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4“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学术论坛
2014“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学术论坛

2014“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2-02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会议文集:2014“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梅花是著名的观赏花木,目前我国针对梅花病虫害的研究多局限于南方,有关北京地区梅花病虫害的研究尚未引起关注.鉴于此,本文就北京地区梅花刺吸类害虫的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列举了害虫和天敌名录,总结了不同害虫和不同品种梅花的虫害发生规律,并结合梅花的生长特点,提出了梅花刺吸类害虫的综合防治建议.北京地区梅花刺吸类害虫的防治工作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合理配植物种为基础,养护管理为保证,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综合治理。通过调查,建议多方面考虑对刺吸类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将其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刺吸类害虫的防治一定要在日常养护上下功夫,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摘要:关于北京地区近两年竹子的开花问题,北京园林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开展了实地调查.本文针对北京地区竹子的生长状况及实际调查数据,对竹子开花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尤其对以早园竹为代表的竹林大面积开花原因进行探讨,明确提出应积极采取的相应更新复壮措施.对于没有开花的竹林,一定要加强培育管理,改善水肥条件,防治有害生物对竹子的危害,砍伐老龄竹(5年生以上),挖除老生和老鞭,促进营养生长,不断抽鞭发笋,推迟竹林衰老成熟,抑制开花结实。当竹林出现个别竹株开花时,及时砍掉全部开花竹株,挖出老鞭竹蔸,进行全面松土,增施肥料仍可推迟或抑制开花。对于成片开花的散生竹林,砍去全部开花竹株,进行块状或带状松土,挖掉老鞭竹蔸,增施氮肥,敷盖表草,覆培客土,促进新生竹鞭伸展到松土带或松土块,2、3年后再对未经松垦的带或块,采用同样的措施,5、6年可使全林复壮更新。
  • 摘要:本文总结了北京植物园在球根花卉栽培与展览中的经验,分别从栽培种类、栽培方式、促成栽培技术、布展主题、布展特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其他公园的球根花卉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球根花卉在植物园的应用以花展为主,栽培方式主要为露地栽植,特别是春季开花的球根花卉,耐寒性都比较强,往往在头一年的秋末进行栽植,通过北京冬季的自然低温过程,次年春季则可以开花。冬季,在种植床表面会进行5cm厚的有机质覆盖,不仅能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还能改善景观,减少土壤飞扬的情况。同时,为了丰富园内的景观,还运用了盆栽、水培等方式,在室内及早春进行花卉环境布置。北京植物园花卉布展的设计原则是兼顾艺术性与科学性。球根花卉展区主要在杨树区,面积约5000m2,被道路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结合景观进行特色布展。不仅有大场景的展示区,也有小品种展示区既展示了球根花卉的群体美,也展示了其个体美;同时配有植物名牌及科普牌示介绍,既达到了景观效果,又满足了科普功能。布展主题每年变化,只有不断变化主题与形式才能带给游客持续的新鲜感。总之,植物园在今后的球根花卉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展示的内容,在配置上更加精巧,形式上更加新颖;同时增加球根花卉的品种,摸索更好地应用手段,力求创新,打造植物园四季不断的花展品牌。
  • 摘要:桃花(Prunus persica(L.)Batsch)系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具有丰富的桃花种质资源.北京植物园从80年代开始注重桃花品种的收集与栽培,现已收集桃花品种60多个,是世界上收集、保存桃花品种最为集中的机构.笔者集多年树木养护经验,探索出一套桃花整形修剪的原则与方法,总结出不同类型桃花的不同修剪方法,及修剪时间对桃花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桃花进行修剪时,要在遵守桃花修剪的基本原则下,根据不同品种发枝能力不同,修剪时,不同的品种要采取不同的修剪措施,既要考虑桃花的生物学特性,又要注意周围环境条件,根据不同树势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即要因地适树,随势修剪。
  • 摘要:2005年10月6日,在首都机场杨林大道内首次发现有危险性害虫美国白蛾的危害.2005~2013年,在机场高速路杨林大道内迅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在首都机场地区对林木的危害.要进行联防联治,加强与周边相关部门的联系,发现虫情互相通报,加大跨区域性防治措施,充分利用飞防的快速便捷等优点,并与地面防治相结合,真正做到立体防治,以达到迅速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这样能够投入较小的物质力量,换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早发现、早防治”,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机等平面媒体进行宣传,不但专业人员要懂得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也要让普通老百姓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都投入到观察防治美国白蛾的战役中来,形成一个立体网络,将美国白蛾这种危险性害虫治理成常规害虫。
  • 摘要:以葡萄为材料,以联动温室为条件,采用早、中、晚熟21个葡萄品种配置,进行葡萄促早熟和延迟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设施大棚栽培葡萄延长鲜果采摘期150d.(2)巨峰、早黑宝、摩尔多瓦、夏黑、无核白鸡心、意大利、玫瑰香、泽香、爱神玫瑰等9种葡萄品种适于现代化联栋大棚种植.(3)采用设施大棚栽培葡萄,不需要采取埋土越冬防寒措施,减少埋土越冬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延长了葡萄的生长期.保持了原有品种的果实品质.延长了葡萄的生长期,提高了葡萄的生长效率,增加了收入.
  • 摘要:中国园林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由于中国独特的地貌、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生的结果.通过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中国园林主题是和谐,灵魂是文化,本质是民生.古代园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封禅与祭祀、公共游豫、政治生活、农耕文化等方面,近现代园林从皇家园林陆续向公众开放转化为公共园林;以关注民生和倡导新生活方式为主题,大规模城市公共园林开始兴建。发展到今天,园林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具有生态、景观、文化、游憩以及防灾避险等诸多功能,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园林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宗旨,以建设和优化人居环境为最终目标,已成为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
  •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兴区绿道精品线路的规划,规划通过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广泛收集研究大兴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区域自然山水、绿地资源、田园风光、名胜古迹、现代人文景观、特色民风民俗民居等自然、人文资源进行了分类梳理和评价,提炼出了个性鲜明的精品线路,希望能够形成大兴区绿道的特色品牌.要把大兴区绿道建设成为“生态建设修复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为突出大兴区绿道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规划以“以绿为基、顺应水系、强化特色、突出重点、整合衔接”这五条策略指导绿道选线和绿道节点规划,提炼出了“林海休闲”线,即永定河绿道、“宫苑古韵”线、“最美乡村路”线、“民俗风情”线,即天堂河绿道、“滨水甜园”线,即凤河绿道5条精品线路。
  • 摘要:本文从屋顶花园施工中防水层、防护层、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层施工注意事项,以及园林小品、园林植物选择与养护管理等方面总结屋顶花园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希望能为更好的建设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所帮助.总之,屋顶绿化是当代园林绿化的一个新的趋势,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对于屋顶绿化至关重要。屋顶花园植物由于其种植环境的特殊性,因此比普通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通过选择出适宜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够充分发挥屋顶花园的最大效应,达到绿化的目的。随着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选育更多适合屋顶花园的植物品种,从而不断推动屋顶花园的普及,改善人与住宅、人与环境的关系。
  •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园林有害生物监测特点和要求,结合海淀区园林绿化情况,全面分析和解决了目前园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营长期依赖人工调查造成的效率低,成本高,数据记录、整理、传报疏漏多等问题,实现了园林有害生物远程实时监测的数据查看、设备管理、诱剂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让园林工作者及时、准确的了解有害生物的实时发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经过对自动计数诱捕器、数据处理单片机、供电系统等硬件进行合理的工业设计和组装后,得到完整的有害生物远程实时监测设备。该系统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该系统,利用windows自带资源,使用简单、可视化、易操作的开发平台,确保系统兼容性高,同时减小开发难度。将物联网技术与有害生物测报方法相结合,将有害生物远程实时监测技术引入到园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领域,有害生物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将传统有害生物监测过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准确度。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检疫性害虫、区域性重大害虫、局部性重大害虫及仓储害虫等各种农林业害虫测报领域。
  • 摘要:本文以西三环外侧中塔公园和西四环外侧五棵松绿地设计和建设过程为例,从项目的现状着手,分析公园的建设需求和两个地块从封闭绿地提升为开放式公园的必要性,探讨此类公园设计的定位、设计主线和主要内容的制定、设计主题的展开和在实施过程中的延续、公园与城市快速路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对绿地内现状地形和植物的最大限度的利用等实际问题,给出公园的设计定位和建设目标,明确服务对象,确定设园计的主题和理念,制定设计主线,结合城市快速林路外侧绿地和公园的特点,结合主要道路,规划规交通流线,合理分区、适当布置景点和内容。设计上分为主要和次要部分,突出重点,同阪时,也要考虑到沿快速路一侧的城市景观界面。做到既与城市道路景观融为一体,又有自身的特色。适度设计,兼顾观赏性和实用性。小品和设施的设计要考虑坚固性和耐久性,所用材料易于维护。总之,通过实际项目的运作,总结和概括城市快速路外侧公园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要点,为今后类似的项目开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 摘要:生态修复技术侧重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通过各种技术和手段将破坏的生态系统修复成生态系统的状态.生态修复技术目前广泛地应用在河道、矿山等各方面,通过对颐和园东桃花沟古树保护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的分析,探讨了生态修复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东桃花沟区域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通过松木桩围护、自然石围护、松木桩加自然石围护三种技术手段和古树支撑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此处古树的安全隐患,为古树进行养护、复壮与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有效的作业面;通过坡面拦蓄、挡排结合和工程手段与植物种植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减少和防止了坡面径流,涵养了坡地的水分和养分。工程完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植物生长,通过对雨天地表径流的观察,水土保持、景观效果改善已初步显现,环境的改善也为古树正常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 摘要:为筛选适应北京地区气候的耐热白桦种源,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对收集的5个不同种源白桦种子做发芽率试验、生长量实验,试验结果;5个种源中KYY种源的种子表现最差,但种子耐高温能力最强.5个种源1~2a温室实生幼苗和3a生圃地实生苗生长量分析,株高生长表现较好的是KYY种源;地径生长量最大也是KYY种源.因此,在筛选抗逆性种源时,单纯以种子判定抗逆性是不科学合理的,必须结合种源生长情况.不同种源白桦种子在千粒质量、发芽能力、抗逆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引种后测定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千粒质量等指标,是研究不同种源种子之间的差异性的定性指标。经过3年跟踪试验发现,不同种源白桦种子质量不一致,生长特性不一致。
  • 摘要:颐和园独有的地理环境条件以及人为、自然等因素,古树个体间根部生长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树势状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近些年来古树根部环境保护改善措施进行了总结,旨为今后更好的保护好古树提供参考依据.由于每株古树自身的树势、生理状态、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某株古树或某一区域古树的生境进行保护改善时,都应“对症下药”,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它的历史及以往养护记录,制定周详的保护计划,创造出更有利于古树生长、恢复树势的生长环境。根部环境保护改善工作是提高树势、延缓衰老关键点。调查发现经生境改造后的古树叶色翠绿,新梢生长量明显增加,叶片宿存数量提高,树冠枝叶愈加紧密,吸收根数量明显增加,树势恢复效果明显。总之,古树保护复壮是一项需要多措并举的综合性工作,也是一项有很大创新空间的技术性工作,作为园林绿化工作者,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以上方法,寻求更有效的焕发古树生命活力的方式方法,保护好这些百岁老人并使之延年益寿。
  • 摘要: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北京城市不同街道、公园、居住区银杏树叶片在夏季焦叶的发生率及焦叶发生程度,研究造成北京城市银杏树在夏季焦叶的主要原因,提出缓解银杏夏季焦叶整套技术措施。调研结果表明:在6~9月,调查区域内的街道、公园、居住区银杏的焦叶发生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焦叶高发期是8月10日~9月10日,街道行道树银杏焦叶发生率高于居住区中的银杏,公园中银杏的焦叶发生率最低;在7~9月,调查区域内街道行道树银杏焦叶递增率分别是13.2%、14%、15.3%,而公园内3个月的银杏焦叶递增率分别是1.4%、1.5%、1.8%,反映出公园绿地对不良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在对树池内的银杏和绿带内的街道银杏的焦叶程度调查表明,在2009年6~9月,调查区域内,种植在树池内的银杏的焦叶发生率分别是13.5%、28.6%、45.5%、59.2%,而种植在绿带内的银杏的焦叶发生率分别是1.2%、5.9%、15.9%、25.2%,说明硬化铺装的多少,是影响银杏焦叶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分别用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培养基对银杏焦边叶片进行离体培养,在细菌和放线菌培养没有得到培养物,在真菌培养基(PDA)上得到了培养物,取培养物制成菌液,进行侵染实验,没有使健康银杏叶片发生焦叶现象,由此说明北京银杏夏季焦叶与微生物没有关系;通过研究分析北京银杏夏季焦叶与生镜因子及性别等因素的关系,确定造成北京银杏夏季焦叶的主要原因是:1)栽植环境恶劣.2)夏季高温、高湿.3)过度铺装,营养面积小,透气性差.4)土壤含盐量高.5)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低.6)雌株结果过多;针对北京市银杏夏季焦叶的主要原因,提出减缓银杏夏季焦叶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最低面铺装进行改造.2)加强夏季水分管理.3)对土壤进行改良.4)加强日常养护管理.5)定植时加大株行距.6)选择雄株.7)严禁融雪剂污染土壤.
  • 摘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水生植物,既可以强化湿地的净水功能,又可以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人工湿地系统,选用了多种水生植物,通过近3年的运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该公园的人工湿地为例,介绍了水生植物在北方人工湿地的应用情况.从实际工程来看,水生植物对再生水的净化确实有一定的作用,我国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进一步广泛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水生植物作为其中核心的要素,既能满足净水的功能性要求,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非常值得展开科学研究,使得水生植物在北方地区的净化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搭配、栽培和养护水生植物这一核心要素,是人工湿地系统建设与维护的重中之重,也是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的课题。
  • 摘要:在城市建筑与园林绿地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屋顶绿化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简要介绍了屋顶绿化的类型,屋顶绿化在开拓新型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生存空间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意义和必要性.着重总结了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建筑荷载、防水安全、耐根穿刺防水层设置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屋顶具体条件,选择小型乔木、低矮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植物配置,设置园路、座椅和园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览和休憩活动空间的复杂绿化。通过近几年对大量屋顶绿化工程的跟踪调查与研究,发现屋顶绿化现存的技术问题很多,例如不同形式建筑的承重问题、涉及建筑防水安全的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建筑排水及防冻胀安全设置、节水灌溉、轻量可循环应用的种植土、方便快捷的容器栽植、立体绿化等诸多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亟待规范应用于推广。依据当前的绿色建筑形势需要,整合及新技术、新材料,总结多年的经验教训,规范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及养护管理,才能更全方位为屋顶绿化事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并规范屋顶绿化安全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 摘要:本文立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归纳总结了北京平原造林工程的特点,并就城市森林综合服务功能的更好发挥、造林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模式的优化、建设施工和后期养护管理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期望为今后平原地区大尺度园林景观规划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重在城市中心区的园林精品建设,忽略了郊区森林景观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提升的重要性。面对新的首都发展形势,深入开展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通过这种大尺度的园林景观规划,营造出大规模、大尺度、高水平、有特色、多功能的城市森林景观,既能提高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还能将城市生态建设、城市景观质量、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改善首都生态条件的同时,有效提高城市品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宜居环境和幸福指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当然在今后的城市大尺度园林景观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建议从设计、施工、管护、经营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水平,提高城市生态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以京密引水渠绿道(昌平段)的设计工作为切入点,探讨北京绿道建设的相关问题.首先对绿道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研究和探讨,其次对设计实例的项目背景和后期设计工作进行梳理,并详细论述绿道设计过程中慢行道选线定位,系统与设施安置,景观提升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对绿道设计进行总结和思考.绿道的规划层面应采取统一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绿道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绿道也将因此更为系统性、科学性。由于绿道普遍建设在城市外围地带,目前想到达目的地还不方便,路程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绿道的使用者主要为附近的居民,受众面小。这样就要求设计者对绿道的设计定位有较为理智和清晰的认识。各条绿道不能追求全面的服务功能,而应根据周边人流、受众、环境等条件定位于服务群众,切忌华而不实。
  • 摘要:本文重温历史上绿道的经典,提出绿道的重要意义是将现实中一些分散的生态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最大限度地优化生态系统,建立优美的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并非是在道路两侧增绿添景、或是“风景画”中建设的自行车道。绿道工程应在区域层面进行资源考察的基础上,提供一条将城市里一颗颗绿色'珍珠'串联起来的线绳,使其形成一个系统.在实现绿道的交通可达性、科普教育性等功能的同时,对于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绿道建设不应是大兴土木的工程、一蹴而就,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规划选线、用地改造的强制性扶持,更需要规划设计师和公众对绿道真正意义及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出中国特色的理想栖居生活环境.
  • 摘要:人是园林景观的欣赏与使用者,从人的需求出发进行的设计往往容易被大众接受因而受到好评.充满人性化设计的城市园林是构建和谐宜居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文章以老年人主题社区公园的设计为例,对公园中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论述.文章分析了老年身体和心理的弱点以及对公园绿地的实际需求,并以万寿公园为例阐述了公园的设计如何做到人性化.万寿公园的改造是人性化设计在老年人主题社区公园中的一次尝试。改造设计希望为老年人提供一处环境优美、使用方便的室外休闲活动与交流场所,使周围老年人获得一个生活与心灵的依托,增加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环境和谐宜居的前提是人们对现有生活环境的满足。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必须考虑人的切身感受,园林景观的使用和欣赏者也是人们自己。因此,园林设计除了构建绿色生态的室外环境,还应当尽可能的考虑到人的使用需求,做到人性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受到人们的喜爱,只有这样,创造出来的人居环境才是真正舒适和谐的。
  • 摘要:海淘方式购买多肉植物为我国植物检疫带来了挑战.植物检疫与植物贸易的冲突日趋加剧.检疫工作难度日趋加大.在植物检疫方面,阻止工作和预防工作同样重要.正确认识植物、宣传检疫法规、发挥植物园的作用、鼓励新品种研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和动植物检疫与贸易之间的矛盾.针对近期集中出现的多肉植物非法入境现象,检验检疫部门应高度警惕,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四方给力、集中打击。可以加强植物园和检疫部门的合作,对引进的多肉植物做好消毒杀虫工作后再隔离种植。此外应正确认识植物、宣传植物检疫方面的知识、发挥植物园的作用、鼓励新品种研发、借鉴他国优秀经验、完善法规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和植物检疫与贸易之间的矛盾,减少因植物检疫对贸易的消极影响。
  • 摘要:本文分析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湿地公园设计中应用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场所和场所精神、批判的地域主义和景观美学等理论,总结出湿地公园建设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建设真正为人适用、服务的和谐的湿地再生环境,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建绿色的北京,宜居的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是综合,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弘扬,湿地保护体系的健全;实现湿地的有效管理,抢救性保护湿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湿地质量,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北京宜居之都的建设。
  • 摘要:附桩式盆景菊,是以菊花、枯桩及其他构件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的艺术品.本文从选桩、育苗、养护、造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北京地区附桩式盆景菊的栽培技艺,以促进该菊艺形式更好的发展、繁荣.经过长期的管理和耐心细致的养护,在花蕾初绽时可最后一次对整个盆景的枝条、花蕾、叶片进行细致的修剪,对绑缚物进行固定修饰,点缀石块、配件,菊花附桩式盆景就可以展览展示了。应在熟练掌握菊花栽培习性和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借鉴盆景的制作方法、技巧及艺术表现力,使菊花盆景真正做到意境清雅,气韵生动,使这种艺菊形式得到更广泛的发展、繁荣。
  • 摘要: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在新形势下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北京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要建立国家公园必须着力解决现存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我国人多地少,已经很少有大面积的原生生态系统来另行划建国家公园,现实决定了我国国家公园应主要在现有保护地中整合建立。通过整合建立国家公园,还可以解决各类保护地管理交叉重叠的问题,把碎片化、孤岛化的自然文化遗产系统整合起来,构建科学的保护体系。国家公园的设立要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为确保国家公园合理布局,从建立开始就应科学规划,要加强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对国家公园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确保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以及保护保存价值。为此,在现阶段,地方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不能等、靠、望,在做好技术性准备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国家公园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为首善之区率先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造势、打好基础。
  • 摘要: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28#地块景观设计为例,研究北方盐碱地区住宅工程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低度盐碱地区,局部中度盐碱地区(土壤含盐量为0~0.5%),高度盐碱地区(土壤含盐量高于0.5%),植物景观设计经验,为其他相关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实践证明,盐碱地区居住区绿化虽然要求高、难度大,但只要掌握排盐碱规律,根据场地内土壤盐碱化程度和楼盘定位,选择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和耐盐碱的植物种类,达到效果好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可以实现的.实践证明,盐碱地区居住区绿化虽然要求高、难度大,但只要掌握排盐碱规律,根据场地内土壤盐碱化程度和楼盘定位,选择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和较耐盐碱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植物群落,实现效果好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可以实现的。研究我国北方盐碱地区住宅工程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大量盐碱土地,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可为其他相似项目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 摘要:绿带(Greenbelt),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区外围一定范围内,强制设置的基本闭合的绿色开敞空间.设置绿带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城市空间形态以及维护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本课题从充分调研西部绿色空间发展现状入手,初步探索了丰台区西部地区环城健康绿带的规划设计思路,提出了"游在森林、悟在灵山、闲在丘陵、戏在龙湖、醉在花海、漫在河滩"六大环城绿带的绿带游憩开发对策.依托原有绿化隔离地区的绿色资源,融入现代健康休闲理念和体验参与意识,通过“生态加固、绿道联通、园区引领、产业带动”,建成集生态服务、景观游憩、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环城健康绿带,促进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绿色崛起”,形成“宽带式”绿色生态系统。总之,本文希望通过对环城绿带建设方式方法和绿带内景观建设的探索研究,可以对丰台区西部的环城绿带规划建设事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建议。
  • 摘要:《北京市级绿道系统规划》编制完成之后,各区县需要落实该规划的总体要求,深化市级绿道选线,同时完善区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推进绿道系统的规划建设工作,本文以丰台区绿道系统规划为例,对区县绿道系统规划的方法和思路加以探讨,提供借鉴和依据.结合丰台的实际情况,绿道系统选线布局总体思路以绿色空间为基础,力求作到呼应自然条件,整合可利用资源,落实丰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市级绿道系统规划的要求。以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和河西地区为重点,充分考虑满足市民使用需求为要义。绿道系统选线可以利用平原、台地、丘陵和山体等多种地貌特征,承载不同特色的绿道类型建设。利用永定河、凉水河、虻牛河等自然和城市人工水系,打造滨水绿道线路。
  •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城市展园建设中"重建设而轻植物"现象的批判,强调了植物配置在城市展园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城市展园如何通过植物配置传递地域信息和体现城市文化,如何选择城市展园中的植物材料,如何使植物配置满足城市展园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最终提出了城市展园中的植物配置方法.同时结合笔者参与的城市展园植物配置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城市展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在城市展园的建设中,植物配置应满足以展期景观为主,兼顾季相变化,以及以展会当地植物为主体,突出参展地区的特色植物等为原则,在施工中注意严把苗木质量关,严格按植物种植操作规程作业并不断创新技术和工艺,提高种植成活率。世园会在我国走过的这15年,正是我国园林展和城市展园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此之际,笔者希望能够认真总结园林展及城市展园建设的得与失,开拓创新,为今后的城市展园建设及植物配置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标识系统是园林中最能体现当地的人文性、社会性,进而直接影响当地城市形象的设计之一.本文介绍了CI系统的概况和特点,及CI系统与园林人文标识的结合,同时以南京滨江风光带园林标识系统设计为例,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概括分析了CI系统在园林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原则及创作手法,试将其理论和框架应用到园林标识系统的设计之中.一处好的园林景观既能够彰显当地景观文化,又能够体现特有的人文素质,而园林标识能够很好地展现其内容。应通过对城市具体区块的研究与调研,挖掘城市的人文特色、特点,并将CI系统的形式与园林人文标识相结合,提升园林带给游客的文化感和记忆感,真正做到文化与游人的有效沟通。
  • 摘要:基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营造的原理与实践是现在以及未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种子库理论应用于植物景观营造与生态修复、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植物景观营造手法、基于群落演替过程的植物景观营造手法以及潜在植被理论应用于植物景观营造,最后指出了我国城市绿化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点问题.总之,在植物景观营造以及城市绿化过程中,应该重视乡土植物的利用问题,注意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并以潜在植被作为当地植物景观营造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乡土景观的营造,达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大量围绕老城区周边的新型城区不断涌现,这些新城迫切需要通过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城区竞争力吸引更多资源进驻,促进新城区快速成长.本文以营口东部新城为案例探讨如何在展现城市魅力与风采的同时更好地保证生态性和宜居性.良好的景观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更能通过城市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外来资源进驻,通过城市自我展示提高外界的认知度,进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城市新区的建设更要更多的着眼于自身的特点,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城市环境建设,城市景观更应该更多的挖掘本土特色和乡土品种,打造自己的景观色和景观标签。
  • 摘要:本文通过在工作中的观察和分析,以列比、举例等形式,论述了城市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形式的界定方式、规划方法、技术处理的差别,以及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以绿道后期管护、绿道使用安全以及连通性的保障方面对绿道建设进行展望,得出只有将城市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作为一个线性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来考虑,才能改善城市居民对郊野地区的步行可达性和游憩使用性,才能保护郊野地区的自然文化特色,才能防止城市无序的扩张吞噬自然资源.
  • 摘要:栽植是超大规格树木移植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对断根大树的生理特点缺乏认识,在栽植中套用常规方法而造成移植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提到的超大规格树木是指根据(京绿城发[2007]18号)文件,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高度在6m以上的常绿乔木。本文旨在克服重工轻养的倾向,在吸收有关研究成果及大量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超大规格树木栽植技术进行总结,对有关生理机制进行探讨,为超大规格树木成功移植提供依据.大树移植工程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失水,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代谢平衡。大树移植的养护期内,要对大树(叶片)水分状况进行监测;根据大树不同情况的生理需求,进行人工调控,力求不干不涝。在养护期内,应以养根为主,地上生长服从、服务于地下生长。采取的技术措施都要有利于根系复壮,抑制枝叶徒长,逐步达到树体上下协调,代谢平衡。在此期间,补充枝叶营养必须慎重从事,不能过度施肥。
  • 摘要:展览温室是由人工控制、展示生长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及其生境的室内空间,是植物园中重要的常设展览场所。本文通过对英国伊甸园展览温室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借鉴国际展览温室在管理机制、可持续运营、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城市园林的建设实践,尝试探讨国内展览温室的发展机制与模式,以期为今后我国建设展览温室、完善城市游憩功能、提升城市园林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议借鉴国内外企业管理、基金会管理、合资企业等高效的现代管理方式,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将企业化经营与公益性功能相结合,优化经营模式,重视在温室外观设计、展示方式、游览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增强展览温室的复合旅游吸引力;从传统单一的门票收入,向多元的盈利模式进行转变,积极运用国际先进的能源技术、低碳与循环利用技术、智慧管理技术等,降低展览温室的日常能源消耗,实现展览温室的可持续运营。
  •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针对山地的特点与优势,建设良好的山地景观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山地景观空间设计方法的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分别是山地景观空间的高差对比、重复与再现、起伏变化与视高控制、引导与暗示和空间序列与层次,它们为山地景观设计提供具有可操作意义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其次结合项目实践中的项目概况、场地理解、地形的利用、视线设计、道路系统设计和空间序列设计六个方面继续深化对理论的阐述.本文围绕山地空间设计方法这一核心内容,以新禅意山居案例为例证,针对山地这一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从空间设计方法出发,分析其解决方法,同时希望设计师在山地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平面设计(二维设计),也要兼顾立体的空间设计(三维设计),使空间设计能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空间设计的手法是有规可循的,而具体处理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场地自然、人文历史的基础上,找寻最适合场地的规划设计手法,才有可能创造出变化丰富、高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特色景观并希望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借鉴,共同为山地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一种良好的解决途径。
  • 摘要:近年来,在住建部节约型园林的倡导下,各地都在开展城市绿地雨洪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高度重视绿地、林地的雨水利用功能建设,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推进了一批"集雨型绿地"建设,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在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城市绿地雨洪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集雨型绿地即指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合理安排雨水利用相关技术和设施,在一定降雨量内能消纳绿地自身产生的雨水径流,有条件的还能集聚绿地范围以外一定量雨水的绿地。“集雨型绿地”应当包括两种:一种是雨水利用型绿地。另一种是雨洪调蓄型绿地。目前,雨水利用方法可概况为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渗透。雨水集蓄利用需要一些配套设施,但雨水渗透几乎不需要任何设施就可以有效的利用雨水。雨水渗透中常用的方法很多,如透水地面、渗透井、渗水边沟、坡地蓄水沟、雨水花园和一些综合渗透网管设施、下凹式绿地等。应该根据城市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选择城市低洼规划绿地,建设具有一定调蓄雨洪能力的绿地。在保证绿地系统规划和绿地生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兼顾部分雨洪调蓄功能。此类绿地数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建议出台“集雨型绿地”建设技术规范,加快《北京市园林绿地雨水控制利用工程设计指南》的编制,尽快出台正式《设计指南》,力争以北京市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从设计阶段即要求建设项目强制执行。
  • 摘要:1983年,北京长城饭店修建了面积达3000m2的屋顶花园,成为我国北方建造的第一个大型露天屋顶花园,同时开启了北京屋顶绿化的新篇章。本文论述了国内屋顶绿化发展现状、北京屋顶绿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北京市屋顶绿化从科研到建设的成果,并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屋顶绿化高质量的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措施.应尽快将屋顶绿化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针对我国各大城市热岛效应显著的区域,筛查可实施屋顶绿化建筑界面的资源,对能够实施屋顶绿化的必须统一布局,精心设计,尽快提升屋顶绿化的地位和档次,避免自发无序的建设。要规范施工管理,强化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做好成熟技术的推广,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重点对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以及商务社区等推介花园式屋顶绿化,突出屋顶花园的休闲,美化环境作用。
  • 摘要:在人工杂交育种过程中,杂交不亲和、杂交成功率低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不同倍性月季品种间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杂交试验.在对杂交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月季杂交成功率受母本品种的影响要大于父本品种;可育性低、杂交亲和力差的品种作父本,和可育性高的月季品种杂交,杂交成功率会大于作母本时.这两个结果的发现,为今后通过人工杂交方法将目的性状更顺利地转入新月季品种中,打下了理论基础.
  • 摘要:梅花(Prunus mume)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以其神、形、香、色俱佳,开花早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陈俊愉院士实现了"南梅北移"的设想,满足了北方人雪中赏梅的愿望.本文对北京地区梅花病害的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北京地区梅花的管理现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梅花的健康生长和北方梅园今后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可以选择丰后和美人梅等抗性强的品种种植,加强植物检疫,以防止新的有害生物跟随苗木调运进行传播。在植物配置时也要谨慎,尽量避免与近缘种如山杏、杏、山桃、光核桃、桃、李等混种,多规划和栽植抗性或耐性较强的植物,减少其喜侵害的物种。此外要进行苗木消毒,选择无毒土壤进行定植,通过合理施肥改善土壤PH值,使之不利于病菌生长,改善土壤通透性。要及时修剪病枝,并将其销毁,在清除病株后,一定要对周围的土壤消毒,尽量不要在原地补种,也可以通过喷施保护预防性药剂来防治病害。
  • 摘要:本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有性杂交结合实生苗选种手段,培育出了5个花期均能够符合"十一"国庆期间使用要求、适应北京地区气候特点、花色花型各具特色的小菊新品种,并投入中试生产,建立了商业化的小菊育种体系.本研究充分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有性杂交与实生苗选种手段,最终培育出了5个观赏性状优良、花期适当、生产快速简便且适应北京地区气候特点的小菊新品种,同时获得了202个具有优良性状的中间材料;通过总结育种工作经验并接受市场信息反馈,成功建立了商业化小菊育种体系,为今后育种目标的明确化和育种流程的规范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将育种工作与花卉产业开发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育种成果的市场转化效率。
  • 摘要:作为市属事业单位,北京动物园根据市政府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在单位内部建立绩效管理工作,本文结合动物园事业发展和上级相关工作要求,通过绩效岗位组织体系、绩效考核制度、绩效奖惩制度等的实践,以探讨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模式.从高位设置上成立了科级公园绩效管理办公室,明确职责,并由园长直接负责。整理动物园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决策层一管理层一作业层三层管理体系,为绩效管理提供运行基础和考核路径。以细化工作、量化管理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工作,要打破旧有的工作标准、方法和习惯,推行量化、计划和PDCA的工作方法,才能使绩效管理真正落实。采用园PDCA工作法,强化饲养管理,把公园划分为7个网格,落实责任制,24小时无缝隙巡检。此外,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化办公网络,推动绩效管理工作。
  • 摘要:本文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生命、生态、生活、生产"格局理论,即在小城镇建设中,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为主导,使城市建设的安全诉求、环保诉求、美学诉求、发展诉求四者达到平衡,协调城市和生态的进程,寻求城市发展,实现城市的生命安全、生态安定、生活安逸和生产安心.通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手法,营建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了更加多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新的产业发展铺设了道路,实现了生态安全、生活安逸、生产安定的发展目标。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中,与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的环保诉求和美学诉求在城市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希望在更多的项目中,能够从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出发,使其能够成为刺激城市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成为重新组织城市发展空间的最重要手段。这也要求从业者能够了解更多的交叉学科的知识,理解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营造一个生命安全、生态安定、生活安逸、生产安心的宜居环境,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草地早熟禾常见的腐霉枯萎病、褐斑病、镰刀菌枯霉病、币斑病、全蚀病、叶斑病、钱斑病、雪腐病、炭疽病、黑粉病等病害的诊断与防治.为避免病害对草坪造成重大危害,影响景观效果。尽管这些病害是在夏季发生,但他们的预防工作却贯穿在全年的养护管理工作中,尤其是要结合病害的侵染进程有重点地进行防范,效果会更好。预防病害发生是草坪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若从增强草坪抗性、打破病害发生条件等方面来安排部署,夏季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些管理措施包括水、肥、修剪、打孔、疏草等工作。而一旦感染了病害,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得当,就不会引起危害。总之,草坪的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通过管理提高草坪的抗逆性,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从而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 摘要:本文介绍了唐山市丰南区新城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该项目共包含12条道路,设计以甲方的诉求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花园"式新区,并以道路分级为依据构建分级绿色景观廊道网.该项目从整体入手,在规划阶段系统分析了12条道路的景观特色,在设计阶段结合先进的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并尝试了一些新的材料和做法.项目建成后,整个新区道路景观生机盎然,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联系,实现了三季缤纷、四季常青的"花园"小镇设计理念.设计运用了目前国内外道路景观设计中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新区建设方的大力支持。景观建成后,极大的美化了新区环境,提升了新区的景观品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建设方的高度评价。
  • 摘要:北京原无梅,今所见梅花均由引种栽培而来.其自然渊源与地史变迁和气候变化相关联,其社会渊源与北京建都历史相关联.迄今发现的记载始于元代,此后历代虽各有累进并绵延不绝,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鲜见规模成功的报道.凡646年(1368-2014),两条脉络表现了北京梅花的肇始与发展:梅花的物质实有,当由盆栽——保护性地栽——露地栽植而衍发;梅花文化与欣赏,是由皇家——文人——小众——大众而繁荣.北京引种梅花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是在北京图7中山公园杏梅引种梅花(杏梅2013年4月)却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在植物引种驯化方面,不但看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同时也从梅花的“适应性”和“迁徙性”上,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从而能够更加切实体会陈俊愉先生:“在北京种梅花,不是技术问题,是观念问题”的科学论断。在社会学价值方面,希望通过在北京引种栽培这种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优良植物品种,为当下重振中华道德文化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以地方文脉传承和构建城市特色形象为目标,以伊旗母亲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解析地域文脉着手,探讨了景观设计尤其是城市中心公园建设中的地域文脉传承和表达,以期为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的现代生态文明城市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依场地的自然地势分为三个景区,山体部为历史文化区,设置文化走廊和历史体验空间;平地部分划为湖景生态区和休闲健身区两个区。除了在大的空间格局和主题定位上贴合地域特点,融合文脉外,在设计细部上,通过提炼文化主题,汲取传统元素,形成具有地域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主题文化公园,传递城市的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总之,体现历史、遵循地域特点、基于地域文脉的景观设计作品将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环境的典范。
  • 摘要:本研究以转BADH-反义4CL二色胡枝子(L bicolor)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抗盐性试验.通过在茎段增殖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0g/L,2g/L,4g/L,6g/L,8g/L)和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0g/L,1g/L,2g/L,3g/L,4g/L),对转BADH-反义4CL基因的不同株系,进行茎段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2g/L NaCl不能抑制生根,适合作为生根阶段的选择剂浓度.当NaCL浓度达到4g/L时茎段分化率低下,该浓度可作为适合茎段分化的选择剂浓度.NaCl浓度大于6g/L就抑制了茎段分化,NaCl浓度大于3g/L浓度就抑制了根的生长.两个浓度为胡枝子的筛选浓度或极限浓度.综合茎段增殖系数、平均分化芽数量等测定因素,22号株系在转入双基因BADH-反义4CL之后耐盐性相对较高.综合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等因素,74号株系在转入双基因BADH-反义4CL之后耐盐性相对较高.本实验旨在为转基因胡枝子的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摘要:乡土景观元素是园林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表征,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古槐溪语"景点的乡土景观设计实践,阐述乡土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及乡土元素对塑造地城特色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乡土景观作为一种风土与文化传承的场所而存在,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空间,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尊重场地精神、体现人性关怀,使不同的地域乡土景观得到发展。在突出地域景观特色的同时,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发挥生态效益,更好地保持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乡土景观的设计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将有积极意义,值得去关注和研究。
  • 摘要:圆明园拥有种类丰富的野生地被植物,自然景观与遗址氛围相得益彰.野生地被植物季节性景观各具特色,变化丰富,是圆明国独特的景观资源,不同的地形与植物种类组成了不同的应用形式.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在景观建设、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来不断改进和提高.圆明园管理层应加强对于野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把对野生植物的管理纳入到管理制度中。根据全园历史植被情况和现状植物生长状况对三园的野生地被植物景观进行近期和远期规划,形成不同的观赏重点和观赏时间,明确三园的野生植物特色及调整方向和方法。要合作开展引种、驯化及培育北方地区的野生花卉,把圆明园作为科研成果的展示基地,丰富植物多样性。通过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应用,表现季相的变化,减短植物花期衔接的断档期,形成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景观,既可以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也可以减少养护管理的程序。
  • 摘要:本文以行道树国槐做为调查目标,对个别行道树国槐衰弱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北京长安街行道树国槐做了一系列的跟踪调查,综合分析了行道树国槐的衰弱和死亡原因,从附近的市政基础设施及市政施工、土壤问题、水分胁迫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导致行道树衰弱的主要原因是以上的一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行道树国槐要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抗旱浇水及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种养护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为其养护管理提供依据.在市政施工时,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止盲目施工对行道树造成伤害。
  •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军事院校校园景观建设所面临的特殊条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景观建设对策,力求创造一个以人为本、以军为主,能够体现当代军事校园精神风貌的场所和景观环境.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景观建设秉承“以人为本、以军为主”的设计思想,以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地域文化、尊重军事院校特殊需求为出发点,创造出了一个能够体现当代军事院校精神风貌和历史传承的空间环境以及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模式,在延续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军事院校景观环境建设的新途径。
  • 摘要: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阶段眭目标,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先进模式。本文以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范崎路两侧景观工程为例,对生态景区建设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总结.本工程自2013年3月26日进场施工以来,从生态园林的角度上在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覆盖裸露山体的新技术应用、“乡土树种”与“新西侧山体疏林草坪优适宜树种”的搭配、多种地被的应用、新型支撑的实践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得到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每一个园林工程都有其独特的特色,以一个工程案例谈生态园林不免有些管中窥豹,但分析其中的过程,总结最后的结果也能发掘出事物的普遍性,达到可见一斑的效果。生态园林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此类型的工程也将在越来越多的具体规划中付诸实施。只有将生态园林的理念融入到具体施工的点点滴滴,才能积累出让人们满意的园林工程,通过这样一个工程的“点”、“线”,带动整个区域“面”,最终达到整个城市生态园林体系的完善。
  • 摘要:本文以北坞公园为例,从景观设计的原则、整体景观框架、景观设计手法、生态性可持续发展,及视觉控制要素与空间感受等方面,介绍了北坞公园作为历史名园周边环境,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结合地域特征,将园林艺术与历史人文、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建设独特的新型园林.在具有场地特征的地域进行景观设计,特别是历史名园周边,要充分挖掘历史资源,追寻场地特色,这对于整个城市历史风貌的规划有重要的意义。以现代的空间形态展示传统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具有时代气息的场地空间去演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将历史人文的解读、空间形态的重塑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历史文化的可识别性,形成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成为一个可触摸历史的新都市美丽空间。
  • 摘要:本文以颐和园为研究区域,采集代表性区域的土壤表层(0-40cm)样品,对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土壤pH及全盐含量等肥力特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和林业标准进行实验测试并利用SPSS13.0和EXCEL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ARCGIS9.3软件完成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变化研究,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了公园土壤的肥力特征,给出相应的土壤改良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参考北京市土壤养分相关分级标准,碱解氮含量呈现出缺乏的趋势,<90mg/kg的土壤占总土壤比例的48.57%;近50%的采样点土壤处于磷缺乏状态,低于10mg/kg;速效钾含量较丰富;有机质38.1%处于中下游水平;土壤pH主要在pH7.5-pH8.5和pH8.5-pH9.0之间,pH7.5-pH8.5之间的土壤所占的比例为65.71%,pH8.5-pH9.0之间属于强碱性的土壤所占的颐和园土壤的比例为34.29%;全盐含量均较低,仅个别地点出现较高的现象.颐和园内绿地土壤养分水平空间变异大,总体分布不均衡;有74.29%土壤养分处于一般水平,14.29%的土壤为肥沃,还有11.43%的土壤处于贫瘠状态.针对土壤制约因子,提出相应的土壤改良建议.
  •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平原造林为契机,结合昌平区自然现状和平原造林的空间布局,以营造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建设为主体,重点介绍了建设模式,群落配置模式,及大尺度种植的具体要求,为城市森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国外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已走过了“园林城市”——“城市森林”——“森林城市”的历程,国内一些城市已开始规划、实施城市森林、森林城市或生态城市的建设。城市森林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新时期,北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大规模城市森林和园林绿化建设是构建世界城市环境体系的核心要素,也是体现世界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宜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森林是绿色的屏障,资源的宝库,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所在。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森林的研究、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建成分布自然、结构合理、功能高效、景观优美、特点鲜明的城市森林体系,实现城市生态景观的新变化、新发展,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
  • 摘要:本文对北京园林绿地灌溉现状进行分析,以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量为前提,将现有自动化灌溉设施改造为闭环自动控制节水灌溉系统,为创建节约、环保、高质的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先进、可靠的智能化技术.正确的灌溉方案可以控制土壤水分状况,减少渗漏,维持植物生长最旺盛所需要的最佳土壤含水量。闭环灌溉系统可以自动、实时、精准的测量土壤状况,为系统提供可靠、客观、精确地灌溉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植物旺盛生长及提高水分利用率。以土壤水分传感器为代表的闭环式节水灌溉系统在未来数年的发展中,应用会快速增加,价格则逐步降低,必将在北京市各园林绿地、公园中大量推广,并在4~5年内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园林工作者应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跟踪全球科技新发展、新动向,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讨新技术在灌溉中的应用方式与前景,研究和发展相关关键技术,超前大量部署闭环型自动化节水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的按需灌溉,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摘要:在城市大型自然山水公园的绿化生态建设中,新筑人工山体上的种植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海子公园二期的山体种植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为介绍重点,阐述项目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探讨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望对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对乡土树种、地被植物等进行适宜性评价,结合山体地形,采用不同的野花组合,具有其它园林植物景观无法比拟的优点。通过合理的植物规划,借助山体的不同坡向,以湖区为大视野景观,环湖道路为流动视角,配置植物景观,使一年中的每个时段,都分布有各类植物的最佳观赏期,形成“一日不同景,四季景相异”的景观特色。
  • 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州平原造林一些基本模式不同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其产生的生态、景观等效益初步对比,总结出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平原造林,还可以适当应用现代景观园林的一些理念和手法,从而获得更多综合效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环境体系的基本要素,能有效缓解平原区热岛效应。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合理安排造林育苗、调配资金、使用劳动力,从而加强林业生产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可以采用自然生态型造林、景观生态型造林等模式。总之,平原造林必须以追求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还要根据时代和城市发展需求,更多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努力创造和设计平原造林的多样化模式。促使平原造林最大化发挥其景观功能和生态效益。
  • 摘要:颐和园作为重要的古典皇家园林,其昆明湖水系滨水植物景观是沿着北京城市的历史文脉与水系的建设变化发展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昆明湖水系滨水植物景观的演变历史,昆明湖水系滨水植物景观与北京城市的历史沿革、水系的建设息息相关.实地调研了昆明湖水系所应用的植物材料,分为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昆明湖水系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型5小类型.从观赏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三个方面对昆明湖水系滨水植物景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最后提出保护和发展历史名园滨水植物景境的建议.现昆明湖水系所用水生植物较为丰富,在滨水植物材料的选用和搭配上上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植物造景的传统手法。保护昆明湖的滨水植物景观应尊重历史原貌,充分考虑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功能地位和整体景观风格,沿袭着颐和园古典文化脉络渐进发展。从功能定位上看,颐和园作为现代开放性公园,还承载着娱乐、游憩等功能。对其昆明湖水系滨水植物景观的保护还应遵循观赏、文化、生态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力求做到将名园的历史文化、景观特色、生态环境和综合功能融入到一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阐述生态修复的原则及修复手段,提出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应结合本区县的总体规划进行规划设计,选用适合此废弃矿山的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废弃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态修复的原则也要有所区别,例如,位于水源保护区及生态涵养区的废弃矿山,要以植物措施为主,慢慢恢复项目区的植被群落;对于景区周边、干线公路可视范围内的矿点,由于位置比较重要,可利用生态袋、植生袋等先进技术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覆绿。总之,北京市废弃矿生态修复工程,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为根本,结合废弃矿山所在区域及位置,以各地区的发展规划为依据,合理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其进行生态恢复,替山疗伤,使废弃矿山重披绿色外衣。并在生态修复之初,考虑后续的开发利用,使废弃矿山变废为宝,以求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摘要:本文以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介绍了其建设背景、规划理念,分析了博览会园林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和对专业人士的启示,及参观者对博览会园林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对博览会园林建设的思考.由于博览会园林展园的空间尺度有限(通常为500~3000m2),因此设计过程中所面对首要问题即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景观,这便需要设计师完成高水平的空间营造,并且提炼出展园的主题,通过有效、创意的设计手法创造空间陋。园林植物作为博览会园林的重点要素则应考虑多层次,富有变化的设计,一方面实现了丰富的绿色景观,另一方面作为展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去烘托更为突出的主题景观。可以是通过能够突出地方典型风貌的空间格局或景观材质来展现地域文化。从参观者的角度,创造可参与、体验的项目,以新材料和技术为手段充分调动人们在博览会园林中的活动,以声、光、触觉等景观来激发与人们的互动。此外,应加强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