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说谎行为

说谎行为

说谎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830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大众心理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军第十二次影像学年会暨全军第十一次影像技术学年会、福建省早期肺癌影像诊断学术研讨会等;说谎行为的相关文献由14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润刚、刘倩、张文静等。

说谎行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830 占比:99.55%

总计:25948篇

说谎行为—发文趋势图

说谎行为

-研究学者

  • 刘润刚
  • 刘倩
  • 张文静
  • 徐芬
  • 朱建春
  • 王珍
  • 祝传清
  • 胡也萍
  • 董会芹
  • 丁林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秦海玲
    • 摘要: 幼儿说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这既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又与成人的言行影响有关。3-6岁幼儿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无法区分现实与想象,常常把自己头脑中的画面说成自己经历过的,听者很容易信以为真。此外,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家长或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为了得到成人的关注和表扬,他们有时会说谎。幼儿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因为幼儿说了一次谎就判定幼儿的道德品行出了问题。我们应以科学、宽容的态度看待幼儿的说谎行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施策。
    • 唐广俊
    • 摘要: “老师,我的作业做完了,可是忘记带了。”“老师,我真的不舒服,体育课上不了。”“老师,我没有写纸条说过××同学的坏话。”……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聪明”的孩子:屡屡不完成作业却谎称忘在家里;课间活蹦乱跳,体育课上就“诈伤”;刚刚被抓了“现行”却矢口否认自己的过错。孩子说谎行为的出现,除了推脱责任、逃避惩罚、爱慕虚荣等,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和教师对“说谎”行为不恰当的认知和处理办法。“狼来了”不可怕,预防和正视“狼来了”尤为重要。
    • 牟军; 王浚霖
    • 摘要: 针对小学生说谎行为被发现而引发的焦虑情绪,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缓解其焦虑情绪并改变不合理认知,运用行为疗法矫正其说谎行为,最终缓解和解除了孩子的焦虑情绪,改变了孩子的不合理认知,消除了说谎行为,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帮助她达到人格完善.
    • 陈传锋; 高瑜婕; 杜晓凌; 岳慧兰
    • 摘要: 通过方便随机抽样,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某幼儿园126名幼儿的说谎行为及其主要抚养人的教养方式进行测评.结果 发现:幼儿说谎行为得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幼儿年龄越大,越会采取一定的策略说谎;隔代教养家庭主要教养人的溺爱与放纵教养方式与幼儿的说谎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即,家庭教养方式尤其是负面的隔代教养方式,如溺爱放纵等,影响幼儿的说谎行为.
    • 孟敏
    • 摘要: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发展成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说谎行为。大多数家长往往会一刀切地认为幼儿所有的说谎行为都是不诚实的表现,进而对幼儿进行责骂,这种做法无疑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幼儿说谎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想象和现实混淆、渴望获得表扬、理解上的错误、逃避惩罚或获得奖赏等。基于此,家长和教师应采取满足幼儿合理需求、丰富幼儿认知经验、创建民主的成长环境、进行诚信教育等策略。
    • 李林轩
    • 摘要: 本文以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分析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说谎现象基本特征、说谎行为识别能力和人际互动对说谎行为识别的影响为主要依据,从对识别者准确率的判断和识别准确率低的原因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 在于提升说谎行为识别判断能力,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左彩霞
    • 摘要: cqvip:说谎行为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幼儿说谎行为指幼儿有意无意说出不符合事实的言语,试图用来骗过周围群体的言行,从而满足其在某一刻的某种心理需求[1]。随着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说谎行为也随之备受关注。
    • 严仪萍1
    • 摘要: 在成人看来,说谎往往被视作一种恶劣的品质行为,人们常常会将说谎的孩子与''品德差''挂钩,这也会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幼儿说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这与幼儿的年龄及其身心发展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对于幼儿说谎的现象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教师和家长要正确看待幼儿的说谎行为,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合理应对幼儿出现的行为问题。
    • 高德胜1
    • 摘要: 正规教育所面对的是发展中的人(基础教育所面对的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道德上是未定型的人,绝对不能给他们贴上道德伪善的标签。当然,这样要求也并不是无视他们道德上存在的问题。虽然几乎不存在处心积虑的伪善者,但不可否认,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可能会有具体行为上的伪善,甚至有人格性伪善的苗头。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发展中的人,不是无视问题,而是看到问题背后的多种可能性。伪善与说谎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说谎的一种形式。正如我们不能因他们偶而有之的说谎行为来断定他们没有诚实品质一样,也不能因他们偶尔为之的伪善来断定他们就是伪善的。偶尔有之的说谎行为是走向诚实的学习方式之一,同样,偶尔为之的伪善也是走向正直的学习方式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