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乔木

乔木

乔木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197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50篇;相关期刊572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花木盆景:花卉园艺、花卉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4“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学术论坛等;乔木的相关文献由396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浪、丁丁、张冬梅等。

乔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2 占比:56.7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850 占比:42.97%

总计:1978篇

乔木—发文趋势图

乔木

-研究学者

  • 张浪
  • 丁丁
  • 张冬梅
  • 黄杰
  • 施云昆
  • 李荣
  • 杨静
  • 王胜
  • 冯仲科
  • 梁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马东旭; 殷晓洁; 周斯怡; 陆双飞; 陈智
    • 摘要: 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重庆、贵州)为研究区,基于《1∶100万中国植被图》113种乔木分布数据,结合ArcGIS和37个环境变量,筛选各乔木主导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分布预测模型,进而拟合得到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图,并结合未来气候情景预测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整体格局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丰富度热点地区主要分布于25.0°N—30.0°N与100.0°E—105.0°E范围内,即横断山脉地区,其次在滇南与滇东南区域同样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丰富度低值区域为川西北以东区域、四川盆地中丘浅区、云贵高原腹地.(2)未来气候情景下,乔木物种丰富度变化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丰富度高值分布区域下降趋势明显,仅有滇西北、三江流域与贵渝交界之处以南的物种丰富度略有增高.(3)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影响,最湿季均温与年降水量是决定西南地区乔木物种当前分布格局的主导环境因子.
    • 王凤明; 王乃丽
    • 摘要: 园林环境和绿化环境是城市环境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精神文明,而且也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因此,负责美化环境的公司可以提高幼苗的种植质量和护理水平,以此来增加幼苗的存活率,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坚实的基础,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 张龙; 格日乐图; 严靖; 王灵玲; 史久西
    • 摘要: 采用了机械取样和典型取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5—2016年对长三角地区筛选出的13个城市76处城市公园、道路和滨水绿地人工林449个样地进行了乔木树种调查,分析了主要乔木的物种组成、分布、径级、盖度、生长情况等相关因子和成因,旨在为森林城市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工林主要乔木树种共54科115属157种,其中以蔷薇科种类最多(12属20种),单种科占有比例较高,种类组成相对分散;②从区系组成看,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73属),说明在乔木树种的运用中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③从重要值、盖度及相关因子来看,乔木树种以香樟和二球悬铃木为主,重要值之和达到27.45%,且其中香樟占绝对优势,不同类型的城市人工林主要乔木运用的差异较大;④通过径级结构分析发现,10 cm≤D(加权平均胸径)≤30 cm的树种构成了城市人工林主要高大型乔木,包括无患子、黄山栾树、枫香等诸多乡土树种.但从数量及分布来看极不平衡,区域内香樟和二球悬铃木的覆盖度高达45.18%,占有绝对地位,相对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较弱,建议在以后的城市人工林建设中逐步增加其他树种的覆盖度.
    • 熊杰轩
    •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加强了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园林绿化是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乔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植被。乔木的栽种和养护管理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效。为此,本文以武汉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乔木生长需要,就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前期准备工作、栽植后的养护管理以及栽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提升当地园林绿化建设水平。
    • 纪艳军; 王志杰; 张国厚
    • 摘要: 以林场历年承担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试点项目外业调查数据和近年来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了林区主要乔木树种生物量的独立模型,独立模型存在各组分模型之和与总量模型不等的局限,为此建立了各树种生物量的相容性模型,模型精度高,基本上解决了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相容性问题,可以更加准确地将林区的生态价值以更加精准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为各地预估生物量提供借鉴。
    • 李晓璐; 叶锦东; 章剑; 周毅烈; 袁楚阳; 于慧; 张天然; 黄芳; 张贵豪; 邵锋
    • 摘要: 植物在净化城市大气颗粒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明晰不同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的能力差异及其与叶表面微观结构的关系,文章以杭州地区10种常见乔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量分析法,结合SEM/EDS技术和ImageJ软件,观测叶表面微观结构,量化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并分析颗粒物的来源。结果表明:10种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颗粒物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二球悬铃木、榔榆和桂花滞留各粒径颗粒物的能力均较强,水杉和无患子滞留TSP和PM_(10)的能力较强,玉兰和木荷滞留各粒径颗粒物的能力均较弱;叶表面存在皱褶、密集深沟槽、蜡质和突起等结构的乔木,有利于颗粒物的滞留,而叶表面平坦、沟槽较宽的乔木滞留颗粒物的能力较弱;叶片表面的沟槽宽度与叶片滞留PM_(2.5)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C和O元素存在于所有被测颗粒物中,且含量较高;大多数乔木叶片上存在N、Mg、Al、Si和K元素;叶片上滞留的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土壤扬尘。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应结合对滞留颗粒物有利的叶表面微观结构特征选择并推广相应树种。
    • 马玲; 李润杰; 郭凯先; 连利叶; 温军; 陈建宏; 王静
    • 摘要: 为了研究“耕农抗旱宝”对干旱区造林的影响,在祁连县卓尔山林场进行野外实验。以乔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灌木(香茶藨Ribes odoratum和珍珠梅False spiraea)为实验树种,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灌木8 g/株、乔木25 g/株“耕农抗旱宝”;对照组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耕农抗旱宝”对香茶藨、珍珠梅、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的土壤含水率、生长情况、叶绿素、八大离子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实验组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组,其中珍珠梅、香茶藨、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的土壤含水率差分别为2.33%、3.62%、2.33%、2.94%。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对乔木灌木的树高、胸径、冠幅、枝条、新发芽率、生长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中植物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香茶藨、珍珠梅、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的极差为3.5、1.1、1.4、1.2。④“耕农抗旱宝”抑制了Cl^(-)、K^(+)+Na^(+)含量其对乔灌木的伤害,促进了乔灌木的生长。综上所述,“耕农抗旱宝”提高了植树造林的效果可以在林业中广泛推广,在植树造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胡平
    • 摘要: 乔木是城市绿化的骨干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可以起到遮阴、降噪、滞尘、防风、吸收有害空气及绿化美化环境等作用。以安徽省宿松县不同类型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小区绿地)的常见半冠移植乔木树种作为研究对象,从2019-2021年,对这些乔木树种的成活率、抽发新梢长度、树冠枯梢率、生长势和叶色等5个与生长表现相关的指标进行实地观测调查。结果表明,二球悬铃木和榉树生长最好,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6%,树冠枯梢率低于10%,仅分别为6.67%和3.33%;从生长势来看,二球悬铃木的长势(100%)最好,其次为榉树(96.67%);二球悬铃木的叶色等级为好和中的高达100%,长势很好,榉树的叶色水平也较高(96.67%)。然而,移植后的广玉兰和雪松生长较缓慢,新枝平均长度仅10.07cm和7.67 cm;雪松的生长势是所有树种中最低的,仅34.33%,叶色水平也最低,仅24.33%。综合与生长表现相关的指标,低成本养护条件下的半冠移植乔木生长表现按优劣排序依次为:二球悬铃木>榉树>黄山栾树>垂柳>合欢>香樟>广玉兰>雪松。本研究科学评价了不同乔木树种在半冠移栽后的成效,为以后城市绿化更加合理选择生长表现好的乔木树种提供依据,实现城市绿化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 宋潇君; 王庆丰
    • 摘要: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全冠移植的乔木因其立地成景、绿化效果好、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园林绿化工程的青睐。乔木全冠移植已经成为现代园林绿化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乔木全冠移植技术也逐渐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推广运用。本文对乔木全冠移植的定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乔木全冠移植的技术措施与养护管理的重点,以期为提高乔木全冠移植的成活率,提升园林景观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 王志萍
    • 摘要: 为了科学规划发展人工林,促进植被恢复,提高山西省森林物种多样性,笔者利用2015年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山西省主要造林乔木树种、灌木树种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山西省乔木树种香农-威纳指数值达到4.426,灌木树种香农-威纳指数值达到3.754,表明山西省森林植物多样性丰富,分布较为均匀,造林规划科学合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