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殖数量及对小麦生物量影响结果显示:UW4△AcdS+Bra20A菌株定殖数量最多,UW4△AcdS和UW4△AcdS+Bra1A菌株定殖数量较少;UW4△AcdS+Bra20A菌株处理后小麦茎干及根部重量均最重,UW4△AcdS+Bra1A和UW4△AcdS菌株处理后的小麦茎干较轻,UW4△AcdS菌株处理后的小麦根部重量也最轻。【结论】ACC脱氨酶活性基本与启动子序列强弱呈正相关。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越高,其对ACC代谢速率越高,ACC代谢速率越高,其趋化作用越强,对植株的促生效果也越好。
    • 曹鑫意(综述); 王玉海(校审)
    • 摘要: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质损伤,其中原发性损伤是损伤即刻造成的,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而继发性损伤发生在原发性损伤之后,对病人的病情转归产生重要影响,损伤机制包括血脑屏障破坏、脑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脑水肿和兴奋性毒性等,这些改变都与炎症反应有关[1]。
    • 陈彦霏; 张善铭; 许永华; 宫赫阳; 田义新; 张连学; 卢宝慧
    • 摘要: 收集吉林省人参主产区锈腐病病样,对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确定优势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菌丝干质量测量法3种方法相结合,测定Rg1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对人参锈腐病菌(Ilyonectria robusta)的致病力影响。通过测定施加不同质量浓度Rg1后人参粗壮柱孢菌(I.robusta)侵染相关酶活力测定试验确定最佳Rg1添加量。开展了Rg1最适质量浓度条件下,pH值以及碳氮源对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Rg1质量浓度为2 mg/L时对粗壮柱孢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此条件下,病原菌最适生长pH值为5.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明确了Rg1对人参锈腐病菌(I.robusta)具有明显的趋化性。
    • 杨婷; 黄世光
    • 摘要: 亲环蛋白A(cyclophilin A,CypA)是人类细胞中首个发现具有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活性的折叠酶,具有强大的促炎作用;CD147可以作为CypA的信号受体;二者通过细胞表面肝素结合,相互作用后可启动巨噬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途径,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及其他炎症因子的表达。CypA/CD147的相互作用对炎症有调节作用,包括促进炎症反应和骨质吸收,并可参与多种全身疾病的病理过程。CypA和CD147可参与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增加炎症组织中白细胞的浸润,在牙周炎牙龈组织及龈沟液中的CypA及CD147表达随着炎症加重而增多,提示二者的相互作用促进牙周炎的进展,但该信号通路在牙周炎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文景芝; 陈宇飞; 于涵; 张卓群; 毕湘琪; 刘海旭; 杨治月; 宋光梅; 张湘笛; 唐宇
    • 摘要: 为明确种子分泌物中酚酸是否影响大豆疫霉生长发育及侵染行为,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大豆疫霉抗病品种Williams82、感病品种Sloan及非寄主菜豆紫花油豆、玉米绥玉23种子分泌物中酚酸种类及含量,测定外源单一酚酸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趋化性及成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和品种种子分泌物中酚酸种类及总含量存在差异,酚酸总量菜豆>大豆感病品种≥玉米≥大豆抗病品种;酚酸对大豆疫霉菌的影响与浓度相关,对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囊形成抑制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低浓度(<0.1μg·mL-1)下各酚酸吸引游动孢子,而高浓度(≥0.1μg·mL-1)下排斥游动孢子;浓度越高越刺激游动孢子成囊.种子分泌物中酚酸可作为信号分子被大豆疫霉识别,在高浓度下可排斥游动孢子从而保护作物,研究为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 杨婷; 黄世光
    • 摘要: 亲环蛋白A(cyclophilin A,CypA)是人类细胞中首个发现具有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活性的折叠酶,具有强大的促炎作用;CD147可以作为CypA的信号受体;二者通过细胞表面肝素结合,相互作用后可启动巨噬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途径,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及其他炎症因子的表达.CypA/CD147的相互作用对炎症有调节作用,包括促进炎症反应和骨质吸收,并可参与多种全身疾病的病理过程.CypA和CD147可参与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增加炎症组织中白细胞的浸润,在牙周炎牙龈组织及龈沟液中的CypA及CD147表达随着炎症加重而增多,提示二者的相互作用促进牙周炎的进展,但该信号通路在牙周炎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刘恒姮; 宋彦卓; 李计强; 丁彦之; 葛保胜
    • 摘要: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主要负责介导细胞内外跨膜信号转导功能,是重要的药物靶点.β-arrestin作为GPCRs行使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对调节GPCRs信号转导过程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β-arrestin如何与GPCRs相互作用并调控其信号转导功能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以趋化因子受体3(CC chemokine receptor 3,CCR3)为研究对象,构建了β-arrestin与CCR3的共表达体系,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成像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研究了β-arrestin与CCR3在活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利用RNAi和趋化实验考察了p-arrestin对CCR3稳转细胞趋化行为的调控作用,并在体外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技术测定了β-arrestin突变体(R169E)与CCR3之间结合常数.结果显示,趋化因子CCL 11 (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11)刺激CCR3表达细胞,会使β-arrestin与CCR3在胞内的距离发生变化,β-arrestin蛋白被募集到细胞膜处,证明β-arrestin参与了CCR3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二者存在显著相互作用.通过转染β-arrestin-siRNA将β-arrestin沉默后,CCL 11、CCL24诱导CCR3稳转细胞迁移数明显降低,而CCL5对CCR3稳转细胞的迁移效率未受到显著影响,表明不同趋化因子对CCR3与β-arrestin相互作用具有不同的调控效果,体外结合实验进一步证实β-arrestin与CCR3相互作用,β-arrestin突变体与CCR3的体外结合常数(KD)为1.35×10-7.综上所述,β-arrestin可以与CCR3发生相互作用,在CCR3介导的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及细胞趋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埃来莉·威林厄姆; 施怿(翻译)
    • 摘要: 细胞能完成令人难以置信的“旅行”,有时甚至可以穿越整个身体。一般情況下,细胞依靠趋化作用(chemotaxis)导航,这是一种根据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定位目标区域的方法。但是浓度梯度不能跨越很长的距离,因此科学家想知道,是什么引导细胞在长距离的旅行中,经过化学物质浓度的“高峰低谷”后不偏离方向。对这一过程的了解,或许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预测癌症扩散至全身的方式,或解释细胞如何在发育的胚胎内到达正确的位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