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臭氧(O3)

臭氧(O3)

臭氧(O3)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外科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11244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海峡科学、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医用臭氧临床应用研讨会、全国第九次针刀医学学术年会等;臭氧(O3)的相关文献由345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建国、Kazuhiko Kobayashi、冯春莉等。

臭氧(O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1244 占比:99.98%

总计:411332篇

臭氧(O3)—发文趋势图

臭氧(O3)

-研究学者

  • 朱建国
  • Kazuhiko Kobayashi
  • 冯春莉
  • 刘晓烨
  • 唐亮
  • 孟庆江
  • 张新民
  • 张祖军
  • 杨佘维
  • 杨连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花丛; 江琪; 迟茜元; 刘超
    • 摘要: 为了解我国夏半年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基于2015—2020年夏半年(4—10月)空气质量监测、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结合统计学方法与主观经验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时段内我国大气污染呈单污染比例升高、臭氧(O_(3))与PM_(2.5)污染“双高”污染事件减少的特征,中东部大部分地区O_(3)超标日数增加、PM_(2.5)超标日数减少的“跷跷板”效应十分明显.通过对污染过程的分析发现,区域O_(3)污染持续性特征明显,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时间超过10 d的O_(3)污染过程共有6次,最长持续时间为15 d.与之相比,复合污染过程表现出离散性(区域污染过程少)、间歇性(持续性过程少)的特征.区域O_(3)污染过程发生时的气象条件一般为最高温度较高、风速较小、混合层高度较低,但东北地区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区域O_(3)污染.通过对地面天气分型的分析发现,均压场型和低压控制型为O_(3)污染出现时最主要的两种地面天气形势,高压控制型下出现O_(3)污染的概率相对较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倒槽控制下也有一定概率的O_(3)污染出现.研究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半年O_(3)污染影响显著,关注不同地区O_(3)污染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有一定积极意义.
    • 陈楠; 陈立; 王莉莉; 祝波; 操文祥; 许可; 丁青青; 兰博; 张周祥; 魏莱; 施艾琳; 王珂
    • 摘要: 为揭示湖北省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基于湖北省17个地市的空气质量国控点和武汉市大气超级站组分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湖北省17个地市2015—2020年PM_(2.5)和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讨PM_(2.5)和O_(3)协同效应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①2015—2020年,湖北省PM_(2.5)显著改善,平均降幅为4.7μg/(m^(3)·a),但冬季负荷仍较高,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O_(3)污染凸显,平均增幅为3.8μg/(m^(3)·a),污染集中在4—10月的暖季,东部地区最严重,近两年超标天数已与PM_(2.5)相当.②湖北省PM_(2.5)和O_(3)关联日趋密切,协同效应显著,日评价指标显示夏季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近两年当PM_(2.5)浓度≤50μg/m^(3)时,相关系数高达0.63;冬季PM_(2.5)浓度与Ox(O_(3)+NO_(2))浓度呈正相关,尤其2020年东部城市二者相关性高达0.46,显示大气氧化性对PM_(2.5)二次污染的重要性.③以武汉市为例,归纳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成因,暖季低PM_(2.5)背景下,高温、中等湿度和弱风速的气象条件以及VOCs和NO_(x)等前体物的高浓度排放,使得受VOCs主控的光化学反应加剧,易造成O_(3)污染,从而加强PM_(2.5)二次生成;冬季高的大气氧化性,叠加不利气象条件,促进颗粒物的二次生成,导致重污染时PM_(2.5)组分以硝酸盐等二次无机组分为主.研究显示,湖北省PM_(2.5)和O_(3)协同控制重点为,在保持现有NO_(x)控制力度基础上强化VOCs控制,遏制暖季和东部区域O_(3)浓度上升,加强冬季和中部PM_(2.5)治理.
    • 柯碧钦; 何超; 杨璐; 叶志祥; 易嘉慧; 田雅; 慕航; 涂佩玥; 韩超然; 洪松
    • 摘要: 利用趋势分析(TA)、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和多因素广义相加模型(MGAM),研究了2015~2020年华北地区O_(3)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年均O_(3)浓度>70μg/m^(3),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平均增加速率为2.3μg/(m^(3)·a)(P春季(112.4μg/m^(3))>秋季(78.8μg/m^(3))>冬季(56.5μg/m^(3));空间上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气温是华北地区O_(3)浓度的主要气象驱动因子,其次是风速与降水;O_(3)浓度与气温、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相对湿度、降水、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气温与相对湿度、气温与能见度以及气温与气压的交互作用对O_(3)浓度的影响较大.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是华北地区O_(3)浓度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工业生产用电量、工业SO_(2)排放量对O_(3)浓度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 王希诚; 高乃云
    • 摘要: 采用O_(3)/H_(2)O_(2)高级氧化工艺,对2,4,6-三氯酚(2,4,6-TCP)进行降解试验。结果表明:O_(3)/H_(2)O_(2)高级氧化工艺能有效降解2,4,6-TCP,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H_(2)O_(2)浓度、2,4,6-TCP初始浓度、pH及阴离子对2,4,6-TCP的降解均有影响;增加H_(2)O_(2)浓度对降解反应整体有利,但随H_(2)O_(2)浓度逐渐增大,其降解速率提高的程度越来越小;2,4,6-TCP初始浓度越低,其降解效果越好;随着pH的增加,降解速率也逐渐增加,且在酸性条件下对降解速率的影响明显比碱性条件影响大;Cl^(-)、SO_(4)^(2-)对降解反应起抑制作用,HCO_(3)^(-)、CO_(3)^(2-)、NO_(3)^(-)对降解反应起促进作用,促进反应速率常数的程度为:CO_(3)^(2-)>HCO_(3)^(-)>NO_(3)^(-)>无阴离子>SO_(4)^(2-)>Cl^(-)。
    • 张树宪; 李洋; 张众志; 杜晓惠; 徐双喜; 孟凡
    • 摘要: 为了解北京市夏季臭氧(O_(3))污染的特征与来源,采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MAQ)的综合源解析功能(ISAM)对北京市2019年6月不同区域的近地面O_(3)浓度及其来源贡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量化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京津冀以外省份以及全球背景共14类NO_(x)和VOCs排放源对北京市不同区域O_(3)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①北京市不同地区O_(3)及其前体物来源存在显著差异,城区及近郊区NO_(x)和VOCs均主要来自于北京市本地排放,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的NO_(x)贡献(39.7%~46.4%)显著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19.9%~38.8%),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的VOCs贡献(51.1%~75.8%)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19.5%~39.6%).②远郊区NO_(x)和VOCs浓度更易受非本地排放的输送影响.③O_(3)主要来源于包括模拟区域外以及全球背景的边界传输贡献,边界传输对北京市不同受体区域的贡献均大于52.6%.④北京市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O_(3)的贡献(6.8%~18.3%)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2.4%~7.6%),京津冀以外源区的排放对北京市远郊区的贡献(5.2%~6.4%)大于对城区及近郊区的贡献(2.7%~4.4%),说明本地排放对远郊区影响相对较小,远郊区O_(3)浓度易受北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的阻隔影响.因地理位置及地形原因,河北省不同源区对北京市不同区域O_(3)浓度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研究显示,控制北京市夏季O_(3)污染应综合考虑城区与郊区O_(3)来源的差异性,做好周边区域的联防联控.
    • 郭云飞; 包云轩; 刘端阳
    • 摘要: 为了探明近年来中国典型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臭氧(O_(3))污染的发生规律,利用2005—2020年OMI-MLS(臭氧监测仪-微波临边探测器)对流层O_(3)柱总量探测数据以及2015—2020年地面O_(3)浓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O_(3)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对流层O_(3)柱总量月峰值和年均值均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特征,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均在夏季〔分别为50.0和44.4 DU(dobson unit)〕最高,而珠三角城市群在春季(42.2 DU)最高.②三大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京津冀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呈东南高于西北的特征,长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珠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南北局地差异较小;海拔对对流层O_(3)柱总量的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海拔越高,对流层O_(3)柱总量越低.③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均呈逐年显著升高的趋势,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25、0.28和0.27 DU,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在对流层O_(3)柱总量较低的秋冬季年均增长(0.29 DU)最快,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在对流层O_(3)柱总量最高的夏季和春季增长最快,均为0.39 DU.④卫星探测的对流层O_(3)柱总量与地面监测的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简称“O_(3)-8 h浓度”)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相关性明显,而在珠三角城市群相关性较差.⑤O_(3)-8 h浓度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特征,其中,京津冀城市群O_(3)-8 h浓度在2018年(110.9μg/m^(3))最高,空间上由2016年之前的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多数城市O_(3)污染较重且达标率较低;长三角城市群2017年O_(3)-8 h浓度(106.7μg/m^(3))最高,2016年起O_(3)-8 h高浓度中心由东北逐渐向西部内陆迁移,沿海城市达标率增加;珠三角城市群O_(3)污染程度最轻,达标城市较多,但O_(3)-8 h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达最高值(100.4μg/m^(3)),且中心城市上升速率远大于外围城市.研究显示,中国三大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和O_(3)-8 h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差异的因素也不同.
    • 焦姣; 罗锦洪; 杨锦锦; 王娜; 谢卧龙
    • 摘要: 基于山西省2018—2020年国控点位O_(3)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O_(3)污染特征,分别以晋城市和太原市为典型城市,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前体物(NO_(x)和VOCs)对O_(3)的影响,并采用CAMx模式开展2020年6—8月山西省O_(3)区域和行业来源解析.结果表明:①山西省O_(3)超标天数中以O_(3)轻度污染为主,且中度及以上污染呈增加趋势,O_(3)污染集中出现在5—9月,且呈现较强的地域性特征,O_(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特征.②ρ(O_(3-1 h))(臭氧1 h平均浓度)与气温、风速均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高温、低湿有利于O_(3)的生成.风速与ρ(O_(3-1 h))呈分段式线性关系,ρ(O_(3-1 h))随着风速增大而升高,当风速大于某一阈值时,ρ(O_(3-1 h))随风速的增加而下降.以典型城市晋城市为例,当温度在25°C以上、相对湿度在30%~60%之间、风速为4~5 m/s,且风向为南风和东南风时更容易出现ρ(O_(3-1 h))高值.③山西省2020年6—8月O_(3)区域来源解析表明,各城市O_(3)本地源贡献较弱而传输贡献影响显著(>80%).④山西省2020年6—8月O_(3)行业来源解析表明,各市工业源类(电力源、焦化源和其他工业源)的贡献率在50%左右,柴油交通源贡献率在20%~27%之间.研究显示,山西省O_(3)污染传输贡献影响显著,联防联控势在必行,电力源、焦化源和柴油交通源对O_(3)生成贡献较大,亟需优先加强管控.
    • 袁峰; 汪飞; 陈晨
    • 摘要: 过氧乙酰硝酸酯[CH_(3)C(O)OONO_(2),PAN]是光化学污染产生的一类二次污染物,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储库,影响着区域光化学污染水平。本文整理了近年来PAN的有关文献,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区域PAN的浓度水平,以及讨论了大气中PAN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地区PAN的浓度最高,其次是郊区乡村等偏远地区,海洋极地等清洁地区最低。不同季节PAN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夏季PAN与O_(3)相关性显著,而冬季光化学较弱,PAN与PM_(2.5)相关性显著。
    • 姜华; 高健; 李红; 储王辉; 柴发合
    • 摘要: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可喜成绩,PM_(2.5)浓度及重污染天数大幅降低,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地区臭氧(O_(3))污染问题凸显,说明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PM_(2.5)与O_(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二者的协同控制是我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焦点,也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PM_(2.5)和O_(3)协同控制进展的梳理,总结我国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从协同防控目标、核心协同任务、重点支撑保障等角度提出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并对我国PM_(2.5)与O_(3)协同控制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坚持科学精准治气;②坚持综合系统治气;③坚持严格依法治气;④坚持多维协同治气.
    • 蔡金堤
    • 摘要: 该研究使用SUMMA罐在石狮市档案馆和前廊站点开展离线采样,利用GC-MS/FID分析10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2019年4—6月和9—10月的观测发现,VOCs平均浓度为105.03±46.33μg/m^(3),烷烃和OVOCs是石狮市环境大气最主要的VOCs组分。观测期间,两个站点VOCs组分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是172.74μg/m^(3),其中芳香烃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特别是甲苯;使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来源解析,发现工业排放与溶剂使用是石狮市最为主要的两类排放源。石狮市典型污染过程为本地生成与外来传输共同作用,不仅要管控本地前体物的排放,也要结合周边城市状况制定合理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