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舞蹈形态

舞蹈形态

舞蹈形态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舞蹈、音乐、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815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北方音乐、四川戏剧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舞蹈形态的相关文献由16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仪、刘晓娟、林荣珍等。

舞蹈形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1.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815 占比:98.43%

总计:9972篇

舞蹈形态—发文趋势图

舞蹈形态

-研究学者

  • 周仪
  • 刘晓娟
  • 林荣珍
  • 吴尚缘
  • 孟凡翠
  • 孟泽婧
  • 张婷婷
  • 才项措
  • 李易航
  • 李美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荣华
    • 摘要: 陕西省民间鼓舞艺术,是在璀璨的民族文明和周、秦、汉、唐等古代民族音乐舞蹈、百戏文化和新秧歌运动的共同促进下,形成的陕西省传统舞蹈文化的宝贵遗存。随着民间文化的日益发达,优秀的非物质社会主义文化保存与发扬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而勉县对鼓是陕西民俗舞蹈社火类之一,体现了当地的民众文化个性特征,它作为国家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具有魅力。本文重点从对勉县对鼓舞蹈的形态介绍,研究了如何对勉县对鼓加以继承和保存。
    • 刘秋彤; 刘永红
    • 摘要: 傩舞是南方傩俗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因地域的差异,傩舞的风格亦是各有迥异。乐安位于江西省抚州市,该县城东湖村流传着独特的傩舞“滚傩神”,这是将动物神作为主要崇拜对象的一种民俗艺术,以其独特的“猪嘴”“鸡嘴”而闻名,舞蹈风格古朴神秘,形态中充斥着道家气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舞蹈艺术形态。该文将通过对乐安县东湖村“滚傩神”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结合实地考察归纳呈现其仪式过程。通过解析同舞蹈艺术相关的动作形态,进一步挖掘“滚傩神”仪式与舞蹈形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 梁金晶
    • 摘要: 任何一种艺术形象的形成,都必然受到其所在地理环境、生态和历史人文的影响.孔雀形象是傣族舞蹈和傣族人民的标志,傣族传统舞蹈中"孔雀"这种鸟类形象的产生也受到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共同作用下的影响.本文通过追溯"孔雀"形象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孔雀"形象产生的自然环境原因和人文环境原因;对"孔雀"形象对傣族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角度的反映来分析其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
    • 杨杨
    • 摘要: 刀郎其克提曼是刀郎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麦盖提地区的刀郎其克提曼相比其它刀郎地区的其克提曼更有其自身的特点.麦盖提地区的刀郎其克提曼的形态、动态与其生态环境、生产方式有着紧密的关系,在麦盖提刀郎其克提曼舞蹈中可以看到麦盖提古刀郎人生产与生活的缩影.本文拟通过麦盖提生态环境与"刀郎其克提曼"的关系、麦盖提"刀郎其克提曼"的内容分析、麦盖提"刀郎其克提曼"的形态特征分析、麦盖提"刀郎其克提曼"的功能三个方面对麦盖提刀郎其克提曼的舞蹈形态进行探讨与论述.
    • 刘梦
    • 摘要: 从舞蹈生态学视域出发,在田野调查、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肉连响"和"拍胸舞"的舞蹈形态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在基本节奏型、典型性显要部位动作及动作流程、舞意、服饰等典型性舞畴因子方面既相似又存在差异:其相似性源于两者同属于我国连响文化圈,有着悠久的历史延续及相同的舞蹈功能;其差异性是由于受播布区自然生活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带有地域文化色彩的形态特征.
    • 吴尚缘
    • 摘要: 广东醒狮舞属岭南地区民俗舞蹈中的吉庆舞,本文以广东醒狮为研究对象,从醒狮舞历史溯源、发展概况、舞蹈形态和审美特征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和剖析,对舞蹈表演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形式要素、动态特征等进行梳理,旨在探寻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审美情趣。
    • 梁金晶
    • 摘要: 任何一种艺术形象的形成,都必然受到其所在地理环境、生态和历史人文的影响。孔雀形象是傣族舞蹈和傣族人民的标志,傣族传统舞蹈中"孔雀"这种鸟类形象的产生也受到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共同作用下的影响。本文通过追溯"孔雀"形象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孔雀"形象产生的自然环境原因和人文环境原因;对"孔雀"形象对傣族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角度的反映来分析其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
    • 郭悦
    • 摘要: 由于受战乱压迫、自然环境等影响,羌族经历多次向东、向南的迁徙,逐渐形成今天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汶川地区为主的羌族自治县以及其他散居的羌族聚居群落。羌族"萨朗"广义指在羌区内的一种自娱性舞蹈,羌语译为"唱起来,跳起来"。在理县将这种自娱性舞蹈形式称为"哟蹴步""席布蹴"。"萨朗"狭义特指茂县地区的自娱性舞蹈。随着民族迁徙过程中文化的交流渗透、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起源于不同的古羌部落传承等种种因素,导致羌族萨朗在各地的舞蹈形态差异。
    • 李岩
    • 摘要: 蒙古族舞蹈在新中国的发展,与贾作光先生创编和表演的作品密不可分,"马舞"的形象特点和动作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蒙古族舞蹈以人民生活为背景、以骏马形态为表现对象,经常看到骑马、牧马、驯马、套马、赛马等,这些形态在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蒙古族舞蹈创作风格的概述,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马舞"的意义和价值,展现独特的民族风情、培育浓厚的民族情感、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阐述了蒙古族"马舞"的传承与发展,从舞蹈动作、舞蹈手法、舞蹈风格三个角度分析了"马舞"形态的创新点;简要剖析了蒙古族"马舞"的发展成效.
    • 袁莉
    • 摘要: 从沿丝绸之路诸多开凿的石窟考察,在漫长的丝绸古道中,丝路乐舞以文化"先行使者"的身份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交融与认同的史实.随着学界持续对丝路石窟舞蹈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作为四大石窟之一坐落于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麦积山石窟舞蹈形态研究关注度却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丝绸之路石窟舞蹈历史文明交融互动的深入研究,造成了麦积山石窟乐舞艺术舞蹈理论与舞台实践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的境况.本文以麦积山石窟壁画飞天中的舞蹈形态为研究对象,介绍最具代表性的供养飞天、伎乐飞天、散花飞天的舞蹈动态元素,揭示其蕴含的审美特征,为舞台艺术创作的活态化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