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舒适性评价

舒适性评价

舒适性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83108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人类工效学、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营科技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第十六届西南地区暖通热能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舒适性评价的相关文献由445位作者贡献,包括党建武、王晓明、王海涌等。

舒适性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3108 占比:99.98%

总计:483201篇

舒适性评价—发文趋势图

舒适性评价

-研究学者

  • 党建武
  • 王晓明
  • 王海涌
  • 刘亚辉
  • 呼慧敏
  • 张恒嘉
  • 王瑞
  • 赵朝义
  • 黄浩
  • 余志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毕思刚; 侯坤; 沈洪析; 于大川; 王迦
    • 摘要: 大部分时间座椅是随着整车运动的过程进行振动运动,给驾乘者提供乘驾体验。其静态的舒适性对驾乘者的肌肉疲劳程度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直线行驶过程中的姿态保持性,转弯过程中的侧向支撑性等。本文通过对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控制方法的分析,得出座椅静态舒适性主要影响因素,可在座椅造型前期、工程设计阶段保证座椅舒适性需求,在整个座椅开发早期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包括作者对于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的定义、相关造型约束、工程参数、舒适性评价方法等。
    • 孙效杰; 顾鹏飞; 李培刚
    • 摘要: 我国铁路客车舒适度评价主要依据地板振动响应计算的平稳性指标,是车辆运行品质的客观评判,忽略了人体的振动响应,对乘客振动的主观感受考虑较少。为了精确分析铁路客车乘客的坐姿振动状态,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基于柔性车体和乘客的7自由度人体力学模型,搭建贴合实际的线路-车辆-乘客振动模拟环境。以德国低干谱激励为例,仿真获取地板及人体不同部位的振动加速度响应,计算不同车速下的平稳性指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乘客的烦恼率,从主观和客观分别对乘客的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存在平稳性指标合格,但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在不舒适范围内,且烦恼率大于20%的情况;在140 km/h以下时,平稳性指标为优秀,加权加速度评价为没有不舒适,烦恼率表明有极少乘客不能接受(<1%);速度在150~180 km/h范围内,平稳性指标优秀,加权加速度评价为稍微不舒适,烦恼率反映有较少乘客不能接受(<7%);200~220 km/h的平稳性指标良好,但加权加速度评价是有些不舒适,烦恼率呈现出一部分人不能接受(<15%);280 km/h时,平稳性指标基本合格,但加权加速度评价为不舒适,约30%的人无法忍受;410 km/h以上时,平稳性指标不合格,加权加速度评价为不舒适,烦恼率均大于50%,即有半数以上乘客不能接受。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更能真实反映人体的振动感受,可以使得舒适性评价更为准确。
    • 田婧娴; 谭征宇; 王海宁; 张瑞佛
    • 摘要: 目的基于服装材质舒适性研究,建立头戴式耳机耳垫材质舒适性指标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桌面研究的方法,分析服装材质的相关文献,提取服装材质舒适性的各项性能,并根据服装材质的各项性能,分析各项性能的相关指标。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材质基本性能的头戴式耳机耳垫材质舒适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比较判断矩阵同一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指标权重分析,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其次通过桌面研究的方法,将耳垫材质进行分类,并总结性能指标的最优测量方法。将耳垫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通过Min-max标准化方法,得到所有耳垫材质测量值的标准化数值,将各个指标的权重与每个材质的标准化数值相乘后求和,得到每个材质的舒适性得分。最后对耳垫材质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度分析。结论通过构建头戴式耳机耳垫材质舒适性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了8个耳垫材质舒适性指标,得到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并系统地总结了各个指标的测量方法和耳垫材质的分类,最后根据Min-max标准化方法进行数据归一化,通过加权得到耳垫材质舒适性的评分,对该评价体系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具有有效性。该指标体系能够为头戴式耳机整体舒适性提供材质选择的参考标准,并为耳垫新材质的开发和改进找到具体的指标方向,从而辅助头戴式耳机佩戴舒适性设计辅助系统的建设。
    • 罗漫; 王晓丽; 郭玮; 李研博; 夏明
    • 摘要: 目的探讨民机客舱舒适性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民机乘客舒适性问卷随机抽取35名乘客进行小样本调查。结果经过内部的初步调研发现乘客最关心的舒适性因素及客舱空间、座椅舒适度、客舱环境等因素与乘客舒适性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本文的研究方法对民机客舱舒适性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 宋腾腾; 荆国强; 吴肖波; 汪正兴; 严超
    • 摘要: 为实现风和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斜拉桥结构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安全性评价。首先,完善了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系统;其次,采用改进谐波合成法进行全桥三维风场模拟,分析了风和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及车辆动力响应;最后,建立了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评价准则,分析了风速、车速及路面粗糙度等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并联合车速及风向参数确定了高厢货车的行车事故临界风速。结果发现:密集运行状态下桥梁结构及高厢货车动力响应均大于稀疏运行状态,密集运行状态随机车流中高厢货车横向舒适性随风速的增大而降低,竖向舒适性随车速的增大及路面粗糙度水平的恶化而降低,其1/3倍频加速度RMS指标峰值影响范围介于2~10 Hz,均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基于所建立的分析流程,可确定特定车速与风偏角下的行车事故临界风速,车速为60 km/h、风偏角为70°时,行车事故临界风速为23.7 m/s。
    • 马青; 陈哲; 孙洪源; 彭欣; 姚竞争
    • 摘要: 针对游轮居住舱室舒适性评价存在模糊性高、评价准则难以量化的问题,基于感官体验构建游轮居住舱室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所占权重,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构造决策矩阵,结合各指标权重建立加权评价模型。以某游轮居住舱室的3种舒适性设计方案为例,根据所建评价模型,计算评价指标的正、负理想解,比较各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相对贴近系数,并通过对相对贴近系数排序选择最优方案。基于AHP-TOPSIS法的游轮居住舱室舒适性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王高科; 蔡正东
    • 摘要: 对某先简支后连续钢混组合梁进行动力测试,探讨了桥梁制动试验时明显感觉到的梁体水平晃动现象产生原因,并对桥梁舒适性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桥顺桥向振动处于人体容易感受到的频域范围,桥梁顺桥向振幅最大值不超过3 mm,且桥梁顺桥向阻尼比较大,刹车后桥梁纵向能够立即消能,伸缩缝工作均正常,表明该振动对桥梁安全运营影响不大。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可为同类桥梁研究提供参考。
    • 叶飞; 张兴冰; 苏恩杰; 温小宝; 夏天晗; 魏艳春
    • 摘要: 适宜的公路隧道景观可以有效缓解行车环境的变化及驾驶人的不适心理,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用驾驶模拟试验方法,利用眼动和心率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从动态视角对隧道洞内景观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改变隧道洞内侧壁装饰,设计了3种不同景观模型,对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予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驾驶模拟试验配合眼动及心率指标的评价方法可以很好应用于隧道洞内景观评价之中;3种装饰方案对驾驶舒适度的影响显著,对驾驶安全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方案均会增加瞬时负荷,其中白色涂料方案增加的瞬时负荷最高,蓝天白云方案增加的瞬时负荷最低;3种方案均不导致安全问题。
    • 侯辉; 盛先志; 吴旭东; 徐洪伟
    • 摘要: 某车型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后排座椅腰部有敲背感,影响乘坐舒适性。通过试验测试,对车内振动传递路径的分析,确定座椅为受迫振动。通过对传递路径及响应的改变,消除抖动和主观评价敲背感。座椅乘坐舒适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座椅抖动作为座椅舒适性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成为设计中的重要指标。座椅抖动问题及原理1.问题描述某车型在开发阶段,做NVH相关性能试验,主观舒适性评价后排座椅路感较强,在粗糙路面座椅靠背存在较为明显的敲背感。运用LMS公司Test.Lab软件测试振动频谱(图1),在匀速60 km/h下,发现后排座椅腰部测点Y向22 Hz存在明显较大较宽的振动峰值。
    • 刘世忠; 于洪波; 陈斌; 陈缔欣; 傅立磊
    • 摘要: 随着桥梁美学和城市景观的追求以及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运用,人行桥梁的跨度不断增大,基频不断降低,带来的人致振动问题也日益突出.以厦门山海健康步道节点二桥梁——单塔单索面曲线悬索桥为背景,通过行人激励下人致振动响应,分析人致振动峰值加速度和侧向锁定及其临界人数,并对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减振方案进行参数优化.结果 表明:在人致振动竖向敏感频率范围内,即3 Hz以内,共有19阶模态,且模态振型耦合现象严重,不仅有主梁与桥塔、主缆耦合振型,还有主梁竖向与侧向耦合振型;第10阶和第15阶人致振动加速度峰值分别为2.127 m/s2、3.778 m/s2,超出CL1级舒适性指标,第7阶临界锁定人数为236人,小于设计人数1235人;提出安装TMD并优化其基本参数,安装TMD后桥梁满足人致振动CL1级舒适性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