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芳香烃

芳香烃

芳香烃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83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9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23735篇;相关期刊298种,包括中学化学、石油化工、新疆石油地质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全国热处理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九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等;芳香烃的相关文献由1713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官霖、孔德金、宋奇等。

芳香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9 占比:1.69%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23735 占比:98.17%

总计:24177篇

芳香烃—发文趋势图

芳香烃

-研究学者

  • 谢官霖
  • 孔德金
  • 宋奇
  • 郑均林
  • 许广举
  • 郑贵伦
  • 李铭迪
  • 李至程
  • 岑可法
  • 刘文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争光; 沈志韬; 孙焱; 蒋恩臣; 许细薇; 任永志
    • 摘要: 文章以稻壳灰分(RA)及其主要碱(土)金属为添加剂,研究了改性NiV/Hβ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加氢脱氧性能。结合催化反应和多种表征手段(BET,XPS,H_(2)-TPD,NH_(3)-TPD等)揭示了RA和碱(土)金属改性处理对Ni V/Hβ催化剂理化性质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RA和碱(土)金属的添加均有利于芳香烃的生成,在Ni V/Hβ+12.5%RA催化剂上获得了最高的芳香烃得率(38.9%);RA和碱(土)金属的加入导致更多的Ni^(0)物种暴露在催化剂表面,而Ni^(0)物种的暴露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对H_(2)的吸附和活化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RA改性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表现出了较高的芳香烃选择性。
    • 宛何; 廖姗; 张立辉; 赵建炜
    • 摘要: 依据《航空涡轮螺桨和涡轮轴发动机通用规范》(GJB 242—87)和《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排气冒烟测量规范》(HB 6116—87)以及某型涡轴发动机的试验技术要求,对其进行排气冒烟试验研究。依据规范,采用符合要求的某涡轴发动机排气冒烟测量系统,并对冒烟数测量机理、取样时长、排气冒烟测量系统的工作过程、采集程序及试验结果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分别在使用规定的主燃油时和使用体积含量17%芳香烃的燃油时进行发动机排气冒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某涡轴发动机排气冒烟数优于设计指标,该试验为降低涡轴发动机烟雾排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徐志锴
    • 摘要: 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苯甲酸重结晶时存在较多疑问。为了解决学生的困惑,借助项目式教学的优势,以“制备防腐剂苯甲酸”为总项目,将项目拆解为5个与化学相关的任务,其中2个前期准备任务,如“比较制备苯甲酸的常用方法”和“甲苯氧化法的再拓展”;2个中期制备任务,如“设计分离苯甲酸的路线图”和“实验室制备苯甲酸”;1个后期提升任务,如“苯甲酸的防腐原理”。通过本次项目的学习,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科素养均得到较大提升。
    • 刘为基; 杨明生
    • 摘要: 所谓拓展,即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拓展所体现的应是“质量”的变化,而不是“数量”的增多.有意义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点或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上,而是要体现在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让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丰满,让书越读越“厚”.众所周知,烃的通式,看似非常简单,表面上看只是作为表达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化学用语,但如果我们以此拓展开来,会衍生出一些更有意义的知识,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价值.按照烃的结构分类,最新版本的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所涉及的烃主要有: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其中芳香烃仅以苯及其同系物为例.这些烃中的每一类烃,其组成都可以用专门的通式来表示.
    • 于泰莅; 蔡勤杰; 张素平
    • 摘要: 文章对一个两段式生物油加氢裂化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不同载体(SiO_(2),ZrO_(2),CeO_(2)和Al_(2)O_(3))负载的Ni基催化剂的影响。反应过程中引入协同反应物甲醇,在裂化阶段进行二次供氢,与温和加氢的供氢作用联合抑制生物油加氢裂化的结焦。研究发现,Ni/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酸性位能够与Ni协同作用促进生物油中酚类的加氢转化,从而使其在低生物油水相/甲醇掺混比下具有较好表现;过多的酸性位会强化气化反应,同时较强的酸性位会促进结焦,这都会降低目标产物芳香烃的产率。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当生物油水相/甲醇掺混比为2∶1时,基于Ni/SiO_(2)和Ni/Al_(2)O_(3)的加氢裂化过程的油相产率均约为13.4%,Ni/CeO_(2)加氢裂化过程的油相产率约为16.2%。Ni/ZrO_(2)具有合适的酸性位数量,使其在提高整体加氢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削弱了气化和结焦副反应,在生物油水相/甲醇掺混比为2∶1时具有最佳表现,油相产物产率约为19.3%,且油相产物中芳香烃的含量在95%以上。
    • 刘顺满; 王健; 程皓; 胡丽斌; 陈杰; 周文青; 刘刚
    • 摘要: 为了有效检测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提出基于特征气体检测的方法。首先搭建缓冲层放电烧蚀及气体采样平台,对缓冲层进行放电烧蚀实验并收集放电产生的气体,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的方法,分析对比正常运行电缆缓冲层间气体及缓冲层放电模拟烧蚀产生的气体。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运行电缆缓冲层间主要气体成分包含醇类、烷烃类、酮类、酯类气体,而芳香烃类气体含量极少;缓冲层模拟放电烧蚀产生的特征气体主要包含甲苯(toluene)、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等芳香烃类气体,且芳香烃气体占总气体的主要部分,含量高达83%。最后搭建实际含有缓冲层放电缺陷的电缆实验平台,检测其缓冲层间气体,验证缓冲层放电特征气体结论。
    • 聂旭凤; 周黄; 付晶晶; 陈莲惠
    •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今大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以高等医药院校的《医用化学》这门医学基础课的“芳香烃”章节为例,探讨了医用化学课程有机融入思政的修订医用化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及讲稿,录制微课,改进评价方式等多项具体建设措施,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该探索对本课程其他章节的教学,抑或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陈宇鹏; 何晓贤; 何小文; 阮建文; 田爽爽
    • 摘要: 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剂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用于石油烃和芳香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过硫酸钠在活化后可以产生SO-·和·OH-等具有强氧化性的基团,可以降解石油类污染物中的烷烃、芳香烃等多种石油烃组分。本文在过硫酸钠与芳香烃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选择广州某厂含芳香烃污染的地下水为对象,开展过硫酸钠原位修复工程中试研究。结果显示活化过硫酸钠修复船漆工序区芳香烃污染地下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口地下水监测井的浅层和深层样品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44.44%~90.44%和35.14%~96.11%。非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对监测井氧化还原电位的建模分析显示4个监测井的氧化还原电位都受时间的显著影响,而不是深度。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结果,降解后乙苯和间、对-二甲苯浓度与各监测井氧化还原电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 牛子铖; 王永诗; 王学军; 孟伟; 刘旋; 王茹; 王娟; 刘会平
    • 摘要: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南坡)东段原油含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平面上原油含硫量从洼陷中心向边缘逐渐降低,垂向上含硫量较高的原油主要发育在中浅层。研究区发育典型的陆相高硫原油,整体呈高密度和高黏度的特征,非烃和沥青质在族组分中占比较高,族组分碳同位素相对较重。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揭示高硫原油来源于盐度较高、还原性强的沉积水体下发育的烃源岩。不同地区高硫原油生物标志物的差异反映了成因主控因素的不同,以乐安油田为代表的高硫原油埋深浅、成熟度高、水体盐度较高、生物降解程度高,而以王家岗油田为代表的高硫原油埋深较大、成熟度较低、水体盐度更高、生物降解程度低。前者的成因是生物降解作用过程中硫元素的相对富集,原油降解后的再次充注导致含硫量降低,而后者是还原水体中形成的富硫生油母质早期生烃的结果,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可能在局部地区发挥部分作用。因此,在陆相盆地中,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富硫生油母质是高硫原油形成的基础,生物降解、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等次生作用是原油含硫量进一步升高的重要因素。
    • 单绪才; 石杰; 胡晓薇; 陈锐; 雷福厚; 李国祥
    • 摘要: 以甲壳素季铵盐作为新型液相色谱固定相,分别以3种甲苯胺位置异构体和3种芳香烃化合物为样品分子,探讨了固定相对样品分子的拆分性能.研究发现甲壳素季铵盐新型液相色谱固定相对这2类样品分子均有显著的拆分能力,且拆分效果和甲壳素季铵盐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其中,甲壳素季铵盐的分子量和分子中的季铵基团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甲壳素季铵盐分子量越小、取代度越高时,对甲苯胺位置异构体的分离效果越好,最大分离度R_(s(对.间))为0.48;苯、萘、蒽分离度总体上随着甲壳素季铵盐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甲壳素季铵盐分子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分离度R_(s(苯,萘))和R_(s(萘,蒽))分别为1.29和1.44.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