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误服

误服

误服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3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专利文献30380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中国保健、健康博览、上海预防医学等; 误服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卡特林·埃里、帕斯卡尔·乌里、樊尚·卡伊-迪费斯泰尔等。

误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5 占比:1.06%

专利文献>

论文:30380 占比:98.94%

总计:30705篇

误服—发文趋势图

误服

-研究学者

  • 卡特林·埃里
  • 帕斯卡尔·乌里
  • 樊尚·卡伊-迪费斯泰尔
  • 约纳坦·培根
  • 赵霞
  • L·布宁
  • 卢金淼
  • 季兴
  • 常怡勇
  • 张铭正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琼
    • 摘要: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会逐渐发育成熟,这便导致儿童和成年人的药效学和药动力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若儿童误服成人药物便可能导致严重毒副反应的出现,故做好儿童的安全用药十分重要。
    • 王林
    •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误服降压药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及救治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4月收治的27例误服降压药急性中毒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方法。结果:收治的27例儿童在急性中毒后均存在血压下降,并且有24例患儿出现心动过速的情况,3例患儿存在心动过缓。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等方式进行治疗。共有27例患儿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100%,且患儿的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儿童误服降压药急性中毒后容易出现血压下降等表现,及早进行治疗是患儿康复的前提,并加强对患儿的安全教育。
    • 刘子琦
    • 摘要: 药物中毒是中国儿童主要伤害之一,1~4岁低龄儿童对于药物认识不足,非常容易发生药物误服。81.4%药物中毒是儿童主动误服,42%的中毒导致中度和重度伤害,86%的药物中毒发生在家里。儿童发生药物误服4步处理法当儿童发生药物误服,我们常常很慌张,但这个时候更需冷静。不要责备打骂孩子,否则我们无法了解孩子真正的摄入量、真实症状,从而延误治疗。
    • 周丽华; 杨娇梅
    • 摘要: 目的:分析浅谈小儿误服中毒的原因及护理.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误服患儿10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儿均为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其中以误服药物最多32例,误服腐蚀性液体26例,消毒防腐剂16例,服老鼠药蟑螂药杀虫剂14例;误服农药12例,樟脑丸4例;强碱1例.将所有患儿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小儿误服的原因,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结果:小儿误服的原因主要有:饥饿,对物品气味、颜色好奇,模仿以及识别能力不足,家长防范意识不够.其中因家长防范意识不足所致小儿误服最多,占比45.7%,以模仿所致小儿误服药品最少,占比4.8%(P<0.05).结论:小儿误服后应第一时间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变化找出误服的物品类型,尽可能找出该物品说明书,了解该物品的组成成分及毒性,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对应的急救,以尽可能减少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并对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宣教,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儿生命安全,提高患儿生命质量,让患儿及家属警醒,避免误服的发生.
    • 张小兰; 刘罗慧; 邹新英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误服的临床特点,为儿童误服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误服儿童为观察对象,分析其年龄、性别、居住地、误服种类、误服原因、治疗结果等.结果:误服儿童多见于1~3岁(59.31%)和3~6岁(20.78%);主要种类为误服药物(51.95%)或化学制剂(21.21%);居住市内的患儿占比更高(61.47%),以药物(53.52%)和化学制剂(28.17%)为主;郊区患儿占比(38.53%),以药物(49.44%)和毒物(24.72%)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误服多发生于1~6岁,多为误服药物、化学制剂、毒物,应加强儿童生活环境中相关因素的干预,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误服事件的发生.
    • 仇美华; 于鹏飞; 邹慎春
    • 摘要: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药物.急性肺损伤是吉非替尼少见且致命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文收治了一例误服大剂量吉非替尼致急性肺损伤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辅助通气、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积极治疗后,患者得以治愈出院.
    • 李林富; 张铭正; 沈小燕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标准化洗胃方案在急诊误服有机磷农药抢救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急诊误服有机磷农药患者共6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标准化洗胃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按标准洗胃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各时间点(24、48和72 h)静脉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淀粉酶(AMY)恢复正常的时间、阿托品人均用量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首次洗胃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及阿托品总用量、反跳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各时间点WBC及NE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血WBC指标在24 h、48 h和72 h时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患者NEUT值在48 h和72 h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及入院各时间点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在48 h和72 h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乙酰胆碱酯酶(AchE)、淀粉酶(AMY)恢复至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阿托品人均用量及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在反跳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标准化洗胃方案在急诊误服有机磷农药抢救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改善肝肾功能损害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 李林富; 张铭正; 沈小燕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联合标准化洗胃方案在急诊误服有机磷农药抢救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急诊误服有机磷农药患者共6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标准化洗胃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按标准洗胃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各时间点(24、48和72 h)静脉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淀粉酶(AMY)恢复正常的时间、阿托品人均用量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首次洗胃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及阿托品总用量、反跳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各时间点WBC及NE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血WBC指标在24 h、48 h和72 h时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患者NEUT值在48 h和72 h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及入院各时间点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在48 h和72 h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乙酰胆碱酯酶(AchE)、淀粉酶(AMY)恢复至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阿托品人均用量及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在反跳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标准化洗胃方案在急诊误服有机磷农药抢救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改善肝肾功能损害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