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萘乙酸

萘乙酸

萘乙酸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5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9482篇;相关期刊282种,包括种子、北方园艺、河北果树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2014年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等;萘乙酸的相关文献由143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明慧、许良忠、孙睿等。

萘乙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5 占比:2.3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9482 占比:97.60%

总计:19961篇

萘乙酸—发文趋势图

萘乙酸

-研究学者

  • 王明慧
  • 许良忠
  • 孙睿
  • 邵红
  • 徐姗姗
  • 徐雪松
  • 林泰安
  • 潘瑞炽
  • 苏松塞
  • 费利伯兹·菲罗厄兹尼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陶慧慧; 邱家洪; 曾明; 杨思潮; 吴庭观; 王斯妤
    • 摘要: 以“夏黑”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采前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喷穗处理对葡萄浆果采后落粒的影响。喷穗处理时间为果实采收前30、25、20、15和10 d,试剂主要包括100 mg/L萘乙酸、200 mg/L萘乙酸、30 mg/L赤霉素、50 mg/L赤霉素、100 mg/L赤霉素、100 mg/L萘乙酸+赤霉素;另外,果实采收前25 d也进行了0.3%磷酸二氢钾、0.5%磷酸二氢钾、300倍氨基酸钙和400倍氨基酸钙的喷穗处理。结果表明,采前20 d和采前10 d进行喷穗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防落粒试剂建议优先选择100 mg/L萘乙酸+赤霉素,其次为100 mg/L萘乙酸。而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钙对葡萄防落粒效果无显著影响。
    • 陈梦微; 朱慧琳; 张成磊
    • 摘要: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种类和浓度对碰碰香扦插生根的影响,以碰碰香的幼嫩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处理插穗,分析不同处理对碰碰香插穗成活率、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和总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0~300 mg/L)IBA能显著增加碰碰香扦插苗的生根数量和总根长,当浓度为300mg/L时,生根数量最多,浓度为100mg/L时,总根长最长,但对插条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50~300 mg/L)NAA对生根数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另外对根系长度的影响也不显著。可见,50~300 mg/L的IBA和NAA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碰碰香扦插苗不定根的发生,但对根长的影响不显著。
    • 王志远; 罗裳; 韩永亮; 栗晗; 赵婷婷; 杨兰
    • 摘要: 【目的】研究喷施萘乙酸(NAA)和生长素抑制剂(邻氨甲酰苯甲酸,NPA)对玉米花后营养元素吸收及转移的调节作用,为实现不同玉米生产目的效率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首先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在玉米吐丝期,设叶片喷施萘乙酸0.05、0.1和0.5 mmol/L 3个处理,成熟期测产,确定了萘乙酸的适宜喷施浓度为0.05~0.1 mmol/L。设置盆栽试验,研究NAA和NPA对不同库源条件下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在玉米吐丝前,将玉米分为两组,一组正常授粉,另一组在雌穗上套袋抑制授粉;并在吐丝期设置叶片喷施0.1 mmol/L NAA处理、0.1 mmol/L NPA处理和清水对照。在玉米吐丝期和成熟期采样,测定不同部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较低浓度(0.05 mmol/L、0.1 mmol/L)萘乙酸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百粒重及收获指数,0.1 mmol/L NAA处理较清水处理分别提高了14.3%、14.2%和8.9%。源库关系的改变对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较NAA和NPA的影响大。增加源库比,吐丝前营养器官中养分转运量减少,积累增加;磷、钾、铜、锰元素花后积累及转运对萘乙酸及其抑制剂响应敏感,其中NAA使花后叶片钾、锰积累量分别增加25.6%、90.4%,NPA处理使花后茎、叶钾积累分别增加56.4%、65.9%,而氮、镁、锌、铁素积累相对受影响较小。【结论】当籽粒库存在时,施用适宜浓度的NAA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促进营养元素向籽粒转移,而NPA增强了同化物在茎叶中的积累,提高了源强;去除籽粒库后,施用NPA促进叶片生物量增加,有利于植株矿质营养的积累。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配合生长调节剂的施用,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 朱坚; 陈思本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萘乙酸对草莓穴盘扦插育苗的影响,设置0.1、0.2、0.3、0.4、0.5 mg/L等5个浓度梯度浸蘸插穗,测定萘乙酸不同浓度处理对草莓苗扦插生根及植株生长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0.2 mg/L萘乙酸处理有利于提高草莓苗扦插生根率,促进植株根、茎、叶生长及干物质积累,有效提高壮苗指数。萘乙酸处理浓度与壮苗指数回归分析表明,萘乙酸浓度为0.234570 mg/L时壮苗指数达理论最大值。
    • 朱淑新
    • 摘要: 试验以玉树为水培材料,研究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对玉树根部进行处理,会缩短其生根时间,加快生根速度,增加生根数量,促进根伸长。
    • 许海康; 臧娅磊; 李萌; 李通; 周娟; 安莉; 马婧玮; 宋键; 吴绪金
    • 摘要: 为探明萘乙酸在黄瓜上的残留特性,评价其膳食摄入风险。通过12地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采用萘乙酸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数据,运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萘乙酸在黄瓜上的急性膳食摄入和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按照有效成分用量为10mg/kg,于黄瓜3~4叶期和初花期各喷雾施药1次,末次施药后3d,黄瓜中萘乙酸的平均残留量均<0.01mg/kg,末次施药后5d,黄瓜中萘乙酸的平均残留量均<0.01mg/kg。黄瓜中萘乙酸的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是0.0127mg/(kg·bw),占急性参考剂量百分比是12.7%,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053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6%,评估结果低于100%,不存在膳食风险。按本试验推荐剂量使用,黄瓜中萘乙酸的残留量不会对我国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 曾秀琳; 居学海; 潘向萍; 颜守保
    • 摘要: 运用量子力学的DFT-B3LYP/6-311+G^(**)方法,结合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模拟萘乙酸(NAA)的气相结构以及分别在水、乙醇和丙酮溶液中的结构.键长、Mulliken布居和原子电荷的计算结果表明水、乙醇和丙酮都是极性溶剂,使得溶液中NAA的O-H键变弱,酸性增强.在NAA/H_(2)O、NAA/EtOH和NAA/Acetone体系中,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NAA羧基氧原子与周围溶剂氢原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和NAA的均方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溶质-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既有近程作用(氢键作用),也有远程作用(范德华作用).其中NAA/EtOH体系中的作用较强,且以氢键作用为主;NAA/H_(2)O体系中的作用较弱.NAA在水溶液中的扩散性较小,在乙醇溶液中的扩散性较大.
    • 吴琼; 熊振豪; 吴文龙; 李维林; 张春红
    • 摘要: 用2 mmol/L NAA和0.1 mmol/L TDZ处理黑莓品种"Chester"青果期果实,比较其对果实成熟进程中生长发育及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经NAA和TDZ处理21 d后均开始转色成熟,较对照果实延迟3 d,至24 d时均完全成熟.与对照果实相比,NAA处理后果实横径、纵径增大,单果质量增加,而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和总多酚含量均低于对照.TDZ处理果实与对照相比表现为成熟果实横径、纵径减小,单果质量降低,花色苷含量降低,总多酚含量变化不显著.因此,外施NAA和TDZ均可使"Chester"果实成熟延迟,果实花色苷含量下降,而NAA可使成熟果实增大,果实活性成分积累减少;TDZ处理抑制了果实发育,对果实活性成分积累无明显影响.
    • 时蕾; 袁婷婷; 许中秋; 谢寅峰
    • 摘要: [目的]探究外源萘乙酸对太子参光合作用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为太子参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α-萘乙酸(0,10,20,50 mg/L)叶面喷施处理,测定其对光合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1)5月下旬,对照太子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午休"期间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处理虽未改变双峰型变化趋势,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Pn日均值及峰值,缓解"午休"现象;以10 mg/L处理效果最佳,Pn日均值及12:00谷值分别比对照增加41.57%和22.52%,均差异显著(P<0.05).(2)与对照相比,10 mg/L萘乙酸处理组在60 d内显著促进太子参叶片总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η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CETR)和光化学淬灭(CPQC)(P<0.05),同时降低非光化学淬灭(CNPQ),即萘乙酸处理能增强光合系统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利用效率,缓解过剩激发能所导致的热耗散的增强.(3)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大气温度是制约净光合能力的主要环境因素,适当浓度的萘乙酸处理能够降低其与温度、光强等环境因子的关联度.相关性分析表明,Pn与叶绿素含量、Gs、CPQC、η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而与Ci、CNPQ成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宜质量浓度萘乙酸处理能够通过改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有效提升太子参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强其对高温和强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光化学效率是其缓解光抑制的主要机制.
    • 张欣伟; 潘温文; 周生财; 吴林森
    • 摘要: 选用赤霉素、 萘乙酸及吲哚乙酸对素心腊梅种子浸种处理,设置125mg·L-1、250mg·L-1和500mg·L-13个浓度,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研究及筛选激素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萘乙酸及吲哚乙酸对腊梅种子萌发作用不显著;赤霉素处理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效果,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250mg·L-1处理发芽率达到最高为78%.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