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航道工程

航道工程

航道工程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6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交通运输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5篇、会议论文77篇、专利文献243870篇;相关期刊263种,包括港口科技、水道港口、水运工程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上海市水利学会2015年年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现场技术交流会、中国航海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航道工程的相关文献由1286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民雄、何良德、梅深等。

航道工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5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7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43870 占比:99.62%

总计:244812篇

航道工程—发文趋势图

航道工程

-研究学者

  • 曹民雄
  • 何良德
  • 梅深
  • 殷缶
  • 乔冰
  • 刘春玲
  • 吴宣
  • 季雪元
  • 李文杰
  • 李晋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旭梅; 杨杰; 邹艳春; 牛作鹏; 王汉臣
    • 摘要: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IoT(物联网)技术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但在航道工程勘察阶段未广泛应用。针对这个现状,研究BIM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采用基于BIM+IoT的勘察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探索其在航道工程勘察安全管控中的应用。以某航道工程为例,利用BIM+IoT平台实现了水上移动巡检、安全资料管理、远程安全管控等水上勘察作业安全管控应用。实践证明,综合利用BIM和IoT应用于航道勘察安全管控,具有信息服务提质、预警能力提升等多方面优势。
    • 杨洋; 刘丛阳; 武立清; 邱珍锋
    • 摘要: 水力冲挖是时下一种常用的城市河道疏浚方式,但产生的淤泥含水量高、体积大、泥水分离困难。提出框架真空预压法,通过试验研究,探究其脱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框架真空预压脱水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真空预压的诸多问题,具有良好的淤泥脱水效果。淤泥排水速率由最大值急剧减小,排水量迅速增加,最终排水速率较低,排水量趋于稳定。框架结构内滤管间距越小,试验槽的初始排水速率越大,排水量越大;当试验模型尺寸增大时,脱水效果有所提高。淤泥的体积缩减明显,滤管间距越小,体积缩减幅度越大;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大,淤泥体积缩减幅度亦逐渐增大。框架结构内滤管间距越小,淤泥的十字板剪切强度越大;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大,淤泥的十字板剪切强度逐渐减小。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与十字板剪切强度的规律相反。
    • 高居财; 陈彬
    • 摘要: 水下爆破是航道礁盘爆破清除的常用方法。本工程通过合理的钻孔孔网参数设计、装药量计算和爆破振动安全控制,合理施工组织,对水口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中的礁盘完成清除施工,可为同行类似施工应用提供借鉴。
    • 严律; 鲍鑫
    • 摘要: 在我国的交通网络中,水路交通是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为确保水运的正常运行,需要做好相应的航道工程测量工作。在航道工程测量中,需要使用一定的测量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航道工程测量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日益提升,越来越多新型的数字化测图技术开始被日益广泛的应用于航道工程测量之中。通过应用一定的数字化测图技术,促进了大比例尺测图的数字化,相应的地形图精度高、图面规范性好。目前,测量实践中可供选择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有很多。在此次研究中,结合具体的航道工程案例,分析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研究中,以城陵矶港为实例,分析其航道工程概况,并选择应用GPS定位,多波束测深仪测深,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完成航道检测测量。最终对任务书全部内容进行了顺利的测量,圆满完成测量任务。
    • 邓莎; 万丽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于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相应地开展了生态保护措施。在港口航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的统筹安排,在满足整体施工的基础上,保障生态环境不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航道与港口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生态影响,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保障相关工作能够有效推进,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 杨忠俭; 董思远
    • 摘要: 结合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工程,通过BIM技术解决了传统航道设计中可视化差、出图繁琐、专业协调困难等问题,为后期工程施工及运维提供工程信息模型,为BIM技术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曾昱; 廖一鸣; 牛作鹏; 刘晓神; 骆光磊
    • 摘要: 针对传统航道工程中数据信息利用率低、管理效率低和遇险反映慢的问题,进行多源时变异构数据的集成技术研究,基于统一JSON建立公共数据模型,优化传统数据处理方式冗余度较高的问题,提升航道工程数据集成的效率;搭建基于数据集成技术的航道工程BIM预警平台,将实时数据刻画的航道工程现况以直观的形式在BIM平台展示,依托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Ⅰ标段)进行数据集成、BIM预警等功能的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集成技术的航道工程BIM预警平台可为相关人员对险情做出预判并及时预警提供坚实保障,使航道工程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 吕威; 吕世昌; 杨海
    • 摘要: 近年来境外航道疏浚工程增多,航道底高程设计中的计算标准差异造成了航道设计水深不同,带来了投标成本或EPC项目中实施成本差异。介绍了境外航道工程底高程设计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目前欧美主流规范及中国规范中各因素的考虑角度、取值方法及优缺点论证,得出了各规范体系优缺点、适用性以及中国规范“走出去”的修订建议和方向。通过两个工程案例论证,建议在航道底高程设计时可通过多规范计算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港口资料和条件选用适用的主流规范进行设计后,通过船舶操纵模拟试验进行优化论证。
    • 刘明维; 李明龙; 吴林键; 江涛; 赵殿鹏
    • 摘要: 随着通航船舶大型化的快速发展,对船闸浮式系船柱等通航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船闸浮式系船柱结构在运行状态下的系缆安全,依托于某大型船闸工程项目,基于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推导得到了船舶系缆力与浮式系船柱柱身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结合系缆力作用下浮式系船柱有限元模型的应变值计算结果,建立了船闸浮式系船柱的受荷响应力学模型。当浮式系船柱柱身同一截面位置指定测点处的应变已知时,便可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出浮式系船柱所受系缆力,用以评估过闸船舶的系缆安全。通过将模型预测值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实现船闸浮式系船柱在服役状态下的自动化感知预警及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张静; 韩信; 孙波
    • 摘要: 天津南港工业区位于渤海湾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其东港池拟建设连接大港航道的支航道。为准确预测航道的泥沙回淤状况,通过建立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运动数学模型,选取现场实测大潮作为代表潮、以工程海域附近测波资料的能量加权平均结果作为代表波,对邻近的天津港15万吨级航道年均回淤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南港工业区海域的泥沙运动,预测南港工业区东港池支航道的年均泥沙回淤分布。结果表明,航道回淤主要发生在大港港区口门段与支航道前半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